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一个夏天 [苏] 康斯坦丁·西蒙诺夫-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我们又要有参谋长了,”伊林放下听筒后想了想。但他现在考虑的主要是另一个问题:屠玛年说的关于火力配系这句话的含意。

  这几天来,他们整个师都在对被围的德国人加强压力,把他们往树林里面赶,使他们陷入一个越来越小的包围外而今天决定从相反的方向——从树林的另一端把他们压过来。可以预料,到傍晚的时候,德国人会朝我们这儿过来——他们还能到哪儿去呢?他们将以什么方式出现——打着白旗,还是架起“斐迪南”强击炮?德国人干的事是无法预料的。所以必须提高警惕。

  接着,整整一小时伊林和各营营长通电话,然后和配属炮兵团团长及自己的炮兵指挥员研究,确定在德国人可能从树林深处冲出来的那些阵地上组织炮火的各种方案。

  在这以后,配属炮兵团团长就到各火力阵地上去:他担心弹药是否供应得上。答应一早就送来的,但还没有送到。而自己团的炮兵指挥员维谢洛夫少校几乎一直是和伊林在一起的,现在仍留在他身边。

  首要的事情处理好以后,伊林开始犹豫起来,但在他的睑上丝毫也没有流露出这一点。他很想到各营去走走,看看他们那里的情况。通信联络归通信联络,但亲自到下面去走走也是一种不可代替的联络形式。不过刚刚和各营营长通过电话,马上就去检查工作未免太早。他自己也不喜欢这种做法——上级刚通过电话下达了命令,马上就接连不断地来问:怎么样,命令全执行了吗?他管这种做法叫“无理催逼”。

  高空有两架“雅克”飞机从头上飞过,在树林上空消失了。声音也越来越小,越来越远了。一般说来,最近三天内我们的空军在这个包围圈上空几乎没有进行什么活动。空军都扑到西方前线去了。根据战报,我们已经收复巴拉诺维齐和新格鲁多克,在维尔纽斯,巷战已经进入第二天了。

  如果根据目前的速度一直向西推进,再过两三天,我们可以进入波兰境内了。那里才用得着空军!我们这儿没有空军也行……

  歼击机飞过后,周围又沉寂下来了,只是从包围圈的那一边传来隆隆的炮声,但不管是伊林,还是维谢洛夫都几乎没有注意到:他们已经习惯了。

  “啊,多好的天气啊!”维谢洛夫手搭凉棚、望着太阳说。“射击和观察的条件都很好。尼古拉·伊万诺维奇①,您记得去年冬天我们是怎样进攻的吗?大风雪,从十七号到十八号?……”

  ①“伊林”的名字和父名应为‘尼古拉·彼得洛维奇”,此处疑有误。——译者

  伊林回忆起十七号和十八号的大风雪。风雪确实很大。不消五分钟,战士站立的地方就形成一个雪堆。

  “您命令我们加强火力,骂我们试射不准确,而我们却在火力点上受苦,雪象用铲子往迫击炮炮筒里扔一样!后来我们想了个办法:四个人张着一块两用油布,一个人把炮弹送进去。然后收起两用油布,炮弹也进了膛,就这样发射!接着再张起两用油布……象现在这样的天气,什么炮不能开啊,”维谢洛夫说。然后他又补充说,昨天把两周来的战斗报告归纳了一下,结果是:配属炮兵不算在内,仅仅是团自己的炮兵,就使德国人受了重创——伤亡上千人!

  伊林不满意地挥了挥手。他不喜欢这种统计。

  “如果根据你们全部报告,死多少,伤多少,这样加起来,他们死伤的总数比整个德国的人还要多。而根据他们的报告,我们伤亡的总数也比整个俄罗斯的人都多!纸上谈兵当然比事实上容易。你们炮兵尤其如此。在你们看来,什么人一倒下来,那就是死了。可是过一会儿他还是要爬起来打仗的啊。就拿我自己来说,在三年的战争中,根据德国人的战斗报告,他们把我打死了多少次,打伤了多少次啊。可我一直在打仗,甚至还没有受过伤。”

  “快吐唾沫①!”维谢洛夫说。

  “我是不迷信的。”

  “一点也不迷信吗?”

  “一点也不迷信。迷信是胆怯的借口。如果你怕被打死,那就不妨直说!这与哪一只脚先站起来,是左脚还是右脚②,有什么关系呢!德国人朝你开枪的时候,是根本不知道这一点的。”

  ①俄罗斯人的一种迷信;说了不吉利的话后,吐三次唾沫可以消灾。——译者

  ③俄罗斯人的一种迷信:一个人站起来时,如左脚先开步,就会倒霉,右脚先开步,就会走运。——译者

  关于迷信的谈话就到此结束了。如果伊林不喜欢哪一个话题,他就会马上刹车,转到别的话题上去。现在也一样,从迷信转到了武器问题。他说,在战争中,武器也和人一样,本来认为有用,可事实上却没有用,退居次要地位,而确实好的东西就提到了首位。就拿连属迫击炮来说:以前认为没有它寸步难行,而现在不用它了,因为它并不理想,效率很低。手榴弹的效果倒比迫击炮弹好!可是营属迫击炮却证明的确是到处有效的武器,团属迫击炮就不用说……

  他们好多天来一直没有休息,而现在却坐着休息了,不过还是在谈论自己的工作,因为武器是这个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他们的工具。没有它是一回事,有了它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但他们用的工具有一个特点: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和有多少工具,不但决定工作的成效,而且还决定人的生命的存亡。

  “你们炮兵保留下来的总比较多,”伊林说,他想到和维谢洛夫共同战斗已经一年多了,而在这段时间内,团里的步兵营长巳全部更换了。

  于是他们就谈起了人的生命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他们一开始谈论自己的武器时已经无形中提出来了。

  电话铃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请您等着,电话马上接通了,”电话员在接线站上说。于是伊林听到了从远处传来的阿尔杰米耶夫的声音。

  “您好,伊林,情况怎样?”

  “您好。我们正在执行命令!”

  “向您和你们团全体官兵们表示歉意,在我调到新的工作岗位去以前,没来得及向你们告别。祝你们战斗顺利。”

  他说完后停了一下,好象要等伊林回答似的。

  “我也祝您顺利,”伊林说。

  “我要说的完了,”阿尔杰米耶夫说。“代向扎瓦里欣问好。”

  “是集团军参谋长打来的电话,”伊林对维谢洛夫说。“对没有向我们团告别表示歉意。”

  伊林很高兴,他们的前任师长到底还是给他打电话来了,并通过电话向团告了别。虽说伊林不忘记自己受到的委屈,但他不喜欢积怨。

  他和维谢洛夫坐在太阳底下休息,以消除许多天来积累的疲劳。突然,象在前线通常发生的那样,情况一下子全变了。起先是从远处传来自动枪和机枪的射击声,然后是炮声,接着在指挥所前面的第二营营长打来了电话。营长报告说,他派到树林里去的侦察班已经回来了,侦察兵报告说,德国人在树林里行动,将近一千人,有坦克和自行火炮。

  “按照第一个方案对付他们,”伊林说。“炮兵在你们那儿吗?”

  “在我们那儿,刚到。”

  第二营营长待的地方,有团的观察所和炮兵的观察所——都在一起。伊林本来就想到那儿去,而现在情况迫使他尽快赶去。幸而炮兵团长已经在那儿了……

  “我马上就来,”伊林说。他命令杜德金向师部报告,已经发现了德国人,而自己不等电话接通就走了。

  虽然最近一个半小时他是在休息,但心里老是焦虑不安,感到有一件事搁在那儿,没有做完,现在电话铃响了,该把它做完了。

  几分钟后,伊林和维谢洛夫一起跳上自己的一辆缴获的、斑驳陆离的带边车的摩托车,穿过树林,向营指挥所驶去。前面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情况。只是听到一些自动枪的射击声。营长报告说,这是战斗警戒部队在撇退,可是德国人还没有出来;他们还在树林里活动。

  “开火的准备已经做好了,”炮兵团长报告说。

  “还没有看见人怎么开火呢?”伊林说。“再吓他们一下,他们就要往回跑了。先让他们出来……”

  这里是一个坡度不大的小山坡,团观察所和营指挥所的堑壕都在斜坡上的老松树中间。在松树前面的斜坡上,有一片采伐迹地和树墩,再过去是一片一公里长七百米宽的空地,在这片空地上有人播种了黑麦。可能是游击队种的——这里平时是游击队活动的地区。空地的左右两边和前面是一片茂密的林带。

  关于有一大批德国兵直接向我们这边的空地上开过来的消息,是侦察兵先用无线电通知的,然后一个中士骑马跑来报告说,德国人很多,带着“斐迪南”强击炮——他亲眼看到一门,还有坦克——他也看到两辆,不过是从远处看到的……,他们直接向这儿移动。

  伊林又问了一遍,他有点怀疑,为什么德国人想到要穿过这片空地,如果他们想突围,也可以从树林里走嘛……

  但侦察兵坚持说,是在朝这儿过来!

  伊林还是对炮兵团长说:不要忘了两侧。对维谢洛夫也重复讲了一遍。

  “可能德国人没有地图,在被围时,什么情况都是可能发生的!他们看到空地后会向左,或者向右移动!”

  他没有钻进堑壕,而是往地上一坐,把两条腿伸到堑壕里。可是,他立即看到了原来很难相信的事。

  在林边,德国人没有经过侦察就出来了。他们手里拿着自动枪,一走出林边几步,马上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第一道散兵线刚刚走到开阔地上,后面紧接着又出现了第二道散兵线。现在伊林明白了,德国人的确是朝这儿来,要穿过这块空地,这无异是自投罗网。为什么他们决定穿过这块开阔地突围呢?也许他们认为这里没有人守卫;也许他们想来个突然袭击,使我们措手不及;也许有人把他们集中起来,不让他们在树林里四处走散,以便投入战斗?

  但这个问题没有时间多考虑了。德国人分三道散兵线走到这块开阔地上。他们从两侧涌出树丛,带着三门“斐迪南”强击

  炮,一门在左、两门在右。在中间,两辆坦克赶过了给它们让路的散兵线。一辆是老式的“T-3”型,一辆是“虎”式坦克。树林里又走出一道散兵线,这是第四道……在伊林下令开火之前,更确切地说,是在他下命令做大家早就紧张地等着要做的事情之前,德国人首先开始射击了。“斐迪南”强击炮发射了开花弹。炮弹削起了一棵松树的树梢,它的树枝掉在离伊林不远的地上。

  “可能会打伤人,”伊林想。他下了开火令后,就跳进了堑壕。

  在“斐迪南”强击炮开火后,德国坦克开到空地中间也开火了。从这里看过去,好象是直接向伊林开火似的。

  前面一道德国散兵线的自动枪猛烈地扫射起来,这时我们的大炮也打响了。几发炮弹打得过近,后来炮弹就类继续前进的德国散兵线中间爆炸了。

  我们的机枪从两侧开火。德国人绕过弹坑和被打死的人继续向前冲。后来一门“斐迪南”强击炮燃烧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