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光大道第3部-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棉花,也应当这祥,多准备儿手,多想点办法。朱铁汉既然听到了邓久宽的反映,就得抓住解决,不能马虎过去。
  临近天门镇,这四个人的情绪都起了变化。或者说,他们都变得一样的高兴起来。
  春夏秋冬四季里,一直在大草甸子上的村庄和田野忙碌的农民,难得有闲暇到朔闹市上逛一逛。天门镇这个闹市,随着国家的经济恢复,随着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开始,变得更热闹,更繁荣,更加使偶然一见的人眼花缭乱。
  春芳指着一个红漆大门喊起来:“丽平姐,你看那儿是啥地方?〃 
  周丽平扭头一看,脸上立刻放起光芒:“鞋厂,真正是咱们的鞋厂!〃 
  那是她们多么熟悉的地方。去年的此时此刻,她们在那个原来破旧的大院里,第一次接触到活在这个社会七约资本家。那一场斗争,对她们,对大草甸子上的许多农民来说,都受到一场宝责的实际教育。她们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如今,这里的房子翻盖一新,门面油漆了,一块写着“天门区人民鞋厂”的牌子,骄傲地挂在门口,向过往的各种人显示着胜利,也显示着真理。
  春芳又在路北边发现一个绿门窗的建筑物:“这是卖什么的呀?〃 
  周丽平推她一把,说:“你没见那上边的字儿吗?是邮电所!' ' 春芳说:“咱去问问,我二哥来信了没有?〃 
  周丽平说:“你急啥。来了信,还不给你送去。”
  春芳说:“也许义给你寄相片来了.〃 
  周丽平红着脸没答腔。
  邓久宽也是左看右看,两只眼睛都不够使唤了。他最后终于忘了生气,忍不住地说:‘嘿!这么阔气啦!这不快变成北京城的样子了?〃 
  朱铁汉说:“你等着看吧,还得变哪! 如今好多好多城市,建立了好多好多的工厂,给咱们制造好多好多各种各样的东西。咱们呢,也得使出劲来,支援他们。工农一条心,建设社会主义呀! 〃 两个女孩子直想笑朱铁汉一句话里连着几个“好多好多”,又不便笑出声来。
  邓久宽听着这几个“好多好多”,倒觉着是那么一回事儿。忽然,他的眼睛又被一个横挂着的、红底黄字的大牌匾吸引住了,看一阵儿不明白,就间:“那是做啥的工厂呢?〃 
  朱铁汉顺着他的手指一看,说;“是新华书店。”
  ‘卖书的呀?〃 
  “对,卖各种各样的书。”
  朱铁汉嘴上这样回答,心里不由得一动。他想:这书店里,一定有关于种植棉花的书;要是买一本带回村去,在民校里开这么一课,又识字,又学了技术,不是也能约一个为把棉花种成功的措施吗?他想到这儿,一纵身子跳下车,对周丽平说:“你们两个走吧。”没等周丽平回答,春芳巍说:“等到供销社门口再下车走,那儿离区公所近。”
  朱铁汉已经吃喝住牲口,说:“我在这儿办点事儿。你们多走几步,快去报到。”
  周丽平说:“区里让咱们来一个人,咱们来了两个,人家要不收呢?〃 
  朱铁汉说:“就凭你那厉害劲儿,他们敢不收?〃 
  “跟你说正经的!
  “你们先试试,不收的话,就等一等。我装完了种子,去找找田区长。”
  两个女孩子溜下车,提着小包,说说笑笑地奔区公所去了。朱铁汉又对邓久宽说;“你把车往路边上靠靠,在这儿等我一下。”
  邓久宽也没问干什么事,就提着鞭子、扯着套绳,把车转到东墙下边能晒太阳的地方,停住,然后去搬料簸萝。
  朱铁汉匆忙忙忙地直奔书店。
  这是一个新开设的门市,只有两间屋子大,一半是书格子,一半是文具柜台,人不多,只有几个青年学生样子的人,在那儿翻杂志。
  朱铁汉朝四下扫一眼,就向那个正往地上洒水的售货员说:“同志,我买书。”
  售货员放下喷壶,何他。“您要哪种书?〃 
  “种棉花的。”
  “没有这类书。”
  “你给我找找。”
  “我们根本没有进过这种货。”
  “政府正号召种棉花,你们得快进这样的书呀!〃 
  “我跟县店联系一下吧。”
  “好。我等一会儿再来,〃 
  售货员笑着说:“一会儿还行?就是县店里有你要的书,也得好几天以后才能到。”
  朱铁汉挺失望:“唉,那不晚八春了!〃 
  一个正翻杂志的学生听着他们的对话,又见朱铁汉挺着急的样子,就说;“你不会借一本先看吗?' ' 
  朱铁汉赶紧问:“到哪借去?快告诉我。”
  学生说:“我们学校的陈老师是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的,准有这种书。”
  “你是哪个学校的?〃 
  “中学。就在前边拐弯的胡同里.〃 
  朱铁汉顾不上多问,跨出书店门口,见邓久宽正兴致勃勃地东张西望,也没对他说一声,又是一阵飞跑。
  新建立的中学校里,静悄悄的,只有传达室的老头正不声不响地从屋里往外边搬花盆。
  朱铁汉问他:“老大爷,陈老师在哪儿?〃 
  .老头看他一眼,反间:“你找哪位陈老师?〃 
  朱铁汉被间住了:“你们这儿还有两个陈老师?〃 
  老头说.“仁哪户
  朱铁汉说“我找那个上过农业学校的陈老师。”
  老头说:“我就知道他们是教书的,可不知谁都上过啥学校。”朱铁汉打个沉说:“求您帮个忙,把他们都请来吧。”老头让他说得愣了:“你要干什么?〃 
  朱铁汉说:“极重要的事儿。老大爷,帮帮忙吧。”
  老头又上下打量他一遍说:“今儿个是星期日,不上课,都回家了… … ”
  “他们的家在哪儿?〃 
  “一位是西门外的,一位是梨花渡的,一位住在左边大柳树对面的那个大门口里.你有急事儿就去找吧。”
  朱铁汉没想到借一本书看这么麻烦。他见老头又鼓捣起大大小小的花盆.不再理他,就想:“顺便到近处那个陈老师家问间,把棉籽的事儿办完,把周丽平和春芳安置好,拐到西门外那个陈老师家去;要是这两个都错了,等回村的路上,让邓久宽先走,自己去一趟梨花渡,找李国柱帮着找找另一个陈老师,准成了。他这样想着,离开学校,直奔大柳树,
  大柳树下,有一座很长的倒坐式的大门。进了门道,是一套连一套的好几个大四合院,跟农村那一院一门一房的格式完全两样。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大杂院。
  朱铁汉随便拐进一座四合院,想找个人问一问。
  院子不算小,让几棵树,还有拴在树上的横的、竖的绳子和铅条,以及在这上边挂着晾晒的被子、布片、衣服给占满了。好像进了庙会的百货市场。
  有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跟一个四五岁的女孩,正蹲在一棵树下边,用小铲子挖什么玩。
  朱铁汉凑过去,拍着小男孩的头顶;“小家伙  一”小男孩扭过脸,朝他一翻白眼:“谁是家伙?真没礼貌! 〃 朱铁汉乐了:“还讲礼貌?好,小同志,陈老师在哪屋住?〃 小男孩说:“星期夭,人家写文章,谁也不能找,谁也不许吵嚷。”
  朱铁汉说:“我有急事情要办,不找不行。你去替我叫他一声,好不好?〃 
  小男孩间.“你是陈老师的什么人呀?〃 
  朱铁汉顺口回答:“我们是亲戚。”
  小女孩跳起来:“我去叫,我去叫!' ’她喊着,就从两条大花被子   
  中间钻了过去。不一会儿,她又跑了回来,说:“陈老师洗头哪。让你等一等。”
  朱铁汉哪有工夫等呢?他还有好多重要事情要办。他到这儿来,只是借一本书。应当说只是问一声,陈老师有没有他要借的书;没有的话,他还得赶路。于是,他不顾两个小孩子的阻拦,就学那孩子的样儿,从两条花被子中间冲了过去。他瞧见长长的一排房子,每一间的样式、大小,差不多全一样,不知奔哪间,张开嘴就高声大喊:“陈老师! 陈老师!' ; 
  一间玻璃挂着天蓝色布帘的门子打开了,走出一个二十二、三岁的青年妇女。她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刚洗过还未干透的黑黑的长头发,由脑后弯过右肩垂在葱绿色的毛线衣上;一只手摸着头发,另一只手拿着一把红色的化学梳子。她站在门口,疑惑地看着这个不速之客。
  朱铁汉不管不顾地问:“同志,陈老师住在哪屋?〃 
  女同志有点儿惊讶地问:“您是从哪来的?〃 
  “芳草地.〃 
  “有事儿吗?〃 
  “找他借一本种棉花的书,不知道有没有。”“书是有的… … ”
  朱铁汉一听有门儿,赶紧说:“我跟他说吧。,
  女同志说:“我就是。”
  朱铁汉像被烧烫了一下子,闹个大红脸,想急忙解释,舌头嘴唇不听他使唤地说;“同志,是这样.我们响应政府号召,开展种棉花。我们从来没有伺候过这玩艺儿,想找一本书学学。”女教师用抱歉的口气说:“我有一本,经常要翻阅,借出去不太方便。有什么问题,我可以给你查一下.〃 
  朱铁汉说:“不是我一个人学,主要是给社员们学,光给我一个人解答哪行。”
  女教师的脸上流露出一点并不明显的喜悦神色:“哪,您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 
  “对,东方红社。”
  “就是昨天省报介绍的那个社?' ' 
  ; ‘没错。”
  女教师一步迈下台阶,嘴上说着:“真没想到是您,太好了! "同时,她还向朱铁汉伸出手来。
  这一下朱铁汉可为难了。他从来没有跟女同志握过手,不回个礼又不合适。结果闹得他自己也不知道那只粗大的手是怎么伸出去的,直到被女同志紧紧地握了一下,而且被拉进那充满香皂气味的小屋子里,他的脸上还是热辣辣的。
  “您快请坐。”
  朱铁汉推辞着说:“不行,我还有好多急事等着办。”“您一定得坐一坐。”
  朱铁汉只好坐在那只放着花布棉垫子的椅子上。
  女教师提过暖水瓶倒着水,说;“我一直想抽空到您那儿参观参观。可是,一个人也不认识,又不大好意思。您是高大泉同志吧?〃 “不是,不是。我姓朱… … ”
  女教师又一惊:“噢,您是朱铁汉同志?〃 
  朱铁汉点点头:“对啦。”
  女教师很大方地端详着朱铁汉。
  朱铁汉很害怕那两只黑溜溜的大眼睛似的,赶忙把脸扭向一边,看那满墙上的植物挂图。
  女教师亲切地说:“我听过一位语文教师,还有梨花渡的几个学生,讲过您的故事。特别是您用铁锨怒铲‘发家竞赛夕标语的故事,实在动人。”她这样说着,心里想,那会儿,她以为朱铁汉不是这个样子,而是像古典小说里写的那个张飞或是李遭式的粗野的人物;没想到这个农村的勇敢青年,是这样体魄健壮,性情奔放,又带一种聪明的精干气质。她又大大方方地自我介绍说:“我叫陈爱农,就是热爱农业科学那两个字。我父亲是搞水稻研究的。可是,我却偏爱棉花。我觉得,我们北方广大农田,气候、土壤、水利,对这种农作物都具备充分的有利条件。而且,棉花的生产,对国家来说,具有特殊重要性。它不光是广大人民的生活用品,也是工业发展不可少的原料。”
  朱铁汉说:“我们农业社,就是冲着国家建设计划需要,才大起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