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作者:康拉德-赛茨-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革命运动的真正领导人和思想家是孙中山(1866~1925),他以一位受西方思想影响的职业革命家的新形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康有为(1858~1927)是获得进士头衔的人,他所进行的改革即便是接受了西方思想的影响,但本质上仍然是儒家思想。而孙中山是一个接受了西方教育的思想家,而且是一名基督教徒。孙出身于广东附近的一个农民家庭,但他不属于绅士阶层,故此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可他必须长期奋斗。他13岁时来到夏威夷的檀香山,投奔企业经营上颇有成就的长兄。在那里,他在圣公会教堂学校念了小学,又在当地上了中学。从1887到1892年,他在香港医学院学习西医,但是他后来选择了作职业革命家,而没有去作一名医生。 
        
        1895年10月,在联合原有的反清秘密组织的基础上,孙中山筹备第一次起义。他想控制广州,并以此为革命根据地。可惜起义计划提前泄漏,孙经香港逃亡日本。像康有为一样,他把日本作为自己反清活动的基地,并且由此周游世界,以便说服东南亚、美国以及欧洲的海外华侨团体,获得他们对革命的支持,请他们对在华组织起义予以经济帮助。 
        
        自从赢得了1895年对清政府战争以来,日本就成了中国改革派和革命派的社会样板,因为它证明,一个亚洲民族怎样才能变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尤其是1905年对俄国的战争胜利以后,日本的声誉不断提升。日本政府也明白,借助于“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这个口号,就可以把中国人的仇恨转移到西方列强身上去,并由此形成整个亚洲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与团结。年轻的中国人成群结队地涌向日本去求学。1902年在日本有500名中国学生,1905年增长到8000人,1906年就增加到1。3万人。而中国的改革派和革命派都纷纷从这些中国留学生中为自己召募追随者。东京发展成了中国政府反对派的大本营。 
        
        在20世纪初的5年中,康有为凭借着他的维新运动而置身于孙中山这位“非智者”之上,所谓“非智者”也就是没有接受过儒家系统教育的人。可是,彼此这种位置状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1905年8月,孙中山在留学生中组织了革命团体“同盟会”,并被推选为会长。他所起草的同盟会纲领追求的是三大革命: 
        
        ——一场民族革命,把中国从满族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并且恢复它的主权;   
        ——一场民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一场社会革命,实施平均地权,同时在城市中采取措施限制崭露头角的资本主义,以避免产生一个贫困的无产阶级,也就避免发生孙中山在伦敦所看到的现象发生。 
        
        后来,孙中山把这三点总结为“三民主义理论”。1905年思想、计划的中心就是一场民族革命。它符合中国自对日战争失败以及义和团的教训以来所形成的民族主义情绪。 
        
        在1906年到1911年4月之间,同盟会与其他革命团体以及反清秘密组织在中国南部至少组织了8次起义,其中6次是在广东。可惜全部失败了。1911年秋又获得了最佳机会,因为北京的清政府与渝、鄂、湘、粤的绅士和商人由于广东至杭州以及四川到杭州的铁路的国有化问题陷入僵局,这些铁路是唯一由中国人建的,而且是这些绅士们拿的钱,可是清政府却要收回。1911年10月10日,武昌(今日的武汉三镇之一)爆发了武装起义,这是同盟会领导下的起义,而且起义军接管了这座城市。清王室就像一座纸糊的房子,顷刻之间就塌陷了。短短的六周时间内,15省就宣布脱离清朝政府。除了环绕北京的几个省份外,其余部分全部为革命军所掌控。此时,孙中山还在美国。他立刻起程回国,除了在伦敦为了获得对革命军的认可而简短停留外,他风尘仆仆,一路不停,于1911年12月25日赶到上海。4天后,各省代表几乎一致选举他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提出建立中华共和国,南京为国家首都。 
        
        北京的王室对此无能为力。1908年11月慈禧太后去世,而37岁的光绪皇帝却先她一天而去,他极有可能是被慈禧的党徒所毒杀,因为他们对慈禧死后光绪重新掌权非常害怕。新皇帝是3岁的溥仪,其父出任摄政王。他在危难之际求助于袁世凯,而袁是慈禧当政时的军队首领和颇有影响力的大臣之一。在慈禧死后,摄政王曾因袁世凯参与1898年颠覆光绪的事变而将他解除。而此刻摄政王却期待得到驻扎在北京附近的袁世凯的北洋军的帮助,以便平息南方的革命暴动。 
        
        而袁世凯却与革命军进行商谈。孙中山和他的革命政府高级领导人,也就是那些志在避免内战,因而愿意与北洋军妥协的领导人表示,可以满足袁世凯想当总统的愿望,但是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强迫清朝皇帝逊位;支持建立共和。袁世凯表示,同意接受这两个条件。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形式上逊位。中国两千余年的古老的帝制从此寿终正寝。 
         
        第十章 不存在的共和政体   
        (1912~1937)   
        袁世凯的总统制(1912~1916)   
        1912年2月14日,袁世凯从孙中山手中接过了临时大总统职务,但却马上食言,拒绝把南京作为首都,而待在他的权力基地北京。8月10日,国民议会举行选举,可是选举权却与个人所受教育的程度以及财产拥有情况相挂钩。这种选举所产生的只能是一个绅士议会,普通国民几乎无法参与这个新民主政体。孙中山的同盟会因此与其他几个团体联合组织了普通国民的党派,即国民党,而且该党在议会中获得绝对多数席位。而此刻的袁世凯就像当年背叛清朝一样,又背叛了共和。1913年7月,南方爆发了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起义,很快就被镇压。孙中山再次逃亡日本。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以参与起义的罪名取缔了国民党,并把所有国民党议员从议会赶了出去。1915年,当他试图把事实上的皇帝统治变成世袭帝制、建立新朝代时,他在军队中的许多追随者以及绅士们纷纷离他而去。在各省的压力下,袁世凯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美梦。1916年6月6日,他因急病突然去世。 
        
        军阀混战时期(1916~1928)   
        随着袁世凯的去世,中国陷入了混乱,一个持续十余年的“军阀混战时期”开始了。中国被那些手握军权的将领们分割成了许多势力范围,拥有自己势力范围的大大小小的将领,或者按照英文称作军阀的就有100余人。他们有的控制着一两个地区,有的控制着一个省,而势力强大的则控制着两个甚至三个省。在北京尽管还有一个国家政府,尽管外国政府也认可这个政府,可是所控制的也就仅仅在北京军阀炮火所能威慑的范围内。 
        
        军阀混战,小到磨擦,大到大规模血战,总是不断发生。据历史学家统计,在1916到1928年间共发生140次战争。据一位把小型战争也计算在内的历史学家介绍,仅四川一省在这段时期就发生了400余次内战。除了一些大型内战涉及到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外,其余的绝大部分也只是为了扩大势力范围或者保护自己的控制区。有些军阀在自己势力范围区实施一定程度上的秩序管理,甚至进行改革,包括教育改革。而许多军阀却蹂躏民众,对百姓巧取豪夺,以补充军队的给养、维持战争,与此同时,军阀及其追随者们还中饱私囊。他们大肆掠夺农民的牲畜、粮食,而败军逃亡时更像强盗一般,所到之处鸡犬不留。中国所面临的状况与格里默斯豪森的简单主义笔法下所描述的30年战争时的德国情景相似。在军阀混战时期,总体说来,中国人生活在暴力、苛捐杂税以及洗劫的罪恶深渊之中42。 
        
        孙中山在1912年1月1日所提出的共和根本就没有实现。像以前所有王朝覆灭所经历的一样,清朝被推翻之后中国又进入另一个充满暴力和混乱的时期。也像清朝被推翻时的情景那样,要求结束中国的分裂状态。 
        
        竞争中的两党、两军(1921~1949)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0年共产支部在上海、北京以及其他城市相继建立之后,1921年7月12名代表在上海的法国租界开会,以便在莫斯科共产国际领导下把中国从灾难中拯救出来。出席会议的这12名代表肩负着50名党员的重托,28岁的毛泽东是代表之一。共产国际的代表给这个新党设立了一个列宁主义组织结构,党的决定大权集中于最高层的一个政治局,尤其集中在党的主席。当时在法国、德国等国也诞生了共产党支部,隶属于巴黎支部的有周恩来和邓小平。 
        
        国民党的新组织   
        1922年8月,苏联代表与孙中山取得联系,表示愿意给他提供经济和组织上的帮助。孙中山对西方列强失望,而且正面临着被广东军阀赶出广东,处于特别需要帮助的境地。他接受了莫斯科的建议,与他们合作。1923年1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按照列宁的原则重新改组了他的国民党。也像中国共产党组织中那样,决定的权力集中于一个很小的高层圈内,也就是常设中央执行委员会,而且最后由党主席控制。 
        
        自1912年1月宣布共和以来的痛苦教训使孙中山明白,党需要一支军队。在此方面,苏联也从经济、组织和武器上予以援助。在珠江中距离广州20公里的一个岛上,孙中山于1924年5月亲自举行了黄埔军校的开学仪式,他把年仅37岁的蒋介石(1887~1975)任命为校长。蒋是1907年送往东京军事学院去培养的青年军官,也是在那时,蒋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黄埔军校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的军事人才,而同时还要给他们灌输国民党的意识形态,从而要为党培养一支富有军事和政治头脑的军官队伍。黄埔军校的学生在1925年初,也就是在反击广东军阀的进攻、保卫广东的战斗中,显示出了他们的战斗力,而且他们以此战使国民党终于控制了整个广东省。这些由黄埔军校所培养出来的优秀军官们,在后来的抢夺权力的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924年1月,国民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宣告党的新机构诞生,揭开了与苏联合作的新的一页。党的纲领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准,并要求进行三大革命,即民族革命、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 
        
        民族革命置于第一位。现在,在推翻了清政府以后,它又增添了两个新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打倒军阀,统一中国。而第二个目标最初这样表述为:打倒帝国主义,这完全是按照列宁的原则定义的。在党纲中,明确地把中国定义为“外国列强的殖民地”。党的任务就是,把中国从帝国主义统治下拯救出来,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所有的外国特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