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残唐五代史演义-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七回    幼主称臣降契丹


  时救起幼主者,乃侍御官彭义也。幼主半晌方醒,义泣奏曰:“不如从李崧之议,即便遣使,见契丹主乞降。”幼主差李崧赍表章,径到契丹主营中,奏曰:孙男石重贵,祸至神惑,运尽天亡,情愿乞降,以全生灵。
  今特奉表大皇帝行营,早整车驾,孙男臣伏道以俟,早赐炳照。
  契丹主看毕大怒,骂道:“晋主负盟背义,吾必斩之,方消此恨!”令将李崧监在营中。退入帐后,有述律太后,见契丹主怒,乃劝道:“今便将幼主杀之,尔亦不能为中国之君也,不若准其纳降,回兵归国。”契丹主自思所言有理,即放李崧,叫晋主准备来降。李崧回见幼主,将契丹主言语奏知,晋主只得领群臣迎接契丹主进城,走马登殿。幼主率群臣,拜伏阶下。
  契丹主叫手下将石重贵脱去袍,只穿素服,发去封禅寺听候。
  拿过景延广,契丹主怒恨,指着骂道:“致两国不和,皆尔所为也!”令将槛车囚起,延广受辱不过,夜间用手插入咽喉而死。归杀桑维翰,契丹主怜他是个忠臣,令人葬之于城东。
  却说晋幼主与太后被监寺内,饿了数日,太后使人问僧求食,僧曰:“辽兵四下看守,要害你母子,不敢献食。”俄有使报,契丹主降封晋主为负义侯,同太后徙居黄龙府,即日就行。晋主在位五年,自高祖至是,凡二帝,一十二岁而亡。按史臣断曰:齐王舍桑维翰之忠谋,信景延广之狂策。内政不修,而外挑强胡,自阳城一捷之后,顾谓国势无虞,骄奢益甚,四方贡献,皆归内府。广置宫室,崇饰后庭,赏赐伶优,多寡无算。
  委任冯玉,倚势弄权,赂遗辐辏,朝政日坏。当旱蝗水潦,国脉如线之时,方且遣使括民之谷,括民之财。迨夫契丹入寇,境内皇皇,犹调莺御苑,排阻人言,遂使哭声振天,横尸蔽野,其君束手就缚,其臣计筹伏辜,迹其人谋,岂不幸哉!
  丽泉读此,有诗叹云:
  称臣割地非天命,晋祖当年孕祸胎,
  维翰逊辞延广阻,身亡国灭可哀哉!
  是时,东方群盗蠭起,互相为乱,契丹主乃召晋朝百官谕之曰:“不意中国之人,难制如此,今天时炎热,不如引兵北归,别有良策守此地耳!”乃以萧翰为节度使,留守洛阳,即日拔寨而归。晋之文武诸司从者数千人,尽载府库金宝以行。
  远近之人,见者无不下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卓吾子评:
  桑维翰非有他策,不过劝帝称臣谢过,割关以增赂耳!此但可以救目前之危,终不足以弭异日之祸。


                      


第五十八回    汉主谋杀史弘肇


  却说刘知远封为北平王,镇守河东,却有诸将劝知远称尊,以号令四方,知远不从。及闻晋主北迁,又称说欲出兵井陉,迎归晋阳,命指挥使史弘肇,集诸军商议,告以出师之期。军士皆曰:“今天下无主,平天下者,非我主而谁?宜先正位号,然后出师!”于是,众军山呼不已。知远曰:“虏势尚强,吾之军威未振,当建功恢复主室,迎立新君,汝士卒何知天命有在耶?”郭威与都押衙杨邻入说知远曰:“此天意也!大王不乘此以取中原,人心一移,则反受他人所制矣!”知远从之。
  是时契丹遣将刘愿为保义节度副使,陕人苦其暴虐。都头王晏,与指挥使赵晖、侯章谋曰:“刘公威德远着,吾辈若杀刘愿,举陕城以归之,为天下首倡,取富贵如反掌耳!”晖等皆言:“此计甚妙!可速行之。”至是,王晏、赵晖、侯章等,持刀直入帅府,共斩刘愿,举城降于知远。知远乃即帝位于晋阳,复迁于大梁,诸镇多降,国号曰汉,改元干佑,更名曰杲。
  封杨邠为同平章事,封郭威为邺都留守。威辞行之时,言于帝曰:“亲近忠直,放远奸邪,善恶之间,所宜明审。苏逢吉、杨邻、史弘肇,皆先帝之旧臣,愿陛下推心任之。至于疆场之事,臣愿尽心以报陛下。”汉主敛容谢之。
  威至邺都,以河北人民困弊,乃号令边将谨守疆场,严加巡警,勿得侵掠。契丹入寇,则坚壁清野以待之。汉主在位方二年,忽染暴疾,崩于正寝。群臣发丧举哀,遂迎立太子刘承佑即皇帝位,称号隐帝。承佑年方十八,;即位之后,谥汉主为高帝,尊母李氏为皇太后,葬高祖于睿陵。
  却说隐帝自即位以来,日益骄纵,政非已出。是时,枢密副使杨邠掌机政,郭威主征伐,史弘肇与宿卫王章掌财赋。邻性忠直,门无私谒,虽不却四方馈遗,然有余辄献之。弘肇督察京城,道不拾遗。王章捃摭遗利,供馈不乏,国家粗安。弘肇尝谓:“治天下,须用长枪大剑,安用毛锥子?”王章曰:“若无毛锥子,财赋从何而出?”于是,将相始为仇隙。
  时隐帝左右,尽皆宠幸之人用事,太后亲戚执政,邻等屡裁抑之。太后之弟李业,求为宣徽使不得,心甚怨望。与阎晋卿、聂文进、郭允明、刘铢数人,皆有宠而久不迁官,各怀不忿之心,恨着执政之人。时隐帝除丧听乐,厚赐伶人以锦袍玉带。弘肇怒曰:“士卒守边苦战,受尽汗马之劳,犹未有以赐之,汝曹何功而得此乎?”即命尽夺之。隐帝年益壮,厌为大臣所制。
  忽日,邠与弘肇议事于殿前日:“陛下但禁声勿语,凡百事,臣等自有公道,处之必合于理,岂劳圣虑乎?”隐帝每听之,忧闷不已,积恨在心。于是左右之人,相共谗之云:“邠等执法自恣,终当为乱!”隐帝从之,遂与李业、聂文进、匡赞、郭允明谋诛邠等,以此事入奏太后。太后曰:“此事何可轻发,更宜与宰相共议。”业曰:“先帝尝言,朝廷大事,不可谋及书生,恐其懦怯误人故也!”太后坚执不可。隐帝怒曰:“国家之事,非闺门所知。”遂拂衣而出,复与数人商议,定下计策,先埋伏甲士数千于广政殿。正值邻等入朝,众兵一涌而出,喊声鼎沸,挺刃向前,杀邠与弘肇及王章于东庑下。
  此时,隐帝急宣众文武齐至殿下,亲谕之曰:“杨邻、史弘肇等,欲为大逆,朕故杀之,与汝等各无干碍。邻等尚有阿附亲党,各出镇外郡,宜遣使收捕,尽皆杀之,以除后患。”
  众臣皆曰:“邠等谋为不轨,陛下杀之,正合其理。臣等安敢复生异心!”隐帝即日遣供奉官孟业,赍密诏至镇宁,令李洪义杀弘肇余党步军指挥使王殷。再令行营指挥使郭崇威、曹威,谋杀郭威及监军王浚。李业奏隐帝曰:“郭威、王浚二人,家属皆在京师,可使人执下监之。二人若知,先除内患矣!”隐帝大喜,便差刘铢领兵抄杀郭威、王浚家属。铢为人极其惨毒,领兵至彼二家,老幼无一得免者。复遣李洪建抄杀王殷家属,洪建但使人守视,仍与之饮食。
  却说盂业,行了数日,已至澶州。使人报知李洪义,二人接见,业悉以前事告之。洪义惊曰:“主上无道,谋杀大臣,此取乱之道也!若果如此?吾等死无葬身之地矣!”即将孟业监下,使人请郭威以诏示之。威见诏大惊,遂召魏仁浦同来视诏。郭威告曰:“今隐帝无道,谋杀大臣,复遣使赍诏前来,欲杀我等,此事若何?”仁浦曰:“且自勿虑,公乃国之大臣,功业昭著,加之掌握大兵,据守重镇,一旦为群小所窥,祸出非意,此岂辞说所能辨解!时势如此,岂可坐而待死乎?”郭威曰:“吾亦知此道理,怎奈未有奇策,犹豫不决。”仁浦曰:“如何难决?今日进则有生,富而且贵,退则有垒卵之危矣!
  不如乘此机会,众人必然相助,何难决之有?”郭威曰:“汝言有理,深合吾意!”乃召郭崇威、曹威及诸将,告以邠等冤死,及有密诏之故。且曰:“吾与诸公,披荆棘从先帝以取天下,复受托孤之任,竭力以卫国家。今诸公已死,吾何独生?
  君等当奉行诏书,取吾首以献天子,庶不相累!”崇威等皆泣曰:“诸公是何言也?今天子幼小,此必左右奸臣所为,若使此辈得志,国家其得安乎?众等愿随明公入朝自诉,洗荡鼠辈,以清朝廷,不可为奸计所害!”赵修已曰:“明公徒死无益,今日之计,不若顺众心,拥兵而南,此天启之也!古人云,天与弗取,反受其殃。不可失此机会。”
  是日,众论纷纷,威意遂决。乃留其养子郭荣镇守邺城,遣郭崇威领兵前驱,自将大军继之。兵至封丘,哨马报入洛阳。
  隐帝大惊,急聚众臣商议,遣慕容彦超领兵拒之。时彦超方食,即舍匕筋入朝,隐帝悉以军事委之。侯益曰:“郭威之兵,其锋甚锐,谁人与敌?其部下家属,皆在京师,官军不可轻出,不若闭城以挫其锋,使其母妻登城招之,可不战而下也。”彦超曰:“若待兵临城下,则吾辈死无噍类矣!”隐帝乃遣侯益与阎晋卿及吴虔俗、张彦超率领禁军,直趋澶州。不知后事若何,且听下回分解。
  卓吾子评:
  邠以廪实兵强,为贤于礼乐,弘肇以长枪大剑为可定国家。
  纳赂专权,愚蔽恣横,未几死于嬖幸之手,曾不及知其祸,又岂书生文士之所为乎?


                      


第五十九回    郭威为众加黄袍


  却说郭威,兵至澶州,李洪义纳之,王殷亦引兵相会,合于一处。郭威心有退兵之意,诸将皆曰:“国家大事,在目下一举,明公何退缩耶?国家负公,公不负国家,所以万人争奋,如报私仇!侯益辈何能为乎?”于是,众皆踊跃前进,军声大振。
  次日,兵至梅坡,扎了营寨。隐帝闻郭威兵已至近,心甚惊骇,复遣袁义、刘重进帅禁军,与侯益等会屯赤冈,彦超以大军屯七里店,隐帝欲自出劳军,太后止之。忽人报郭威兵来搦战。帝命彦超出马,唤敌兵答话。威遣李荣出阵,与彦超交锋约战十数合,彦超料敌李荣不住,拨马便走回本阵,李荣纵马追袭,被两翼兵射住,荣遂退回。
  当日彦超罢兵,部下死者百余人。于是诸军锐气稍挫。北军侯益等,潜往见威,威各遣还营。彦超战败,遂与十余骑奔还兖州。隐帝独与三相,及从官数十人宿于七里寨,余皆逃溃。
  次早将还宫,入至玄化门,刘铢已在门上,拽弓搭箭,来射隐帝,隐帝躲过,急勒马奔回西北。比及到赵村之时,后面追兵已至,隐帝见势迫,遂下马步走,为乱兵所弒。苏逢吉、阎晋卿、郭允明等,皆自杀。郭威自迎春门入,归至私第,诸军入城,大掠一番。
  次日,文武百官,朝于太后,具奏称禅国事。王殷请曰:“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早立明君,以安天下。”太后下诏,迎立隐帝之弟、河东节度使刘洒即皇帝位。此时,赟尚未至,正值契丹入寇,太后乃遣郭威督大军击之。威至澶州,将发之际,将士逾数千人,忽大喧闹,急令闭门,将士逾垣而入,曰:“天子须侍中自为之,然将士已与刘氏为仇,不可立也!”言未尽,只见一将官,裂一面黄旗,披于郭威身上,共挟抱之。声闻数十里,因拥威南行。威乃上太后笺,请奉汉之宗庙,事太后为母太后,乃下诏废赟为湘阴公,即命郭威监国,百官及藩镇,相继上表劝进,威遂废汉。汉传二帝,历年四,是岁辛亥,汉遂亡。史臣评曰:高祖拥精锐之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