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在全世界,也就是中国的航空业发展最快,戈达德当然认为中国人或许会对他的这个火箭发展计划感兴趣,毕竟,火箭飞得可比飞机快得多,这对于追求“中国速度”的中国人而言,显然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但是戈达德还是太乐观了一些,他的火箭发展计划在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看来都有些像天方夜谈,即使是中国航空专家也并不看好这种使用液体燃料的火箭,因为这种飞行器的起飞和降落都很困难,不如飞机实用。
本来,中国航空署也对这个液体火箭计划没有多少兴趣,戈达德的建议书一度被扔进了废纸堆里,直到赵北偶然视察航空署,才从角落里捡起这份建议书,然后他就看到了那种非常眼熟的火箭结构图,当时赵北的那种感觉,就像是又穿越回了二十一世纪。
没人比赵北更熟悉这种液体火箭了,戈达德的设想在后世已经实现,人类不仅飞上了太空,而且也尝试着飞出太阳系,所利用的动力就是这种液体火箭。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戈达德的火箭确实很虚幻,但是在赵北看来,这个火箭发展计划很实在,从火箭箭体材料的选择到火箭燃料的配制,从发射场的建立到航天测控站的建立,基本上都在戈达德提交的这份厚厚的火箭航天发展计划中提到了,虽然很简略,而且也有计算偏差和理论误区,但是毫无疑问,在赵北看来,即使放在二十一世纪,戈达德现在的想法也不算过时,他缺少的不是想象力,而是资金,以及技术上的摸索。
戈达德并不是第一个论述液体火箭原理的人,实际上,最早提出利用液体火箭飞向太空的是一名俄国人,名叫齐奥尔科夫斯基,他的这个想法是在1903年正式公开发表的,只是当时没有人相信用火箭可以将人送进太空,这种想法实际上是科幻小说的专利。
当然,据说齐奥尔科夫斯基也是受到科幻小说的启发而将注意力转向火箭的,早在十九世纪末,科幻小说中就已出现了火箭载人飞行的记录,而试图将这一切转化为现实的正是像齐奥尔科夫斯基这样的理论科学家。
赵北原来并不打算这么快就介入航天事业竞赛的,但是既然戈达德主动投奔过来,那么,赵北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火箭专家,实际上,根据他的记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火箭专家就是在这个美国火箭专家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著名的V2导弹的,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个戈达德的“战略价值”。
于是,赵北命令一下,叫航空署再去联系戈达德,请他来中国工作,并负责组建一个火箭工程小组,并由戈达德本人担任组长,今天航空署署长谢缵泰之所以带人赶来总统府,就是为了此事,至于赵北办公桌上的这幅火箭结构图,正是戈达德刚刚完成的第一张正式的火箭设计图,交给赵北过目,并提出改进意见,现在,戈达德就在北京,只要赵北同意拨款研制火箭,这位美国的火箭爱好者就将正式成为在华外国技术专家,享受政府津贴,并在中国至少工作五年时间,为中国培养一批火箭人才。
赵北不仅打算叫戈达德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而且也打算让他研究一下固体火箭发动机,这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军事上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而且赵北也记得,这个戈达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也确实参与过美国军方的火箭筒研制工程。
当然,对于火箭的军事用途,赵北现在不会告诉唐绍仪,军用火箭研制工程是绝密中的绝密,知道这项计划的人非常少,一旦戈达德签署保密协议之后,他就会被送到荒凉的西北地区,那里曾是赵北为未来的原子弹工程设想的秘密基地,现在,改为火箭研制基地,戈达德将在那片与世隔绝的戈壁地区研究他的火箭,而一帮专门挑选出来的大学生和航空署技术专家也将在那里协助戈达德的工作。
唐绍仪得到提醒,对此严格保密,虽然不明白赵北到底打算拿这种火箭做什么用途,不过唐绍仪也没有再去关注此事,毕竟,他现在的工作是协助统帅堂将经济整顿计划完成,其它的事情他也没有工夫去操心,这事是航空署的事情,也轮不到内阁去插手。
赵北与唐绍仪就经济工作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讨论,等天黑下来之后,唐绍仪才告辞离去,然后,赵北吩咐副官将那位已在休息室等候多时的王揖唐叫到了办公室。
王揖唐走进总统办公室,先吹捧了一阵总统的英明睿智,然后拿出一封密封起来的信笺,双手托住呈与赵北。
“请大总统御览。这信是日本国内一些亲华人士联名进呈的,他们希望能够使大总统阁下看到他们对中国的诚挚感情,以及对中日友好的强烈感情。”
“哦?日本亲华人士的联名信?不是用日文写的吧?”
赵北颇有些诧异,他原以为王揖唐赶来只是来向他汇报访日事务的,却没想到对方居然还给他带了封信件。
现在中日两国的关系日渐升温,两国朝野人士中不乏极力促成两国结盟的人,不过,信封上没有任何字,只有火漆,这封信到底是什么人写的,谈的又是什么事情,也只能等拆了信看过之后才知道了。
第980章 吾道不孤
赵北接过王揖唐呈上去的那封信,扫了眼信封,上头什么也没写,空白一片,显然,日本人不希望这封信落到其他人手上去。
由此可见,这封信里的内容可能极为机密,写信的人不希望有什么把柄落在别人手里,连收信人的名字都不写。
不过,虽然很好奇这封信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但是赵北还是忍住了立即拆开信封的冲动,而是将信先搁进了抽屉里,然后走到王揖唐跟前,拍了拍这位总统府高级顾问的肩膀,勉励了几句,然后言归正传。
“揖唐啊,此次访问日本,你虽然是以中日友好关系促进会会长的身份过去的,但是由于你的总统府高级顾问的身份,此次访日,你也带着官方色彩啊。关于你在日本的行程,我已通过报纸的报道看过了,你不必再在这些话题上纠缠,只用告诉我,你在日本到底见了哪些政客、财阀、将军、社会名流就可以了,日本社会是一个精英社会,主导国家前进方向的就是这些精英人士,我需要知道他们的对华立场,以及看待英日关系的立场。”
说完,赵北请王揖唐在沙发落座,两人面对面坐下,再叫卫兵端上清茶,然后再叫王揖唐讲述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
王揖唐倒也干脆,从轮船在日本港口靠岸开始讲,一直讲到他在一处秘密地点会晤那位据说是日本天皇御前大臣的日本政客,讲述的时候,王揖唐不时眉飞色舞,有些忘乎所以的味道,而赵北也没有打断王揖唐的兴趣,一直坐在沙发上,静静的听着王揖唐的讲述,并不时面带笑容,鼓励对方畅所欲言。
通过王揖唐的讲述,赵北基本上肯定了他以前的推测,现在的日本,正处在一个历史的岔路口,是向左边走,还是向右边走,目前的日本国内各种势力正在进行激烈的斗争,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国际过激派主张”和“国家主义主张”,前者来自于旅俄日侨,他们深受俄国苏维埃革命的影响,提出要用苏维埃的信仰改造日本社会,至于后者,其实就是“军国主义”,持这一立场的除了日本军方人物之外,日本政客和财阀也对此非常感兴趣。
无论是右翼还是左翼,都对王揖唐这个人很感兴趣,当王揖唐在日本进行友好访问时,所受到的接待规格很高,仅次于政府要员的正式外交访问,在访日期间,王揖唐不仅会晤了日本首相和许多日本政府官员,而且也与日本军方有所接触,虽然名义上,王揖唐是以私人身份访日,但是他的身份很特殊,有官方背景,所以,王揖唐此次访日其实是中日两国政府达成的一个默契,也正因此,日本国内的左翼势力与右翼势力都很重视拉拢王揖唐,试图通过他加强与中国政府的联系,倚为外援。
“日本首相阁下建议,中日两国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维护‘远东缓冲区’的和平,抵制赤俄势力的威胁,防止两国国内出现赤色风潮。”
讲到俄国形势时,王揖唐的神情立刻为之一变,变得忿忿然起来,对日本国内的工运非常恼火,同时也对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表示了强烈反对,然后才话锋一转,大赞赵北英明睿智,将国内治理的井井有条,农民不造反,工人不罢工。
听到这里,赵北淡淡一笑,英明睿智,这多少有些过誉,不过王揖唐说的也没错,自从欧战结束之后,世界经济萧条,各国都发生了政治动荡,再加上协约国对苏俄的军事干涉,各国左翼运动风起云涌,日本也被牵连,城市和乡村都发生了民众暴动,也正因此,日本财阀才会急于向右翼势力寻求帮助,试图利用军国主义平息日本国内的混乱局面。
在世界政治动荡中,只有中国显得平静,这是因为赵北早就做好了应对经济萧条的准备,同时也利用被改造过的民间社团的力量维持着社会秩序,当年的那些会党现在就是协助地方政府控制社会秩序的有效组织,这种方法效果相当明显,即使出现由社会团体发起的示威活动,也很快能被平息下去,而且基本上不会看到暴力。
不过,俄国革命的影响还是渗透进来,现在,个别地方已经出现了反对赵北统治的声音,虽然这些声音很快就被支持赵北的声音压了下去,但是赵北也清楚,只要经济继续萧条下去,社会的动荡是不可避免的,而政治与社会上的管制状态也会越来越紧。
社会在矛盾与斗争中前进,赵北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也不相信他能永远正确,所以,现在他就必须做好准备,以迎接那场影响更为深远的世界经济大萧条。
派王揖唐去日本访问,这本身就是赵北对日本社会的一个试探,毕竟,历史已因为他的干涉而变得面目全非,距离赵北越近的国家受到的影响也越深刻,日本尤其如此,所以,赵北想知道,日本今后还会不会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日本必须继续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不然的话,中国就必须直接面对欧美列强,那就与赵北制订的中国利益最大化的战略相冲突了,所以,如果日本不想走军国主义道路的话,那么赵北倒是不介意帮日本走上这条军国主义的不归路。
从王揖唐讲述的他在日本国内的所见所闻来看,现在的日本就站在岔路口,一边是苏维埃日本,另一边是军国主义日本,到底该走哪一边,日本人正在激烈的争论。
王揖唐讲述完毕,赵北并没有立即做出判断,这非常困难,因为历史细节改变得太多,现在的日本,其经济上的困难局面比历史上的这个时期更为严重,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欧洲战争中,中国与日本一起分享了欧洲战争的红利,世界的经济蛋糕就这么大,中国多吃一口,日本就少吃一口,所以,现在的日本比另一个时空位面的日本所遭到的经济危机打击更沉重,表现在工业上,是失业者更多,米价更贵,表现在社会思潮上,就是“国际过激派”的泛滥。
“国际过激派”就是苏俄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和他们的主义,早在俄国革命爆发之前,日本国内就已出现与之类似的主义宣传,俄国革命爆发之后,随着苏俄红军在军事上的胜利,日本国内也受到了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主义。
出于对国际过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