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充先生率领以檩何先生和苏文先生为首的特种部队,在皇宫中忙碌的象真的一样,意料中的,别的宫中都没啥,独独在皇后宫和皇太子宫,从地下掘出无数大大小小的木偶。尤其可怕的是,在皇太子的书房,还“顺便”查出语词悖逆的书信。这是大逆不道的真脏实据,江充先生宣称要奏报皇帝。而奏报皇帝的结局,皇后和皇太子只有死路一条。
最吃惊的是皇太子刘据先生,他对那些真脏实据,根本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他向江充先生请求去甘泉拜见老爹,当面陈明,但江充先生坚持不允。刘据先生向他的老师(少傅)石德先生请教怎么办,石德先生曰:“公孙宰相和两位公主,都因巫蛊被杀。如今江充如法炮制,目的在诬陷你们母子,你如何能为自己辩解?为了救命,不如逮捕江充,追究真象,再作打算。”刘据先生紧张曰:“江充是奉老爹之命,怎能碰他?”石德先生曰:“老爹正在甘泉养病,不能问事,奸党胆大妄为,如果不迅速反应,嬴扶苏覆辙,恐怕再演。”
——嬴扶苏先生,是秦王朝第一任皇帝嬴政先生的长子,被立为皇太子后,因为跟老爹的意见不合,被派到北方边疆。纪元前三世纪九十年代前二一0年,嬴政先生死在游逛的归途上,宦官赵高先生跟宰相李斯先生,发动一项阴谋,假传嬴政先生的圣旨,把嬴扶苏先生处决,而立嬴政最小儿子嬴胡亥先生继任帝位。
刘据先生现在的情绪是既悲又愤,既恐又慌。最后,他决定反击,下令他的卫士,逮捕江充。江充先生虽有无比的聪明和无比的强大后台,料不到会出现这种场面。他被捉住后,立即砍下尊头。而那位帮凶檩何先生,则被活活烧死。
只有苏文先生漏网逃走,奔到甘泉向刘彻先生报告,刘彻先生惊疑不定,曰:“皇太子一定因为在皇宫里掘出木偶,迁怒江充,等我唤他来问个仔细。”当即派人前往,可是这位钦差大臣,跟苏文先生一党,苏文先生向他使了一个眼色,他阁下立刻就明白他的任务。于是,在外面睡了一大觉,回来禀报曰:“皇太子已经起兵叛变,不肯前来,反而要杀我,我只好逃回。”
任是父子之情,也经不起这种再三再四,再五再六,精密计划下的重重离间,和节节挑拨。刘彻先生气的鼻孔冒烟,下令宰相刘屈氂先生逮捕皇太子。正好宰相府的秘书长,奔向甘泉宫报告事变,刘彻先生曰:“宰相有啥行动?”秘书长曰:“宰相因事情重大,秘不敢发兵。”刘彻先生跳高曰:“事情已闹的天下皆知,还秘个屁?教刘屈氂马上逮捕叛徒,立即斩首,坚闭城门,不要让一个逃走。”接着再下令,首都长安附近(三辅)部队,由宰相全权调遣。本来张皇失措,怕的要死的刘屈氂先生,这时精神大震,率领大军,向太子宫进发。刘据先生骑虎难下,他虽然不愿跟老爹对抗,现在也不能不对抗。于是,他再假传圣旨,宣称老爹病危,奸臣作乱,奉令发兵讨伐。把狱中囚犯全数赦出,与太子宫警卫军联合,双方展开血战。
刘彻先生担心他的军队失败,急从甘泉赶回长安,进驻城西另一个小皇宫——建章宫(就是卫青先生当过总管的地方)。这时双方血战正酣,刘据先生派人调发驻防在长水(陕西省蓝田县)及宣曲(陕西省西安市南)战斗力最强的外籍兵团(胡骑),副部长级官员(侍郎)马通先生,是江充先生的党羽,他把信差截住杀掉,告外籍兵团曰;“军令有诈,不可接受。”反而率领外籍兵团向长安疾进,加入围攻太子宫的宰相部队。
西汉政府一向使用“节”,作为皇帝诏令的信符,“节”是一根制造精美的竹竿,上面系的是红缨,刘据先生就用它来征调军队。老爹刘彻先生不得已,只好在红缨之上,再加黄缨,以示区别。刘据先生用红缨节征调长安北部军区司令官任安先生,要他发兵,任安先生还不知道真假,但觉得有点不对劲,于是在接受了红缨节之后,进入营房,下令戒备,拒绝出兵。刘据先生遂陷於缺少兵源的窘境,他只好突围,数万军民联合兵团,跟宰相刘屈氂先生的政府兵团,在长安城中,苦斗五天五夜,伏尸如山,血流如河。刘彻先生在建章宫发号施令的消息逐渐传出,民间开始知道皇太子叛变,追随他的人遂逐渐逃散。石德先生以及其他得力助手,也全部战死。刘据先生不久就不能支持,他带着两个儿子,向覆盎门(长安城的东门之一)逃亡,而覆盎门早已关闭,正在焦急万状。副宰相(司直)田仁先生,看到眼里,于心不忍,开门放他逃走。刘屈氂先生一看事变主角被放出城,就要处决田仁先生。宰相之一的(御史大夫)暴胜之先生曰:“副宰相是政府高级官员,应该奏明皇帝才对,怎么能随便下手乎哉。”刘屈氂先生觉得也有道理,就把田仁先生释放。
一片血腥
刘彻先生正把亲生儿子刘据恨入骨髓,一听说刘据先生逃走,可能后患无穷,就立刻血压上升。又听说是田仁先生放掉,又听说暴胜之先生反对处决田仁,不由的两眼发红,暴跳如雷,喊曰:“副宰相放走叛徒,宰相处决他,这是法律。暴胜之是什么东西,怎么敢说情。”暴胜之先生只好自杀。暴胜之先生都逃不过,田仁先生更逃不过。而刘彻先生又认为任安先生存心观望,是个投机分子。于是,田仁、任安一齐腰斩,悲夫。
紧接着,刘彻先生派皇族总管(宗正)刘长先生,和御林军司令官(执金吾)刘敢先生,到皇宫收回皇后卫子夫女士的御玺。呜呼,事情发展到这种天翻地覆的地步,已不是任何人力所能挽回,卫子夫女士听到刘据失败消息,就知道会有这种结局。她交出皇后御玺之后,拒绝再接受更屈辱的恶运。她是一个温柔敦厚的女性,但也是一个勇敢的女性,她痛哭了一场,然后悬梁自尽。卫子夫女士自纪元前一二八年当皇后,到纪元前九一年自杀。当了三十八年,时间不能谓不长。她死时的年龄,不得而知,假定当皇后之年是二十岁的话,死时大概五十七岁。苏文先生兴高采烈的,把她的尸体塞进一个小小的薄棺里,然后草草的埋葬在长安城南的桐柏亭。卫子夫女士一生,在香淋淋的传奇中开始,在血淋淋的传奇中结束。但她的死并不能使事情也跟着结束。她带给卫姓家族三十八年之久的无比荣耀,也带给卫姓家族一霎时无比的灾祸。刘彻先生下令屠灭卫家三族,即令他儿子刘据的那些姬妾——一群可怜的美女,也一并逼她们自杀,凡是帮助刘据先生的那些太子宫的官员,都全族处决。刘彻先生已发了疯,数十万人在他盛怒之下丧生。
关于卫子夫女士,我们报导到这里为止。为了故事的完整性,我们继续报导她儿子跟她那些对头的命运。
刘据先生逃出长安后,带着两个儿子,一直向东,逃到湖县(河南省阌乡县),投奔一位住在泉鸠里(阌乡县南七公里的小村落)的老部下,可是这位老部下太穷苦啦,全家日夜编织草鞋,用卖草鞋的钱供应他们。刘据先生难以为情,忽然想起就在湖县的另一位老部下,比较富有,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才有可能长久隐居。于是写一封信,雇了一位乡下人前往投递。想不到,这一封信泄露了秘密,是有钱的朋友出卖了他乎?或是霉运当头,乡下人被抓住了乎?反正是,这封信竟落到邻县的新安县县长李寿先生手中。他亲自出马,前往拘捕。刘据先生父子和老部下起而反抗,反抗当然失败。刘据先生只好追随他可怜的母亲卫子夫女士之后,也悬梁自尽。两个儿子和老部下,命丧刀口。惜哉,老部下的姓名事迹,没有留传下来,我们为他的侠义牺牲,流泪顶礼。
——卫子夫女士的骨肉,死的凄惨。然而,人生的变数太多,天下事往往难以一相情愿的预料。刘据先生的儿子之一刘进先生,生子刘询。因祖父和父亲都是叛徒,他那时虽然还在怀里吃奶,照样被囚进监狱,而且几乎被对头害死。想不到,十七年后的纪元前七四年,宰相霍光先生忽然看上了他,拥戴他坐上宝座,成为西汉王朝第十任皇帝。此是后话。
卫子夫女士的全族屠戮,那些对头正在大喜若狂,庆幸全胜的时候,恶运也开始罩到他们的尊头之上。住在壶关(山西省壶关县)的小民令狐茂先生,冒着坐牢丧生的危险,上一份奏章给刘彻,为皇太子申冤。刘彻先生在杀了千万人之后,想起来到底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又看到奏章,气已消了一半。刘邦陵墓管理员(高寝郎)车千秋先生接着再上奏章给他,这时,事过境迁,刘彻先生又查出刘据确实被江充逼反。车千秋先生奏章中曰:“儿子玩老爹的军队,罪不过打一顿屁股罢啦。皇太子因过失误杀了人,又有啥罪?(柏老按:这是狗屁,然而有效!)我本不敢说这种话,是我梦见一个白头发老头,教我说这话的。”刘彻先生深深的感动,泣曰:“父子之间起了冲突,别人实难插嘴。你能为皇太子申冤,定是俺祖宗刘邦先生,在冥冥中教你开导我也。”
刘彻先生遂即任命车千秋先生当礼仪部部长(大鸿胪),然后越想越气,忽然间大发雷霆,作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下令屠杀江充先生全家。又下令把苏文先生绑到桥柱上,纵火活活烧死。(檀何先生也是活活烧死的,我们痛恨任何酷刑,但我们对他们二人烧死时的惨叫,无动于衷。)再把刘据先生安葬在身死之处的泉鸠里,又在湖县建“思子宫”,宫中再建“归来望思台”,表示他的哀忱。后人有诗叹曰:
骨肉乖离最可悲 宫成思子悔已迟
当年杖马如犹在 应赋招魂续楚辞
——然而,奇怪的是,刘彻先生既杀奸佞之辈,使那些一脸忠贞学流出折腾的鲜血,又做思子之宫,怀念枉死的儿子和孙儿。却对儿子和孙儿的后代,毫不顾惜。象怀抱中的刘询小娃,固仍囚禁在狱也。我们认为,老帝崽只不过为了表示一下他的英明仁慈罢啦,非内心有啥真正觉悟和真正懊悔也,仍是一个混蛋。
最后,介绍宰相刘屈氂先生,他为主子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次年(前九0),宦官郭穰先生向刘彻先生打小报告,说刘屈氂先生跟弍师将军李广利先生秘密约定,准备拥立刘彻先生的另一位儿子刘髆先生当皇帝,而刘屈氂的妻子,也请了女巫登坛作法,诅咒刘彻早死。刘彻先生霎时间又跳进巫蛊的圈套,把刘屈氂先生腰斩,把刘太太拖到闹市华阳街,砍头示众。
嗟夫,这一场空前庞大的宫延斗事,为人间带来一片血腥。
【关闭窗口】
… 小石子 …》》 皇后之死 …
序
《皇后之死》第一集出版后,我老人家就扬言万家生佛,台北纸贵,坚持出版社出版第二集,老板稍有难色,我就威胁他要在他家门口上吊,教他吃人命官司,他阁下只好假装并不伤心,喟然叹曰:“交友不慎,交友不慎。”这算啥话,欺负我年老色衰罢啦。
自从高雄台湾时报刊载敝大作以来,每周两篇,最初感念地盘得来不易,无不准时缴稿,从未间断。稍后日久生顽,故态复萌,也就偶尔停笔,以示“太忙”,惹得编辑老爷大怒,要顾打手对付。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