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机僧又向诸葛亮提及赵子龙的运数,赵子龙他命数中的桃花魔煞虽然已经化解,但他牵涉师门的一段恩怨,仍须他去代为化解,因此不宜过早投入天下三分大势漩涡中去,但只要天机大势演行到一定的机缘,不但赵子龙,只怕就连他天机僧自身亦不能置身于外,诸葛亮沉思片刻,虽然他尚未能确判天机僧见解,但他毕竟是自己的师叔,诸葛亮也不便强烈的反对,因此也就打消邀赵子龙同返荆州蚬山脚隆中的念头。
诸葛亮向赵子龙殷切说道:“子龙弟,你若了断江湖武林中事,务必前来隆中相会。”赵子龙虽然也舍不得与诸葛亮分手,但师命难违,他也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侍师门之事了结,便必赴隆中相聚。
诸葛亮眼见诸事已了,便不再逗留,向天机僧拜辞,然后与雕雪一起,离开天柱峰,下山去了。
诸葛亮离开后,天机僧知化解那一段孽缘的时机已然来到,便毫不犹豫,着赵子龙引领司马芝,带同笑猴儿,以及天机僧手书的一封引荐信函,出发往千独峰,拜见独臂神尼。
三人经一番跋涉,终于上了千独峰,独臂神尼性极孤僻,见赵子龙并无达成杀火焰仙子的任务,便即回山,初时甚为震怒,欲将赵子龙驱逐下山。
就在赵子龙为难之际,司马芝和笑猴儿二人,却一同把独臂神尼逗乐了。司马芝是含笑春花大龙脉之女,而笑猴儿则是猴性未脱的灵童,他二人合力齐心,当今世上,只怕没人能抵抗这二大魅力,终于,近七十年来,独臂神尼第一次发出笑声,这一笑,顿把独臂神尼积压的抑郁驱散了。
独臂神尼面冷心热,在她心中,其实视赵子龙如亲子。
当她得知天机僧为救赵子龙的生命,付出不少代价,她心中对天机僧的怨恨,不由也减缓了一半,再加上天机僧又替她寻选了一位令她十分满意的女徒弟司马芝,又知司马芝已于五凤朝阳的幻景中,与赵子龙化合,更是满心欢喜,心中暗想:这下千独峰岂非变作天乐峰了么?
她心中欣慰之极,对火焰仙子的仇恨不由也消减了,她竟破例向赵子龙含笑道:“好!龙儿,你为师父带回如此一位妙师妹,为师便原谅你所犯违师命之罪,但有一件事,便是你须代师教授师妹武功,半年之内她若不能达高手之列,那便二罪俱罚,重重惩治,你可答应了?…赵子龙深知此乃独臂神尼十分欢喜司马芝,又为了让自己能和司马芝能朝夕相对之故才有此说,心中十分感激,忙道:“是!龙儿遵命。”
于是,赵子龙便留在千独峰,不分日夜教授司马芝的武功。司马芝果然不愧为含笑春花大龙脉之女,悟性之高连独壁神尼在暗中审察亦感惊奇,笑猴儿则随山乱跑,或跟随司马芝,或向独臂神尼请教一些武功诀要。独臂神尼知悉笑猴儿悲苦身世,竟深有感触,视笑猴儿如自己的孙儿一般,十分亲切慈和。笑猴儿平生第一次尝到母爱,他快乐得几乎变作哭猴儿了。
司马芝本来已具武功根基,身上又潜伏地脉龙气之灵,悟性奇高,短短半年,她的武功便足与笑猴儿并驾齐驱了。
笑猴儿跟随天机僧十多年,武功之高,足列当世高手之列。
半年后,天机僧实践他给独臂神尼信函中的承诺,亲赴千独峰,向独臂神尼赔礼谢罪。独臂神尼终于与天机僧聚首,她此时的心境已因司马芝这位快乐之女的感化,变得开朗,心中欣慰,甚至视作是一家人于千独峰团聚。
身处欣慰奇福中的独臂神尼,对火焰仙子的仇恨不由也大大减轻。甚至开始对她有点同情了,天机僧又惊又喜,他也意料不着,司马芝这含笑春花大龙脉之女,他身上的欢乐龙气,竟然具有如此魅力,他因此断然的决定,欲带同独臂神尼、赵子龙、司马芝、笑猴儿同赴桃花门,化争早年这一段孽缘。
火焰仙子自创立桃花门,虽然带着对天下美男子的仇恨,指使门下妖女四出迷杀青年英俊武林少年,以向有负于她的天机僧狠狠报复,但她内心却并不快乐,长年活于痛苦之中。
此时天机僧等人抵临桃花门所在的桃花峰。火焰仙子闻讯又惊又奇又怒,她先是派出桃花女率门下妖女去迎战阻截。不料众妖女的迷魂妖术,被天机僧的佛门狮子吼神功震溃。众妖女不但妖术尽失,且都幡然悔悟,改邪归正,反戈一击,纷纷掠回桃花门,劝火焰仙子平息干戈。
天机僧等人随后拥进,火焰仙子见无力阻止,又羞又气又辱。自忖必被独臂神尼狠狠羞辱。不料独臂神尼却带司马芝走上前去,诚恳说道:“哎,师姐,七十年往事如幻梦,谁是谁非也过去了,相逢一笑千怀醉,笑做乾坤泯恩仇埃”火焰仙子正惊疑问,司马芝已走上前去,向火焰仙子拜道:“师侄司马芝,拜见师伯火焰仙子。”火焰仙子正感惊疑,蓦地一股强烈如火般灼热的欢乐之气,从司马芝身上飞射而出,把火焰仙子周身笼罩,火焰仙子但感心胸一阵灼热,登时把她肺腑中的仇恨寒冰一概消融掉了。
火焰仙子情不自禁,不由发出一阵欣然大笑,这一笑,将天机僧、独臂神尼、火焰仙子三人那段七十多年的恩怨,也随之烟消云散了,含笑春花龙脉的欢乐龙气,果然玄妙之极。
几天后,火焰仙子下令解散桃花门,一众桃花门的女弟子,发给路费财物,任其自由离去。桃花峰上,便只剩下天机僧、独臂神尼、火焰仙子三人独处。司马芝识趣,早就示意赵子龙和笑猴儿,随她一道出外游玩去了。
笑猴儿但见桃花峰上桃花盛放,心中十分喜悦,悄声问赵子龙道:“子龙哥哥,桃花盛放,风景美艳。大师伯伯和神尼、仙子七十年后相逢,是否重回当年的故事呢?”
赵子龙听了不由一怔,因为他虽然知道七十年前,他师父和天机僧、仙子的故事,但这等男女之间玄秘的感情事,对入世未深的赵子龙来说,又如何解释得了?
司马芝见赵子龙被笑猴儿难倒了,怔怔的不知所措,她格格一笑,道:“你这小猴儿,人小鬼大,什么七十年前的故事?不能谈白说是七十年前的情侣么?但经七十年岁月的折磨,三人之间的情和侣,已非七十年前的景况了。”
笑猴儿并不肯放松,又追问道:“那是什么意思?”
司马芝微笑道:“七十年前的情侣,是活于人间的凡人感情生活,七十年后的情侣,却是活于玄幻景界的高人了,是情是侣?一切的一切,均随着这七十年时光的洗炼云散烟消,一切的一切,均是如幻如真、非幻非真的迷离妙境界罢了。”
司马芝说到此处,忽地戛然而止,也不管笑猴儿是否明白,也无论笑猴儿再如何追问,也决计不肯多说一句。
赵子龙也不想再思索下去,心想:师门的一段恩恩怨怨终于化解,一场潜伏的武林浩劫也终于消弥,我的师命也圆满达成,看来与兄长诸葛亮的约会,也应该是践诺的时候了。
第七章 逐鹿中原
就在赵子龙相助师门化解一场潜伏的武林浩劫的同一时间,三分天下的大机大势,也正在急剧的演行。
袁绍自从于汉献帝建安四年的三月击灭幽州的辽东自马将军公孙赞之后,因为消除了后顾之忧,在河北的翼州一带又有山河之固,迸可以攻,退可以守,在战略形势上占据有利位置。
曹操在击败袁绍、张肃,消灭吕布后,他的地盘扩大了。
但衮、豫两州是四战之地,亦即四面强敌环伺,四面受敌,又无山河可固守,即将到来的作战,被人抢占先机发动进攻,战略形势十分不利。
而人力物力方面,袁绍的翼州本来是富足之地,素有“带甲十万、粮支十年”的美称。不过,由于袁绍连年与幽州公孙赞征战,虽然取胜,但自身的实力亦受到严重的摧残,己到百姓疲惫、仓库无粮的可怕地步。
曹操方面,虽然因他的屯田策略,对其实力有所发展,但由于地处四战之地,所受的战争摧残,比袁绍的河北也不遑多让,因此整体的人力物力,曹操弱于袁绍。
而双方的军事力量上,袁绍的军队有八十万之众,部队的装备有步兵用的坚铠万具,马匹的铠具有三百具,但军队经连年征战,已十分疲困,加上军队将领内部不和,不听号令,其实力大打折扣。
而曹操所统的军力,只有三万余众,部队装备也只有步兵坚铠二十具,马匹铠甲不到十具,其装备比起袁绍的军队,不知差了多少倍。但曹操的军队上下齐心,纪律也比袁绍的军队好,更有保卫天子作号召,军心因而十分昂扬振奋,比之袁绍的军心厌战,显然又强多了。
早在十八路诸侯结盟讨伐董卓时,袁绍便傲然的对曹操说:“我要南面据守黄河,北面控制燕代,然后率领大河以北的将士,南下以争天下。”
曹操深知,袁绍这一次南下进攻,是实践他当年雄图中原、进取天下的野心大志来了,而袁绍的所谓“讨伐挟天子国贼”之言,不过是一个藉口而矣,因此曹操知道,他与袁绍的这一场决定生死的恶战,已不可避免了。
当时,袁绍南下进攻曹操的战略部署分为六部分。
其一,留第三子袁尚镇守翼州,次子袁熙镇守曲州,外甥高千镇守并州,别驾王修镇守青州。
其二,军师审配,主持后方留守,运输粮草接应前方部队。
其三,集中主力十万由袁绍亲统,直扑黎阳、许昌等曹操的命脉之地。
其四,重整军队编制,解除反对南征的将领兵权,改作后军,随后接应,目标仍然是许昌。
其五,前锋部队猛将颜良、文丑统率,直捣许昌。
其六,派人联络南阳的张肃、荆州的刘表,以作外围援应。其中占据了徐州的刘备,则派人送联合作战的通知令。
袁绍统领大军,从翼州南下,至曹操的豫州许昌之间,相距约五百里。
进攻曹操的路线有三,其一是最近、最直接的一条,即黎阳、白马、阳武、官渡,直插许昌。其二则存左面的官渡以西,取道修武,渡过孟津,直趋阳城、叶县,以进击许昌的背后。
其三则为从右路的官渡以东,取道衮州,沿济水至定陶,直趋雎阳、陈县、郾城,攻袭曹操的后方。
袁绍拥有精兵主力十万,又处于主动进攻、外围作战,后方巩固的有利态势。如果兵分三路,从三面向曹操作分进合击,则曹操的三万兵力,必定被逼分兵接战,兵力更弱,极难支持久战。
但袁绍却过于自大狂妄,欲以泰山压顶之势,集中一路,十万大军直扑官渡南面的许昌,这便犯了急攻冒进的兵家大忌了。
曹操方面,投奔许都的大名士孔融,先就心惶,他向曹操进言道:“袁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皆一代谋士,颜良、文丑为勇将,恐怕此战难于克敌。”
曹操最得力的谋士荀彧却反驳孔融道:“不然,田丰刚而傲上,难为袁绍相容,许攸含鄙枉法,不久必自毙,后方留守审配专横无谋,逢纪刚愎自用,上述诸人各怀异心,必生内哄,而颜良、文丑二人,匹夫之勇而已,运谋必可擒杀,何足畏惧。”
曹操亦断然的道:“袁绍野心雄大,却才智浅薄;外表强悍,内里胆怯;其性情猜忌刻薄,将士离心:其军虽多,指挥不当,将士骄傲,军令不从,何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