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看钟进卫那样子,难道真有喜事,和徐侍郎有关?于是,连忙问道:“徐卿不用多礼,有事快说。”
“陛下,臣有本上奏。”徐光启看了下钟进卫,然后向崇祯皇帝说道。
崇祯皇帝点点头,让徐光启说。
“臣在万历三十六年,写过一份《甘薯疏》。臣惭愧未及时向朝廷上书。中兴伯昨日听闻之后,极力愿与臣一道联名推荐甘薯。”
崇祯皇帝一听,难道钟师傅说的大喜就是这个甘薯。钟师傅如此重视,一定不是凡物。不由生了兴趣,也不让内侍转递徐光启拿出来的《甘薯疏》,自己走了下来,接过之后当场看了起来。
崇祯皇帝先是看了序,从中隐约看到了徐光启以前没有给朝廷推荐的原因,然后又看了内容,是这种甘薯的好处和种法。其中还进行了产量对比,一目了然。
北方夏麦秋粟合起来亩产约为两石,江南亩产稻谷四石左右,而这甘薯,据徐光启在上海试种,亩产能达到六石左右。崇祯皇帝看到这里,眼睛都亮起来了。
《甘薯疏》的内容不多,他很快看完,然后抬头问钟进卫道:“徐侍郎所说甘薯的产量如此之高,可是事实?”
崇祯皇帝心中有着一种期待,虽然钟进卫刚才说了大喜,但他还是想亲耳再听一次。
钟进卫知道崇祯皇帝的意思,他问的是,后世是不是能证明此种甘薯的益处。
钟进卫点点头,然后向崇祯皇帝道:“是的,并且甘薯在全国各地都能成活,据说,吃了对人体还有不少好处。”
徐光启一听,在一边证明:“神医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有说甘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之功效。”
“能解西北灾情?”崇祯皇帝马上联想到西北的灾情,期待着钟进卫的肯定答案。
“应该能缓解吧,全面解决恐怕不行。”钟进卫想着要甘薯能彻底解决饥荒,后世就不会有饿死的人了。
虽然崇祯皇帝没有听到满意的答案,但甘薯如此之高的产量,还耐旱,刚好能解决大明现在越来越严重的旱情。
不过甘薯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如果贸然推广所有田地都播种此类作物,万一有个意外,怕是后悔莫及。但现在西北的灾情又特别严重,缓慢试验则有可能延误灾情,西北地区已有多处地方出现饥民造反,延绥巡抚洪承畴为此已经连上几道奏疏催赈灾粮。
崇祯皇帝就在钟进卫和徐光启面前,来回踱步了几圈,然后站定,问钟进卫道:“钟师傅,你说朕先试种一下,然后再下令所有田地播种甘薯,是否会更好?”
钟进卫晕倒,看来崇祯皇帝果然是没有出过门,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咨询。
于是,他点点头,对崇祯皇帝道:“臣有两个建议,供陛下参考。”
“钟师傅,快说。”
“一,陛下当调集闽浙一带的甘薯种子,尽快往灾区推广。甘薯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不占有原先的田地,直接在贫瘠荒山种植,都没问题,今年能种出多少是多少。”
崇祯皇帝点点头:“其二呢?”
“二,成立研究院,研究甘薯品种,培植出高产甘薯。据臣所知,甘薯的亩产绝不止六石,在臣的家乡,再翻一翻都嫌少。”
钟进卫来大明已有一段时间,单位换算差不多知道,此时的一石约为一百八十斤,后世甘薯最少都是2000…3000斤,因此他能夸这个口。
徐光启在一边听得一怔,中兴伯当真能有如此把握,甘薯亩产在大明能有如此之高?中兴伯在海外的经验怕不一定能适合大明吧,这大话说出去,恐非中兴伯之福。
他却不知道,钟进卫所说的地方,就是大明的地方,只是时间上有差异而已。当然,崇祯皇帝是知道这点的。
所以,崇祯皇帝的注意点不和徐光启一样,而是在钟进卫说的研究院这个名词上。
第一百四十六章 农业研究院
“钟师傅,你说经过这个什么研究院研究之后,能提升如此之高的甘薯亩产?”崇祯皇帝带着一丝不相信,问钟进卫。一亩十二石,这在古代还真是不能想象。
“是的,陛下。”钟进卫肯定地点点头。
然后他自然地就想起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心里一动,就又开始诱惑崇祯皇帝:“陛下,臣家乡的研究院,还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和这个甘薯一样有很多优点,耐活,亩产也大。这几样东西研究出来之后,您知道我家乡养活了多少人么?”
“多少人?”崇祯皇帝很关心这个话题,见钟进卫的神态,好像能养活不少人,他心里暗暗地估计了下,如果不是连年低温干旱,大明的粮食产量养活现在的人口绰绰有余,江浙一带甚至都改稻为桑,种经济作物,也没见有多少饥荒。这么算起来,后世有两倍大明人口就差不多了吧。毕竟人口可以翻倍容易,耕地和产量要翻倍是很难的。
“大明现在有多少人口?”钟进卫没有直接揭开谜底,而是关心起现在的人口数目来了。
“大约为一亿五千万人左右。”崇祯皇帝带着点自豪回答钟进卫。历朝历代,当以大明人数为最。
“那臣现在可以告诉陛下,臣家乡,有十三亿人还多,从没出现过饥荒。甚至有地方的田地都已荒芜不种,也无事。”钟进卫说出这话,心里带着点恶趣味,想看看有没有人被吓傻。
“钟师傅,当,当真?”崇祯皇帝盯着钟进卫的眼睛,有点不可思议。
徐光启更是想不通了,下巴掉到了地上。他是大明了解海外最多的人,但据他所知,好像海外的国家都很小,有的甚至没有大明一个行省大,哪怕最大的国家,人口也不如大明。中兴伯的家乡到底在哪里,有十三亿人之多,那是多大的国家,徐光启不能想象。
“陛下,臣怎么可能欺君。不知道陛下是否记得,臣住的那房屋有多高,一个房子可以住多少人应该可以猜得到吧。”钟进卫提醒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想起在钟进卫手机上看到的那一座座高楼大厦,想想那么多人住在一起,那该是多大的一个城市啊。想着想着不禁神往起来。
徐光启听钟进卫和崇祯皇帝的对话,很是摸不着头脑。据他所知,皇上应该没有出过京师,他怎么可能知道中兴伯海外的房屋高度。如果要是从画中所知,那徐光启是不会信的。要是中兴伯把房屋爱画多高就画多高,根本没有实际参考价值。
没想,他看到崇祯皇帝回过神来后,点点头,肯定了中兴伯的说法。徐光启不由大奇,难道是真的?
崇祯皇帝现在压根就忘了徐光启还站在一侧,他两眼放光地对钟进卫说道:“朕记得,还真是有那么多人。钟师傅,你快跟朕说说,这研究院有什么法力,竟然能变出养活如此多人的东西。”
钟进卫就是要勾引崇祯皇帝问出这个问题来,现在果然如愿,就回答道:“陛下,这个研究院,其实没什么法力,一点也不稀奇。就是集合一些有经验的人,研究作物的习性,专门搞各种实验,培养出高产,耐活作物。”
“好,朕马上下旨给两京十三省,让各地把经验丰富的老农挑选一些送到京师来搞研究。”崇祯皇帝一听,马上就准备行动了,原来解决饥荒是如此简单,亏了朕以前殚精竭虑了这么久时间。
“陛下,等等。”钟进卫连忙打断崇祯皇帝的意吟,真要这么简单的,估计大明自己早已搞出来了,而不需要自己来提点。
崇祯皇帝疑惑地看向钟进卫,咋,还有什么事?
“陛下,这研究院,说简单,就那么简单,但说难,也是很难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来的。”钟进卫苦笑着向崇祯皇帝解释。
崇祯皇帝心里听得“咯噔”一下,看来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他正相面对钟进卫,请教道:“朕觉得也不会那么容易,刚才是朕激动了。钟师傅,如何搞这个研究院,还请详细说说。”
“陛下,这个研究院,不是随便找几个老农就可以的。如果陛下只是想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一点点产量,那只需让有经验的老农去各地互相交流传授经验,说不定就可以,而无需这个所谓的研究院。但如果陛下想让粮食作物的产量有大幅度的提高,那就必须要研究院,花大精力去投入才行。”
钟进卫注意到崇祯皇帝和徐光启都在认真听,就接着讲道:“首先,研究院的人必须会写字,能记录各种遇到的问题;其次,他们必须对各类农作物都很熟悉,比如,对于农作物的成长过程,气候影响,病虫害影响都有了解,对农作物为什么长得好,为什么长不好的原因都知道;第三,研究院的人还必须会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总之,涉及到很多学科和基础设施。”
钟进卫一口气把自己理解的内容都说了出来,后世的研究院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吧,钟进卫不负责任的想到。
崇祯皇帝听着有点迷糊,就直接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朕听得不是很明白。但总体感觉这个研究院的人需要懂很多东西,是不是?”
钟进卫点点头:“是的,陛下。我家乡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都是相当于进士出身,或者就是所在行业的顶尖者才可以。”
崇祯皇帝记得,钟进卫曾经说过,他差不多是举人出身。这么一衡量,对建立研究院的信心一下遭到了打击。
他沉吟了片刻,基于对钟进卫的信任,请教道:“钟师傅,朕想搞这个研究院,该怎么一步一步的做,哪怕朕搞不出来,朕的儿子就接着搞,也一定要搞出来,让大明子民不再有挨饿的事发生。”
钟进卫用力点点头,对崇祯皇帝道:“陛下不用气馁,臣家乡的研究院是经过那么多年发展,属于顶级的了。现在大明当然不能和臣家乡去比,但只要一步一步的做,臣相信会很快有一些收获的。”
“好,钟师傅,你说。”
“陛下,现在应急的做法是召集全国经验丰富的老农,在大明两京十三省分别成立研究小组,进行农作物经验的互相交流,并推荐各自地区好的农作物进行试种。如果成功,则推广全省。而后两京十三省的老农代表带着各自省份的优势作物,汇合到京师进行全国范围交流,试种,推广。臣以为,这么做,在几年内必有所获。”
这种应急的做法花不了朝廷多少精力和经费,做起来简单,应该没有问题。崇祯皇帝点点头,表示认可。然后他关心地问道:“有应急,那么长远的做法呢?”
第一百四十七章 数理化
“长远的做法虽然麻烦,但是最稳定,综合起来就是一句话,知识传承,而后创新。”
钟进卫先给崇祯皇帝一个总结,然后开始细说:“第一,开展全民教育,首先都要会读书识字。这是基础。只有这样,经验才容易累积,才容易传承。”
全民教育这个事情,之前已经提过一回,而且崇祯皇帝已经答应从国企利润中拨出教育经费。所以,这个没有问题。
但在徐光启听来,却是一个天大的消息。他想插话,却见钟进卫在滔滔不绝,只好先忍住不说。
“第二,在全民进行基础教育后,再进行细类教育,农民就专注学习农业类的知识;商人就学算账,记账;木匠就学木匠的知识;铁匠就学习铁匠的知识等等。”
钟进卫知道这里要强调下,就说道:“陛下,这些学习不是言传身教,那样知道的太少,万一师傅有个好歹,很可能就来不及传给徒弟。陛下可以想一下,如果上古以来,没有发明文字。只靠言传身教的,现在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