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所有提灯的宫人都不禁往前走了上去,一下子将四周照亮了。
太后伸手又仔细的检查了一下王太后的伤口,这才舒了口气:“太后娘娘放心,毒没有扩散,但是还是要服用一贴清毒的汤药。”太医说着让那些宫人快将太后娘娘送回长乐宫,他去准备汤药。
王太后由王浣跟一个宫人扶着站了起来,脸色并不好看。
所有人都往旁边又挪开了一些位置。平安也扶着笙歌往后退了两步。
王太后被扶着经过笙歌身边的时候,竟停住了脚步,也没说话,就是凝视着笙歌,笙歌低着头,王太后看了良久,还是王浣开口,王太后才收回目光。
王太后才走了三步,笙歌却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胸口好像有股烈火在燃烧,这股痛楚逐渐蔓延至全身,几乎要将人烧成灰烬,然后这股火又再次聚集涌向心口。
“哎!这口血终于吐出来了!快,准备施针。”迷迷糊糊之际笙歌好想听见有人这样说。然后她很努力的试着睁开眼睛,看不太清楚,只觉得眼前有很多人影晃来晃去。
可是笙歌没力气看清楚,再一次失去意识。
睁开眼睛的时候,笙歌看见了赵衍。
殿中灯火摇曳,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但是夜一定很深了。
赵衍靠着床头睡着了。
笙歌长时间的注视着赵衍。很久很久,看的眼睛有些干涩,可是赵衍依旧还在。笙歌抬起手来,非常缓慢的轻碰了一下赵衍的手,待她确定这个赵衍是真的之后,收回了目光。
赵衍守在她的床前,如果不是她病的不清,那真是不可思议。
谁料在笙歌的手还来不及放下,赵衍在半空中抓住了她的手。
笙歌一惊,可是却没力气把手从赵衍手中抽离。
“你醒了。”赵衍顺着笙歌的手看向她的脸,四目相对之下,赵衍这样说道。
笙歌想回应,可是却发现,连开口的力气都没有。顿时眸光便黯淡下来。
赵衍将她的手放下,然后站起来,大概靠着床头睡的太久,身体有些僵有些麻,他站起来活动了一下。
然后走出殿外,好像能听见他与谁的说话声。
不多时,他便进来了。
“知道自己昏迷了多久吗?”他的嗓音格外轻柔。笙歌侧头静静的看着他,她说不出话来,所以只能看着。
“五天,乐笙歌,你昏迷了五天。”赵衍似乎看出来她没力气似得,然后自己开了口。
五天。
笙歌眼睛轻眨了下。五天,她觉得好像睡了大半辈子。
现在醒了,除了全身无力也没有别的不适。
所有的痛苦都随着她的醒来而消失不见。
“太——后。”笙歌张了张口,好不容易发出点声音。
赵衍的眉头因为她说的这两个而微微皱了起来,可是又不能说他皱眉是因为他不满。
或许他在想,自己都成了这样,却还想着别人。
可是那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他的生母。
“母后平安无事。”赵衍告诉她。
“倒是你,差点没命。”他说着时,眉头皱的更深了。她好像真的又在生死边缘徘徊了一次。
她差点死了?笙歌垂眸。眸子一瞬间变的空洞。
静默了片刻,殿中响起了脚步声,笙歌的目光穿过赵衍的肩头,然后朝门口看去。见平安端着托盘进来了。
赵衍在床沿坐下来,然后侧身转头看向平安。
平安低下头,走到床边跪了下来,然后半举起托盘。
赵衍伸手端起了碗。
“既然醒了,就先喝点清粥。”赵衍一手拿起勺子,舀了一口粥搁嘴边吹到合适的温度,之后往笙歌嘴里送。
动作轻缓体贴,真不像一个大男人会拥有的优点。
笙歌勉强张了些嘴,赵衍非常谨慎,没让粥水弄脏笙歌的唇角。
“乐笙歌,早点好起来。”赵衍收回了手,没见笙歌咽下去。
笙歌抬眸又看了一眼平安,她正紧张的看着她。她是在为她担忧啊。她与她是主仆关系,自进宫之后才认识,认识的时间还不到一年。
可是在她生病的时候她会紧张,她痛苦的时候她会难受。
她与平安,没有血缘关系,可是她的关心是真的。
笙歌将粥咽下去,是什么味道她不知道,大概原本就是没有味道的。
赵衍见状,又舀了一勺喂到笙歌嘴边。
他待她这样好,是因为她救了他的母后吧。
她的目光已经落在了赵衍的脸上。
“这次母后能安然无恙,多亏了你。”两人眸光紧紧的纠结在了一起,笙歌因为这句话而合上了眼睛。
赵衍以为她累了。喂食的动作停住。
其实笙歌只不过是在自嘲罢了,在心底嘲笑自己。合上双眼,只不过是不想精明的赵衍看出她的一样。
“在你昏迷的时候,母后来看过你。”赵衍的话在笙歌耳边回荡。
这一次,她受了不少苦。
可是,不论如何,目的总是达到了。
脑子里回想起了那日在河边与万俟彧见面时的对话。
‘到时候我的人会将毒虫放出,等到太后被咬之后,你上前帮太后将毒吸出。’
‘如果我不这么做呢?’
‘那一一太后会死。
☆、第78章 淑妃
——
重华殿乐修仪;秉性柔嘉,持躬淑慎。于宫尽事,克尽敬慎;敬上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椒庭之礼教维娴,堪为六宫典范,实能赞襄内政。今册为正一品淑妃,即刻起搬至永福宫,钦此。1
唯太监所有的尖细嗓音在重华殿正堂中回荡。
笙歌嘴角含着淡淡笑意。从安德手中接过圣旨。
“臣妾谢皇上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安德低眸细细的又忍不住打量了笙歌片刻,笙歌谢恩之后在平安的搀扶下站了起来。
安德想;笙歌很幸运。
这张脸看上去着实美丽,可是与慎夫人相比,还是差了些。人是聪慧,可是又与宫里明争暗斗的女人不一样。
她不是这后宫容貌天资最出色的一个,可是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稳。
每一次晋封,都是由他来宣旨。他是看着她从百名秀女之中脱颖而出,然后今日成为了淑妃。
吕贵嫔已经不在,慎夫人不知何故不再踏出关雎宫。
赵衍又在这个时候封她为淑妃。
放眼望去,这后宫之中,除了她之外,还有谁能担当这管理后宫之事?赵衍意图很是明显。而她能成为淑妃又得太后默许。
安德转过身对着身后四个宫人一挥手,那四人立刻走上前来,两个太监两个宫女,他们在笙歌面前跪下。
“给淑妃娘娘请安。”
这时安德又道:“娘娘,这四人留下来伺候娘娘。”不知何故,安德最后又补充一句道:“是皇上的意思。”
笙歌点头。
“谢皇上。”若是赵衍的意思,那么这几个人应该不会太碍事。
当日,笙歌便迁往永福宫。
这个重华殿,最终还是离开了。那些她与平安亲手种下的花草树木,竟有些不舍。
‘你即使不能让太后喜欢你,至少也要让她不这么提防你。后位空置多年,两个位份稍高的,一个死,一个永远都不可能得权。如今,再没有人如你一样得赵衍信任,所以,晏儿啊。为父帮你想到了一个方法。’
从平安口中得知,自那晚太后在湖边被毒虫咬伤之后,赵衍命人清理了周边,以防再有人被咬。
可是赵衍不会知道,太后被咬根本就不是个意外。而是故意设计,是万俟彧计划的,一切安排的天衣无缝,让所有人都觉得那只不过是个意外。
而她现在已经是九嫔之首。
如果此事被赵衍或是太后知道,她恐怕就要死无葬身了。
平安看着远处身处梨花林中的笙歌,她痴痴的站在这里已有半个时辰。不动亦不说话。平安犹豫要不要上前提醒,可是又怕无端扰了笙歌清净。
梨花早已经谢了,眼前葱翠,还可以看见尚未成熟的青涩果实。
今日搬入永福宫,她陪笙歌在宫里走走看看。
没想到偏院中竟有好些颗梨树。然后,笙歌就在这里驻足,一停便是半个时辰。
她都忘了,梨花该是什么样的。
笙歌合眼细细回想。今年梨花开的时候,她没赶上。如今好不容易看见梨树,却已经是果实快要成熟的季节。
还有四天,就是楚奕的生辰了。
到时候,赵衍会带着她去左相府。
真想看看,楚奕再见她之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娘娘,皇上来了。”
急促带着喘息的声音拉回了笙歌的思绪,她眨了眨眼睛,转身看见宫人喘着粗气,挺急的模样。
看来是找了颇久,才找到这里来的。
笙歌见状,从梨树间走出来。
可是还没走出来,树上竟有一只梨,大概是没长稳,竟然砸在了她身上。笙歌楞了一下,笑着弯腰将梨捡起来,拿在了手里。
她笑着走近赵衍。
心情极好。
赵衍见状心中竟有些心悸。
“去哪里了?宫人找了这么久。”
只见笙歌冲赵衍晃了晃手中的梨,然后道:“刚刚搬来永福宫,当然四处走走,熟悉环境。”
赵衍的目光从她的脸庞转移到她手中的梨上,继而再次回到她脸上之时,他道:“去过偏院了?”
笙歌有些微怔。
“嗯。”
犹豫了一下,笙歌还是问道:“皇上知道偏院有什么?”
他刚刚看见她手中的梨就问她是不是去过偏院。
“那里不是有好些棵梨树。”赵衍低头与她对视。笙歌又问:“皇上怎么知道。”
“爱妃不是喜欢梨花么。在这宫里,就永福宫偏院有栽种。”
所以他才下旨让她搬来永福宫。
闻言,笙歌有些愕然。
赵衍何以得知,她喜欢梨花。
见笙歌表情有些不适。
赵衍伸手,手指抚过她的额头。
“瞧瞧,热成什么样了。”说完,揽着她就往殿中走去。
笙歌还是没忍住心中好奇。
“皇上怎么知道臣妾喜欢梨花?”莫不是他特意还问过万俟彧不成。
梨花,离花。
世人都觉得,梨花太过苍白,且名字带离,她是一种不吉利的花。
可是她偏喜欢梨花,雪白而美丽,柔美且坚毅。
那一年,风轻扬,梨花飞舞。那时在梨树下的楚奕,是那么那么的迷人。
就那么一眼,她便已经无法自拔。
她不知那是孽缘的开始。而她,在嫁给楚奕之后,就已经被万俟家放弃。
赵衍并没有回答笙歌这个问题。
笙歌也没太认真,非要他回答。
“多谢皇上。”笙歌淡淡道。
“乐笙歌。”赵衍拉着她跪坐下来,又唤到她的名字。
笙歌抬眸看着他。
赵衍拉着她的手,目光深深,眼角含笑。
“近来母后越发催促子嗣之事了。”赵衍这样说道。
笙歌僵了一下,然后问:“皇上登基多年,至今都没有一儿半女,太后娘娘心急也是理所当然。”笙歌说着,心里却在想,要是太后娘娘不急,那只说明,赵衍不是她亲手的孩子。
“现在,朝堂稳固,皇上也可考虑此事了。”
笙歌想起那日在湖边太后说的话,原本这些话她不适合说,可是赵衍竟在她这儿提及,那么她也就说上两句吧。
虽说,还有一事未了,可是,如今赵衍地位,哪里是那么轻易就能被撼动的?想必楚奕也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这么多年来,都未有动作。
赵衍已经是皇帝,而当年的太子已经死去。
有些事情,稍微思量,便会知道其中利弊,该做亦或者不该做。
楚奕不是蠢笨之人,在朝堂这么多年,也懂得审时度势,不可能会以卵击石,何况,如今他大仇得报,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