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淳于越提到的这个田常,曾杀死了齐简公,控制了齐国的大权,此后,他的子孙篡夺了齐国的王位,建立了齐国,是所谓〃田氏代齐〃。〃六卿〃是指晋国大臣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家。六家矛盾重重,争夺激烈,最后韩氏、赵氏、魏氏三家得胜,建立了韩、赵、魏三国,是所谓〃三家分晋〃。秦始皇听淳于越提起这些古事,心中一惊,思忖起来。
这时淳于越又道:〃治国应师法古代。不师古而使国家得到治理的,臣未闻之矣,望陛下勿为周仆射的阿谀逢迎而加深过错。〃
在秦王朝刚刚建立之初,秦廷中有过一场是否实行分封制的议论,当时,丞相王绾便是持此论者,因李斯的极力反对而作罢。今天王绾也在场,旧事重提,不仅勾起了他对李斯的愤懑,于是指桑骂槐地说:〃分封之仪并非始自今日,只因朝中有人故意作梗,存心坏陛下大业,分封诸王终未实现。如今淳于博士再陈诤言,实为可贵,望陛下体谅臣之愚忠,速行分封!〃
秦始皇转向李斯,问:〃丞相以为如何?〃
李斯早就主张实行郡县制,不赞成分封,所以对此老调重弹不屑一顾。尽管过去他与淳于越关系较密,但如今二人业以远疏,所以他便不再顾及旧情,旗帜鲜明地说:〃世情须随时代变迁而变,制度也应顺乎世情,故而不可将夏、殷、周三代的制度挪用于当世。陛下创立了千古大业,建立了万世功勋,政令由陛下一人决定即可,何必师法古人?郡县制乃陛下亲定,实行以来,其优长显而易见,陛下若罢郡县而重分封这不是向天下人表明郡县制错了吗?这样做陛下的威望何在?此外,若废止刚刚实行的郡县制,必将引起动乱,二臣所言决非安邦之计,而是祸国之论?〃
王绾大怒道:〃李丞相休要加罪于人!〃
淳于越见李斯如此盛气凌人,也很气愤,说:〃李丞相,我等是研讨国家大计,还是心平气和些为好吧。〃
秦始皇摆手制止道:〃卿等不要争了。郡县制已行,朕无意更改,卿等勿言矣,今日是喜庆之日,还是喝酒吧。来,举觥!〃
〃请陛下举觥!〃众臣应和道,一场争论遂告结束。
李斯是带着三分醉意回到家中的。此时,莹女已令婢女将卧具准备停当,只待李斯前来。自从那日莹女侍寝之后,李斯觉得莹女虽年过三十,但其肌肤之滑腻、谈笑之温柔决不亚于十几岁的福儿。更重要的是,莹女具有福儿所不具备的成熟美和一往情深的体贴,所以莹女又渐成了李斯的忘忧草、解语花。不过,今天夜晚,李斯却无暇与莹女温存,他心里有事,难以入睡。
这事得从宴会上那场争论说起。李斯看到,王绾、淳于越泥古不化,鼓吹陈腐之见,不仅仅是想把王朝的车轮拉向倒退,也是存心和他作对。他们所凭恃的是儒家的一套陈词滥调,若就此上书皇帝,焚烧《
诗 》、 《书
》,既可实现思想上的统一,强化中央集权统治,又可公报私仇,一解对王绾的心头之恨。至于淳于越,他虽与他并无积怨,但他与王绾站在了一起,也就顾不得许多了。他挥笔写道:
丞相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立,语皆道古而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则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者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
诗》、《书 》、百家语者,悉诣守、尉皆烧之。有敢偶语《 诗》、《书
》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在这里,李斯没点名地对王绾、淳于越等儒生进行了强有力的抨击,指出,腐儒们不学当今法令,只是一味地取法虚无缥缈的三代之事,卖弄知识,批评朝廷,惑乱视听,弄得里巷议论纷纷。他们欺骗皇帝博取称誉,组织一群人在下面制造谣言,必须对其严加禁止,把非秦朝的典籍全部烧掉,如有人想学法令,不必学习古代,向当今官吏学习则可。
李斯在这里说的〃以吏为师〃是针对王绾、淳于越等人的〃以古为师〃说的。此语借用于韩非的《五蠹》,文中有这样的话:〃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其人被李斯所害,其文又被李斯所用,真是莫大的悲哀!
李斯写完这道疏以后,又另用简册写了一连串的名单,淳于越的名字也列入其中。李斯面对〃淳于越〃三字端详良久,低声自语道:〃淳于越,我等友情已尽,你自作自受,休怪我也!〃
李斯将奏疏简册捆好已是深夜,此时,莹女已侧躺在榻上睡着了,那张白皙的脸上还残留着火热的期盼。
三
李斯的密奏上呈之后,咸阳宫一片宁静,一如往常。但冯夫人和莹女却发现,这几天,李斯的情绪却十分烦躁和焦虑。他似乎在等待,等待着一个重大决策的实施,但他又没有足够的把握,故而坐立不安,踱来踱去,对于冯夫人和莹女的百般体贴,根本不放在心上。这事情太重大了,成败与否足可关系到他今后的命运和秦国的未来。
第四天,咸阳宫终于派人传来秦始皇的口谕,召李斯进宫议事。李斯不知是吉是凶,忐忑不安地来到咸阳宫。
秦始皇是在一间侧室内与李斯单独交谈的,没有第三人知道这次密谈的经过,然而,随即公布的〃焚书令〃却为这次密谈作了最具权威性的披露。
这个盖着皇帝御玺的诏令实际上是李斯密奏的翻版,称:为了明法令,定一尊,必须禁绝惑乱黔首的异端邪说,私人所藏的各国史籍要一律上缴销毁,只准保留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令下后三十日不交者脸上刺字,发配边疆服劳役;谈论《诗 》 、《书 》诽谤当代者诛灭全族,官吏知而不举者同罪。
这一诏令的下达,标志着思想文化领域内一场大劫难即将来临。在这之前,虽诸侯纷争,战乱不已,但思想文化却是异常活跃,各种思想流派、学术团体各抒己见,异彩纷呈。仅就学派而论,便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农家、杂家等,号称〃九流十家〃,学术思想繁荣昌盛。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之初,也曾从六国的宫廷和民间搜集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同时又征聘了七十多位学者,授以博士之官,并召集诸生多人对这些文献进行清理甄别,为我所用。秦始皇曾经说过:〃我收天下之书,召文学方术士清理,可用者进行奖励,不中用者尽去之,欲使天下太平。〃
然而,秦始皇不久即发现,这些博士和诸生都是旧时学者,满脑子儒家的克己复礼的说教,还对当今制度说三道四,这样,一向蔑视儒家、推崇法家的秦始皇便不能容忍了。李斯的密奏可以说是和秦始皇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考虑再三,经与李斯密商,作出了这个震惊天下并影响到此后历史发展的重大决定。
焚书令首先在朝臣上朝时宣布。鹤立在排班中的朝臣一时被惊得目瞪口呆,那些藏有私家书的朝臣更是吓得面如土色,惶恐万状。而在这时,李斯却用一双凶狠狡诈的目光扫视着,像是一只猛兽在寻找着自己的猎物。
这一天,天气特别冷。虽然才是初冬,但渭水岸边已有了冰碴,呼啸的北风肆虐于天地间,树枝上残留的枯叶被刮落到地上,光秃秃的树木变得丑陋而萧条。天是灰色的,太阳黯淡无光,不多时又飞舞起雪花,咸阳城笼罩在肃杀的气氛中。
达官贵人们都在自家的房屋里东翻西找,将被列为禁书的简册或手提,或肩担,或车拉,像是送瘟神一样送到渭水南岸一个叫做厌槌坡的地方。这里是朝廷指定的焚书场,大量的禁书将在这里销毁。
焚书令在朝臣中宣布的同时,又露布于咸阳城的大街小巷,咸阳令则通过乡、里等基层组织,遍谕每一户居民。
新任职的咸阳令是姚贾之弟姚奢,他是新近从琅琊郡郡守的位置上调任为京官的。秦始皇巡游琅琊时,姚奢殷勤备至,很得秦始皇青睐,于是,这个远在边远之郡的郡守摇身一变为国都的最高长官。此职是皇帝眼皮底下的第一地方官,要比琅琊郡郡守重要得多,对此特殊恩赏,姚奢自然是感激涕零,发誓竭尽忠诚,报答皇帝隆恩。
姚奢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收缴禁书上了。白天,他亲自率随从到乡、里,与乡中掌管一乡之教化的三老和一里之长里正一起,挨家挨户地搜查,用异常严厉的口吻传达皇帝谕旨,扰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与此同时,姚奢又被掌管焚书的丞相李斯面授机宜,组织起一支夜间巡逻队,穿行于咸阳城中,以堵截被转移的禁书。
每天夜晚,阵阵急促的马蹄声和狗的惊吠声、人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合成了这些天来咸阳城的特有的噪音。夜巡兵卒不仅收缴了一车车《 诗 》、《书》简册,而且用木枷铁锁拘捕了许多读书人。被捕者名单是李斯预先拟好并经秦始皇审定的,所以入夜擒拿,无一走漏。禁书简册被拉到厌槌坡,被捕者则押到咸阳狱中。一时间,咸阳城成了座大监狱,五十万居民被推向血腥的恐怖之中。
这几天,淳于越却出人意料地平静。他预感到在劫难逃,整日呆在家中,整理着书房中的简册。他因多年来研读儒学,书屋中《 诗 》、《 书 》及诸子百家的书简应有尽有。这是他大半生的积存,他视此为生命。若将这些宝贵的简册都交出去烧毁他毋宁去死。这些简册大都属于他的私藏,他已研读多遍,上面批注着自己的一得之见,他有一个夙愿:有朝一日将这些见解整理出来,汇成一册,留给后人。但现在,这个夙愿已无法实现了,他将失去这赖以生存的一切,失去自己的寄托和追求,失去他自己。严酷的现实使他万念俱灰,欲哭无泪,束手无策地等待着灾难的降临。
敲门声。他的心猛地一阵颤抖,然后本能地扑到那一堆简册上,像是保护着一个即将被扑毙的生命。
〃淳于博士,淳于博士在家吗?〃
淳于越觉得这声音好熟悉,正琢磨着,那人已经进屋,猛抬头,原来是公子扶苏!
〃皇子,是你,你怎么来到这里?〃
〃扶苏有要事相商,十万火急,故贸然造访。〃
淳于越闻听,赶忙让扶苏落座,紧紧地关上了门。
秦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刚毅宽厚,诚信待人,在朝臣中威望很高。他不像其他皇子那样浑浑噩噩,纵情声色,而是知书达理,忧国忧民。他从师于本朝名儒淳于越后,二人情意深笃,扶苏对淳于越敬重有加。扶苏是向淳于越报告一个不幸的消息的。他说,方才丞相李斯去了咸阳宫,弹劾丞相王绾诽谤朝政,借古讽今,并主张对七十二个博士进行大搜捕,这消息是扶苏偶然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