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算品三国-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标题: 24 董卓军队便装出城?
内容: “董卓这个人,野蛮归野蛮,却也狡猾。据《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
引《九州春秋》,董卓初进洛阳的时候,兵马其实只有三千。董卓怕镇不住,就让他这三千人每天晚上便装出城,第二天再大张旗鼓地进来,一连四五天,天天如此,结果人人都以为他有千军万马。”(《品三国》52页)
这段表述是否与《九州春秋》原著的意思相符呢?我们就来对照一下:
“《九州春秋》曰:卓初入洛阳,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遣兵出四城门,明日陈旌鼓而入(大张旗鼓而入)。宣言云:‘西兵复入至洛中。’(对外张扬说:西北兵又进入洛阳来了。)人不觉,谓卓兵不可胜数。”
对照之下,我们发现:所谓“让他这三千人每天晚上便装出城”的内容,原文是没有的。古代物质条件匮乏,汉末三国时期尤甚,让三千士兵都换上便装是有困难的。为了掩人耳目,只能在夜间偃旗息鼓,从四个城门分散出城,如此而已。
标题: 25 玉印何来?
内容: “据《三国志·武帝纪》正文及裴松之注引《魏书》,为了说服曹操,袁绍还在‘促膝谈心’的时候,悄悄出示了一颗玉玺(大约是袁绍私刻的),意思是说你看天命在此了。……于是曹操就大笑着说:我可不听你的,我就不听你的!但在暗地里,在心里面,而且就在这一天,曹操已经把袁绍认定为背叛国家的奸贼,一个厚颜无耻的窃国大盗,列入了必须予以消灭的黑名单(益不直绍,图诛灭之)。”(《品三国》54—55页)
按《三国志·武帝纪》的原文,本来是说袁绍得了一枚“玉印”,易中天却改为“玉玺”。印和玺是有很大区别的,只有帝王的印才能称为玺,而印的范围却非常广,官员和百姓的印章都可以称为印。
不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不去管它,单说这玉印,是从何而来呢?原文没有说,易中天却加上一句:“大约是袁绍私刻的”。当然,他不可能有什么证据,这只能是他的一个猜测而已。
清人赵一清却另有一说。他根据《后汉书·徐璆传注》,说这枚玉玺就是孙坚所得的传国玺,是孙坚死后袁术从他妻子那里抢过来的。举着玉玺给曹操看,是袁术的事,《三国志》错写成袁绍了,弟弟的事当成了哥哥的事,这是“陈承祚(陈寿)之疏也。”(《三国志注补》卷一)
当然,这也是一种猜测。而且赵一清也混淆了印与玺的区别,原文说的是印,而不是玺。
那么,这颗玉印,是袁绍私刻的呢?或者就是那颗传国玺呢?还是另有来历呢?由于文献不足,我们已经无从论定了。疑者缺之,不求强解,是研究历史的正确态度。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还是不要妄自猜测为好。
标题: 26 二袁高下辨
内容: “其实袁术用不着看不起袁绍,他们这哥俩实在是半斤八两,其共同特点,是出身高贵,自命不凡,又愚蠢透顶,而且一个比一个牛,一个比一个蠢。”(《品三国》55页)
这里需要向年轻的读者解释一下“半斤八两”的问题。我国旧式的秤是十六两一斤,八两就是半斤,所以半斤和八两是一样的。这种秤现在在华北的一些偏僻地区还没有完全绝迹。
袁绍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他也有过自己的辉煌,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这里不再重复。袁绍比袁术强得多,他俩不是半斤八两,如果袁绍是半斤,袁术连四两也不够。
易书在这段话的前面,还有一段话:
“事实上,袁绍虽然是庶出,甚至可能是婢女所生,但他的素质却比嫡出的袁术好,在政界的威望也比袁术高,人缘自然也好得多。”(《品三国》55页)
这不又是以易中天自己之矛,攻易中天自己之盾吗?怎么刚刚说过就自食其言?看见绿灯刚一迈步,怎么就立刻变成了红灯?我们只能说:匪夷所思也!
标题: 27 袁术让什么?
内容: “到了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夏天,走投无路的袁术终于发现他这个皇帝再也做不下去,便决定把那传国玉玺让给袁绍……。可是,就连这个想法,袁术也不能如愿,因为曹操已派刘备在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截击,单等他送死。袁术没有办法,只好又掉头回淮南。逃到离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八十里的江亭时,终于一病不起,呜呼哀哉,只当了三年半的皇帝,而且还是假的,没人承认。”(《品三国》57页)
现在的问题是:袁术要去找袁绍,向他让什么?易中天说“决定把那传国玉玺让给袁绍”,这与史书的记载是不符的。史书说是要让帝号。《三国志·袁术传》说:
“将归帝号于绍,欲至青州从袁谭,发病道死。”
《三国志·袁术传》裴注引《魏书》说:
“术归帝号于绍曰:‘汉之失天下久矣。天子提絜(天子是受人摆布的傀儡),政在家门,豪雄角逐,分裂疆宇(分裂国家疆土),此与周之末年七国分势无异,卒强者兼之耳(兵力强大的才能兼并别人)。加袁氏受命当王,符瑞炳然(加以袁氏受天命应该称帝,祥瑞的征兆非常明显)。今君拥四州,民户百万,以强则无与比大,论德则无与比高(论强大和德高望重,没有人能与之相比)。曹操欲扶衰拯弱,安能续绝命救已灭乎?(曹操想要扶助衰弱的汉朝,拯救快要灭亡的朝廷,怎么能办得到呢?)”
这大约是袁术的让位诏书的节录,从这里也只能看出让的是帝号,并没有涉及到转让传国玺的问题。
袁术北上未成,中途死去。如果袁术的设想能够实现,他在让帝号的同时,还应该让出皇帝的御玺。如果传国玺还在他的手里,也许会一并让给袁绍。但最重要的还是让帝号,所以我们在史书中还没有看到让传国玺的明确说法。
标题: 28 貂蝉的来历
内容: “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司徒王允联合吕布发动宫廷政变,谋杀了董卓。这件事情,在《三国演义》里面说是王允施了美人计和离间计。这当然是小说家言,貂蝉这个人也是元代的戏剧家编出来的。元代杂剧《连环计》说:貂蝉姓任,是任昂的女儿,名叫红昌,因为在宫里管貂蝉冠,所以叫貂蝉。”(《品三国》62页)
易中天断言:“貂蝉是元代戏剧家编出来的”,此说不妥。我从两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第一,    貂蝉的名字虽然不见《后汉书》和《三国志》及裴松之注所引诸书,但她的原型是存在的。《后汉书》和《三国志》都说:董卓有一个侍婢(又作傅婢,就是陪房丫环)与吕布私通,吕布“恐事发觉,心不自安”,这是他杀董卓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件事易书中也提到了。
第二,有一部叫做《汉书通志》的佚书,其中有一条记载说:“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刁蝉以惑其君。”刁蝉,就是貂蝉,古代刁、貂二字通用,刁、貂为一姓。《通志·氏族略》说:刁氏,齐大夫竖刁之后。《风俗通》说:齐襄王时有貂勃,貂氏是貂勃之后。
总之,貂蝉可能确有其人,根据上面所引佚书的说法,她最初是由曹操献给董卓的。元杂剧《锦云堂美女连环计》(作者佚名)在原来貂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情节有了许多改动,后来《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演义》又作了进一步的改编,用易中天的话来说,就是“历史形象”变成了“文学形象”,尽管情节迭有变化,但董卓、吕布、貂蝉的三角关系以及吕布因此而杀董卓的基本情节并没有改变。总之,貂蝉是有来历的,并不是元代戏剧家凭空编造出来的。
标题: 29 谁是大将军?
内容: 据《三国志·武帝纪》:建安元年(公元196),汉献帝任命曹操为大将军,袁绍很不满意,于是曹操只好把大将军一职让给袁绍。
这事在易书第67页有记载。易书在下面又叙述了建安三年(公元198)的一件事:袁绍让曹操杀死了前太尉杨彪、少府孔融等人,曹操没有照办(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魏书》)。易书写道:
“不过,袁绍这么一闹,也让曹操清楚地意识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
么简单。不要以为你掌握了个小皇帝,当了个大将军,天下就是你的了。没有的事!”(《品三国》68页)
前面已经申明曹操把大将军之职让给袁绍,怎么过了两年,还说曹操“当了个大将军”?这时究竟谁是大将军?真把人闹胡涂了。
标题: 30 沮授未曾见利忘义
内容: 关于对待皇帝的态度问题,易中天认为:曹操方面主张“奉天子”,袁绍方面主张“挟天子”,二者有高下之分,本质不同。其实,这只是易中天的主观想法,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了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再重复了。现在补充一个问题,就是易中天分析了曹操方面的荀彧和袁绍方面的沮授对于皇帝问题的主张,作出结论说:
“如果比较一下荀彧和沮授的说辞,则品位和格调的高下就一目了然。荀彧着眼于“义”,沮授着眼于“利”。荀彧始终紧扣一个主题:捍卫现任皇帝,就是维护国家统一,这是“大义”。沮授则反复强调一个策略:掌握现在皇帝,就能拥有政治资本,这是“大利”。”(《品三国》73页)
事实果然如此吗?我们先看一看沮授的说辞:
“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三国志·袁绍传》)
沮授何曾不讲“忠义”?
又:当初袁绍出兵时,沮授表示反对。他说:
“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兵义无敌,骄者先灭。曹氏迎天子安宫许都,今举兵南向,于义则违。”(《三国志·袁绍传》引《献帝传》)
短短的30余字,就出现了三个“义”字:一则曰:“谓之义兵”;二则曰:
“兵义无敌”;三则曰:“于义则违”。谁说沮授不讲“义”?
再有上引之《献帝传》,记载了沮授与郭图、淳于琼的论辩之辞,沮授说:
“今迎朝廷,至义也;又于时宜大计也。”
沮授所说的“至义”,与荀彧所说的“大义”,有什么区别?如果说有区别的话,恐怕“至义”比“大义”层次反而更高一些。
易中天说沮授强调“大利”,但我们从有关资料中,始终没有发现沮授在什么地方谈过“大利”。他只是谈过“大计”,就是策略方针。再者说:孟子说“王何必曰利”,那是迂腐的观点,哪个政治军事集团不考虑本集团的利益?易中天所说的几个不同版本的《隆中对》,不都是从本集团的利益出发的吗?无论是曹操集团也好,袁绍集团也好,骨子里都离不开一个“利”字,只是都把“义”挂在口头上罢了。我不认为谈“利”就一定庸俗,谈“义”就一定高尚;我只是较这个真,本来人家沮授未曾见利忘义,你为什么硬给人家扣帽子?尤有甚者,沮授本来说了“今迎朝廷,至义也”这样的话,你却撇着嘴说人家是“轻描淡写”。同样的话,出自荀彧嘴里就是浓墨重彩,出自沮授嘴里就是“轻描淡写”,这公平吗?对待历史和历史人物应该公允,不能带有任何偏见。
标题: 31 许·许县·许都·许昌
内容: “袁绍集结了十万精锐部队,向许昌方向挺进,而曹操的军队也在两个月前驻扎官渡,一场决定当时中国命运和前途的战争即将打响。”(《品三国》84页)
这段表述,有两处不妥。
第一,官渡之战是一场为统一北方而战的战争,赤壁之战是关系到统一全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