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事听完了,向冯大人告辞,梅振衣并未说出自己的身份。他不愿留名冯御史也不追问,回到前厅清风还坐在那里。冯家有两个婢女正在逗他:“这位小哥好俊啊,喝水吗,这里有果子吃不吃?……唉呀,你怎么不吃呀,好可怜的孩子,也不知那位道长平日是怎么管束的,坐在这里一动都不敢动,连话都不敢乱说。”
仙童清风居然被两个婢女调戏了,坐在那里板着脸无可奈何。梅振衣心中暗笑,做出一副威严的样子道:“清风,随我走吧!”
两人离开冯御史家,刚走出几步就发现不远处的路口有人探头探脑,看打扮应该与方才那帮地痞是一伙的,也该那几人倒霉,刚看见道士带着童子出来,紧接着眼前一花就失去了知觉,梅振衣可不想带着这些尾巴去南鲁公府,顺手把几名盯梢的地痞打晕,往上一扔都挂在了道旁树上展览。
穿街过巷,来到南鲁公府。这座府邸可比冯御史家气派多了,论面积虽不能与菁芫山庄相比,但飞檐高挑朱门森严,而那门前站的卫士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壮士,身形如标枪般得笔直。
梅振衣走到门前,还未上前通报,就见角门一开走出一名大汉,迎面看见他就“咦”了一声,停下了脚步。
梅振衣迎上前去,小声道:“是梅刚叔叔吗?我们又见面了!”那壮汉看上去年近五旬,但眼神凌厉步履生风,举止非常精悍利索,五官轮廓很有几分像梅毅。想当初在西北军中,此人就在梅孝朗身边,与梅振衣远远的打过一个照面,此刻再见,一眼就能猜出他是谁,“少爷?真的是少爷!你又高了,居然能认出我?……快进来,老爷早就接到了芫州的家信,一直在等你和这位仙童呢!”梅刚声音不大,但神情很是激动。
“毅叔在芫州一直很挂念兄长,托我此来洛阳,一定要报个平安。”梅振衣先替梅毅带了句话,随梅刚进府,早有下人撒腿飞奔到后面报告梅孝朗,少爷已经到了。
梅振衣到洛阳这一路走的并不快,还绕了很大的圈子,而菁芫山庄那边早就派人送信到南鲁公府,说少爷化装成云游道士,带着一名仙童一起赶往洛阳,南鲁公府接信早就做好了准备,为清风特意在后院设了清静的别院。
清风也不客套,甚至没有去见梅孝朗,进府之后径自去了后院,并吩咐其它人不必来打扰。
在那个年代,讲究孝道为先,儿子进家门要去拜见父亲,没有父亲迎接儿子的道理。但是当梅振衣走到内宅正厅,却发现一家人都到齐了,场面很隆重,显然是接到消息来等这位大少爷的。
管家梅安,还有梅振衣的弟弟梅振宇、妹妹梅素枝以及一众下人、家将都在厅里,当中簇拥着一位四十出头的男子,卧蚕浓眉面如温玉,留着三缕长髯,正是南鲁公梅孝朗。
“腾儿……”南鲁公的声音有些颤抖,看着走进门的儿子,眼眶有些湿润。
不必引见,梅振衣走到他前面拜倒行礼:“父亲大人,孩儿给你磕头了!”
梅孝朗一把扯起儿子,抉住他的双肩,盯着他的脸左看右看,双手微微发抖:“腾儿,你已经长这么大了,终于叫了我一声父亲,……”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带着哽咽,强自忍住激动,已经说不下去了。
“腾儿错了,不应该这么久才来,请爹爹原谅,……”梅振衣的眼圈也湿了,声音和父亲一样哽咽。
眼前的梅孝朗,真真切切就是他的父亲,只要一见面,亲人之间难以形容的熟悉感与亲近感就会自然从心中流露,穿越前的梅溪是个孤儿。对父亲这个概念感觉并不深切,但穿越后他就是梅孝朗的儿子,虽然没有见过面,梅孝朗对他地关切之情自始至终是无处不在的。
两军阵前那一箭,让父子之间有了无奈的隔阂。梅振衣一直在想,等见到了父亲的面,自己究竟会有怎样的反应?当这一刻真正到来时,梅振衣才发现以前那些想法显得那么多余,其实自己一直在盼望这一刻。那一箭之伤,随着父子间这半句问答,已然烟消云散无须再提。梅振衣莫名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想扑到父亲怀中好好哭一场,真真正正就像一个找到爹的孩子。
这时管家梅安走了过来:“大少爷一去这么多年,终于无恙归来,这是我们梅家的大喜事,老爷和少爷应该高兴才对。”
“对,应该高兴,是大喜事……腾儿,你已经见过了振庭与素节,在洛阳还有弟弟振宇与妹妹素枝。”梅孝朗一只手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膊不放,仿佛生怕他跑掉,一边亲自引见家中其它人。
梅振衣有个发现,除了父亲之外。家中的其它人包括弟弟妹妹,看向自己都有些敬畏之意。这也不令人意外,梅振衣虽然没来过洛阳,但他在芫州的很多事情,早就在南鲁公府中传遍了。家人们都很佩服这位大少爷,同时也有几分敬畏。
当晚在府中设宴为大少爷接风。主座上的自然是梅孝朗,梅振衣就坐在他右手添盏的位置,梅孝朗本意要请仙童清风在上座。可是梅振衣却告诉父亲不必请仙童来,也不必派下人去伺候,只要不去打扰就行了。
酒是芫州万家酒店特酿的老春黄,而菜竟都是梅振衣平时最爱吃的,这让他很有些惊讶,管家梅安在一旁解释道:“酒是张果派人送来的,老爷要等大少爷回来之后才肯启封,至于这菜嘛,是特意为少爷准备的。”
梅振衣:“管家,你怎么知道我今天会到?”
梅安笑了:“老奴也不知道少爷今天会到,老爷吩咐厨房每天都准备好,少爷哪天来都一样。”
梅孝朗贵为南鲁公,这点破费算不得什么,难得的是他清楚儿子平时喜欢吃什么,而且特意这样吩咐下人准备,足见其期盼之心。这一顿饭吃的很开心、很感慨。梅振衣一度想流泪,也觉得心里暖融融的,多少年没这种感觉啊,梅振衣不禁想起妄境中在曲家吃的那顿饭,梅孝朗酒没少喝,不用别的下人伺候,梅振衣就在右手边给他不断添上温好的老春黄,散席之后还意犹未尽,吩咐下人送两坛酒到书房中,老爷和少爷有话要私下密谈。
“儿啊,你命梅毅送来的口信,见识当真不凡,此乃千古未见之事。你远在芫州竟能想到,真不愧是东华上仙的弟子。”父子两人慢慢喝着酒,谈到了当初梅振衣密送的口信,就是提醒梅孝朗武后自己想当女皇帝。
经过这几年,梅孝朗完全琢磨过来了。儿子说的话千真万确,武后这个人,既任人唯亲也任人唯贤,她提拔了大量武家心腹子弟,同时也很重用真正的人才,但在武后掌权期间,她处置了一大批重臣,或杀或贬或流放,连裴炎那种官场老油条都没看出其中真正的门道,梅孝朗却看出来了。
武后施政,既广招人才,又清洗朝臣。这看似矛盾的举止其实只有一个用意,就是想为自己登基为女皇铺平道路,武后好赏人,只要你值得赏。但武后也好收拾人,因为那些人反对她执掌朝政,武后当权的前期任用酷吏颇多,看似滥用刑罚,但其实是在借酷吏为刀。
梅孝朗这些年身居首辅,一方面他确实是文武全才的重臣,另一方面他从不搅和有关皇上亲政一类的事情。因此在朝局动荡中安然无恙,这不能不说也有梅振衣的提醒之功。
梅振衣试探着问了一句:“父亲,你在朝中这些年,如何评价武后?”象这样的话,只有象父子之间这种私密场合,才可以不顾忌的谈论。
梅孝朗端着酒杯沉吟道:“武氏虽为女子,若为人君,比先皇强,比哲、旦那两位皇子,则要强太多了。”
梅振衣追问道:“听父亲的意思,您对武氏称帝心中并不反对?”
梅孝朗没有直接回答儿子的话,放下酒杯反问道:“儿啊,这些年一直是武后主政,你在江南民间长大,又去过很多地方,如今的民生、吏治、国势如何?”
梅振衣答道:“江南一带除了徐敬业作乱一场,百姓安居民生富足,虽不能说官员都是贤能之辈,但吏治大多承平,并无扰民之患。至于国势之盛自不必提,四夷拱手万国来朝,这其中也有父亲您的辅国之功……就是洛阳有些乱。”
他说的是实话,以当时的条件,民生状况、治安状况以及百姓的精神状态之良好,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了他穿越前的二十一世纪。
梅振衣穿越前是个在江湖中长大的孤儿,经历事情很多,不是个想当然的愤青,不会脱离实际去空想在大唐推行现代的那一套。他偶尔也有想法,希望这富足强盛的国势能够永远延续下去,不要经历近代那样的衰败,但他也是个心念通透的修行人。妄心已灭,知道每个人只能去做好自己所面对的每一件事而已。
梅孝朗笑了:“朝堂争斗,只要不祸国殃民,那也只是权臣更迭,武后能守成如此,已是相当不易。皇位之上是龙是风,为父并无计较。”听这话的意思,梅振衣的老爹思想还很“先进”,是奥巴马还是希拉里上台,宰相大人并不在意。
梅振衣:“父亲误会了。我说的洛阳有些乱,指的不是朝政,而是市井,今天我遇到了一伙地痞袭击御史冯思勖,打听出了光头党的来历,洛阳竟有这样一伙人,还与武后的男宠薛怀义有关。”
梅孝朗微微吃了一惊:“我听说是一位道士帮冯御史当场拿住了凶徒,原来就是你啊!……你既然提到这件事,那为父也问你,午间你进门之时梅刚正巧出门,知道我派他要做什么去吗?”
梅振衣:“孩儿不知,难道也与此事有关?”
梅孝朗一顿酒杯:“我命梅刚去京兆衙门监督脊杖之刑,今天日落之时,那参与殴击冯大人的二十七名歹徒,已经全部当庭杖毙!”
125回 上古人皇身已殁,宝印重现人世间
“您派梅刚去,授意京兆衙门把那些歹徒全部杖毙了?这么做,就不怕……”梅振衣欲言又止,父亲是身经百战的宿将,又是在朝堂争斗中稳居相位的权臣,做事的手段很干脆也在意料之中。但主动插手这件事,而且处理的如此之狠,难道就不怕得罪薛怀义,进而得罪武后?
梅孝朗笑了:“儿啊,为父不怕,于公于私,为父都应该这么做。薛怀义那厮若恨我,只能说明他是个蠢材,别人可不是蠢材,你说呢?”
梅振衣是个聪明人,以前虽没有经历过官场,但听见父亲的话当即一点就透,也不禁有些佩服父亲。虽然这种手段梅振衣不是很喜欢,但是在梅孝朗想在朝廷中立足施展抱负的话,还真得这么做。
梅孝朗主动插手派梅刚监督杖刑,等于逼着京兆衙门下重手行刑,把二十七名歹徒全部打死了。这样一来。朝臣们会拥护梅孝朗,梅孝朗毕竟是文昌台群臣之首,关乎朝臣尊严的事情,他不管谁管?
尤其是肃政台冯御史那一边,对梅孝朗会相当感激,肃政台的职责是监督百官,弹劾失职与贪渎之事,并且定期给予评价。这些职责都是独立的不受干涉,相当于现代的检察院加反贪局再加政绩考核领导小组,梅孝朗这么做,御史们往后也不会主动找他的麻烦。
光头党作恶多端。但由于薛怀义撑腰,以前作案被抓住。官员也不敢重惩,事情往往不了了之,冯御史来了一次“严打”,结果把麻烦引到自己身上。梅孝朗则更狠,将这些还敢大胆作乱的余孽全部当堂杖毙,这是对光头党最致命的打击。以后恐怕没人再敢乱来了,洛阳百姓会拍手称快,对梅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