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对大人要尊重恭敬;虽然偶尔看到些只长年龄不长修养的长辈时;她真心想要忘了妈妈的教导扭头走人。
苏湘从来没看明白过姥姥到底在想些什么。当年老太太不顾苏爸爸是个二婚男;还带着个拖油瓶,不顾苏爸爸小流氓的出身,不顾及单位中有那么多人惧怕苏爸爸的原因,连蒙带骗把苏妈妈嫁给了苏爸爸。这么多年过去了,苏湘眼看着妈妈在这个家受尽了委屈,每次看到爸爸对妈妈破口大骂时,她都会在事后忍不住问妈妈,当年究竟怎么想的,竟然嫁给爸爸这样的男人。
苏妈妈年轻的时候追求者很多,用她跟苏湘开玩笑时候的话来说,当年那些追她的小伙子,能从苏家楼下一直排到千米外的岔道口。这么说虽然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在,但足以说明苏妈妈当年是个多么受欢迎的姑娘。
苏妈妈的家乡Y县是个朝鲜族聚居地,那里虽然也有很多汉族人在居住,但很少有朝鲜族家庭的孩子会和汉族人结婚,甚至在当年,在那些纯朝鲜族的家庭中,娶一个或者嫁给一个汉族人的小姑娘或者小伙子,都是一件十分丢人的事情。①
人言可畏,这种现象在苏妈妈的家乡要更加严重一些。苏妈妈总跟苏湘打趣,说当年她结婚后,偶尔会到家乡时,最怕别人问起她的婚姻,因为嫁给苏爸爸这件事,在她们看来是一件十分让人抬不起头来的事情。
苏湘对此倒是十分不以为然,虽然她也觉得爸爸并非结婚的良配,但朝鲜族男人的大男子主义在她看来也是十分要命的。她曾不止一次看到来到自家的朝鲜族亲戚中,那些男人对老婆呼来喝去的还一幅理所应当的样子,所以后来苏妈妈和苏姥姥每次提起让苏湘找个朝鲜族男人时,苏湘都连想都不想直接拒绝。
其实苏姥姥当年对苏爸爸的一切也都是心中有数的,所以苏湘才分外不解,为什么每次姥姥看到爸爸对妈妈高声谩骂后,都像从来看不到自己女儿的委屈一样,只知道向着爸爸说话。苏湘偶尔还会和妈妈开玩笑,说,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姥才是我爸的亲妈呢,妈妈你其实是姥姥捡来的孩子吧。
苏妈妈就笑,说她还真这么怀疑过。
这天晚上,苏爸爸在小卖部玩到很晚才回家,他回家向来都很晚。
苏姥姥因为旅途劳顿,早早就睡下了。**因为怕打扰姥姥睡觉,所以房间的灯早就闭上了,苏湘也只好跟着上了床。
这时候手机还没有后来那么普及,几乎人手一台,整个苏家现在也只有苏爸爸有一个砖头一样厚的大哥大,苏湘每次看着都想笑。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甚至连打发时间的手机都没有,苏湘只好眯着眼睛躺在床上想着些乱七八糟的剧情,耳边还能听到隔壁房间苏爸爸从来不知道压制的声音。在苏爸爸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别人”这个概念,所以即使他的丈母娘和孩子正在隔壁睡觉,他也不会降低些嗓门。
“你和哦妈②哪天走?”似乎已经提前知道了苏妈妈要出门的事情,在茶几上把油炸花生米和啤酒都准备好后,苏爸爸问苏妈妈。
“明天我去火车站买票,看看吧,要是有票的话就三天后走。”苏妈妈低而柔和的声音隐约传来。
“这么快就走?哦妈不多休息几天么?”苏爸爸问道。
“人家精神头可好着呢,刚才睡觉之前还催说要快点去,免得在苏湘暑假结束之前回不来。”苏妈妈说。
“这么大岁数了还这么能折腾……”苏爸爸的声音里明显有着不悦的情绪,可是也没在说什么,苏湘一直觉得在拿捏妈妈这方面,爸爸向来做得很好。只听苏爸爸又问,“苏湘也跟着你们一起去吧?”
苏妈妈:“她说不去,这个假期的时间她早就安排好了。再说她去那边也没什么意思,还要Y县J市两边折腾。我家在那边的也都是朝鲜族,苏湘又不会朝语,到时候一屋子二三十个人,大家说话就她一个人听不懂,也没人能跟她玩,她去了不是找罪受么。”
这些话是苏湘在几个小时前刚对妈妈说过的,不然以苏妈妈那大条的性格,基本不太会想到这些,而苏湘所说的那些,恰恰就是十几年前那次旅行中她所经历过的事情。
那种大家说什么她都听不懂,还要时不时催着妈妈帮忙翻译一下的感觉实在太糟糕了,而且几乎每见到一个人,他们在得知苏湘不会朝语时,都会用惊叹的好像见到怪物一样的眼神看苏湘,还不可思议地问她她妈妈是朝鲜族,她怎么可以不会说朝语?!
这种现象,甚至在苏湘二十几岁时依旧存在,所以苏湘向来不太喜欢和妈妈那边的亲戚接触。这也是苏湘这次不跟妈妈他们去那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苏爸爸一听说苏湘不跟着去,立马就急了,十分理所当然地跟苏妈妈说:“你不带着她去,谁照顾她啊?我可告诉你,我平时可都不在家的,就晚上睡觉才回来,这一天天的苏湘自己在家能行么?”
这已经不是苏湘第一次听爸爸说这种话了,苏湘一直都不清楚爸爸为什么会如此理直气壮地说这种不负责任的话,还是在明知道妈妈已经怀孕了好几个月的现在。就好像她这个孩子只是妈妈一个人的责任,让他照顾几天都会要他的命一样。
不过很显然,对于苏爸爸这种反应,苏妈妈早就习惯了:“吃饭的话她可以去她奶家或者小姑家,就让妈她们帮忙照顾几天吧,明天我去跟妈说。”
苏爸爸一听这话,语气立刻就变了:“嗯,这样也好。哎,要不干脆让苏湘去她小姑家住吧,不然她自己一个人在家我也不放心,正好还有夏天跟她作伴。”
“行啊,看苏湘自己怎么想吧,等我明天问问她。”操劳了一天,还要面对丝毫不知体贴为何物的丈夫,苏妈妈已经很累了,所以在说完这些后,苏妈妈就洗洗睡了。
苏爸爸从苏湘记事起就每天通宵看电视,大多数时候都会把电视一直开到早上,音量很大不说,就算他睡着了,也不让人把电视关掉。要是发现苏妈妈在他睡着时把电视关了,苏爸爸还会骂苏妈妈。
苏妈妈和苏湘都有些神经衰弱,睡觉时稍微有点声音都会被惊醒,所以这天晚上,苏湘和苏妈妈依旧是在嘈杂的电视声中半梦半醒着度过的,只有雷打不动的苏爸爸和苏姥姥睡得十分香甜。
第二天,苏妈妈和苏湘说了爸爸让她去小姑姑家住的事情。苏湘以前在妈妈出远门时也会被爸爸送到小姑姑家住,所以并没有觉得别扭,直接答应了下来,不过还是跟妈妈把家里的钥匙要了过来。要知道在她上高中之前,苏爸爸苏妈妈从来都没把钥匙给过苏湘,怕被她弄丢。
这次妈妈出远门,爸爸在妈妈不在的时候根本不着家,所以没人管的苏湘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极佳的码字时间。
因为姥姥来了,而且马上又要走,所以苏湘这两天并没有去图书馆。苏姥姥是个十分能折腾人的老太太,和很多老一辈一样,苏姥姥从很久以前开始就搜集了各种零碎的布料旧衣服,这么多年来,苏家有一大半壁橱衣柜塞的都是苏姥姥的那些破烂。
老太太每次来苏家都要折腾一番,还偏偏就只可着苏妈妈一个人折腾,这次也一样。支使苏妈妈把壁橱里所有的破不了旧衣服乱七八糟的丝巾袜子鞋翻出来后,苏姥姥把那些破烂顿时堆得满屋子都是,然后在一番挑选后,打成四五六七八个大包,让苏妈妈这次给她一起带回家乡去,说要给那帮老姐妹带过去。
苏妈妈就说这些东西都多少年前的了,人家哪还会要?
苏姥姥就立刻竖起眉毛,生气地说怎么没人要,让你包你就包,实在不行到时候我雇人给我搬过去。
苏妈妈就只好顺着老太太的意,在成堆成堆的破布头里折腾。
苏湘一直很看不上姥姥爱折腾这点,尤其是折腾自家妈妈,偏偏妈妈还是这么个不喜欢也从来不说的性子。因为怕妈妈累着,所以苏湘这两天几乎把姥姥给妈妈添的大部分的活都主动接了过来。到苏妈妈和苏姥姥走时,苏湘简直想举爪欢呼了,同时却又放心不下带着大包小裹的妈妈。
你说这老太太怎么就不知道心疼女儿呢=皿=!?
满脑子怨念送走妈妈和姥姥后,苏湘被爸爸发配给了小姑姑一家。
苏湘其实并不想离开妈妈,因为十几年前妈妈在舅舅病危出远门那次,她就是住在小姑姑家。
那时她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妈妈平时对自己说的那句“如果我真不在这个家了,你奶你爸他们对你绝对连你姐都不如”究竟是什么意思。
十几年前的那一个月中,活了十几年的苏湘第一次被奶奶打了,苏爸爸真的一个月没怎么回家,小姑姑第一次骂了她,平日里对她和颜悦色的那些人真的就像妈妈说的一样,全都变了。
那时候没有家钥匙的苏湘,在黄昏的时候独自一人爬到五楼的家门口,委屈地坐在门口缩成一团,小小声地一遍又一遍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一直唱一直唱,直到唱得泪流满面,却还是等不到那个不管什么时候都会爱她的妈妈。
在那之后,苏湘第一次发烧烧到四十度。
苏湘后来偶尔回忆起来的时候,总会想,后来自己之所以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作者有话要说: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文中对于朝鲜族的看法只是咱的一家之言,并不一定所有朝鲜族都像湘妹子认为的那样(づ ̄3 ̄)づ于是接下来请看文中的注释。
注释① 这里提到的朝鲜族嫁娶方面的事情是真的,现在在很多地方虽然已经宽容很多了,但在朝鲜族人的观念中,还是希望孩子找个朝鲜族的老婆/老公,给孩子介绍对象也还是找朝鲜族的介绍。在朝鲜族自治州那边,大多数朝鲜族家庭也还是认为找个汉族人是件丢人的事情,恋人之间因为这个被掰黄的也大有人在。至于朝鲜族男人,咱看到的确实大多是那样啦。女人辛苦劳累操劳家庭在男人们看来都是应该的,而且男人说话,女人不能插嘴。再往前几十年,女人和孩子甚至不能和男人一起吃饭。不知道大家看到过韩剧中那种只能坐一个人的小圆桌没,几十年前,就是苏妈妈的爸爸的那个年代,男人都是自己开小灶坐小圆桌吃饭的,女人和孩子只能在厨房站在锅台边吃饭……OTL好吧关于这个暂时就只说这么多咳咳……
②哦妈 这个是朝鲜族对妈妈的昵称啦,苏爸爸一直这么叫,看过韩剧的亲应该都知道(づ ̄3 ̄)づ
爬去碎觉了~
32
“大臭臭;你可总算来小姑姑家住了。”苏湘背着书包来到小姑姑家时,进门就听见小姑姑高亢的声音;下一刻;苏湘被压进小姑姑肥硕的胸脯里揉来揉去。
= =大臭臭……这称呼还真是久违了。
“唔……”好多年没遭遇过这种待遇的苏湘囧着一张脸努力从小姑姑怀里逃离出来,大呼一口气后忍不住对小姑姑翻了个白眼,“差点被你闷死……我平时不也总来么!”
小姑姑圆滚滚的脸笑成一朵花:“你个臭犊子货!姑姑这不是喜欢你么?平时让你在这边住你总一到半夜就往家跑;这次你家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