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翔-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夺,继而被秦桧、张俊诬陷谋反,高宗下令赐死,距郾城大捷只有一年的时间。

公平的说,岳飞与金主力的交手次数并不多,最辉煌的也不过郾城、颍昌之战,如果单论战绩,未必就强过吴氏兄弟甚至刘锜,但岳飞的进攻性以及大局观是其他南渡诸将无法比拟。郾城、颍昌两战是宋军在抗金战争中为数不多的野战获胜战例,岳飞所部骑兵不过数千人,但屡屡击溃金兵,足见岳飞在骑兵方面的造诣。纵观岳飞的一生,攻击要远远多于防守,究其原因,恐怕是天性使然。南宋若想收复中原,需要的正是岳飞这样的将领。

与其他南渡诸将不同,岳飞并不满足只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他很早就开始构思收复所有失地的大战略。他自绍兴五年就开始联络两河豪杰,收集各种有关金人的情报;白手起家建立了一支十万多人的大军,并以襄阳作为前进基地;严格军纪,网络各方面的人才,可以说,与收复失地有关的方方面面他都考虑到了(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在收到赵构十二道金牌的时候岳飞有多么的失望)。

岳飞的作战方式类似项羽+韩信的结合体,战术层上,个人战斗力超强,常常带头冲锋陷阵,又善养兵,能得士卒死力,故往往能以少胜多;战略层上,足智多谋,屡出奇计,善于用间;另外在后勤、补给等方面,似乎也颇有心得(养兵十几万可不是说说玩的)。面对这样一个几乎是军事全才的怪物,也难怪金兵为之胆寒。

优点说完了,再来谈谈缺点。岳飞在军事方面是不世出的奇才,但人际关系却处的不怎么样,在八字军和上司王彦就搞得很僵,自成一军后和张俊、张浚等文臣武将的关系也不算太好,后来甚至连皇帝都得罪了,唯一能制住他的似乎只有宗泽。张俊、秦桧、赵构之流的小人也就罢了,但连王彦、张浚也对岳飞颇有微辞,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其实看过宋史岳飞传的都心里明白,岳飞此人过于直率,想什么说什么,脾气也不太好,经常顶撞上级,自然不招人喜欢。

如果仅仅是“大嘴巴”也谈不上有性命之忧,毕竟宋朝对待大臣还是比较厚道的,偏偏岳飞的政治敏感性还特别差。全国上下一片“和”声之际,他与秦桧、张俊顶牛,常常口出怨言;高宗春秋正盛,他上书催赵构立储;秦桧、张俊陷害韩世忠,他飞书通知,还让张俊知道了……总之得罪人的事干了不少,淮西事件更是让赵构都怕了他,不过分的说,那时赵构应已有杀岳飞之心。以上种种,再加上岳飞不同于其他将帅的优点(廉洁、有大志、亲文士、仪表不俗等),在秦桧、赵构等人的眼里是十足的危险人物,必欲除之而后快。可以想象,当秦桧递上诬陷岳飞的罪状时,赵构应该是毫不犹豫的批下“赐死”二字的。

岳飞的悲剧,一方面由于他生在了宋朝这个重文轻武、进取心不强的时代,另一方面也是由他的性格所决定。不过话说回来了,如果岳飞圆滑一些,恐怕也不可能在身后获得如此大的名声。

辉煌时刻:

兀术大恸曰:“自海上起兵,皆以此马胜,今已矣!”

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韩世忠

韩世忠是西军的老兵,打过西夏,平过方腊,还参与过进攻燕京,立下的功劳也不少,但到靖康初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武节郎”(也就是尉官水平)。老韩虽然对溜须拍马、巴结上司一套不太在行,但为人豪爽,手下颇有一些死党。金兵南下后,天下大乱,韩世忠逐步开始现露头角,步入高级军官的行列。

韩世忠是最早与赵构接触的将领之一,有“拥立”大功,因此得到赵构的信任,官运亨通。刚开始他也是主要与叛军流寇作战,与金兵也打过几仗,败多胜少。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下,韩世忠部溃于沐阳,损失惨重,几乎不能成军。但后来的苗刘兵变,韩世忠是平叛第一功臣,因此获得了节度使的军衔。

韩虽然出生北方,但到江南数年,却很快学会了水战的要领,并组织一支颇为精锐的水军,这支部队不久就派上了用场。苗刘兵变同一年,兀术渡江南下,追的赵构亡命海上。韩世忠陆战失败,但利用水军截断金兵的退路,几乎把兀术活活憋死,后来靠着几个汉奸帮忙才算勉强逃出。

之后,韩世忠和其他将领一样,加入剿匪工作,平范汝为、刘忠,招降曹成,战绩相当不错。绍兴三年,韩世忠与刘光世交换防区,从建康调到楚州,自此以淮东为基地。因所辖区临江、临海,因此很注重水军的建设,每次出击,几乎都有舟师配合。绍兴十年金人败盟,韩家军也与金兵打了几仗,有小胜,收复了海州,但顺昌、郾城、柘皋等重大战役都没赶上,支援濠州又差点被金军断了后路,狼狈逃回。总的来说,终韩世忠一生,对金兵的战绩不能说太好(建炎三年的溃败,黄天荡功亏一篑,数攻淮阳而不克)。

韩世忠虽然为五大帅之一,但手下部队并不多,宋史说他兵不过三万,即使再加一些,估计也应在五万以内。而他本人,也善于率小部队作战,最喜欢的就是率数百或千余“死士”对敌军发动逆袭。韩平时治军很严,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其部军纪也相当不错,这在南宋军队中是相当难得的。

在战略战术方面,韩对偷袭、设伏、虚张声势等传统招数能够熟练运用,但更高层次的谋略就显得力所不及了。相比岳飞这样的全才,韩世忠更类似魏延、李定国一类的人物。

韩的晚年要比岳飞幸福的多,只是被剥夺了兵权赋闲在家。虽然他也曾被秦桧、张俊等人陷害,但终能逃过一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乃平定苗刘兵变的第一功臣,救了皇帝一命,真要杀了他,赵构心里可能还真有些不安。

韩虽然对金战绩一般,但却是坚定的主战派将领。后来岳飞蒙冤下狱,韩世忠也是少数几个敢于替岳飞说话的人之一,人们常常把岳韩两人相提并论,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辉煌时刻:

世忠每出军,秋毫无犯,军之所过,耕夫皆荷锄而观。

世忠在楚州十余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太后自北方闻世忠名,特召至帘前,曰:“此为韩相公邪?”慰问良久。

宗弼见世忠整暇,色益泪,乃求假道甚恭。

吴玠

吴玠也是西军出身,资历似乎比韩世忠略浅,但靖康初年也是副将了。吴玠早年在曲端手下效命,对金兵颇有胜绩,与岳飞有一拼,因此很得在陕西督军的朝廷大员张浚的赏识。建炎四年富平之战,张浚把西军的老本几乎赔光,时人都认为四川恐怕不保。但吴玠收散兵数千人,死守于川口前方的要隘和尚原,两次把金兵的入川部队打的大败,成为蜀中不可逾越的屏障。宋廷顺水推舟把他提拔为节度使,专门负责川口之地的防守。

金人垂涎四川富庶,一心要入川。先是想绕开吴玠,直接进攻四川,但因吴玠紧急回援而未能如愿。兀术、撒离喝等人度吴玠不死,永难入川,于是以破釜沉舟之势率精锐猛攻吴玠军。绍兴四年,最大规模的攻守战发生在仙人关,金人此战可算是不惜老本,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号称一日百余战,但在吴玠、吴璘、杨政等将的奋战下还是以失败告终。至此金人知短期内无法图蜀,开始在陕西积草屯田,做长期对峙的准备。

南渡诸将中有不少都死的较早,吴玠就是其中一个。绍兴九年宋金议和时,他就病死于仙人关。以他和岳飞的关系,如果多活几年,应该会和韩世忠一样替岳飞求情吧(吴玠曾送岳飞美女,但被拒,吴玠反而因此十分佩服岳飞)。

吴玠是防守战的高手,对以步克骑也颇有心得。喜读书,善做笔记,对金人的作战方略研究的比较透,因此每战都能有针对性的制定策略。面对吴玠,金人在战术方面是没有任何优势的。川口地区虽然屡屡面临金兵的入侵,但却一直掌握在南宋手中,不能不说主要是吴玠及其部将的功劳。单论对宋金战局的影响,估计吴玠要在南渡诸将中居首位了。

史书上说吴玠两大缺点,一是好色,在四川搜罗了不少美女;二是为人倨傲,和同事关系处不好,老上司曲端被他害死,同僚王彦、郭浩等因与他不合而被调走。晚年更喜食金丹,最后终因服食金丹而死,成为中国历史上被金丹害死的又一牛人(当然,也不排除金人奸细买通方士下毒的可能)。

辉煌时刻:

金兵来攻,玠击败之,撒离喝惧而泣,金军中目为“啼哭郎君”。

玠曰:“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

吴璘

有一个名人哥哥有时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凭借哥哥吴玠的声名,吴璘得以在西军中迅速崛起;但当他取得了不亚于甚至超过其兄的功绩时,却依然无法摆脱兄长的阴影。人们在谈到吴氏兄弟时,总是先说吴玠,再说吴璘(本文也不能免俗……)。

吴璘早年一直跟着哥哥在西军中打拼,吴玠在绍兴初年两次大败金兵(箭筈关、和尚原),吴璘都出力甚多,后来的仙人关之战更是居功至尾。吴玠去世以后,朝廷用文臣胡世将为川陕军区司令,胡不懂军事,于是将行军打仗之事尽委于诸将,吴璘凭借其战绩、资历以及与吴玠的关系,逐渐成为川口诸军的实际指挥官。

金人败盟之后,老对手撒离喝又犯川口,但很快就被吴璘击退。此时的陕军已经今非昔比,很快转入反攻,连续在野战中大败金兵,并攻城略地,收复扶风、秦州等地,正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朝廷与金人议和,吴璘被迫撤兵。

绍兴十二年宋金议和以后,吴璘所部有近二十年的时间无仗可打,但并没有因此放松了训练。等到完颜亮败盟,吴璘以六十高龄仍然亲自上阵督战,与金兵大战数阵,但此时陕军因为南宋朝廷长期奉行的投降政策,战斗力已有所下降,德顺之战先胜后败,伤亡不小,最终结果是互有胜负,打了个平手。

宋金再度议和之后,吴璘知道自己保卫川口的历史使命已基本完成,遂转而致力于内政建设,在汉中修堰溉田,最终病死任上。

吴璘在几十年的战斗生涯中,将其兄以步克骑的战术发扬光大,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叠阵”(有点类似著名的瑞士步兵方阵),针对宋金两军的特点总结了“四长四短”的战术思想,著有《兵法》二篇(可惜这些宝贵经验似乎没有流传到明朝)。镇守川口二十余年,论威名虽然不如吴玠,但实际战绩上却超过其兄。

在对待朝廷的态度上,吴璘与岳、韩等强硬派有很大区别,属于典型的“老实孩子”,对朝廷的命令基本上是毫不犹豫的加以执行,德顺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连部将都认为对朝廷并不很坚决的撤退命令应该“灵活”对待,但吴璘还是老实退兵了,最终导致被金兵追击损失惨重。

可能有人会说吴璘过于谨慎,但作为掌握重兵的高级将领,身处一个文官掌权的时代,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很重要的。吴璘能够成为南渡诸将中为数不多长寿并能保全晚节的人,他的处事方式是值得借鉴的。

辉煌时刻:

璘驻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