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他们去搬运。

虽然说倒碎末的时候不会去区分好坏,全混在一起的倒了。可蓝田玉矿的特性就是好玉一出就是连片的出,所以,那些成堆的碎末里,好坏也不是分布得很均匀的,基本上如果刨到好料,然后就在那一层的废料里,就几乎都是品质好的,因此,那家店派了人手四处出击,十几天里,倒是将临近的矿上的好碎料都刨了个差不多。

等到蓝田玉可养颜的消息一传出来,其他的矿主和店主都是懊恼不已,但也是为时已晚,你当垃圾丢了的东西,人家去捡了,那是埋怨不得人家半点的,只能是空羡慕而已。最后,建安候去买蓝田玉要了一车碎料,然后老神仙又挑了一大堆的小料的消息也渐渐的为人所知,如此就更让人坚信这个法子的可行性,不管这个法子是老神仙先推出来的也好,是建安侯先提出来的也罢,反正老神仙是认可的这一点没跑,老神仙多少岁了?没人知道,也有传说老神仙是晋时的人物,那么算算,娘咧,至少也是一百多岁了,可他老人家那脸上的皱纹并不比那些五六十岁的老人多,而且当晚靠近老神仙的几个人更是信誓旦旦的说,老神仙他老人家脸上一个老人斑也是没有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那蓝田玉确实是有功效的哇,只不过需要时间罢了,所以这法子也就越传越广,很快就传到了长安,然后又传到洛阳等地,一时间蓝田人的笑容都是不断的,为嘛呢?因为有些矿主以前自己家的废料没地倒去,许多人就都选择了倾倒在河边,倾倒在无主之地上,这下可好,碎料一走俏,那些河滩及无主之地就被各村协议瓜分了去,一下就成了有主的了,当然这个主不是某一家,而是某一村罢了。

由是一来,蓝田人一下就多了一条的收入来源,原本就是京畿紧字级大县,长安往东去的商旅都要经过蓝田,经济本就不比中原那上县差,这一来,人们手中余钱有多,经济就更加发达起来,大有直逼建安的态势。

建林酒楼的蓝田分号也渐渐的人满为患起来,首先就是长安去蓝田买玉买碎料的有钱人家吃酒住宿必定是首选建林分号,长安的建林酒楼他们经常轮不上号,那是因为那么多的铁牌铜牌,都有优先权的,比如说你和人家是同时到的,或者说你比人家只早到了一点点,但人家有铁牌铜牌,那就对不住了您呐,往后排排,让人家先上。

那么多个大佬,你插一下队,他插一下队,谁受得了哇,所以只好预订,预订要订金的,而且过时不侯,比如你订了午时,若是午时二刻还不来人,那就撤了,订金也就打了水漂,谁让你硬是占了两刻钟的位置?

但谁又能保证自家不会临时有事?谁又能保证从自己家到建林酒楼的路程中不会正好碰到亲军出巡或者是皇帝出巡又或者是大军班师回朝之类要清街的大事?订金对大户人家来说那是小菜一碟,可对小门小户的人来说,偶尔一次还可以接受,若是时间长了,也是一笔开支。

因此长安的建林酒楼虽然生意是火爆,但也没到了店外的队伍排成长龙的态势,这也是建林酒楼这些年并不怎么被同行所排斥所嫉妒的一个主要原因。相反的,许多的酒楼干脆就把总店都搬到了离建林酒楼不远的地方,这些可都是好地方,有的客人不耐久等,如果只是自己或者亲朋好友相互间聚一聚,面子就不是很重要,大多也都会选择另寻酒楼用餐的。

可蓝田就不同了,来蓝田的人里,基本都不是有铜牌有铁牌的,所以蓝田分号就是一视同仁,谁也别抢,排队,不过呢,住店客人如果选择在自己房内用餐,那就不在此列里。

你想啊,那些个豪门大阀家中管事的,在长安那是没什么机会进建林酒楼吃酒的,可到蓝田来采买蓝田玉,那就是大爷了,上面没人管着,自然肯定要首选建林酒楼住下,享受享受在长安只有自家郎君郎子才能享受得了的规格待遇。其他的中等人家,或者说稍微富裕点的,也是报了这门心思直奔建林酒楼而来。

所以,到了最后,建林蓝田分号不得不扩大规模,托了建安候的福,蓝田事件使得蓝田县令被贬到渤海去当个小主簿了,而一狼二霸的垮掉,黄希忠一下就失去了支持,他在蓝田的产业一下就冷清了下来,其中就包括了一家酒楼在内,最后不得不贱卖了事。

而因为蓝田事件,蓝田的大小商家以前可没少受过黄希忠那强行压价购买的苦头,那黄胖子是几乎什么生意赚钱都要插手做上一做的,仗着有后台支持行那强买之事,虽然是没让那些商家们亏本,但却也少赚不少的钱,可他的行为又没触犯了律法,他要是强买,店家也可以拒绝,当场黄胖子也不会翻脸,但过后必定要寻了这个店的晦气。所以,为了少些麻烦,那些店都只能忍气吞声的,往往都能被他得逞,因此黄胖子当初才有了那么一句他看上的东西还没有买不到的话说出来。

现在黄希忠的倒下,里面大半还是建安侯的功劳,所以大家知道建林酒楼要扩大规模后,也就都很是默契的不去接手那个要倒的酒楼,而是任由着建林酒楼一家去猛砍价,最后,一个占地两亩的大规模酒楼,被建林酒楼只用了一千贯就买了下来(一亩约等于666。7平方米)。不用说那建筑和里面的家什,就这个地价都不止一千贯,这可是蓝田最好的地块,处于城中的十字街口,一横一纵的两条最主要的干线街道就在店前交错而过。

这个地段可比建林分号的地方好过太多,地盘也大了许多,最后还是程处默突发奇想,干脆就将蓝田分号定为京畿总店,以后每个道府都有一道府(道及都护府及府级别的州)的总店,负责管辖道府内的建林分号,如此一来,长安总店的压力就能轻了许多,在各分号之上多了这么个道府总店,长安总店以后就只要去那些道府总店去巡查就可以了,不用再漫天撒网一样的,每到年关,各个分店都要派了人去,而一到年关,又偏生是酒楼里最繁忙的时节。

如是一来,随着建林酒楼的改革,随着建富酒楼的建成及富来商行,富来客栈的壮大,以王况为首的一个餐饮集团已经初具规模,可以说架子差不多已经搭出了个雏形。自然是酒楼业为主,客栈和商行为辅,酒楼供人餐饮,客栈供人住宿,商行加上林家铺子是售卖食材和调味品为主,建富酒楼则负责培训。还有其他外围的和王况有很大关系的比如说行军饼坊,比如说杏花村,比如说金陵的星君酒楼,比如说如今遍布天下的建安小食铺及那些挑着担子只做一两样吃食如扁食,如鱼丸,如锅边糊或者是凉皮或者是糖炒栗子等等的建安人。

这些都只是明面上的,如果把如今也开了几十家分号的山外山及稳坐京畿、河南府及剑南两道头把交椅的长安车马行也算了进来,这个集团的规模更大。而如果把长溪的黄家从事的海产品捕捞也算了进来,如果把如今整个大江西到万州(今重庆万州),东到苏州,全都学会了和江豚合作捕鱼的那些捕到鱼就优先卖给建林酒楼和富来客栈的渔民们等等其他受了王况的新政好处的人都算到外围去,那么就是产供销一条龙全都具备了。

衣食住行四样里,王况名下或明或暗的产业,就已经稳坐其中两样的龙头,而如果真要算上住的话,王况说第二估计没几个人敢说第一的,建安侯搞出了新的没有异味的更衣间,你能么?建安侯让建安人家家户户都不用去挑水喝,你能么?建安侯的弟弟搞出了石碳炉子,使得冬天的室内不再那么的冷了,你能么?如果不是长安的冬天太冷,不适合学建安那样架设了竹管引水的话,户部和民部早就推行了,不是没试验过的,一到冬天,好么夜里大家都不用水,都把水头堵上了,结果第二天,竹管全被冰给撑裂了,所以长安人也只能干羡慕建安人的幸福,连水都不用挑的日子,多惬意啊。

其实也不是没办法,王况就在等着建宁那边的新瓷烧造成本降低下来,有了釉的新瓷如果烧造不变形,又采用了同意规格的摸具的话,就可以架设水管了,架设在空中不比地下,不漏水是前提条件,至于被冰撑裂的难题其实不难解决,不搞封闭式的就行了,这点除了瓷器水道,其他东西几乎做不到。

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瓜

王况在家里逍遥了两个多月,两个多月里,他刻坏了七块的小料,经常都是刻着刻着,然后就那么咯嘣一下,料就裂了。而王五呢,两个多月,连一块原玉都没刻完,有时候他甚至一整天都不动刀,而是呆呆的看着那玉料出神,王况知道他这是在考虑如何下刀,就一直没去打搅他。

当王况总算是小心翼翼的将一块长条状的小料在一端成功的刻出了个人头,正准备将中间位置的一朵黄豆大小的花当做是衣服上的花纹来安排的时候,高三大喊大叫的跑了进来,都当了管事了,他还是那样咋咋呼呼的,以前在福州的时候养成的稳重性子,随着他的回归就突然的烟消云散,用高三的话来说,在福州的那两年,真累。

高三一叫,王况的手一抖,好么,好端端的一朵花就被手中的刻刀划了一下,崩碎了,这件小件就此作废,能不作废么,整个一个坑凹了进去,谁见过有人的身上凹进去一块的。而与王况相反,同在一个小工间里的王五却是气定神闲,仿佛没听到高三的叫嚷似的,依旧有条不紊,不紧不慢的下着刀。

“都多大的人了,又不是没取新妇的,怎么还没个正形。”王况笑骂道,不得不丢下手中的刻刀。

“那是小东家你自己定力不够,瞧瞧人家王五哥。”高三嘟哝着,换来的是王况的一个暴栗。

“说吧,什么事让你高兴成这样。”高三性子是跳脱,但不代表他不知轻重,能让高三如此失态的,必定是大事。

“高昌打下来了,小东家,您快去瞧瞧,侯将军给您送来了两百多个身强力壮的汉子,现如今都押在离人坊里呢。”高三连比带划的,仿佛打下高昌的是他而不是侯君集。

“种子呢?”相对于种棉好手来说,王况更关心的是种子,人手不够,可以培养,长安那么多乞儿,只要一招呼,保证一刻钟之内就能凑够王况要的人手,而且还必定是全手全脚的。当然也不是王况招人有歧视,对王况来说,种百叠子的,只要你能动就行,浇灌系统是现成的,并不需要人力去浇灌,缺水了,只要有个人在棉田的一角挖个口子,那水就会自己流了过去,不用了,再挖几铲土掩上就行,而且百叠子需要的水并不多。所以,种百叠子的只要能除草就行。

“种子听说送到皇庄去了,对了,侯将军派人给小东家送来了这个,说是他要急着上朝覆命,不能赶过来。”高三小心的从怀里掏出个小布袋子,对他来说,这些朝中重臣交给小东家的东西,一定都是珍贵的,来不得半天马虎,所以,他是宁可揣在怀里也不愿意拿在手上,虽则只有那么几步路,可谁知道会不会突然脚下一个跌绊把东西给撒了出去呢?

王况接过来,打开了看,迅即是一阵的狂喜:“哈哈,有西瓜吃了。”布袋里,足足有一百多粒的西瓜籽,侯君集敢送过来,肯定是要有一些把握的。

以前没来唐的时候,王况就知道史料上记载说汉时就有西瓜传入中国(另一说法是神农发现了西瓜,最初是叫稀瓜,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