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厌,而不觉其有是矣。是以称之或过,而以为不言、不笑、
不取也。然此言也,非礼义充溢于中,得时措之宜者不能。文
子虽贤,疑未及此,但君子与人为善,不欲正言其非也。故曰
… 18…
论语集注 ·116·
“其然岂其然乎”,盖疑之也。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要,平声。防,地名,武仲所封邑也。要 ,有挟而求也 。武
仲得罪奔邾,自邾如防,使请立后而避邑。以示若不得请,则
将据邑以叛,是要君也。范氏曰 :“要君者无上,罪之大者也。
武仲之邑,受之于君。得罪出奔,则立后在君,非己所得专也。
而据邑以请,由其好知而不好学也。”杨氏曰:“武仲卑辞请
后,其迹非要君者,而意实要之。夫子之言,亦春秋诛意之法
也。”
子曰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谲,古穴
反。晋文公,名重耳。齐桓公,名小白。谲,诡也。二公皆诸
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虽其以力假仁,心皆不正,然
桓公伐楚,仗义执言,不由诡道,犹为彼善于此。文公则伐卫
以致楚,而阴谋以取胜,其谲甚矣。二君他事亦多类此,故夫
子言此以发其隐。
子路曰 :“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
“未仁乎?”纠,居黝反。召,音邵。按春秋传,齐襄公无道,
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及无知弒襄公,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
奔鲁。鲁人纳之,未克,而小白入,是为桓公。使鲁杀子纠而
请管召,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牙言于桓公以为相。子路
疑管仲忘君事雠,忍心害理,不得为仁也。子曰 :“桓公九合
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九,春秋
传作“纠 ”,督也,古字通用。不以兵车,言不假威力也。如
其仁,言谁如其仁者,又再言以深许之。盖管仲虽未得为仁人,
而其利泽及人,则有仁之功矣。
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
之。”与,平声。相,去声 。○子贡意不死犹可,相之则已甚
… 19…
论语集注 ·117·
矣子曰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被,皮寄反。衽,而审反。霸,与
伯同,长也。匡,正也。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
微,无也。衽,衣衿也。被发左衽,夷狄之俗也。岂若匹夫匹
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谅,小信也 。经,缢
也。莫之知,人不知也。后汉书引此文,莫字上有人字。程子
曰:“桓公,兄也。子纠,弟也。仲私于所事,辅之以争国,
非义也。桓公杀之虽过,而纠之死实当。仲始与之同谋,遂与
之同死,可也;知辅之争为不义,将自免以图后功亦可也。故
圣人不责其死而称其功。若使桓弟而纠兄,管仲所辅者正,桓
夺其国而杀之,则管仲之与桓,不可同世之雠也。若计其后功
而与其事桓,圣人之言,无乃害义之甚,启万世反复不忠之乱
乎?如唐之王圭魏征,不死建成之难,而从太宗,可谓害于义
矣。后虽有功,何足赎哉?”愚谓管仲有功而无罪,故圣人独
称其功;王魏先有罪而后有功,则不以相掩可也。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僎,士免反。臣,
家臣。公,公朝。谓荐之与己同进为公朝之臣也。子闻之曰:
“可以为文矣。”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 。谥法亦有所谓锡民
爵位曰文者。○洪氏曰 :“家臣之贱而引之使与己并,有三善
焉:知人,一也;忘己,二也;事君,三也。”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 :“夫如是,奚而不丧?”
夫,音扶。丧,去声。丧,失位也。孔子曰 :“仲叔圉治宾客,
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仲叔圉,即
孔文子也。三人皆卫臣,虽未必贤,而其才可用。灵公用之,
又各当其才。尹氏曰“卫灵公之无道宜丧也,而能用此三人,
犹足以保其国,而况有道之君,能用天下之贤才者乎?诗曰: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 20…
论语集注 ·118·
子曰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大言不惭,则无必
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欲践其言,岂不难哉?
陈成子弒简公。成子,齐大夫,名恒。简公,齐君,名壬。
事在春秋哀公十四年。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 :“陈恒弒
其君,请讨之。”朝,音潮。是时孔子致仕居鲁,沐浴齐戒以
告君,重其事而不敢忽也。臣弒其君,人伦之大变,天理所不
容,人人得而诛之,况邻国乎?故夫子虽已告老,而犹请哀公
讨之。公曰 :“告夫三子!”夫,音扶,下“告夫”同。三子,
三家也。时政在三家,哀公不得自专,故使孔子告之。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 ’者。”
孔子出而自言如此。意谓弒君之贼,法所必讨。大夫谋国,义
所当告。君乃不能自命三子,而使我告之邪?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以君命往告,而
三子鲁之强臣,素有无君之心,实与陈氏声势相倚,故沮其谋。
而夫子复以此应之,其所以警之者深矣。程子曰 :“左氏记孔
子之言曰:‘陈恒弒其君,民之不予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
半,可克也。’此非孔子之言。诚若此言,是以力不以义也。
若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与国
以讨之。至于所以胜齐者,孔子之余事也,岂计鲁人之众寡哉?
当是时,天下之乱极矣,因是足以正之,周室其复兴乎?鲁之
君臣,终不从之,可胜惜哉!”胡氏曰“春秋之法,弒君之贼,
人得而讨之。仲尼此举,先发后闻可也。”
子路问事君。子曰 :“勿欺也,而犯之。”犯,谓犯颜谏
争。范氏曰 :“犯非子路之所难也,而以不欺为难。故夫子教
以先勿欺而后犯也。”
子曰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循天理,故日进乎
高明;小人殉人欲,故日究乎污下。
… 21…
论语集注 ·119·
子曰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去声。程
子曰 :“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程子
曰:“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
于丧己。”愚按:圣贤论学者用心得失之际,其说多矣,然未
有如此言之切而要者。于此明辨而日省之,则庶乎其不昧于所
从矣。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使,去声,下同。蘧伯玉,卫大夫,
名瑗。孔子居卫,尝主于其家。既而反鲁,故伯玉使人来也。
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 :“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
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与之坐,敬其
主以及其使也。夫子,指伯玉也。言其但欲寡过而犹未能,则
其省身克己,常若不及之意可见矣。使者之言愈自卑约,而其
主之贤益彰,亦可谓深知君子之心,而善于辞令者矣。故夫子
再言使乎以重美之。按庄周称“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
非 ”。又曰:“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盖其进德之功,老
而不倦。是以践履笃实,光辉宣着。不惟使者知之,而夫子亦
信之也。
子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重出。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此艮卦之象辞也。曾子盖
尝称之,记者因上章之语而类记之也。范氏曰 :“物各止其所,
而天下之理得矣。故君子所思不出其位,而君臣、上下、大小,
皆得其职也。”
子曰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行,去声。耻者,不敢
尽之意。过者,欲有余之辞。
子曰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知,去声。自责以勉人也。子贡曰:“夫子自道
也。”道,言也。自道,犹云谦辞。尹氏曰:“成德以仁为先,
… 22…
论语集注 ·120·
进学以知为先。故夫子之言,其序有不同者以此。”
子贡方人。子曰 :“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夫,音
扶。方,比也。乎哉,疑辞。比方人物而较其短长,虽亦穷理
之事。然专务为此,则心驰于外,而所以自治者疏矣。故褒之
而疑其辞,复自贬以深抑之。谢氏曰 :“圣人责人,辞不迫切
而意已独至如此。”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凡章指同而文
不异者,一言而重出也。文小异者,屡言而各出也。此章凡四
见,而文皆有异。则圣人于此一事,盖屡言之,其丁宁之意亦
可见矣。
子曰 :“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逆,
未至而迎之也。亿,未见而意之也。诈,谓人欺己。不信,谓
人疑己。抑,反语辞。言虽不逆不亿,而于人之情伪,自然先
觉,乃为贤也。杨氏曰 :“君子一于诚而已,然未有诚而不明
者。故虽不逆诈、不亿不信,而常先觉也。若夫不逆不亿而卒
为小人所罔焉,斯亦不足观也已。”
微生亩谓孔子曰 :“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
与,平声。微生,姓,亩,名也。亩名呼夫子而辞甚倨,盖
有齿德而隐者。栖栖,依依也。为佞,言其务为口给以悦人也。
孔子曰 :“非敢为佞也,疾固也。”疾,恶也。固,执一而不
通也。圣人之于达尊,礼恭而言直如此,其警之亦深矣。
子曰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骥,善马之名。德,
谓调良也。尹氏曰 :“骥虽有力,其称在德。人有才而无德,
则亦奚足尚哉?”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德,
谓恩惠也。子曰 :“何以报德?言于其所怨,既以德报之矣;
则人之有德于我者,又将何以报之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23…
论语集注 ·121·
于其所怨者,爱憎取舍 ,一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于其
所德者,则必以德报之,不可忘也。或人之言,可谓厚矣。然
以圣人之言观之,则见其出于有意之私,而怨德之报皆不得其
平也。必如夫子之言,然后二者之报各得其所。然怨有不雠,
而德无不报,则又未尝不厚也。此章之言,明白简约,而其指
意曲折反复。如造化之简易易知,而微妙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