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沙贾汉的穷兵黩武吸干了帝国的财力。在他的统治下,莫卧儿帝国变成了一个大的军事机器,军事贵族和军队的数量扩大了几乎四倍,这样造成了农民负担的急剧增加。尽管如此,在沙贾汉统治期间,莫卧儿帝国在财源不足的情况下再次得到了扩张。
而这个所谓的莫卧儿帝,对中国的领土野心从永乐年间便已经开始。
历史上印度对中国的第一次入侵发生在明朝的乐乐年间。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建立了帖木儿帝国,定都撒马尔罕。经过多年征战,他消灭了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的伊儿汗国,打败了俄罗斯的金帐汗国和小亚细亚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并登上了印度苏丹的宝座。
此时,帖木儿帝国的疆土已与中国接壤。而明朝此时正因叔侄争位乱成一团。燕王朱棣正式起兵谋反,发起了“靖难之役”。激战三年,燕王朱棣终于攻入京城,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而帖木儿对明朝的内乱显然心中窃喜,并迅速展开了入侵中国的计划。
永乐二年十一月,原本向明朝称臣纳贡的跛子帖木儿亲自率军东征,永乐三年年二月,其前锋已达新疆吐鲁番东北,距离大明帝国西部边界重镇哈密卫还剩大约八百里里。
眼看一场大战即将打响,二月十八日,帖木儿突然生病死了。而他的子孙为了争夺王位打成一团,入侵中国的计划,也就因此而泡汤。
在朱斌的心里,印度,不,现在应该叫它莫卧儿帝国,从大明开始,便成为了中国边境上的一颗毒瘤。他拿过了大明的地图,在莫卧儿帝国所处的位置上,用毛笔画了一个红色的圆圈,然后嘴角露出了笑容。
在这副地图上,大明的那些周边国家,分别有红色和黑色两种不同的圆圈。这些代表着什么意思,只有朱斌自己心里最清楚。当女真人被荡平后,那便是他实现这些圆圈所代表的意思的时候了……
他放下了毛笔,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正在这时,门外报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元帅次仁曲批,和“格鲁派”当世法王,“朵儿只唱”前来王府求见王爷。朱斌一听,急忙放下手中事物,让这二人赶快进来。
这二人却都是西藏的代表,自从大明政权渐渐稳定后,朱斌便派人将这些人请到京师。却不想路途遥远,一直大了新年前夕,这才赶到了京师。
大明王朝推翻蒙元后,继承了治理西藏的权力,在今西藏中部和东部分别设立“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与“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兼理民政。西藏西部阿里另设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这些机构的负责官员均由中央任命。
永乐皇帝登基后,为有利于治理,给西藏各地宗教领袖封以“法王”、“王”、“灌顶国师”等名号。王位的继承必须经皇帝批准,遣使册封,新王才能即位。按照朝廷的规定,每年元旦,王须遣使或亲自来京参加朝贺典礼,呈递贺表贡物。
而格鲁派也在明代兴起,所谓的“朵儿只唱”,便是后来的达赖喇嘛。三世达赖喇嘛本是格鲁派的一个寺院的住持。明朝中央特别开例,于是准予他入贡,万历十五年。朝廷封赐他以“朵儿只唱”名号!
对于西藏、新疆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朱斌历来非常之的重视。这个独、那个独的势力,朱斌绝对不希望在大明王朝出现。
稳定住当地上层,拉拢贵族,是朱斌目前所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策。当然,一旦这些地方出现了任何形式的叛乱,朱斌也将毫不犹豫地予以镇压!
出现在朱斌面前的“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元帅次仁曲批胡子眉毛都白了,但一个人看起来却是精神奕奕。那朵儿只唱大约三十岁左右的模样,朱斌刻意注视了他会,这人就是后来的达赖喇嘛吗?
“参见王爷,王爷千岁,千千岁!”
这两人都一般地操着难懂的汉话,朱斌将两人请到了位置上,笑道:“早就去请二位了,不想直到今日才能相见。幸甚幸甚!”
次仁曲批的话要稍稍好懂一些,见武英王这般年轻,又是如此客气,急忙道:“回王爷,路上的确难走了些。出发前,阿里又发生了一场瘟疫,死了不少人。我把这些事都处理好了,这才和法王一起结伴而来。但有失礼之处,还请王爷恕罪。”
听到阿里地区发生了瘟疫,朱斌甚是关心,急忙询问了下情况。原来,在景平元年的十一月,疾病在阿里地区爆发。阿里又缺医少药,一时间哪里能控制得住?因此短短两个月间,便死了几千人。而藏民唯一能做的,便是求助于菩萨。
那次仁曲批有七个儿子,三个女儿,在这一场瘟疫中也失去了两个孩子……
朱斌听得皱起了眉头,那么大的事自己居然都不知道?瘟疫、灾荒之后最容易引起民变,到时候再汇报到朝廷岂不太晚了?那些负责管理西藏一带的地方官员,真正不知道是怎么做事的。
当然,在这件事上自己也有责任。从自己执政开始,便一门心思的抓军事、经济建设。对官员的清廉政绩也有着严格的规定。但偏偏对于边远地方的官员管理,却有些疏忽了。看来,等到新年够了之后,这事也该放到了朝廷议事之中。
朱斌沉默了会,说道:
“在这事大明朝廷做得不够,让你受苦了,我代朝廷向你们表达歉意。你们且暂时在京师安住,等你们回去的时候,我会挑选一批大夫、药物、器械,随同你们一起回去,以稳定当地病情!”
第386章 藏地和藏人
大明武英王的这话,让次仁曲批和朵儿只唱脸上的表情看起来非常感动。这一路上,他们曾经听到过这位大明武英王的很多事情,到处都在传颂他是一个仁德的王爷。现在朱斌对他们慷慨的许诺,让他们觉得这位王爷比传说中的还要好!
其实从吐蕃王朝开始,西藏对中央政权就一直保持着一种复杂的心态。当松赞干布兼并了十余个部落和政权,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后,就一直对中原野心勃勃,并且数次进攻中原,取得了一些胜利,同时也杀害了无数当地汉人。
只不过当时他遇到了最强盛时期的大唐帝国,在被击溃之后,才不得不屈服于大唐的强大武力威慑之下,而后娶了汉人的公主,并接受了大唐册封他的“附马都尉”、“西海郡王”的封号,并且确定了和中国“和同为一家”的“甥舅关系”。
西藏羡慕于中原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国力,悠久的历史,但却始终有那么一部分人,一心想要西藏脱离于中央政权的统治,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
但是由于历代中央政权对于西藏的严防紧守,所以中国虽然经历了几代王朝的兴替,多次更换中央政权,但西藏一直处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纵然那一小撮人不断地处心积虑挑拨西藏和中央政权的关系,但其野心也都始终无法达成。
朱斌对于这一点非常清楚,他善待西藏,并不代表着从此后就无限制地纵容西藏。他的话,是一块探路石,以大明朝廷的仁德,来稳定藏人之心,以大明朝廷的援助,来试探藏人在对待中央政权上的态度。
而在当初进入四川剿灭张献忠叛乱之后,接到朱斌秘密命令的郑天瑞,就已经开始着手从川人中精选士卒,组建了一支两万人左右的川军,严密监视着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等地,一旦这些地方发生动乱,政府军队将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开进以稳定当地局势。
朱斌正了正身子,说道:“你们也都知道,大明前几年动乱不堪,因此对你们的照顾也就少了。现在新君登基,英明有为,朝廷的注意力会重新回来。我们在朝会上也几次提到过,要重新对你们进行一次隆重的册封,以彰显朝廷对藏地的重视……”
他观察了下面前两人的表情,次仁曲批听得非常专注,脸上不时闪现过兴奋的表情。而那位“朵儿只唱”索南木厝的却闭着眼睛,嘴里似乎在念念有词,也不知心里在那想着什么。
“要加大藏地和中原地区的交流。”朱斌回过神来说道:“我说的话希望你们不要生气,藏地有很多地方还是比较贫穷的,比如这次瘟疫,便无法得到及时地控制,致使死了那么多的人,我刚才说过,在这一点上朝廷是有责任的。
我们有句话叫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准备在开春后,陆续向前后藏、昌都和阿里地区派遣军政官员,协助管理藏地事物。同时,还将有大批的工匠,携带大量的技术前往,以帮助藏地尽快摆脱这样的局面,稳定当地局势,让瘟疫这样的事尽量少得出现……”
这样的事次仁曲批和索南木厝倒并不如何吃惊,从大明太祖年间开始,便在藏地设立了乌思藏、朵甘两个“卫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分别管理前后藏、昌都和阿里地区的军政事务,同时也始终都有汉人官员参与其中管理。
朱斌笑了一下,说道:“这次的派遣和以往不同,力度一定要加大。我准备第一批派遣的官员人数在两百人左右,一年后陆续增加到一千人。各类工匠的人数在我看以七千人的规模比较之的合适,这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藏地的生活……”
这次连索南木厝也睁开了眼睛,无法置信地看这大明的王爷,他想要做什么?一千二百官员,七千人的工匠?中央政府从来也没有这样一次性的派出如此大规模的援助。但接下来的话却更加让他们吃惊。
大明朝廷将在藏地全面推行本来只在部分地区实行的宗本制度。所谓的“宗本”,实际上即为县令的职务。这些充任宗本的官员全部由朝廷亲自任命,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朝廷命官。而各地宗本都将由藏人自行挑选。
但在这其中却又有一个附加的制度,即在宗本旁设立辅政官,而这辅政官将由朝廷委派。在朱斌的解释里,辅政官的作用,相当于宗本的助手。把汉人中一些好的治理地方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那些宗本,使其能够更好地治理地方!
次仁曲批小心翼翼地问道:“请问王爷,一旦宗本和辅政官在某些问题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那么,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究竟是宗本听辅政官的,还是辅政官听宗本的?”
“我的意思是谁对就听谁的,不过双方都认为自己有理,看起来不太容易实现。”听到这问题朱斌笑了起来:“所以,我准备再建立一套完整的官员制度。这就相当于中原的知县、知府、乃至于巡抚。底下官员的争执,我看就交给上司去处理吧……”
次仁曲批倒没有什么话说,反正藏地一直处在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只要他们自身的权利和利益没有受到损害,那么,无论大明朝廷采取什么举动,都是可以勉强接受的。况且,从武英王目前的话来看,虽然藏人的权利受到了一些限制,但总体上还是藏人受益的多。
但索南木厝的眼光就有些游离不定了,谁也无法知道此刻的他心里正在想些什么……
随后朱斌又向他们询问了一些藏地边境军事上的情况,谁想到不听则已,一听勃然大怒。
原来,那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沙贾汉,秉承了先人的一贯做法,对藏地始终虎视眈眈,尤其是在大明内混乱动荡的时候,趁大明朝廷无暇顾及藏地,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对藏地发动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军事行动。
崇祯十四年六月,沙贾汉动用八千军队,对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控制的替兰地区发起了大规模的军事入侵。尽管当地居民进行了顽强的反抗,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