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小嘴巴上。
学写字
上了小学,爸爸就要我一大早起来学习写字。
他说,一定要好好学习祖国的书法艺术。先让我学“柳体”,后来让我学“颜体”。可就不准我学草体。爸爸说,学写字一定要先学习正楷,连走路也没有学会,怎么就想跑了呢。
记得,第一回一大早起来学写字,让爸爸批评了一顿。因为我听小伙伴说,要憋住一泡尿写字。
他们当然也是听大人说的。我写呀写,实在憋不住了!就蹬着脚写字。爸爸说,你怎么了?我说,要拉尿了。他说,怎么不去拉尿呀!我说,要憋住一泡尿写字呀。爸爸说,这样要伤身体,以后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更有趣的,是幼小时祖母教我学写字。她指引我观察天上的飞雁。“嘎、嘎、嘎”的雁,有时候整齐地排成一个“一”字,有时候又排成一个“人”
字。不争先恐后。总是那么遵守纪律。祖母一回回指着飞雁对我说,雁,是好样的!它飞起来,一撇一捺!一撇一捺!你要好好像雁那样,一撇一捺,学习写“人”字。
现在想想,爸爸要我学习正楷是正确的。可惜我没有认真听取,学写字“不会走就想跑了”。
祖母教我跟着雁一撇一捺学习写“人”字,寓意又是多么的深刻!
秋凉了!又见雁南飞。
吃野食
说吃野食,倒不如说吃“野零嘴”。儿时不仅是为了解馋,找来找去的,也是一种乐趣!
那时候,荒芜的地方多,一代代传下来的林木也不少。荒芜的地方长茅草,有一个半小人高。
茅草也会开花。当它含苞待放的时候,我们就撕开它青青的苞衣来,吃茅草白白软软的“茅针”。
还有“酸咪咪草”的茎、金婴珠的实都可吃。前者酸、后者甜。最好吃的,当然是野草莓了!鲜红红的,生在长刺的蔓儿上。
一到林子里,好吃的野食就更多了!野葡萄,“冷饭包”,乌米饭叶,都各有各的滋味儿。还有长得猴脸似的猕猴桃!挂满一树小红灯的野柿子。等等,等等。说也说不完。至于采桑葚吃,那是个个孩子都参加的了。也不用爬桑树,大人为你用根小竹竿,上端用竹篾编个小兜儿;只要在成熟的、紫紫的桑葚下一戳,就把桑葚采下来了。采桑葚也特别好玩,甜甜的吃一肚子,还用桑葚把脸擦得红红、紫紫的,一蹦一跳地奔回家去。我祖母见了,总是一边取毛巾给我洗脸,可又笑嘻嘻地说我们像个“小关公”。
我后来才知道,这些野食,有许多有药用价值,营养也很丰富。同时,也觉得是一种锻炼,还增长了我们童年的知识。在老师上《常识》、《自然》课的时候,我们不用看标本,就知道许多植物,什么样子,长在哪里,和什么时开花结实的了。
看龙灯
有民间歌谣这么唱,“上灯圆子落灯糕,清明团子稳牢牢。”这种习俗一直流传于我的家乡。在我小时候,所谓“上灯”,一般是指农历正月初八。
到了这一天,各个村子五彩缤纷的,马灯、龙灯、狮子灯、拳灯、花灯等,都一齐出动了。到正月十五闹元宵达到高潮。而后随着春耕生产的开始,便日渐少去,即所谓“落灯”了。
我最喜欢看龙灯,追来跑去的看不够,每每要奔出一身汗,连吃饭也忘记回家,要家里东找西寻的来唤我。在各种灯类活动中,龙灯居首领先,浩浩荡荡地走在前边,十分威风气魄!在传统习俗中,我们炎黄子孙把龙当作吉祥如意的化身,在我们家乡也特别看重龙灯。龙灯一进村,村上人要出来“迎龙”,将一块红绸披在龙灯的龙头上。
我们家乡的龙灯,是由竹、木、布、纸等扎成的,一节节连结起来,每一节由一个壮汉用木棍托着,因为每一节内点燃一支蜡烛,映出一幅幅不同的人物或花卉画面,所以龙灯也唤龙舞。舞龙灯十分壮观,是民间工艺和舞蹈的糅合。有“行龙”、“挥龙”、“开龙门”等多种舞蹈形式。掌龙头和掌龙尾巴的,都是特别强壮和机灵的中青年。舞龙灯一切听从掌龙头的指挥,动作整齐划一,必须有很好的凝聚力与团结精神。舞龙又有劲又好看,像一浪浪汹涌澎湃的大潮水,伴随着“冬冬锵”的锣鼓声翻卷着、滚动着。晚上“行龙”,如连结着的一串儿灯,就像一条流动的长长画廊。闪闪熠熠,五彩缤纷!
我长大了才知道,早在汉代就有龙舞的记载,是汉族民间舞蹈之一。如今已成为一种喜庆形式的群众文娱活动,也作为一种民族优秀文化登上了表演舞台,并走向了世界。
敲梆船
儿时,我听到“笃笃笃”的敲击声,总要奔出去看看。我们村前有条小河浜,像个大河的“尾巴”,敲梆船划到这里,便没有通道了,每每要“笃笃笃”停下来,再敲好一会儿。一方面乞讨着,一方面请人指路。
敲梆船是有篷的小划船,船舱里横着一段毛竹筒,中间有条缝,敲起来“笃笃笃”的响。当时划敲梆船的,都是缺一条腿或两条腿的苏北人。多半是老大娘,一边敲击着,一边口中念念有词。我能听懂的,只有“老太太!老公公!做做好事”这么几句。
村上人听到了,也都端着个小木盆,有装着蚕豆和米的,也有年糕什么好吃的东西,下河埠去送给敲梆船里的老大娘,或是老公公。也有的敲梆船带卖泥人泥猫的。他们不要钱,要用粮食去换,村上人见了可怜,每每多给一些白米。
有一回,妈妈换了两只泥猫、一个泥人。那时候都叫它们“泥菩萨”。我都不很小了,可也捧着了十分开心!泥猫,很受村上人的欢迎,养蚕时节忌老鼠,家家户户养了猫咪,还要在灶台上放一、二只泥猫。说起来很有趣,当年妈妈给我的那个“泥菩萨”,我以后到了无锡,才知道是“大头阿福”!
敲梆船,是旧时残疾人穷困生活的一个例子。
那时候,还有更多的盲人和缺臂断腿的在街头摸着、爬着,甚至滚着乞讨呢!而今,都有残疾人协会了!有各方面的救济、资助,还可以就业。当模范得金牌的都有!我们健手健脚的人见了,不也感到很幸福吗?
踏荸荠
大红袍荸荠,是我们家乡的一宗特产。提起荸荠的历史,大人们总会对你竖起大拇指说,别看荸荠这儿堆成山,可过去一出山海关,荸荠要一个个用雪白的纸儿包着卖呢!
在我们家乡,一到夏天,到处可见一爿爿的荸荠田,绿葱葱的十分可爱!荸荠苗的长相也特别好看,细细长长的,像一根根玉针儿。儿时,我曾问妈妈,这针儿能结毛衣吗?她笑笑说,你想得真美!可它一折就断呢。我摸一把荸荠苗,果真是软绵绵的。像竹针儿,却有小葱那么稚嫩!
荸荠苗也会开花,与其它花所不同的,是荸荠花是荸荠丰收的预兆。它要肥水足了,管理到家了,才会开花。荸荠花开在细细长长的杆儿上端,只有那么一小节儿。花儿白茸茸,晶亮亮,微细得像一层薄薄的霜。如果不经意,荸荠花是发觉不了的。但荸荠苗就靠这小不点的花儿,吸取阳光雨露,孕育着长在泥里的鲜红果实!
在我们家乡有条规矩,大人们挖掘过的荸荠田,小孩子可以随意到哪家的田里去踏荸荠。要用脚踏去找出来,是因为收获后遗下的荸荠,每每一个个藏在深泥里。我们孩子踏荸荠,总是成群结队的,踏完了这爿田,又拥往那爿田。那时节已入冬下过雪,赤脚踩在烂泥里,冻得像红萝卜似的。但踏着踏着,不一会儿,大家的头上就冒出热气来,一点也不觉得冷了。我们每个人腰间都挂一只小竹篓子,反剪着双手,排成一列横队,齐刷刷地踏过去。脚踏着圆圆、硬硬的东西时,我们都会准确无误地辨别出这是荸荠,还是被踩下去的田螺。可踏荸荠是踏不完的,这样一遍遍地踏了,放养群鸭的叔伯们,将鸭子赶进这些田里去,照样管它们荸荠吃个够。到了来年初夏,有的荸荠田种其它作物了,可仍会蹿起一根根青葱葱的荸荠苗来!
大红袍荸荠,个儿特大,圆圆扁扁的,鲜红、鲜红,咬开来雪雪白,吃上口脆生生、甜蜜蜜。儿时踏了荸荠,总要忙不迭地去小河边,用清水洗干净,连皮儿也等不及削,就“哈罗、哈罗”地吃,解馋,也解渴。可大人见了每每要来阻止,说荸荠上寄生“薑片虫”,不能不削皮就吃。长大了我也才知道,荸荠除了可口,还有“消暑祛热,温中益气”的药用价值。早在明代时,医学家李时珍就把荸荠作一味中药,写进了他的《本草纲目》里。
如今,我想起荸荠从生长到收获的过程,每每心里十分感动!夏末时,荸荠苗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可到了冬天的收获季节,它像一位老妪,甩着满头白发,冻结在一片霜雪里。是不是荸荠娘也有一颗慈母般的心?当它结下鲜红的果实以后,自身便没有什么保留的了!
鲜红的梦
春天到了,洁白洁白的雪,溶成了一滴滴的水,拼成了一面面的镜子。
我照着,照着,摸着脸蛋儿,总觉着少点什么嗯嗯,记起来了!那是一个甜甜的梦。
是幼时奶奶给我点的那个小红点儿,都抹去几十年了。
我们的家乡真好!有叮冬叮冬的小河流,咕冬咕冬的小划船,一一在白白胖胖的孩子眉心里,都点着个小红点儿。
奶奶对我说,小伙伴都喜欢樱桃,都喜欢这个小红点儿!
嗯嗯,我们家里的樱桃树真多呢!河边,路旁,屋前屋后,都种着樱桃树。
她春天一到就开花。粉色的樱桃花,在树蓬上堆得厚厚的,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儿。猛一看,就像一大片浅红的雪!
樱桃花很快便结果,由青转红,樱桃成熟了!这是我们最快乐的季节。
小时候,奶奶总要带我去小河边,收获那棵老樱桃。她树根粗大,有个结结实实的丫杈儿,容易爬。
嗯嗯,那时候我一跃身,便簌地攀上老樱桃树去,也不要奶奶帮忙。爬上那么一节儿,再爬上那么一节儿,一撩开圆圆的、绿茵茵的叶片儿,这绯红绯红的樱桃果,就羞答答地露了出来!像奶奶点在我眉心里的小红点儿。
我一球球地采,轻轻地放进小竹篮里。别说我有多么高兴,连那小鸟也飞转在我的手边,唧唧啾啾的不肯离去。
在我要伸手去采最后的几球樱桃时,奶奶在树下喊着说:“别那么小气!也给小鸟留一份。”
也许是奶奶这么爱鸟吧!我长大后,一直反对猎鸟和笼鸟。
鸬鹚捉鱼
鸬鹚,我们家乡人唤它“木鸭”。全身黑羽毛,长个弯钩儿的啄特别长,乍看去就像一只肥大的黑鸭子。也许是被我们人类驯服的乖乖了,把它放在船沿上站着一动也不动。
我的姑母家打网村,我没见过结鱼网,每回去却看见三五成群的小船,在河里“喂唷!喂唷!”
地,唤鸬鹚捉鱼。我去一次姑母家看一次,仿佛越看越神似的。
以捉鱼为生的叔叔、伯伯,他们家里总养着那么七八只鸬鹚。母鸬鹚还下蛋孵出小鸬鹚来。姑母告诉我,要让鸬鹚饿着肚子,用船载着它们去河里捕鱼。鸬鹚的喉颈特别大,能吞下不大不小的鱼。所以在下水捕鱼前,都要在鸬鹚的颈项里缚一根稻草,这样它们捕到了鱼就吞不下了。叔伯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