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0年的华元在购买力上,实际上已经是远远低于1938年时期的华元,这不是几个百分点百分点的区分,而是成倍的区别。而华元的贬值并非个例,实际上这两年来各国的货币都在大规模贬值,日元,美元,德国马克基本都一个样子,最能说明货币贬值的东西就是军火价格了,1938年美国预定一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造价四千万美元不到,但是到了1940年的时候,造价直接飙到了七千多万,这里头固然有着赶工以及新式技术所造成的额外成本,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美元的贬值所造成的。
实际上各国货币的贬值在三十年代初期各国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后就大规模开始了,前几年还好,但是战争一爆发各国为了筹军费就开始大量增发货币,不过手段是通过发行国债还是直接中央银行增发货币,都造成了各国的货币迅速贬值。而这种贬值的背后所代表的就是各国政府开始直接利用民间财富筹集战争费用。
在各国所谓的总体战理念中,增发货币以搜刮民间财富用于战争是非产重要的一环。
大体上可以认为政府直接印了一大堆的纸片然后向民间购买各种资源和物资,而这种纸片的信用没有黄金以及任何实物为担保,只是政府信用在担保而已,战争胜利了还好,如果战争失败了那么一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基本也就完蛋了。
陈敬云在上海吴淞海军基地停留了好几天,除了一开始参加了天山号以及武当山号的服役仪式外,还在上海市政广场上举行了一场主要面对普通民众的煽动性演讲,言谈大多空洞而无物,不说也罢。而这场演讲后陈敬云又是再一次出海,对海军进行大规模的检阅。
参与检阅的海军部队以第一舰队为主,包括了两艘改装后的战列舰,两艘大型巡洋舰以及刚服役的天山号为主的数艘航空母舰,而这一次的检阅除了这些大型主力舰颇为受关注外,实际上还有一款驱逐舰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那就是自安级驱逐舰,自安驱逐舰乃是海军第八期发展计划的产物,一开始的设计目标就是作为大规模量产化的通用驱逐舰,后期又是加强了防空火力作为航空母舰编队的主力驱逐舰。首舰在1937年的时候就已经下水,从十六号舰开始,自安级又是进行了大规模的设计细节调整,进行了大规模改进以进一步提高防空火力和反潜能力。
自安级驱逐舰的后期型号中,标准排水量为两千七百吨,采用全自动模式的四座双联装的四寸高平两用炮,主炮口径也是脱离了中国海军小型军舰中大规模采用的五寸舰炮,首次采用四寸高平两用炮。
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射速的影响,中国海军的五寸舰炮中的炮弹重量比较大,而且又是采用半主动的发射模式,射击过程中需要人力搬运炮弹,但是要求射速非常高,而且中国人的体格比白人和黑人要小一些,所以对五寸炮弹的搬运显得比较吃力,这种情况实际上很早就存在,不过在一战以及二十年代甚至三十年代的时候,中国海军注重的是火力,那时候恨不得在驱逐舰上装备六寸舰炮,而且早期五寸舰炮的射速也比较有限,人力搬运勉强也可以办到。
不过当时是射速即便还普遍较低,但是第二次中日战争中,曾经发生过驱逐舰上的炮组成员因为长时间搬运五寸炮弹,导致力竭而死的情况。是到了三十年代末期,海军对中口径舰炮的射速要求大大提高,而技术上的进步也让射速的提高得以实现,但是速射提高了对炮组成员的体力要求就更大,而且受限于技术上的限制,中国海军目前还无法实行对五寸舰炮的全主动化射击,哪怕是勉强实现也会导致成本大大提高,这对于一款预期大批量建造的通用驱逐舰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如此情况下也就不得不让海军重新审视通用驱逐舰上的主炮口径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在四寸口径舰炮上的全主动射击已经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能够有效的大量提升四寸舰炮的射速,这种情况下中国海军采用四寸舰炮作为通用驱逐舰的口径也就不难理解了。
八门四寸全主动化射击的高平两用炮,在火力密度上远远大于六门五寸半主动射击的舰炮,而火力密度对于一艘小型军舰,尤其是侧重防空性能的通用驱逐舰来说尤为重要。
同时自安级驱逐舰还有不少的40毫米以及20毫米防空炮,作为一款驱逐舰所必须的鱼雷发射器和反潜武器也不少。
在这么小的吨位中装备这么多的武器,自然是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牺牲,比如航速就不算太快,只有三十四节,而这对于一款驱逐舰来说算得上非常慢了,要知道之前中国在三十年代所设计的另外几款驱逐舰中,基本都是三十五节以上的航速,甚至三十七,三十八节的航速。
海军之所以减低对自安级驱逐舰的航速需求,主要还是海军战略发生了变化,设计的这款自安级是准备用来给航空母舰护航的,主要工作实际上就是防空和反潜,对雷击作战没有太大的要求,所以对高航速也就没有了迫切的需求。
这一点不但体现在自安级驱逐舰上,同样也体现在第八期以及第九期计划里的其他部分辅助舰上,航速都不算太高,基本以能够跟上航空母舰的机动速度为要求,基本上三十二节到三十四节之间。不过话又说回来,造成航速降低的除了航空母舰编队对高航速没有太大需求外,更主要的还是成本问题,一艘军舰里,尤其是小型军舰中,最主要的成本是动力系统上的成本,每提高一节的航速所代表的都是大量的成本,而成本对于需要大规模量产军舰来说是限制的极为严格的。
当然了,也不是全部军舰的设计都是按照航空母舰编队来要求的,实际战争中,全范围的航空母舰编队作战实际上就是舰队决战,而平时间在广阔海域上还会发生众多的小型编队之间的作战,毕竟航空母舰再多中国现在也就十二艘,哪怕是第九期的那些航母相继服役了也就二三十艘,不可能分散部署到每一片海域,所以实际战争中,次要战线上的作战也是非常的频繁,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实际上中日海军直接就只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决战,而其他时候基本都是巡洋舰、驱逐舰之间的小编队交火。
为了满足次要战线上的作战需求,中国海军还有另外的高航速,强大的雷击能力的驱逐舰和轻型巡洋舰,牺牲了防空火力,注重雷击、和航速,甚至连造价都是比防空型的各辅助舰都要高,不过这一部分的造舰计划数量不算太多,基本都是按照雷击舰队的规模来配属的。
第八期和第九期的计划主要还是完善扩大航空母舰编队为基础,其他的只是一些次要的东西。
陈敬云检阅了第一舰队后就没有在上海停留太久,随后就是回到了南京,刚回到南京,空军的伍世钟就是找到了陈敬云,开口第一句就是要钱。
第〇七五七章 喷气时代(上)
“现在空军扩军的速度非常快,加上采购和研发的成本都迅速上涨,去年和年初制定的军费分配已经是不够用了!”伍世钟面露忧色:“由于经费短缺,目前我们已经是连续推迟了两批次的B11F轰炸机的采购订单,另外我们的第一代喷气式飞机也已经正式定型,眼看着就能够大规模量产服役了,但是这经费还是没有解决!”
陈敬云听到这些,也是有些皱眉,无他,因为别说空军缺钱,海军和陆军个个都缺钱,大规模的扩军备战可不是张张口就能够办到的,扩军的同时所代表的是海量的军费支出。
1940年的时候,中国的总军费支出达到了一百亿华元,占据了1940年的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五,这个比例实际上已经是远远超过了中央财政所能够承担的范围,为了解决军费问题,1940年的时候财政部已经先后两次大规模发行国债,并且还小规模的直接增发了货币。然而这些钱对于陈敬云立志于要建设一支能够称霸世界的海陆空三军而言,依旧是不够用的。
中国现在正在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军备扩张,无数的订单飞向了国内的诸多国防承包企业,为了支持军备扩张,陈敬云已经是连续三年缩减了对政府方面的资金分配,基础建设、教育投入、行政费用等都开始停止了增长甚至出现了倒退的情况,这让政务院的一大批文官们大为不满。要知道自从建国后,中国一直都是经济挂帅的国家,除了特定的战争时期,其他时候财政分配都是经济发展压过了军备发展,特别是三十年代初期和中期,军备发展一直都到了严重的限制。同时国内一大票的文官大佬基本上也都是经济专家出身,由此可见经济派在国内的势力是非常大的,现在中国的基本国策从发展经济转到了整军备战,自然会引起那些经济官员们的严重不满。
不过不满归不满,政务院的那些人也是知道大局的,现在世界局势那么紧张,哪怕是普通的中国人都知道中国距离参战已经不远了,这种时候不支持军备扩张都不行。
“现在财政部那边可动用的预留资金也不多,而且我也答应了关时杰那边,准备给海军额外拨付一笔资金准备用于采购海军舰载机!”陈敬云皱着眉头,海军扩军不单单要造军舰,同时还得采购大量的作战飞机,不但航空母舰就是有名无实,第八期和第九期计划中,海军方面提出了要采购高达一万架的各类作战飞机,虽然这个计划是分几年实施,但是军费压力依旧非常大。
不过空军那边的经费压力更大,空军的经费分配在三军中一直都是比较少的,而且空军还担负了大量的研发计划,几乎可以说空军支撑起了中国航空业发展也不为过,至于海军航空兵,向来都是喜欢跟在空军屁股后头直接用现成货色的,即便是海军要研发一些新式舰载机,但是也会采用大量的成熟子系统,而这些子系统可都是空军之前出钱研发的。
海军航空兵和空军当成了冤大头,但是空军也没有办法,毕竟空军总不能停止研发的步伐,更不可能等海军那边先研发飞机后自己再直接套用成熟技术,因为中国海军的舰载机技术储备是要远远低于中国空军的技术储备的,等海军研发新式飞机和技术,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空军每年都需要支付大量的研发经费,同时还要维持庞大的机队,数十万规模的空军人数可不少,花起钱来也是哗啦啦的。
“可是现在空军的储备经费已经见底了,而后续的空军还需要采购大量新式的B19轰炸机,然后F10喷气式战斗机也已经定型,预期要大量装备,这没钱……”
陈敬云知道空军的困难,但是他也变不出来钱啊,而且在拨给空军军费之前,他还得知道伍世钟口中说的B19战略轰炸机和F10喷气式战斗机到底如何了,万一是个坑爹货岂不是亏大了。
空军发展的亏本货可不少,比如B15战略六发战略轰炸机,这是空军在B11四发战略轰炸机后后续发展的一个远程轰炸机,设计航程需要达到八千公里以上,载弹八吨以上,实现超过一万五千米的实用升限,1935年开始设计,结果经历了长达五年的研发设计,投入了海量的经费后发现根本设计存在严重缺陷,性能远远无法达到设计需求不说,而且价格还非常昂贵,更重要的生产的三架试验型号全部在试验阶段坠毁,让空军高层对B15轰炸机感到了痛心疾苦的绝望。加上那时候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