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饶是如此,他也只买到了寿山村的几亩地,而周边的地,倒被他买下了十几顷,旁人根本看不出来他在图谋寿山村的地,都是以为他看中了寿山村旁边那些临着溪流,地势平坦好耕种的田地。
本来这事情进行的神不知鬼不觉的,按了高三的估计,再有个三年五年,寿山村包括附近村子的地都要给他买了下来,可事情临时出了变数,年初开始,也不知道那黄县令脑子哪根筋断了,楞是不让买寿山村的田了。
这让高三很是焦急,长此下去,小东家交代的任务怕是完不成了,在他眼中,只要完成小东家交代的任务,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所以就开始使出了有点下三滥的手段,逼着农户卖地,就这么着,又给他谋下了几亩。
直到了前几天,建安来人,高三这才知道了原来这黄县令已经向朝廷上了折子,现在朝廷批复下来了,寿山村的田地归小东家了。又让高三去拜会下黄县令,表达谢意,顺便探探下黄县令,有什么需要小东家帮忙的。
敢情这黄县令还是自己人来着?高三听了是哭笑不得,合着自己这一年多来白忙乎了,早知道如此,还莫如一来福州,就打了小东家的旗号出来呢,不过想想后,也就知道这黄县令当初估计还不算是自己人,小东家小心谨慎些,也是能理解的,只是自己这工作白做了,有些憋屈。
当然他也不会埋怨小东家,没有小东家,哪里有他的今天?恐怕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乞讨,被恶犬追着跑呢。
此刻,他正坐在黄县令府上的正厅里,喝着热气腾腾的端上来精心煮的茶,还有几大碟的点心摆着,边上还站个标志丫环伺候着随时给他添茶倒水。这个待遇,可是他来福州一年多所没享受过的,一边喝茶,一边感慨,还是小东家的招牌好使,这一亮出来,待遇就是个天差地别。
福州本就是从建州分了闽县和几个县出去后新成立的州,和建州联系紧密,后世的福建一词,就是从福州+建州中来,可以说,福州和建州,现下就是后世福建的前身,其他如汀州等几个小州,在这一带的地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在福州,知道小东家这三个字的官员数量不少,不要说官员,就寻常百姓嘴里,高三也能时常的听到“建安小东家”这个称呼。
当然,也只有建州人才会当面的称呼王况为小东家,他们觉得,这个称呼比起什么王建安,宣德郎之类的亲切的多,外地的人呢,有的是会背地里叫小东家,但正式场合下,还是会称一声宣德郎或者王建安的。
黄廿陪着做在一边,拉着家常。可说话半天,硬是没见着自家郎君出来,黄廿有些个纳闷,怎地换个袍衫还要这许久?莫非是……?正想着呢,就见黄进元从后面走了出来,头发上还是湿漉漉的,这让黄廿大吃一惊,果然如自己所想,不光是更衣,还沐浴了。心道,难道这高郎君真的是……?
要说黄廿的眼光可没黄进元毒,黄进元一听小东家三个字,再一联想到高三之前的所有动作,豁然开朗,这不都是围绕着那些个地而来么?这就已经有了九成就的把握,高三是王况派来福州的,所为不是别的,就是寿山村的地。
而能被宣德郎派来做如此隐密之事的,只能是宣德郎的心腹之人,而且还是属于心腹中的心腹那一类。既然是心腹中的心腹,自己眼下正是在隘口上,如是自己本人倒也罢了,可这关系到了他这一支族人今后的运势,由不得他不上心起来,所以回房去后,本来是更衣的,想想,既然做了,那就做足,索性沐浴一番再去。
高三一见这架式,连忙起身,口中连声:“当不得明公如此大礼。”
“当得,当得,宣德郎既然是从福州迁去的王姓族人,如今有如此成就,某作为一地父母,脸上也甚是光彩,高郎君既然是宣德郎的得力臂膀,就代了宣德郎受了,也是该当。”黄进元一眼就瞄到了高三身边茶几上的一个礼单,正好被从屋顶缝隙中漏下的日光照的清清楚楚,下面落款“建安况”,这下就百分百的确认了高三的身份。
自古以来,人们对大德圣贤之人,哪怕是再繁琐的礼节,也是一定要去做足了的,这无关地位身份,无关官职品级别,更何况王况现在的品级可比他高许多呢,还没满二十,就如此高位,虽然是个散官,但是谁能保证再过个十年二十年,朝廷相公的行列里,会不会多个名叫王况的呢?
而王况,抛开他的官位不说,他在建州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围绕着提高民生而来,这在黄进元的眼中,可比那些整天躲在青山绿水畔高谈阔论却没个实际行动的所谓宗师大家强了许多,如果那些人都可以被称为贤,那王况绝对可以称为圣了,所以,作为一地父母,他给王况这个待遇,非但不会掉了自己的身份,反而能落个好名声,说他尊贤能,是个君子。
“某此番来,是得了小东家吩咐,让某来看望看望明公,再看看明公这有什么是小东家能帮得上忙的,小东家说了,都是自家人,说话也不用客气,有什么就说什么便是。”双方客套一番坐定后,高三就开门见山的说,而黄进元,却是不敢坐在主坐上,而是陪了高三,也坐在客座上,显出对王况派来的人的尊重。
都是自家人,听听,宣德郎真是会做人,自己不过只是帮着在县志上添了几句话,不过是上了一道折子而已,可以说,都是举手之劳,即便被上官发现了,也不过是个训斥的责罚而已。
至于说王况为什么图寿山村的田地,黄进元不敢问,也不想问,这宣德郎动不动总是有惊人之举,听说就连唐兴那个以往只被人赏的桂花,如今被宣德郎一弄,就身价百倍,或许,宣德郎要寿山村的田地,搞个不好,也是看中了那里的水土,想搞出个如唐兴的丹桂一样,只有寿山村那才能种的东西呢?若真是这样,倒是个好事。
“不敢烦劳宣德郎太多,建安好啊,若是能在建安养老,倒是一番美事,只可惜了,某家地处偏僻,这一致仕后,只能回到那去,想去建安,确是无能为力了。”黄进元也不含糊,既然自己先帮人了,现在也该是自己收回回报的时候了。隐晦的提出了两点,一是自己老家那太偏僻,太偏僻那就肯定穷,二是想着能到建安去住。当然他可不敢指望着建州能接纳他整族人去。
如果是流民,如果是农户,那就是去全大唐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受欢迎的,可自己黄家一族,虽然是寒门,可也是当地的一个小豪族,想举家迁移,佃农们肯定是不会跟去的,就是想跟,当地也是不放啊,而黄家呢,劳力少,举家迁移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被人视为去抢食的,不大受欢迎,除非是战乱,大家都连自己都顾不了了,这才没人会管你是迁还是不迁。
第二百三十九章 长溪特产
若是黄家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人也是为官的,那么碍于面子,当地多少总是会放了些佃农跟去,那么想到什么地方,那个地方也就不会排斥,毕竟,自己可是带足了劳动力的,不是来抢食的。但是呢,只要自己一致仕了,黄家就没了任何的话语权,说的话就再也管不了用。
现在趁着自己还是个县令就迁?也是行不通,那些个官,哪个不知道自己这一任满了后,再过一任就要致仕,都知道自己已经是过了气的秋后蚂蚱,没什么能量了,谁还会卖个面子给自己?
如果说,自己能在任内提升一下官位品级,那么就可以晚几年致仕,甚至说,只要官位到了从五品下,那就可以当官当到咽下最后一口气,还能给族中后人谋个流外官做做,再凭了他自身的努力,黄家就不会没落,可这可能么?
让宣德郎帮忙?宣德郎自己现在也不过是个七品啊,就是升得快,那等自己快要致仕了,估计也才四品五品的样子。
所以,他也就退而求其次,不求说能让黄家人全迁到建州去,只求能让他们家族在建州能扎个根,有个落脚处就行了。
高三听了后,略微的一思索,也就明白了黄进元的打算,如果说他在建安的时候,对官场的一套套是不甚了了,但经过这一年多来在福州的摸爬滚打,里面的许多道道也差不多都清楚了。于是他展颜一笑:“明公其实也不必要举家迁移,小东家早有打算呢,想在明公那搞点什么,说是明公那物产丰富,不用可惜了。”
黄进元是长溪人(今福建霞浦),他也算是为数不多的在本地为官的官员之一了,一般的按了惯例,为了防止官员偏袒本族人,都不会让其在家乡当官的,都要派到离家远的地方去,比如说黄良,林明和之后的林荃淼都是如此,王况是个特例,他是个散官,本身无权,又得了李老二的特许,所以才放他回建安来,本来按理,王况一得了宣德郎的官,就只能是留在长安,等着有实职下来的,但是一来他不想,二来李老二当初给官也是赌气所致。
黄进元之所以能在福州当个闽县县令,和长溪在同一州内,实在是因为闽县此时是落后至极,若是此时的大唐有贫困县这个说法的话,那么闽县就是贫困县中的贫困县,官吏衙役都常常不能足额领到薪俸,不是他们不想领,实在是库里没钱。这么穷的县,谁愿意呆?被派来的总是千方百计的想着法子调离,哪怕是把品级降到流外,也没人愿意多呆,以前甚至发生过有个县令被派来后没多久就挂印而去,连官都不做了,宁愿回家种田。
所以这么挑来挑去,最后就落在了黄进元的头上,再加上他干这么些年后,也没发生什么黄家人仗势欺人的事情,做事还算比较公正,虽然有时候偶尔有那么一件两件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家谋福利的事情,但这点小暇庛哪个官员没有?所以,每次的考课,他都是得了个“可”,这可字就是说勉强合格,既不够升迁也不会被贬,也是上官欺人所为,担心若是给他升迁了去,闽县没人愿意再来,所以他这么一干,就罕见的在闽县干了许多任,没升迁,也没被贬。
长溪有什么?这个王况可是清楚的很,有长溪独有的剑蛏,这可是绝顶美味,在其他地方是绝对没有的,想吃,就只能去长溪。
一般的蛏,都是两头一般大,不管是单脚蛏也好,双脚蛏也罢,成年的都至少有拇指一般大小,有点类似于机械钻孔的长圆孔的形状,中间直线,两头各一个半圆。而剑蛏则不然,只有半根小指大小,而且是一头圆,一头尖,很有点像是一把剑的样子,所以名为剑蛏。和洞庭湖的白辣椒一样,白辣椒只有洞庭湖有,剑蛏,只有长溪有。
剑蛏一般都是炒来吃的,炒得了,夹一粒,放到嘴里含着一端,轻轻一吸,蛏肉就进了嘴里,嚼起来是又滑又脆,加上蛏类特有的清香,那别提有多美味了,王况以前在后世出差到霞浦,出发前必定做的一件是就是给常去的那家宾馆打电话,只用说一句:“我厦门,老样子。”等驱车赶到的时候,就能吃到一盘香滑爽脆的剑蛏,那蛏肉吸到嘴里,有如是美女的小香舌钻了进来,滑滑的,嫩嫩的,绝对是神仙级别的享受。
除了剑蛏,王况说的老样子里还有海带大骨头汤,文火炖了足足四五个小时的,那鲜绝对是不用说的,王况发现,他还不能在其他也产海带的地方喝到这么鲜的汤,恐怕就和海带有关,而这海带,就和长溪的海水环境,含盐量,洋流等等密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