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既定天下,分遣使者奉诏书往谕诸国,或降香币以祀其国之山川。抚柔之意甚厚,而
不伤国体,视前代为得。
,凡遣使,翰林院官草诏。至期,陈设如常仪。百官入侍,皇帝御奉天殿。礼部官
捧诏书,尚宝司奏用宝,以黄销金袱裹置盘中,置于案。使者就拜位四拜,乐作止如仪。
承制官至丹陛称有制,使者跪。宣制曰:“皇帝敕使尔某诏谕某国,尔宜恭承朕命。”
宣讫,使者俯伏,兴,四拜。礼部官奉诏降自中陛,以授使者。使者拜出午门,置龙亭
内。驾兴,百官出。
使者入蕃国境,先遣人报于王,王遣使远接。前期于国门外公馆设幄结彩,陈龙亭
香案,备金鼓仪仗大乐。又于城内街巷结彩,设阙亭于王殿上,设香案于其前。设捧诏
官位殿陛之东北,宣诏展诏官以次南,俱西向。诏使至,迎入馆。王率国中官及耆老出
迎于国门外,行五拜礼。仪仗鼓乐导龙亭入,使者随之。至殿上,置龙亭于正中。使者
立香案东,蕃王位殿庭中北向,众官随之。使者南向立,称有制,蕃王以下皆四拜。蕃
王升自西阶,诣香案前跪。三上香,俯伏,兴,众官同。蕃王复位。使者诣龙亭前,取
诏书授捧诏官。捧诏官捧诣开读案,授宣诏官。宣诏官受诏,展诏官对展,蕃王以下皆
跪听。宣讫,仍以诏置龙亭。蕃王以下皆俯伏,兴,四拜,三舞蹈,复四拜。凡拜皆作
乐。礼毕,使者以诏书付所司颁行。蕃王与使者分宾主行礼。
其赐蕃王印绶及礼物,宣制曰:“皇帝敕使尔某,授某国王印绶,尔其恭承朕命。”
至蕃国,宣制曰:“皇帝敕使某,持印赐尔国王某,并赐礼物。”余如仪。
○蕃国遣使进表仪
洪武二年定。所司于王宫及国城街巷结彩,设阙庭于殿上正中。前设表笺案,又前
设香案。使者位于香案东,捧表笺二人于香案西。设龙亭于殿庭南正中,仪仗鼓乐具备。
清晨,司印者陈印案于殿中,涤印讫,以表笺及印俱置于案。王冕服,众官朝服。诣案
前用印毕,用黄袱裹表,红袱裹笺,各置于匣中,仍各以黄袱裹之。捧表笺官捧置于案。
引礼引王至殿庭正中,众官位其后。赞拜,乐作。再拜,乐止。王诣香案前跪,众官皆
跪,三上香讫。捧表官取表东向跪进王,王授表以进于使者。使者西向跪受,兴,置于
案。赞兴,王复位。赞拜,乐作,王与众官皆四拜。乐止,礼毕。捧表笺官捧表前行。
置于龙亭中,金鼓仪仗鼓乐前导。王送至宫门外,还;众官朝服送至国门外。使者乃行。
○品官相见礼
凡官员揖拜,洪武二十年定,公、侯、驸马相见,各行两拜礼。一品官见公、侯、
驸马,一品官居右,行两拜礼,公、侯、驸马居左,答礼。二品见一品亦如之。三品以
下仿此。若三吕见一品,四品见二品,行两拜礼。一品二品答受从宜,余品仿此。如有
亲戚尊卑之分,从行私礼。三十年令,凡百官以品秩高下分尊卑。品近者行礼,则东西
对立,卑者西,高者东。其品越二、三等者,卑者下,尊者上。其越四等者,则卑者拜
下,尊者坐受,有事则跪白。
凡文武官公聚,各依品级序坐。若资品同者,照衙门次第。若王府官与朝官坐立,
各照品级,俱在朝官之次。成化十四年定,在外总兵、巡抚官位次,左右都督与左右都
御史并,都督同知与副都御史并,都督佥事与佥都御史并,俱文东武西。伯以上则坐于
左。十五年重定,都御史系总督及提督军务者,不分左右副佥,俱坐于左。总兵官虽伯,
亦坐于右。
凡官员相遇回避,洪武三十年定,驸马遇公侯,分路而行。一品、二品遇公、侯、
驸马,引马侧立,须其过。二品见一品,趋右让道而行。三品遇公、侯、驸马,引马回
避,遇一品引马侧立,遇二品趋右让道而行。四品遇一品以上官,引马回避,遇二品引
马侧立,遇三品趋右让道而行。五品至九品,皆视此递差。其后尽遵行。文职虽一命以
上,不避公、侯、勋戚大臣;而其相回避者,亦论官不论品秩矣。
凡属官见上司,洪武二十年定,属官序立于堂阶之上,总行一揖,上司拱手,首领
官答揖。其公干节序见上司官,皆行两拜礼,长官拱手,首领官答礼。
凡官员公座,洪武二十年定,大小衙门官员,每日公座行肃揖礼。佐贰官揖长官,
长官答礼。首领官揖长官、佐贰官,长官、佐贰官拱手。
○庶人相见礼
洪武五年令,凡乡党序齿,民间士农工商人等平居相见及岁时宴会谒拜之礼,幼者
先施。坐次之列,长者居上。十二年令,内外官致仕居乡,惟于宗族及外祖妻家序尊卑,
如家人礼。若筵宴,则设别席,不许坐于无官者之下。与同致仕官会,则序爵;爵同,
序齿。其与异姓无官者相见,不须答礼。庶民则以官礼谒见。凌侮者论如律。二十六年
定,凡民间子孙弟侄甥婿见尊长,生徒见其师,奴婢见家长,久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
礼。其余亲戚长幼悉依等第,久别行两拜礼,近别行揖礼。平交同。
志第三十三 礼十一(军礼)
亲征 遣将 禡祭 受降 奏凯献俘 论功行赏 大阅 大射 救日伐鼓
四曰军礼。亲征为首,遣将次之。方出师,有禡祭之礼。及还,有受降、奏凯献俘、
论功行赏之礼。平居有阅武、大射之礼。而救日伐鼓之制,亦以类附焉。
○亲征
洪武元年闰七月,诏定军礼。中书省臣会儒臣言:古者天子亲征,所以顺天应人,
除残去暴,以安天下。自黄帝习用干戈以征不享,此其始也。周制,天子亲征,则类于
上帝,宜于大社,造于祖庙,禡于所征之地,及祭所过山川。师还,则奏凯献俘于庙社。
后魏有宣露布之制。唐仍旧典,宋亦间行焉。于是历考旧章,定为亲征礼奏之。前期,
择日祭告天地神祠行禡祭礼。凡所过山川岳镇海渎用太牢,其次少牢,又次特牲。若行
速,止用酒脯,祭器笾豆各一。前期,斋一日。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省牲视涤。祭
之日,服武弁,行一献礼。凯旋,告祭宗社,礼与出师同。献俘庙社,以露布诏天下,
然后论功行赏。永乐、宣德、正统间,率遵用之。
正德十四年,帝亲征宸濠,礼部上祭告仪注如旧。帝令祭祀俱遣官代。及疏请遣官,
有旨勿遣。其颁诏,亦如旧制。明年十一月将凯旋,礼臣言:“宸濠悖逆,皇上亲统六
师,往正其罪,与宣德间亲征汉庶人高煦故事相同。但一切礼仪无从稽考。请于师还之
日,圣驾从正阳门入,遣官告谢天地庙社。驾诣奉先殿、几筵殿,谒见毕,朝见皇太后。
次日早,御午门楼,百官朝见,行献俘礼。择日诏告天下。”十二月,帝还京,百官迎
于正阳门外,帝戎服乘马入。
○遣将
洪武元年,中书省臣会官议奏,王者遣将,所以讨有罪,除民害也。《书》称大禹
徂征,《诗》美南仲薄伐。《史记》引《兵书》曰:“古王者之遣将,跪而推毂。”汉
高命韩信为将,设坛具礼。北齐亲授斧钺。唐则告于庙社,又告太公庙。宋则授旌节于
朝堂,次告庙社,又禡祭黄帝。今定遣将礼,皇帝武弁服,御奉天殿。大将军入就丹墀,
四拜,由西陛入殿,再拜跪。承制官宣制,以节钺授大将军。大将军受之,以授执事者,
俯伏,兴,再拜出。降陛,复位,四拜。驾还宫,大将军出。至午门外勒所部将士,建
旗帜,鸣金鼓,正行列,擎节钺。奏乐前导,百官以次送出。造庙宜社之礼,即命大将
军具牲币,行一献礼,与遣官祭告庙社仪同。其告武成王庙仪,前二日,大将省牲。祭
日,大将于幕次佥祝版,入就位,再拜。诣神位前上香、奠帛、再拜。进熟酌献,读祝,
再拜。诣位,再拜。饮福受胙,复再拜。彻豆,望燎。其配位,亦大将行礼。两庑陪祀,
诸将分献。
○禡祭
亲征前期,皇帝及大将陪祭官皆斋一日。前一日,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省牲,诣
神厨,视鼎镬涤溉。执事设军牙六纛于庙中之北,军牙东,六纛西,笾豆十二,簠簋各
二,铏登俎各三。设瘗坎位于神位西北,设席于坎前。上置酒碗五,雄鸡五,余陈设如
常仪。祭日,建牙旗六纛于神位后。皇帝服武弁,自左南门入。至庙庭南,正中北向立。
大将及陪祭官分文武重行班于后。迎神,再拜,奠币。行初献礼,先诣军牙神位前,再
诣六纛神位前,俱再拜。亚献、终献如之。惟初献读祝,诣饮福位,再拜饮福,受胙,
又再拜。掌祭官彻豆,赞礼唱送神,复再拜。执事官各以祝币,掌祭官取馔诣燎所,太
常奏请望燎。执事杀鸡,刺血于酒碗中,酹神。燎半,奏礼毕,驾还。若遣将,则于旗
纛庙坛行三献礼。大将初献,诸将亚献、终献。
○受降
洪武四年七月,蜀夏明升降表至京师,太祖命中书集议受降礼。省部请如宋太祖受
蜀主孟昶降故事,拟明升朝见日,皇帝御奉天门,升等于午门外跪进待罪表。侍仪使捧
表入,宣表官宣读讫,承制官出传制。升等皆俯伏于地,侍仪舍人掖升起,其属官皆起,
跪听宣制释罪。升等五拜,三呼万岁。承制官传制,赐衣服冠带。侍仪舍人引升入丹墀
中四拜。侍仪使传旨,升跪听宣谕,俯伏四拜,三呼万岁,又四拜出。百官行贺礼。帝
以昶专治国政,所为奢纵,升年幼,事由臣下,免其叩头伏地上表请罪礼,惟命升及其
官属朝见,百官朝贺。
○奏凯献俘
凡亲征,师还,皇帝率诸将陈凯乐俘馘于庙南门外,社北门外。告祭庙社,行三献
礼,同出师仪。祭毕,以俘馘付刑部,协律郎导乐以退。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升午
门楼,以露布诏天下,百官具朝服以听,仪与开读诏赦同。
大将奏凯仪。先期,大都督以露布闻。内使监陈御座于午门楼上前楹,设奏凯乐位
于楼前,协律郎位于奏凯乐北,司乐位于协律郎南。又设献俘位于楼前少南,献俘将校
位于其北,刑部尚书奏位于将校北,皆北向。又设刑部尚书受俘位于献俘位西,东向。
设露布案于内道正中,南向。受露布位于案东,承制位于案东北,俱西向。宣露布位于
文武班南,北向。至日清晨,先陈凯乐俘馘于庙社门外,不奏歌曲。俟告祭礼毕,复陈
乐于午门楼前,将校引俘侍立于兵仗之外,百官入侍立位。皇帝常服升楼,侍卫如常仪。
大将于楼前就位,四拜。诸将随之,退,就侍立位。赞奏凯乐,协律郎执麾引乐工就位,
司乐跪请奏凯乐。协律郎举麾,鼓吹振作,编奏乐曲。乐止,赞宣露布。承制官以露布
付受露布官,引礼引诣案跪受,由中道南行,以授宣露布官。宣讫,付中书省颁示天下。
将校引俘至位,刑部尚书跪奏曰:“某官某以某处所俘献,请付所司。”奏讫,退复位。
其就刑者立于西厢,东向,以付刑官。其宥罪者,楼上承制官宣旨,有敕释缚。楼下承
旨,释讫,赞礼赞所释之俘谢恩,皆四拜三呼,将校以所释俘退。如有所赐,就宣旨赐
之。大将以下就拜位,舞蹈山呼如常仪。班前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