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催的急,王永江只好找到什么车就坐什么车,这一路从沈阳经锦州,再到北京,颇为辛苦,路上也整理了一份财政建议书,打算递交财政部,现在,他的秘书手里提着的那只公文包里就装着这份财政建议书,只等回财政部,就可以转交熊总长审阅了。
离开火车站,财政部派来的轿车已等了多时,王永江带着秘书先上了车,吩咐司机直奔财政部。
等王永江赶到财政部,正赶上财政部上班铃响,熊希龄刚到办公室,见王永江这么快就赶了回来,熊希龄确实有些惊讶,这财政整理会议后天才会举行呢,这也足见王永江办事干练的作风,或许这也是他能够赢得总统器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熊希龄感慨之间,王永江已将那份财政整理建议书呈了上去。
“请熊总长过目,这是卑职在路上草拟的财政整理意见,仓促之间,字迹潦草,构思粗鄙,若有思虑不周之处,还望总长海涵。”
王永江倒也谦逊,简单讲了几句,财政整理建议书一呈,然后便垂手而立,就等熊希龄看过那份文件。
熊希龄看了看文件,并没有立即发表意见,而是问了一个好象是与财政不相干的问题。
“王次长啊,现在中枢与各国关于南洋政治地位问题的磋商已近尾声,很快,南洋那边形势就会不一样了,依你之间,苏门达腊与爪哇到底是直接由我国托管为好,还是让其自立为好呢?”
王永江笑了笑,指指熊希龄手里的那份财政整理建议书,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我在财政整理意见中也有所提及,总长现在或许可以先看一看。简单来讲,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让苏门达腊和爪哇自立为妥,在我看来,这两个地方虽然华人不少,可是南洋土著也多,所谓龙蛇混杂之地,搬弄是非之区,如果直接由我国托管的话,则其国防、内政均由中枢负责,这样一来财政部开支愈大,则财政紧张之感愈强,所以,我认为,让苏门达腊与爪哇自立最好,但是内政、外交等方面仍需接受我国之指导,这样一来,我可享受当地经济之好处,却又不必为当地的内部冲突和纷争而背书,何乐而不为呢?”
“你这看法似乎有些短视了啊。若是叫苏门达腊和爪哇自立建国的话,财政部为南洋战争支出的战争经费不是打了水漂了么?”
熊希龄摇了摇头,说句实话,他与外务部的一些外交官一样,也认为中国应该直接托管苏门达腊和爪哇,只有这样,他才觉得对得起此次南洋战争的军费支出,这就与当年那场日俄战争一样,由于战败国没有支付战争赔款,所以战胜国中的许多国民都认为应该在领土问题上多占些好处,至少可以舒缓一下国内的人口压力。
“难道总长也认为应该将苏门达腊和爪哇卖给别的国家?”
王永江做出副吃惊的模样,他在东三省看过报纸,现在有一种舆论,认为应该将苏门达腊和爪哇卖给英国或者美国,换取资金发展工业,这种舆论虽然看似荒唐,但是持这种看法的人不少,在这些人看来,既然英国和美国反对由中国直接托管苏门达腊和爪哇,那么,干脆把这两个岛屿打包卖给英国和美国算了,反正这两个岛屿中国也得不到,还不如换些实惠。
当然,王永江是故意这么说的,他也清楚,熊希龄再怎么糊涂,也不可能附和这种荒唐的意见,他之所以这样说,目的只是为了提醒熊希龄,现在摆在中枢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托管南洋那些群岛,另一条则是将其划为势力范围,但是托管之事因为英国和美国的坚决反对不可能实现,那么就只剩下划分势力范围了,至于卖出岛屿之说,茶馆里说说就行了,没必要当真,真要卖的话,只怕当地的华人就不干。
“你想到哪里去了?我虽然被人称为‘铁公鸡’,可是还没荒唐到买卖领土的份上。我的意思是,在我看来,无论如何,我国也必须顶住英国、美国的外交压力,直接托管苏门达腊和爪哇。我国海军实力弱小,如果英国和美国说话不算数的话,恐怕势力范围也是保不住的,还不如现在就一口吞下去,造成既成事实,不怕英国和美国捣乱。”
熊希龄急忙摇头,将他的看法说了出来。
但是王永江却不同意熊希龄的看法,在他看来,熊希龄这才是真正的短视,不过他并没有当面顶撞,而是采用了迂回战术。
“熊总长莫要小看了英国和美国的决心,虽然这两国目前都将主要注意力放在欧洲战争上,但是如果在南洋问题上我们完全无视两国的意见的话,对于我国长远利益是没有好处的,苏门达腊与爪哇纵然不直接被我国托管,可是只要那里是我国的势力范围,那么我们就可以控制当地的局势,想当年,列强在我国划分势力范围,各国之间不也是井水不犯河水么?这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现在我国财政紧张,北方俄国形势也是不稳,需要财政支持的地方太多,哪里顾及得那么全面?所以,南洋那边,就叫他们自己放羊,我们只需要盯着一些就可以了。至于海军实力之事么,有日本海军帮衬着,英国和美国怎么说也得顾忌些,现在,中国和日本可是坐在一艘船里。”
虽然王永江说得委婉,可是熊希龄到底是听明白了,这是在说他短视呢,这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也就索性不再跟王永江讨论这个话题了。
“那位德国大使没跟你一起回来么?”熊希龄换了个话题。
“没有。听说俄罗斯帝国新沙皇在贝加尔港举行加冕仪式,那位德国大使就急忙赶去了,不过按照他的行程来看的话,他恐怕还是赶不上加冕仪式,不过他此去贝加尔港,或许可以直接跟沙皇本人说上话。”王永江说道。
“那位俄罗斯帝国的新沙皇是个小孩,只怕也是个阿斗一类的人物,这俄罗斯帝国到底是穷途末路了啊。”
熊希龄颇有些感慨,看了眼王永江,说道:“你这一路也是风尘仆仆,这就下去休息休息,后天过来参加财政整理会议,届时,总统将在会上发言。另外,东三省那边俄国金融机构整顿接管的报告也要尽快拟好,说不定总统很快就要找财政部索要,你务必认真些。”
见熊希龄不冷不热的态度,王永江也识趣的告辞离去,坐上轿车,赶回寓所。
离家颇有一段日子,这段日子来访的友人故旧不少,都没见着王永江的面,不过有些人留了帖子和信件,赶回寓所之后,王永江第一件事就是翻阅这些拜帖和信件,看看访客是不是有急事需要他帮忙,人在官场上打拼,这人情交往是躲不了的,你今天不忙别人,明天也就别指望别人帮你。
当然,帮忙也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违法的勾当王次长是不做的。
这些拜帖和信件中,倒是没有多少是有急事需要王永江帮忙的,只有一封署名“张作霖”的拜帖让王永江留了心。
张作霖当年是王永江在政界复起的关键人物,没有张作霖的盛情相邀,就不会有王永江今天的地位和权力,所以,对于张作霖,王永江是很感激的,在他的恩人排名中,张作霖排名第二,仅次于赵北,甚至高于徐世昌,在王永江看来,张作霖是个人物,至少是个枭雄,在乱世之中,这种枭雄人物才是干大事业的人物,只可惜,张作霖没赶上时代,最终,时代选择了赵北,至于张作霖,在中日东北亚战争结束之后就已解甲归田,不再过问政治了。
张作霖居然拿着拜帖来访,这确实让王永江有些惊讶,急忙叫来门房,仔细一问,才得知,来的人并不是张作霖本人,而是他手下的一个亲信,名叫汤玉麟,那日来访未能见到王永江,汤玉麟留下这封拜帖,并叮嘱门房,如果王永江回来,就派人去他下榻的旅馆通知一声,所以,门房那里有汤玉麟留下的地址。
王永江寻思左右没事,不如去见见故旧,于是也没叫门房通知汤玉麟,而是亲自赶去汤玉麟下榻的旅馆,看看张作霖到底派他来做什么。
第908章 财政整理(下)
汤玉麟就在北京南城一家旅馆投宿,王永江根据门房给他的地址摸到地方,找到汤玉麟人的时候,这位江湖绰号“二虎”的汉子正在与一帮同伴在馆子里吃酒,已是半醉,不过好歹是认得王永江,也还记得张作霖交代下来的任务,于是二话不说,与同伴别过,拉着王永江就赶回了客房,从一口皮箱里翻出一封信,交给王永江。
王永江接过信,先扫了眼信封抬头,看那字迹正是张作霖亲笔,这位绿林人物文化不高,这字也就写得很随意,好在王永江并不介意,拆了信封,取出信瓤,仔细看了一遍。
张作霖知道王永江的性格,信里也就没多客套,先是几句问候,然后就开门见山,将他派汤玉麟拜见王永江的目的告之,不是为了别的事情,正是为了此次北洋财团与汉纳根财团煤炭辛迪加之战的事情。
虽然张作霖没在信里明说,不过王永江也可以从信的内容判断出来,现在,这个曾经的东三省绿林人物已经投靠了东南财团,准备跟着东南财团在这场煤炭辛迪加大战中大捞一笔,之所以派汤玉麟悄悄赶来北京拜会王永江,就是想从王永江这里探探口风,看看财政部和中枢政府到底会怎么看待这场煤炭辛迪加之战,到底是支持哪一边。
张作霖在信里说,他是自己想打听这事,可是王永江却对此嗤之以鼻,他很清楚,站在张作霖身边的肯定是东南财团里的大人物,甚至可能就是张謇本人,表面上看是张作霖在向王永江打探内幕消息,但是实际上却是东南财团在搞内幕投机。
说实在的,对于这种内幕投机行为,王永江非常反感,他也知道,总统本人也非常痛恨这种官商勾结的行为,但是偏偏联合阵线政府成员背景相当复杂,既有前清时代的遗老政客,也有北洋集团中的政坛不倒翁,在这种背景之下,想完全杜绝这种政客与商人之间的内幕交易是不可能的。
不过现在王永江倒大可不必为此作难,原因很简单,对于煤炭辛迪加之战,他本人并未直接参与其事,也不清楚中枢政府和总统到底打得是什么主意,所以,他大可实话实说。
“二虎,实不相瞒,关于煤炭辛迪加之战的事情,我并不清楚中枢和总统到底打得是什么主意,只知道,此次北洋财团磨刀霍霍的架势已经引起了财政部的高度关注,并已草拟了报告,转交总统过目,或许用不了多久,总统就会给出明确的意见,但是现在,这中枢的政策确实未定。”
王永江先对汤玉麟解释一番,但是考虑到此人是个粗人,而且此时也是半醉,于是之后又写了封回信,封好之后,叮嘱汤玉麟带回去交给张作霖,然后谢绝了对方赴宴的邀请,匆匆赶回寓所。
回到寓所之后,王永江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反复琢磨着煤炭辛迪加之战的事情,他是个研究经济的人,当然知道这个“辛迪加”是什么意思,他也很清楚,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辛迪加”、“卡特尔”、“托拉斯”之类的企业联盟的话,往往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工业开始由分散型向集中型过渡,由低效型向高效型过渡,这对于国民经济而言有好处,但是同时也有坏处,这个时代的中国是否已经做好了迎接辛迪加或者托拉斯时代的准备呢?
本来,这段时间王永江的心思主要放在东三省俄资金融机构的整顿与接管上,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