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翔-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部下叛变而功败垂成,但金人亦力疲撤去。王彦乘金兵后撤之机,又收复了金州。

王彦在四川,与主将吴玠的关系并不是太好,于是想调回江淮战区。后来张浚督师湖南,就把他调到荆南府任知府。王彦在荆南待了不到一年,朝廷又任命他为襄阳安抚史,但王彦因与襄阳大帅岳飞不合,不愿前往,于是朝廷把他调回京师。

不久,因八字军与解潜军私斗,两人都被处罚。朝廷本来对王彦的印象就不好,这次索性剥夺了他的兵权,让他去当地方官。也算王彦倒霉,没等到绍兴十年的大战就病死任上,年仅五十岁。

王彦资历甚老,但仕途坎坷,他处事也过于任性,不够圆滑,因此不为上司所喜。不过他创建的八字军确为精锐部队,后来在顺昌一战成名,王彦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辉煌时刻:

金人患之,召其首领,俾以大兵破彦垒。首领跪而泣曰:“王都统砦坚如铁石,未易图也。”

郭浩

不出意外,这个又是西军出身。资格也比较老,不过比韩世忠升的快多了,很快就到了兵马都监之职。建炎二年,金人破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当时驻守原州的郭浩仅以二百人守住了泾州,崭露头角。之后张浚督师陕西,欲与金人决战,郭浩也是少数几个持反对意见的将领。富平惨败后,郭浩率残部退保和尚原,协助吴玠几次打败了进犯的金兵。

郭浩作为吴玠的副将,参与了绍兴初年保卫川口的历次战役,积功升到了承宣使的高位。但后来因为宋万年事件与吴玠失和,朝廷于是把他调到金州接替王彦。

当时金州因为宋金、伪齐、军贼的反复争夺,残破疲敝,郭浩去了以后大搞内政,成效显著。别的部队都向朝廷要钱,郭浩反而主动献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自然高兴,索性把洋、房两州也划归他指挥。

金人归还河南之地,朝廷派郭浩负责接受,掌陕西之地。但很快金人破盟,五路复失,郭浩又退回金州。之后郭浩也出兵收复了一些失地,但相比其他将领并无突出战果。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仕途,绍兴和议之后他一直镇守金州,一直升到检校少保、奉国军节度使的高位,最终成为四川三帅之一,绍兴十五年因病去世。

郭浩是一位比较均衡的将领,具有一定的军事能力,搞内政也是把好手,唯一遗憾的是缺乏出色的战绩,不过他对金州的贡献是很大的,难怪后来要在金州为他立庙。

辉煌时刻:

(郭浩)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

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

王渊

南渡诸将中资历最老者,也是少数几个死在自己人手上的将领之一。《金瓯缺》中把他描写的十分不堪,其实此人也非一无是处。他很早就在西军中服役,曾作为征讨方腊的先锋,直捣敌老窝帮源峒,最终捉获方腊。但在之后的征燕京之役中表现拙劣,被辽军俘获,后逃归。

金军南侵之后,王渊投了康王赵构。由于他资历甚老,手下又有军队,于是被赵构任命为御营总指挥。王渊在任上也算是尽职尽责,因此深得赵构信任,后来赵构迁都临安,也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于是赵构破格提拔他为签书枢密院事,主管中央军事机构枢密院。

王渊为人虽然不贪财,但处事失当,与诸将关系并不好,加上他结交宦官康履等,更招惹众怒。这次他被任命主管枢密院,诸将多有不服,苗傅、刘正彦等人更是以为王渊的提升是因宦官之请,密谋发动政变,杀王渊,诛宦官。

赵构也听到了一些风声,暂时取消了王渊的任命,但苗刘等人仍然秘密集会。王渊准备先下手为强,在叛党聚会地点派军设伏,不料当晚叛党并未如约而至。第二天王渊下朝,却突然遭到叛军的伏击,被杀,后苗傅、刘正彦又逼迫赵构退位,杀死宦官康履等人,这就是著名的苗刘兵变。

苗刘兵变因为没有得到其他将领的支持,很快被平定。王渊虽然被杀,但赵构不忘旧情,先后对其子孙十人加官。王渊和张俊应该属于一类人,只不过他不如张俊运气好,莫名其妙的死在了一场突发的叛乱中。

曲端

曲端是吴玠的老上司,西军老将,曾在柏林堡逆击西夏军,因功升为统治官。金兵入陕后,曲端招募流民溃卒,遣部将吴玠破金游骑,有声名。王庶主陕西军事后曲端与其不合,对他的各项命令阳奉阴违,一味保存实力,最终导致王庶兵败,延安失守。王庶亲往曲端军督军,反被扣留,差点被杀。后来曲端扣了他的节度使印,才把他放回去。

曲端在陕西,刚愎自用,恃才傲物,与其他宋军多有摩擦。朝廷因为王庶之事,想招曲端入朝,曲端不肯,诸官皆认为他要谋反。恰好张浚宣抚陕西,因曲端对金兵战绩不错,因此一力担保曲端无反心,并加封他为威武大将军、宣州观察使、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曲端大喜,自此对张浚的命令还算比较服从。

张浚问曲端对付金兵的战略,曲端认为还是应该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张浚不喜(张浚一心想主动出击)。不久吴玠与金人战于彭原店,因曲端支援迟缓,战败,金人乘势焚邠州,吴曲两人互相指责,反目成仇。

富平之战,曲端又与张浚意见相左,张浚一怒之下以彭原店之败罢了他的兵权。之后宋军惨败,张浚后悔,又有起复曲端的想法。吴玠和王庶担心与己不利,在张浚面前说了曲端不少坏话,王庶更是举报曲端曾题反诗:“不向关中兴事业,却来江上泛渔舟。”张浚大怒,将曲端下狱。

张浚欲置曲端于死地,于是任命康随主管牢狱。康随原是曲端部将,被曲端鞭打过,曲端落到他手里,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很快就被折磨致死,年仅四十一岁。不久张浚因富平大败去职,曲端也被平反。

曲端有将才,但自视过高,常常顶撞上级,最后落到如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只不过吴玠、张浚等人的所作所为,似乎相比秦桧也好不到哪去。

南渡将帅群像3

王德

前面介绍的多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下面出场的就是他们的部曲了,而其中最骁勇的估计要属王德。王德,也是西军出身,原是西军宿将姚古的部下,绰号“夜叉”。靖康年间奉命勤王,被划归草包刘光世统辖。刘光世讨各路流寇取得的战绩,基本都是王德的功劳。

苗刘兵变,王德也参与了平叛,朝廷命他隶属韩世忠。王德欲独自建功,不愿受韩世忠指挥,甚至杀掉了韩派去联络的部将陈彦章。为此王德差点被宰相赵鼎处死,还是赵构惜才,保了他一命,自此王德与韩世忠结怨。

之后王德又在刘光世属下四处征战,平灭各地盗匪,与南侵金兵作战,曾大破水贼邵青的“火牛阵”。绍兴三年,刘光世韩世忠易镇,王德自知躲不开,主动向韩负荆请罪,韩世忠不计前嫌,两人和好如初。

之后伪齐南侵,王德大破之,声势日隆。恰好朝廷欲罢刘光世兵权,就让王德与文臣吕祉搭配组成新的领导班子。没想到吕祉书呆子气十足,郦琼又素来不服王德,最终酿成淮西兵变,刘光世的部下除了王德部,全部叛降伪齐。王德所部兵少,资历又不够独立建军,于是划归张俊指挥。

金人破盟,王德得以大展手脚,先是收复宿、濠二州,之后又在柘皋大破金兵,其勇猛连刘锜都为之佩服。但随着和议已成,王德也就无大战可打,被朝廷任命为建康军区司令,执掌了张俊的老根据地淮西。

王德在建康干了几年,此时张俊已经退休,王德对部下的一些统制如张子盖、马立、顾晖等人也怠慢起来,甚至将他们解职。这些人都是张俊的子侄爱将,张俊自然不满,在朝中大进谗言,秦桧也觉得王德这员虎将不好控制,索性将他调离现役,给了个浙东总管的闲差。此后十几年,王德历任福建总管、荆南副都统制,一直统领地方军,壮志难申,终于在绍兴二十五年病死。

王德的两个儿子王琪、王顺,也是出名的勇将,其中王琪还是采石大捷的功臣。论战力,王德要强于杨存中,与李显忠、韩世忠、吴璘等当是同一水平的。不过他统领大军的能力似乎一般,先有淮西兵变,后来担任建康军区司令,又很快下野。与他同样资历的张俊部将田师中,却在军区司令的职位上一干二十多年,足见他与人沟通的能力不是太强。

王德为人直率,脾气暴躁,得罪了不少人,但此人直来直去,很少玩阴的。韩世忠的部将王胜得罪了张俊,张俊知道王德与王胜不和,就借故把王胜调到建康军,想借王德之手除掉王胜。不料王德不计前嫌,反而对王胜十分照顾。相比张俊、赵密、田师中之流的小人,王德绝对称得上一条好汉。只可惜在那个年代,好汉往往不如小人吃得开。

辉煌时刻:

钦宗问状,姚曰:“臣就缚时,止见一夜叉耳。”时遂呼德为“王夜叉”。

时叛将郦琼屯亳,闻德至,谓三路都统制曰:“夜叉未易当也。”遂遁。

时俊兵威甚盛,而知谋勇敢,赖德为多。德亦先计后战,故未尝败。

杨政

杨政乃吴玠爱将,一直随吴玠在四川奋战,箭筈关、和尚原、饶风关,屡立大功,仙人关之战,更是作为守城主将,与金人奋战三日,最终大破敌军。杨政母妻陷留敌境,但吴玠不以为嫌,经常让他指挥重要军事行动。绍兴九年议和之后,杨政才迎回家眷。

吴玠去世后,杨政继续辅佐吴璘。绍兴十年金人破盟,杨政先在风翔大破金兵,后攻破宝鸡,俘金万户通检。奈何朝廷一意主和,杨政不得已撤兵。

绍兴十四年,朝廷分利州为东西两路,杨政领东路,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帅,但他在吴璘面前,仍然以部将自居,不曾缺失礼数。这之后杨政专心于内政,直到绍兴二十七年,在即将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头衔之前病死。

杨政也是一位十分出色的勇将,但为人处事方面要比王德成熟的多,因此仕途也要顺利很多。在南渡诸将中,他要算一位比较圆满的将领。

辉煌时刻:

从吴玠击金人,九战九捷。累功至武显郎。

以政统领将兵迎敌,日数十合,士卒无不一当百。

金人变态多端,政随机应之,连日百余战。

李宝

终于迎来传奇人物李宝。此人原来是两河义军,后归属宗泽属下(此时他与岳飞可能已有接触)。宗泽病死后,杜充继任,残暴无能,宗泽收编的义军或叛或走,李宝也离开杜充单干,在北方打游击。绍兴五年岳飞收复襄阳之后,与两河豪杰加强联系,李宝也是他重点招揽的对象。

绍兴九年宋金议和,李宝只身南下赴宋廷,被赵构召见(此事对他的一生影响重大)。后来分配到韩世忠军中(估计是因为他的水军才能在韩军中比较有用武之地),但李宝却不愿,反去投了岳飞。

李宝在岳飞军中没待多久,因思乡心切,又拉了四十多人北归。岳飞知道后,不但没有加以惩罚,反而授意他在敌后伺机打击金兵。绍兴十年金人破盟,李宝立刻在敌后举兵,先败敌于兴仁府,后又奏捷于曹州、宛亭、渤海庙。宋军主力撤退后,李宝不得已南归,经过楚州时韩世忠想把其部收编,李宝痛哭流涕,只想在岳飞手下效命,韩世忠无奈写信给岳飞,岳飞回信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