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悦不再打搅她,自去嘉侧殿找燕德妃与徐充容二人。
自杨悦到宫中以来,燕德妃、徐充容与杨悦三人,常谈古论今,到是成了极好的朋友。特别是燕德妃更是良师。而徐充容的才情气质也令杨悦折服,更况徐充容不知为何对她一向友善。三人几乎每天都到嘉侧殿中相会。
杨悦本是中文系毕业,读古文对于她不是难事儿。她读书只观大略不求甚解,只观故事与圣人的思想,并不想背诵**参加科考,因而一本《左传》竟然在不到二十天之内全部看完。
说实话,一部《左传》不过二十万字,这对杨悦来说不过小菜一碟,在后世读一本二十万字的小说,不过一天功夫。因为《左传》需要细读,才用了这么多天。
走到夫子庙附近,燕德妃的随侍宫女站在庙外。
见到杨悦,宫女上前行礼说道:“燕德妃与徐充容在庙中,让奴婢在这里等候杨娘子,请到庙中相会。”
杨悦在宫中行走,以杨贵妃的弟子名义,因而宫人称其有杨娘子。这个称呼在杨悦听来十分别扭,不过在唐代这是最正常不过的称呼,只好无可奈何地接受。
“今日怎么在夫子庙中?”杨悦走进去见燕德妃与徐充容正在行礼,也跟着二人行礼,待行礼毕后,不由诧异地问道。
“今日国子监举行祭孔大典,我们怎么说也算是孔门弟子,便在这里举行个‘祭孔小典’。”燕德妃风趣地笑道。
“祭孔?”杨悦奇道,“今天怎么祭孔?”
徐充容解释道:“春、秋二分为祭孔之日,然而今年因为春天的大雪,科举延迟,以至于祭孔礼被延误。今日五月十一,是孔圣人的祭日,因而今年圣上改作了今日行‘释奠礼’。”
“释奠礼?”杨悦心中暗奇,不知所谓。但这个词看上去好似古代人人皆知的词,不好露怯直接相问,转头笑问道,“这个‘释奠礼’为何要在春、秋二分举行?”
燕德妃说道:“《礼记。文王世子》中有记载:‘凡学,春,官释奠礼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礼于先圣先师。’因而后人于春、秋之时必行释奠礼。春分秋分之日,阴阳相半,昼夜均分,而寒署相平,所以一直定于春分秋分之日行礼。”
“原来如此。”杨悦心道,原来这个释奠礼便是祭拜老师的礼,孔圣人被后人视作“万世师表”,这个释奠礼可不就成了祭孔大典。古人尊师重教果然诚不我欺,哪像后世老师被打成“臭老九”之后,一直没有翻起身来。
怎么说自己也做了十几年的学生,在后世没机会如此尊师,在这里赶上了,应该好好的拜上一拜。想到此,杨悦便又向孔子神像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看到供案上放着的猪头、羊头、牛头,心想“大概便是传说中的‘太牢’”。早知道今日是祭孔大典,溜出宫外去看看多好。这样的盛会难得一见,真是遗憾。
想起后世祭孔大典礼仪在中国失传,反到是棒子国一直在孔子的祭日(五月十一日)和孔子的生辰日(九月二十八日),进行祭孔大典。以至于后来山东曲阜孔庙想举行祭孔大典时,竟然不得不到棒子那里学习。
杨悦不由暗自唏嘘了一翻。
问了些祭祀的礼仪,燕德妃无所不知,一一向杨悦说来。杨悦这才知道祭孔大典由圣上亲自主持,献太牢之后,还要讲经相互问难,而且还有“八侑”歌舞表演,十分热闹。问了问,此时出去看只怕快要结束了,只好作罢,暗想秋分的大典一定不要错过。
此时,却只好跟燕德妃、徐充容在大内的夫子庙里参观行礼。
行到颜回处,杨悦大奇,不由问道:“孔圣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为何独颜回配享夫子庙?”
在杨悦的印象里,配享礼庙的应该是“亚圣”孟子才对。这里面没有孟子,反而只有颜回,而且颜回也是配享太牢,分明把颜回看的与孔圣地位相近,难怪令杨悦纳闷。
(古之祭祀有太牢少牢之说,太牢为最高一级的祭祀品,分别用牛头、羊头、猪头。少牛头为少牢,也有的连羊头也省了,也叫少牢)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孔圣人最贤德的弟子。圣上对颜回的德操十分敬重,因而封为‘先师’,得以配享夫子庙。”燕德妃解释道。
“先师?”杨悦奇道,“颜回若是先师,孔圣被称作什么?”
在杨悦印象里先师应该指孔夫子才对。
“自然是‘先圣’。”徐充容见杨悦对此一无所知,微微诧异地看了看她,说道。
“先圣?孔夫子不是被称为‘先师’么?而且这上面写着‘先圣宣王’,宣王又是什么?”
燕德妃见杨悦如此无知,不由笑了起来:“隋文帝的确封孔圣人为‘先师尼父’,也难怪你作此想法。这个‘宣王’的称号也是圣上给的。贞观二年,圣上封颜回为先师,孔圣人为先圣,一起为世人尊崇。贞观十一年,圣上又封为孔圣人为‘宣王’。因而称作‘先圣宣王’。”
“原来如此。”杨悦这才恍然大悟,心中却不由暗自好笑:古人真有意思,竟然对已经去逝千年的人加封号。
忽又想起在后世的孔庙中,见到过“大成至圣文宣王”之称,原来这个宣王最先来自李世民。不知“大成至圣”又是那个君王所封。
想了想,问道:“孔圣人的称号看来不少。我一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历代对孔圣人的称号还有什么?”
“称号的确不少。鲁哀公曾称孔圣人为‘尼父’,以后‘素王’、‘宣尼公’、‘文圣尼公’、‘邹国公’、‘先师’等等,或封王或封公爵号很多。”
“何为素王?”杨悦见反正也无知到家了,不在乎二人笑,干脆直接问道,“这个‘尼父’可以理解,孔丘子仲尼,叫做‘素王’听上去却有点奇怪。”
没想到这一点徐充容也不知道,她诗才很高,于典籍终是差了燕德妃一筹,也向燕德妃露出问询之色。
燕德妃说道:“孔圣人作《春秋》,向来被尊为是代王者立法,所以说孔圣人‘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因而汉高祖称其为‘素王’。”
“刘邦尊孔?”杨悦更是大奇。
在杨悦的印象里,刘邦这个无赖皇帝一向最看不起儒生,甚至史有记载“诸客冠儒冠来者…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不尊儒到了拿儒生的帽子当便盆使用的地步,怎么会尊孔?
因而杨悦十分诧异地问道:“汉高祖一向不是尊黄老学说,到了汉武帝时才开始尊儒么?”
“非也。如陆贾所说天下可以‘居马上得之,安可以马上治之乎’。汉高祖在后期已十分重用儒生,因而丽生、申公皆是儒生也为汉高祖所重。汉高祖甚至可以说是尊儒第一帝。”燕德妃学识之博,令人叹服。
“汉高祖性情率直豁达,知错而改,到是与圣上相似。”徐充容在一旁也言道。
“汉高祖?无赖皇帝?与李世民相似?”杨悦暗自惊呼。在她的历史印象里,汉高祖可是个典型的流氓痞子。
杨悦正要再问,突然身后一个笑声响起:“什么人跟朕相似?”
三人谈得起劲,没看到李世民从外面走进来。见到李世民来,三人忙上前行礼。
第一百二十四章 祭孔(2)
“祭孔大典结束了?”燕德妃问道。
“还没结束。”李世民眨了眨眼笑道。
“没结束,圣上怎么回来了?”徐充容也奇道。
杨悦微微一笑:“大典结束了,圣上大概是想参加咱们的‘祭孔小典’。”
见被杨悦说中,李世民哈哈大笑:“怎么不欢迎么?”
原来李世民是在跟大家开玩笑。徐充容眼中微亮,抿嘴一笑看向李世民。燕德妃却笑着嗔道:“圣上”
杨悦心中暗暗好笑,燕德妃这个如此大气的女人,在李世民面前却尽显女儿本色。反是徐充容更加觉得住气,不太露声色。二人一个极内向文静,一个极爽朗大方,李世民到是享尽人间艳福。
李世民心情很好,向杨悦看了一眼,转头向两个才女美妃,说道:“你们在谈什么?”
“正在遗憾没机会看到圣上的祭孔大典。”
“没什么好看。年年如此而矣。这会儿梁公讲了段‘唐礼’,玄奘法师讲了篇《大菩萨藏经》,又请孙道长讲了段《太平经》,三个人正在被众生徒围着问难,朕便先回来了。”
杨悦奇道:“这又不是和尚的大法会,玄奘法师怎么也在。连药圣孙道长也参加?”
“虽然不是法会,自武德年间以来,自来都有法师讲经。”燕德妃回道,“道士讲道。”
“玄奘法师与孙道长都是当日高人,听他们讲经定是十分难得。”徐充容露出神往之色。
“真是个大杂烩。”杨悦心中好笑,却没有说出来。微微摇头,心道,“儒家弟子盛典,招这些和尚、道士来做什么。超度还是捉鬼?”虽然玄奘法师与药圣孙道长她都十分敬重,而且相熟识,但还是觉得有点胡闹。
想到玄奘法师,不由想起尉迟洪道,已有许多时候不曾见到他,不知道他这个酒肉和尚当的怎么样了……
燕德妃说道:“听闻玄奘法师在天竺曲女城大法会,十八国无人能问难,名震五天竺,大小乘佛教均十分拜服,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学识辩才无人能及……”
李世民突然看了一眼杨悦,笑道:“我到是听说,有个长安公子曾经与玄奘法师辩经,反把玄奘法师也问难住了。”
杨悦一时出神,没有听到,李世民轻咳一声道:“长安公子,听说你认识,当时情况如何,给朕说说如何?”
杨悦听到长安公子之名,随口答道:“不过是世人误会,长安公子不过一时将玄奘法师说得愣住而矣。”
“哦?你当时也在场?”李世民笑道,“到是知道的十分清楚。”
杨悦觉然一惊,忙说道:“我也是后来听人说起过。”心中暗暗惊醒,去看李世民,见李世民似是没有注意到自己刚才的失态,才放下心来。
李世民笑道:“我已请了玄奘法师与孙道长一会儿到内宫给众妃讲经,还有他那个代朕出家的徒弟也会一起来,今日就当是大法会,你们尽管向他们问难,谁能难住,朕会重重有赏。”
杨悦这下可是吃惊不小,不由暗暗心急。暗想怎么找个理由一会儿躲开才是。
却听李世民又说道:“我已派人去通知了所有嫔妃都来参加,一个都不能少。”
“武眉儿也要参加。”杨悦心下更惊,长安公子与玄奘法师、尉迟洪道等人十分相熟,李世民一定知道的。自己不参加可以躲过,但武眉儿怎么办?如果玄奘法师一会一点都认不出“她是长安公子”,显然便要坏事儿。
燕德妃听到长安公子,却是十分感兴趣,说道:“臣妾到觉得这个长安公子的确是个十分透通之人,他若能问难住玄奘法师,臣妾到是不感到意外。”
“哦,爱妃怎么也听过长安公子之名?”李世民笑道。
“岂只听过,臣妾曾读过他的‘人道论’,觉得论理透彻,可与先圣比肩。”
“是么?”李世民心中暗笑,这个长安公子早已进了宫,却也不见的有什么本事,不过是个顽皮可爱的小女孩而矣。心中暗想,这个武媚娘的确有点名不副实,与长安公子的才名大相径庭,反不如她的这个朋友杨悦……
李世民扭头去看杨悦,见她心不在焉,突然心中微动,笑道,“人道论?朕听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