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谁的青春有我狂 作者: 子尤-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剧痛,然后是一种飘飘然的感觉,他倒在墙边,周围是叫喊的人群,大哥轻蔑地望着他,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 头部已经流血了。 
        “欢乐的你,在树林中歌唱, 
        四周围都是你传来的清香。 
        春天的气息在你手中荡漾, 
        因你而增色的花朵在大地上吐芳。” 
        他此时此刻恐惧极了,他担心自己会死,如果这是上帝在他的生命中下的最后一个咒语,那么这就是最狠 毒的一个咒语,他没有完成他的使命。 
        只见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一瘸一拐地向教室走去,因为是下课,所以当他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教室里 只有她一个人。 
        她轻轻抬起了头,笑着说了声:“你的头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被西瓜掼过?” 
        他笑了笑,思绪中千迴百转却吐不出一句话来:“你好。” 
        “我写了一些诗,想给你看看。” 
        “是吗?是送给我的?” 
        “啊,算是吧!”这时他只感觉到大脑里如有万针猛刺他的神经,痛苦无比,但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多少 机会了,必须珍惜。 
        他一下子坐到了地上,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她。她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看着自己的诗,是自己写的,没有 人能比过他。 
        他笑了,看来自己在尘世间已经修炼到一定境界了,她慢慢看完了四首诗,然后轻轻地问:“这些诗真的 全都是你写的?真是太伟大了!” 
        “其实也不全是我写的,我也抄了别人的一些诗,对不起,我真是来得太晚了。” 
        他已经有些承受不了头上的剧痛了,她笑着说了声:“去卫生间洗洗头吧!像个小丑一样。”“说得是呀。 
      ”说着他慢慢往外走,穿过过道,进了厕所,然后把门锁上,一切过程都那么缓慢,显得他极其弱不禁风,好 像如果动作幅度太大就会扭伤自己柳叶似的腰。 
        最后,他坐在了地上,将头深深插入怀抱,一直持续着这个动作,动也不动,一直持续着,持续着…… 
        过了很久,人们终于推开了厕所的门,这时,他已经化为了一团“灰烬”。 
      看《梦》 
        1987年拍摄的《梦》是日本大导演黑泽明一生中的顶峰之作,是对他一生的总结,也是他导演作品中 
      最深刻、最完美的作品,其色彩的艳丽、对比程度,令人目不暇接、几乎窒息。 
        全片一共分八个梦,感觉不同,色彩不一样,思想也有所区别,我将每个梦都造个题目:狐精、桃仙、雪 
      女、鬼客、画梦、末日、魔哭、水村。八个梦,其实就是一场梦,不论是自然、战争、社会、人生,说的都是 
      一个主题:人性的迷惘和困惑。大部分的梦在我看来已不是梦,没有了虚无缥缈,没有了缤纷离奇,有的只是 
      人类的荒唐、古怪、可笑、可叹。他们只是在用梦幻形式,史诗般的叙述了一个老人的一生,这部电影面对的 
      不是千奇百怪的神经杰作,而是人类一生的幻象,一个荒诞的童话。 
        这部电影里有一个最愤世嫉俗,撼人心魄的地方,作者在梦中来到了一个被原子弹炸过的地方,在那里, 
      蒲公英长到了三米多高,玫瑰上长出了畸形的花苞,那里的人被核辐射,成了互相残杀的多角食人魔,当夜里 
      他们因为长了角而疼痛难忍时,便聚集到河边,集体向天发出撕心裂肺的狂吼,那是多真实的对世界的控诉! !!看到这一场景,我吓得浑身是汗,久久无法忘怀…… 

        这部电影用尽天下所有颜色,每个梦里都有一个或几个鬼,以层出不穷的画面,折磨你的神经,使你对世 界彻底失去信心,直到有所行动。 
        黑泽明的电影处处都体现着一股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气息,光影、色彩与人物表演,电影思想连接的恰到好 
      处,而且只要看看他为电影场景亲手绘制的一张张精美图画,便不得不叹服这位电影奇才。《罗生门》、《七 
      武士》、《乱》无不透出浩瀚如江海的英雄气魄,天之苍茫,地之旷古,古往今来,只有黑泽明一人能表现出 来,表现得那么感人。 
        《梦》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单说是人性中的各种欲望,可就不对了。那美艳的画面,各色仙狐,光彩迷离 
      的衣服,《梦》或是桃园仙境,或是古木森林,或是流水小村,或是梦入画中,像破碎的玻璃,闪亮晶莹,却 已无法拼凑,可那电影真是好看呀! 
        《梦》中每个呼救的灵魂都藏在了冷冷的面具,无声无息,现实的压抑致使那枯萎的亡灵都逝入风中,梦 里。 
      卓别林电影元素(1) 
        (2003年1月20日) 
        1。形象。1914年,卓别林在他的第4部电影里,创造了电影史上最永恒的流浪汉形象。这个形象是这样的: 
      圆礼帽,两个涂抹痕迹很重的眼圈,小胡子,头发微微有点儿卷曲(有时也会变),上身穿的那叫什么?西服 
      ?从上到下三粒扣子,只系中间那粒;肥裤子、大皮鞋,比较著名的就是大皮鞋,毕竟他还享受过这玩意儿的 
      滋味(《淘金记》中,他吃皮鞋),其实他上衣里头还有一个短袖衬衣,干活时,他就会脱掉外衣,露出它来 。 
        2。风度。风度的转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关系到对卓别林本人的研究,因为早期流浪汉形象是基于 
      卓别林对小时候熟悉的流浪汉的一种模仿、同情和变异。可到了20年代后期,随着他思想的深入和影片讽刺的 
      问题不同,原来只是搞笑或同情小人物、嘲弄虚伪的大人物;现在变成对社会变迁、科技发展、世界动乱的深 
      刻思考,流浪汉的动作、表情开始变化,这也跟他生活的环境、地位与下层人民的生活开始发生隔阂脱离开来 
      有关。流浪汉开始像个绅士!每当他打完架,被人嘲弄后,他像个绅士一样掸掸土,用眼睛厌恶地望望周围的 
      人,好像自己比周围的人高上一等,流浪汉不再是低俗的捣蛋鬼,而是哲学家!他用他高贵的手势,爆笑后的 那隐隐忧郁而无奈的目光,让观众深深思索着世界。 
        3。音乐。卓别林后期的电影音乐好听,很能显示他的音乐才能。他的小提琴据说拉得很棒!可惜只能从他 
      的默片里欣赏他的动作,钢琴倒是欣赏了,《大独裁者》里有两段他的钢琴独奏,只可惜都没敞开了弹,时间 
      短,加起来才几十秒,实在可惜。在再发行的《小孩》里,当演到小孩被孤儿院的人带走,流浪汉在后面拼命 
      追赶时,伴随着悲哀的音乐,人心在这里被撕开、扯裂,我每次听到这音乐,都会哭,这音乐实在好听极了! 
      后来我发现这音乐与柴可夫斯基的《悲怆》非常像,于是多方调查,终于在一部讲卓别林的记录片中,听到了 
      原版《小孩》的音乐,其实就是《悲怆》的音乐,也许是在修改时改了,反正后来的音乐要比柴可夫斯基的更 
      好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在高潮的时候并未给人如此强烈的震撼。 
        4。女主角。卓别林有几个长期合作的女演员,比如玛蓓尔和他合作了数十部影片。还有就是他的第三任妻 
      子———宝莲·高黛,她适合演活泼奔放的少女,《摩登时代》、《大独裁者》显然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卓别 
      林对女演员很有感觉,他在她们身上寄托了许多东西。他的第一个女朋友与他交往时,才16岁,自从卓别林去 
      了美国,两人虽有书信来往,却再没见过,到了1921年,为宣传《小孩》去英国时,她已经因流感而死,年仅 
      22岁。卓别林一生都为此自责,他在自己30年代以前的电影中选择的女主角,可以说都是那个“逝去的天使” 
      的翻版。卓别林电影里的女主角基本上都成了他的情人,像《淘金记》里的那个女主角,每当她出场时,屏幕 
      上就会出现她的名字和一朵玫瑰花……在拍《淘金记》时,卓别林一连与四个女人周旋,结果是损失了30万元 
      ,一半的名誉,一个妻子和清晰的头脑。卓别林第一次精神病发作,被迫到一个庄园去疗养。至于女主角,可 
      以说她们在卓别林电影里起着重要的作用,她们是美好事物的化身。惟一一次不同是在《凡尔杜先生》里,女 人换了一个又一个,而且下场并不好。 
        5。声音。如果把这个词和卓别林联系到一起,稍微懂点儿电影的人就会会心一笑,自然,人们也会明白声 
      音给这个默片大师带来的灾难。可以说,有声片的来到把1927年以前的一切都毁掉了,每个明星的结局都是无 
      比凄惨的,不是饿死,就是冻死。像执导过著名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的擅长拍史诗片的格里菲斯,死时仅 
      有4个人参加他的葬礼,好莱坞没为他出一分钱;一位默片名导归隐山林,两年后,他回好莱坞领取纪念奖杯时 
      ,竟然无人认识他;最可怜的是那位制片人,当他被旅店老板赶出来时,他的眼神里流露出的是对命运不解的 
      疑问,疲倦而又无奈,当够了小丑后,他累了。有目击者证明,他当时望着天,叹了口气,就倒下了,并且再 
      也没有起来,他的衣服被扔到大街上,穷人都不屑要,只有几个小孩拿它当球踢,他死时身无分文。卓别林、 
      格里菲斯、壁克馥和范朋克是当时的“四大巨头”,他们曾一起成立联美电影公司,有声时代来临后,一切都 
      变了,格里菲斯因思想陈旧,带有种族歧视,拍史诗片又耗资太大,所以已没有制片公司愿意投拍他的电影; 
      范朋克是专门演侠客的,像佐罗、罗宾汉、达达尼昂,可现在他年纪大了,加上与壁克馥的离婚,非常苦恼, 
      所以借酒消愁,郁郁而终。专门演纯情少女的壁克馥,在有声片来了之后,因为口音问题,再加上岁数不小, 
      所以就离开影坛,默默无闻,于1976年去世,享年86岁。每当我想起这段历史,总是非常伤心,最先创造新事 
      物的人都是最伟大的人,可他们常常是最惨的,他们到底怎么了?怎么会这样?好莱坞真的是喜新厌旧。在最 
      新一次的100位对世界电影史贡献最大的巨人排行榜里,卓别林排名第3,壁克馥排名第4名,格里菲斯排名第7 
      ,而可怜的“动作明星”范朋克却仍未上榜。卓别林当时自然也受到很大冲击,更糟糕的是,他是“反对有声 
      派”里的领头人物,他的主要观点是电影要靠演员的神态与动作,而流浪汉突然说话,那后果不堪设想!他紧 
      接着又开拍一部新的默片《城市之光》,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头发一夜之间全白了!中途还换了许多主 
      要演员,拍摄的胶卷达到27个小时,他生怕观众看不懂电影的意思,所以一再地改。首映前一个星期,卓别林 
      晚上睡不着觉,很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