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瞑色,暮色。延,如延接之延。暮色由远而近,好象由山径接引而来。这是倒装句法。
'二'次水门,犹临水门。
'三'二句不眠时所见。云过山头,停岩似宿:月浮水面,浪动若翻。
'四'二句不眠时所闻。静,一作尽。
'五'二句是不眠的心事。止乾坤,即整顿乾坤。杜甫总是关心国家和人民的。
… 页面 217…
历历 *
'一' '二' '三'
历历开元事 ,分明在眼前。无端盗贼起 ,忽已岁时迁 。巫峡西江外
'四' '五' '六' '七'
,秦城北斗边 。为郎从白首 ,卧病数秋天 。
* 这是一首回忆诗,大概也作于大历元年。以首二字名篇。
'一'历历,众多而分明的样子。
'二'无端,犹无故。盗贼,指安史之乱。此乱实起于玄宗的骄奢荒淫,穷兵默武,并非无缘无
故,仇兆鳌以为是“讳言”,其实是一种幽默的讽刺,天下宁有无端而起之事故?况是安史大乱。分
明是说反话。
'三'从七五五年至此凡十年余,故日岁时迁。
'四'这句写自己所在之地。蜀江从西来,故谓之西江。
'五'这句写心中怀念之处。秦城,指长安。长安城也叫北斗城。
'六'广德二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饺工部员外郎,故自称“郎”。从,听任之意,表示不甘心。
苟悦《汉纪》:“冯唐白首,屈于郎署。”
'七'数秋天,屡绎秋日。
… 页面 218…
*
解闷十二首 (录五)
'一'
草阁柴扉星散居 ,浪翻江黑雨飞初。山禽引子哺红果,溪女得钱留白鱼
'二'
。
* 杜甫作诗排解愁闷,所以说“排闷强裁诗”、“遣兴莫过诗”。但有时也无效,所以又说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杜甫的愁闷是多方面的,所以这十二首诗内容相当庞杂。
'一'这一首写夔州的风景习俗。四句全对。“草阁柴扉”和下句的“浪翻江黑”都是当句对。
星字对下句雨字,则是借对。
'二'“溪女”一作“溪友”。按《负薪行》:“应当门户女出入,卖薪得钱应供给。”又《云
安》诗:“负盐出井此溪女。”则溪女卖鱼,正是夔州常事。
商胡离别下扬州'三',忆上西陵故驿楼'四'。为问淮南米贵贱'五',老夫乘兴欲东游'六'。
'三'这是一首赠别商胡的诗。商胡,胡人之为商者。 《洛阳伽篮记》:“商胡贩客,日奔塞
下。”汉代多称“贾胡”(见《后汉书:马援传》)。《唐书:田神功传》:“上元元年(七六○)
神功至扬州,大掠百姓商人资产,郡内比屋,发掘将遍,商胡波斯被杀者数千人。”可知唐代的扬州
实为外商集居之地。
'四'杜甫早年曾游吴越,因而忆及。西陵,驿名,在浙江萧山县。白居易 《答元稹泊西陵驿见
寄》诗云:“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可知其地风景幽美。
'五'这是嘱咐商胡的话。
'六'申明上旬。一方面想东游,一方面又穷,得先问问米价,很幽默。
'七' '八' '九'
陶冶性灵存底物 ?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 ,颇学阴何
苦用心'一○'。
'七'这一首是杜甫自言作诗的经验。底物,犹何物或何事。存底物,就是凭什么东西。陶是制
瓦器,冶是铸铁器,这里陶冶二字相当于“调节”。
'八'从这里可以看出杜甫作诗的刻苦性。唐诗兼重音律,特别是律诗,所以必须吟。
'九'孰知,犹熟知,即明知意。二谢,谢灵运和谢跳。将能事,用其能事。谦言不能如二谢之
得心应手,不假改窜。“能事”是赞美之词,杜诗中常用,如《题王宰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
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又《遣兴》诗:“君看涯洼种,态与鸯骀异。不
在蹄齧间,逍遥有能事。”又 《寄章侍御》诗:“指挥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
'一○'阴,阴铿;何,何逊。杜甫也是很自负的,尝说“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又说“气
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但对于梁陈间诸小诗人,也能汲取他们的优点,这正是他告诫我们的“转
益多师是汝师”的具体表现之一。
先帝贵妃俱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一一'。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
团'一二'。
'一一'这一首是讽刺代宗恢复明皇时代进贡荔枝的弊政的。代宗大概假借了荐庙的名义,所以
杜甫便从这一方面来加以揭露。话是有些隐晦的。先帝,指唐明皇。俱寂寞,是说爱吃荔枝的都死了。
'一二'炎方,指四川。朱樱献,用樱桃献庙。玉座,指先帝(明皇)。这两句大意是说,当你
(代宗)把四川贡来的荔伎继樱桃之后而荐庙时,如果先帝有灵,看见荔枝也许要悲伤起来吧。还不
… 页面 219…
如不献的好。杜甫是曾亲眼看见也曾说到过贡荔枝的害民情况的 (见《病橘》)。
侧生野岸及江浦'一三',不熟丹宫满玉壶'一四'。云壑布衣鳍背死,劳生重马翠
眉须'一五'。
'一三'这一首追咎明皇的好色,致有贡荔枝之事,侧生,指荔枝 。
'一四'不熟丹宫,不熟于丹宫 (天子之宫)。但因统治者嗜好,故满玉壶。
'一五'这两句刺明皇重色而不重人才。 《诗经》:“黄发鲐背。”注:“老人背有鲐文。”是
说背皮粗黑如鲐鱼。始背死,即老死。劳生,即劳民。
重字读乎声。重马,一人两马,以防倒毙,杨贵妃爱吃 (即所谓“翠眉须”),也就在所不惜
了。
… 页面 220…
阁夜 *
'一' '二'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
'三' '四' '五'
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儿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
'六'
书漫寂寥 。
* 这是七六六年冬在夔州西阁夜中所作,八句全对。这时杜甫的好朋友郑虔、苏源明、李白、
严武、高适都死了;同时四川又有崔旺之乱,从去年十月起到这年八月混战才算告一结束,所以他写
这首诗时,心情是非常沉重的。
'一'阴阳,犹日月。冬天日短,故日短景。
'二'天涯,指夔州,点明肉己所在地不是故乡。而过天晴曰霁,这里借以形容雪光的明朗。
'三'二句写夜中所闻所见之景,一种悲歌慷慨的心情也就在其中。吴见思云:“三四顶寒宵句。
天霁则鼓角益响;而又在五更之时,故声悲壮。天霁则星辰益朗,而又映三峡之水,故影动摇也。”
按星河犹天河。《通典》卷一百四十九:“行军在外,日出日入,挝鼓千搥。三百三十三搥为一通。
鼓音止,角音动,吹十二声为一叠。角音止。鼓音动。如此三角三鼓,而昏明毕之。”
'四'二句天将晓则·所闻。“野哭”“夷歌”,都是使杜甫听来伤心的,一闻战伐,千家皆哭,
见死者之多。“夷歌”,彝入之歌,左思《蜀祁赋》:“陪以白狼,夷歌成章。”起渔樵,起于渔樵。
渔樵之人而唱彝歌,见习俗之变。
'五'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终黄土,言同归
于尽。二人在夔州都有饲庙,所以飘然想到他们。
'六'人事音书,应分别看。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那么“朝廷记忆疏”,便是人事方面的寂寥;
“亲朋无一字”,便是音书方面的寂寥。从朝廷到朋友,似乎所有的人都把我忘记了,岂不叫人伤心?
但转而一想,就是作得诸葛亮也还是一死,而且广大的人民天夭在死,不是死于战伐,便是死于诛求,
这样想未,我个人这点孤独寂寞又算得什么呢。漫,是随它去。语似颓唐,其实异常愤激。
… 页面 221…
缚鸡行 *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
'一' '二'
鸡于人何厚薄 ?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同寒江倚山阁 。
* 大慨也是七六六年冬在夔州西阁所作,因未句有“山阁”字样。这首诗很别致,耐人寻味。
我们应当从作者那种冷漠的神志中看出他的现实主义精神。
'一'这是反驳家人的诺。何厚薄,是说何必厚于虫而薄于鸡。
'二'这两句是作诗的本旨。赵次公说:“一篇之妙,在乎落句。”这话很对。但也带来理解上
的麻烦,因为作者既未明言,我们得进行臆测。《杜臆》说:“鸡得则虫失,虫得则鸡失,世间类此
者甚多,故云无了时。计无所出,只得注目寒江倚山阁而已,写出一时情景如画。”《杜诗阐》则说:
“叱奴解缚,使虫鸡得失,自还虫鸡,于虫不任怨,于鸡不任德。注目寒江,独倚山阁,天下皆可作
虫鸡观,我心何必存虫鸡见也。”这两种解释不同,但有一点相同,即都认为社甫已由鸡虫得失联想
到现实问题,所谓“天下”“世享”。指出这一点很重要,不然,杜甫态度上的突变便不好理解了。
从杜甫的主导思想来看,前一说似更为接近杜甫当时的思想实际。感到“无力正乾坤”的诗人是很难
做到飘飘然的。白居易有这样两句诗:“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我以为这对于我们理
解杜甫这一貌似达观的形象很有帮助。
… 页面 222…
愁 *
'一' '二' '三'
江草日日唤愁生 ,巫峡冷冷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 ?独树花发自
'四' '五' '六'
分明 !十年戎马暗万国 ,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今
'七'
罢病虎纵横 !
* 七六七年春在夔州作。杜甫自注:“强戏为吴体。”吴体,即拗体,杜甫这类七律很多,
但这首的平仄,几乎全是拗的,所以特别标出。
'一'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