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稳妥,对于俄国人。三大总督都还是怀着一定地警惕。
此时的英国也正在为俄国在远东日益做大挠头,“三国干涉还辽”让德国、法国、俄国这三个强国走到了一起,够让大英帝国头疼的。偏偏正瞌睡大清就送来个枕头,有威海卫作为母港,英国远东舰队就可以随时看住长江流域,让俄国人多少有些忌惮。应该说,租借威海卫这个事情属于大清和英国双方情愿,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但是英国人对威海卫这个地方本身并不看好。因为威海附近的烟台和青岛都已经开港通商了,而且地理条件都好于威海卫,所以商人不大愿意在威海投资。而英国人租借威海卫的时候,条文里没有明确租期,这让各国的商人更是不愿意把钱扔在这里,并且条约里允许清国的船舶随时停泊在威海卫。
经营威海卫这个事情,既然商人不愿意来投资,那么就只有英国政府出钱了,自从两次布尔战争以后。英国就有些国库吃紧,这几年欧洲的经济危机,更是让这个“七大洋上日不落”的超级大国也觉得手头前所未有地窘迫,没有经济利益的威海卫对于英国人来说,就是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想扔又不敢扔,否则俄国人更在远东肆无忌惮了。所以,向来以财大气粗著称的大英帝国也只得在山东就地招募士兵。“华勇营”就是那个时候地产物。
英国人租借威海卫的时候。北洋水师已经沉入海底,按照英国人的预期。大清二十年之内是很难再建立一支海军了,所以英国也假意大方,允许大清的船舶在任何时候停泊在威海卫,即使是战争时期,也不例外,这个条文让杨士琦和陈铁丹钻了空子,他把舰队停泊在威海卫休整,又派出驱逐舰巡视海面,不但可以威胁袁世凯,同时还可以给英国人施加压力。
英国公使正在极力拉拢杨士琦、庄虎臣这样肯对俄国开战的地方实力派,对杨士琦的做法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同时命令英国驻威海卫领事给袁世凯施加压力,命令他将军队撤回济南。陈铁丹带着舰队在威海卫里躲清闲,而杨士琦则在上海琢磨着怎么对付袁世凯和徐世昌。
徐世昌带着几十人的亲兵卫队坐着德国汉堡罗萨公司的火轮船从青岛出发,一路上无暇看海上的美景,急匆匆地往上海赶路。等到了吴淞码头,发现没有一个人来迎接,让他心里很是不爽,但是不爽归不爽,这些只是面子,拿下这个上海道,发一笔天大的财比什么都重要,也就压着火气,等上了岸脚都软了,从来没在坐过海轮的徐世昌吐了个昏天黑地,黄胆汁都倒了个干净,脸色煞白的怕人。
租了几辆黄包车,放了行李,徐世昌就半躺在车上,无力的摆摆手,示意车子快跑,一个也是半死不活的绍兴师爷强打着精神道:“快,去上海关道衙门!”
过了小半个时辰,跑的浑身是汗的车夫把黄包车放平,用肩上搭着的白羊肚手巾擦擦汗道:“大人,到了,这就是上海关道衙门。”
徐世昌从怀里掏出一块洋钱扔给车夫,有气无力地道:“赏你!”
车夫谢了赏,转身拉车就走了,后面的几个车夫则和师爷、长随、小二爷们拉扯不清,徐世昌看不过眼,从怀里又掏出几块洋钱,递给旁边的亲兵道:“去,替我打了赏!告诉他们,这里不是济南,是大上海!别在洋人面前丢了咱们爷们的脸面!”
亲兵行了个军礼,雄赳赳的挺着胸膛去给车夫结账。几十个亲兵都是气不长出,坐了几天的火轮船,又跑了半个时辰,这些兵居然还是军服整齐,看得出来是久经训练的,袁世凯十年练兵也真不是白练的。
徐世昌对一个满脸麻子的亲随道:“去,拿我地帖子递过去,就说新任上海关道来接印了!”
长随点头哈腰地接过徐世昌的名帖,转身向衙门口走去,徐世昌整整帽子上地红缨,两个跟班的小厮则给他拽拽后襟上揉皱巴的地方。
麻子亲随走到衙门口,只见两排穿着新式军服的护兵器宇轩昂的站的笔直,一个穿着对襟排钮军官服色,头戴泥金顶子,腰里挎着洋刀的军官在衙门口走来走去,看起来应该是上海关道护兵的头目。
麻子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傲然的单手把名帖递了过去道:“你们这里谁是个头?都不长眼睛啊?钦赐上海关道徐大人大驾到了,你们还不去接应?”
护兵头目不屑的道:“谁?徐大人?这年头还真怪了!什么鸟人都有,还有敢冒充道台大人的!小子,睁大你的狗眼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上海关道!识相的,麻溜的滚蛋!不然的话,爷爷叫你尝尝站笼子的滋味!”
麻子亲随本要发作,但是看看那些护兵雪亮的刺刀,只得边退边道:“你有种,你等着,过两天让你知道你麻五爷的厉害!”
护兵头目脸一沉,“苍郎”一声,洋刀拔了出来,麻子急忙就跑。
徐世昌远远看见麻子逃了回来,心里也是一阵不悦,只是强压着怒气,摆出一副翰林那种从容不迫的气度。
“大人,那些混蛋太无礼了!”
“混账!一定是你狐假虎威,坏我的名声!去,和他们说,新任上海关道徐世昌拜望前任上海关道杨杏城大人!”徐世昌再次正了正衣冠,平静的道。
第三百一十五章 … ~文人当流氓~
西历一九零五年一月气日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
徐世昌带着一干亲随、护兵在上海关道衙门口等候,清冷的风将他的白脸很快给吹成了红脸,上海的冬天也还是颇冷的。
时间也就过了一刻钟,可是徐世昌感觉比一年都长,尽管他是奉旨来接上海关道的差事的,可是杨士琦是个敢向俄国宣战的主,后面又有“西北王”庄虎臣的十万大军撑腰,他会不会顺利的交印?要知道,这个时代大清朝廷的政令已经是不出直隶了,各地的实力派只是顾忌挑头造反被其他的实力派当靶子打,都不愿意当出头的椽子,才没有人公然的扯旗放炮杀进北京城,各地督抚打的都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等待天时的主意,不造反不代表他们不想造反,只是时机未到罢了。
尽管各地的督抚名义上还尊奉朝廷的旨意,但是这次夺上海关道的差事基本上算是从庄虎臣的虎口里拔牙,难保杨士琦不会翻脸不认人。徐世昌是翰林出身,但是久在袁世凯的幕府,算是半个老北洋的人,杨家兄弟是个什么样的货色,那是太清楚了。
杨士琦提拉着鞋,穿个蓝布棉袍,大襟纽子都没扣好就风风火火的冲了出来,笑容满面的道:“哎呀,我的菊人兄啊,五年没见了,想死兄弟了!”
徐世昌也立刻换了一副笑脸:“杏城兄,你老哥这几年威风的紧,哪里还认得我徐世昌这等小人物?”
杨士琦回过身来,绷着脸对护兵头目骂道:“没长眼睛的狗东西,这么冷的天也不把徐大人让进去,这站在门口吹冷风,不是要坏了我们老兄弟的义气?”
徐世昌哈哈大笑道:“杏城兄啊。你这毕竟不是私宅,衙门若没个规矩,那还得了?这位小兄弟做的还是得宜的,通传一下也费不多少时间。”
杨士琦恶狠狠地瞪了护兵头目一眼,又转过脸来站在衙门口的台阶上恭恭敬敬的给徐世昌打了个千。
徐世昌急忙也打了个千还礼。
“菊人兄啊,你看看,今天是过小年啊,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日子。你老哥还跑到上海来看兄弟,真是让兄弟汗颜啊!兄弟真是感激涕零,来。我给你磕一个!”说罢,就要弯腰下跪。
徐世昌一看自己身前。正好有一个积雪融化汇集的小水坑,连忙一个箭步跳过水坑,冲上前去扶住作势要磕头的杨士琦,笑盈盈的道:“杏城兄啊,你还是老脾气。五年不见,刚见面就要耍笑我?”
杨士琦被叫破了心思。也是哈哈一笑道:“兄弟是实心实意的,你老哥太过多心了!”
徐世昌诡秘地一笑道:“要不,这么着,咱们俩换换地方再磕头如何?”
杨士琦仰天大笑:“菊人兄,你们这些当过翰林的,怎么都这么鸡贼啊!”
徐世昌心里明白的很,他和杨士琦都是二品地顶戴四品的官,同品同级,按照大清官场地规矩,两人要用同样的礼节。杨士琦打千。他也必须打千,杨士琦拱手为礼。他也必须还以拱手礼,杨士琦要是给他磕头,他也必须站在原地磕回来,连换个地方磕头都算违礼了。
而刚才的时候,杨士琦是在衙门口的台阶上,穿的又是旧衣服,最多在地上沾点尘土,而他穿地一套新官服,正好前面又有个水坑,要是敢一个头磕下去,那还不成了泥猴?杨士琦表面上是客气,实际上拿他寻开心,要给他一个下马威,徐世昌也是聪明人,而且对杨士琦的脾气、秉性了解地清清楚楚,哪会不明白这个。
“哎,一晃五年过去了,五年前,菊人兄和我都在袁大帅幕府里当差,您是袁大帅的心腹,我只是个能参而不能议的狗屁洋务参议,那时节兄弟对老哥眼热的紧啊!”杨士琦悠然的回忆着往事。
徐世昌勉强的笑道:“你老哥的才学天下皆知,令兄当年可是李中堂幕府里头一号的人物,连袁大帅都要三分惧七分敬啊!”
“是啊,不过那是当年,现在家兄就是个在家种花、养鱼、抱孙子的闲人罢了!”杨士琦继续絮叨。
徐世昌心头火大,杨士琦嘴上无比客气,可就是丝毫没有请自己进门的意思,眼角里余光看见跟随来地师爷、书办、长随们都有些焦躁了。
“我兄说哪里地话,令兄眼界太高了,天下间除了李中堂这样的人物,哪还有第二个能入令兄杨莲府大人地法眼?我家袁大帅几次三番的想请令兄去济南指点一二,可莲府兄就是不赏脸啊!呵呵,令兄如今在家悠游泉林,而杏城兄则是官运亨通,眼下马上就要调任吏部侍郎了,好家伙啊,中央吏部的堂官啊,正经八百的二品了,一下子连升四级,今后兄弟去北京的时候,见面还得递手本廷参了,得郑重的道一声大人了!”徐世昌也忍着火气和杨士琦打哈哈。
寒风将一片枯叶吹落了下来,正好飘旋到杨士琦的肩膀上,他拿下来,还慢条斯理的看看叶脉,才又一脸疑惑的道:“菊人兄,你刚才说什么?进北京?谁进北京?您老哥要高升了?”
徐世昌被寒风吹的连打了两个喷嚏,看见杨士琦装糊涂的样子,恨不得一个窝心脚就踹死他,但是还不能真的发作,只好用手指点着杨士琦,假笑道:“杏城兄还要瞒我?怎么,怕兄弟讨你老哥一杯酒喝?朝廷早就发了上谕,你老哥高升吏部侍郎、总理衙门行走,乖乖,今后咱大清国所有官员的升迁荣辱都在你老哥一念之间,今后对兄弟,你老哥可要笔下超生啊!”
“哦,你说的是这个啊,我知道。有这么档子事情,不过又有电谕,说我不必到部上任了,这个吏部侍郎也就是兼差,拿一份空饷银,不过是朝廷给的体面罢了,哎,尸位素餐。尸位素餐,不足为外人道也!”杨士琦说的云淡风轻。
徐世昌顿时如五雷轰顶,愣怔了半天道:“那老哥你又调任到何处了?”
“没有啊。你听谁说的?我还是这个上海关道,哎。朝廷也是,只给换个补子,不给实际的官衔,兄弟本来以为能弄个京官干干,也算是光宗耀祖了。结果还是在地方上混地命!对了,菊人兄。你怎么想起这个时候来上海了,是公干啊,还是有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