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雄志-第8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懔礁鋈ザ吮枥础!�


“是。”两名丫环甚是乖巧,听得老爷交代,便一齐转身走了。猛见两名少女离去,那崔轩亮哎呀一声,大气还不及喘上一口,便一马当先冲入后厨,还怕慢了一步半步。


俗话说:“猫见腥,涨破脊梁心”,侄儿丑态百出,崔风宪满面涨红,一张老脸不知哪儿搁去,眼见徐尔正笑嘻嘻地瞧着自己,忙羞愧道:“对不住,这……这孩子打小就是这德行,却让大人笑话了。”徐尔正摇手直笑:“没事,年轻人,应该的,应该的。”


人逾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徐尔正辈分极高,乃是洪武年间第一批进士,为人却颇随和,天下一切都已见怪不怪。阳光颇烈,大海却是蔚蓝辽阔,任谁都要胸怀大畅。徐尔正吹着海风,一边远远瞧着崔轩亮,捋须含笑道:“震山,你自己有儿子吗?”崔风宪叹道:“咱们崔家男丁不旺。我自己只有两个女儿,我大哥也只留了这个命根子下来。唉……都怪我老婆,把他惯坏了。”


徐尔正笑道:“这也不能怪尊夫人。瞧瞧这孩子,多讨女人家喜欢?”


远处传来银铃般的笑声,只见侄儿抱起了小狮子,在少女面前蹦蹦跳跳,傻气愚蠢,直逗得两名婢女咯咯娇笑,片刻也停不下来。


崔风宪叹道:“不瞒大人。我这侄子别的能耐没有,就是这水磨功夫厉害至极。为搏佳人一笑,他可以装乖露丑,倒立悬梁,便算丢光十八代祖宗的颜面,这小子也是在所不惜。”


这话一说,更逗得徐尔正猛拍大腿,仰天大笑:“难得!难得!令侄如此人品,天下罕有呢!无怪尊夫人宠他了。”


都说“虎父无犬子”,这崔轩亮却不知怎地回事,打小性情便和英雄好汉透着相反,人家读书掉发悬梁,他老兄昏昏欲睡,念书写字、手艺巧工,甚且是强身练武,没一件事能专心,便连赌博饮酒也是心不在焉,说来世间唯一能让他痴心挂记的,便是那两个字:女人。


打十四岁起,崔轩亮便魂不守舍,每逢女人经过,不论老幼美丑,总要让他双眼吊直,迷糊个半天。崔风宪怕他做出有辱门风之事,便将之关在家里,不许出门,谁晓得此子在家中闷了几日后,居然和两个堂妹打情骂俏起来,什么大老婆、小老婆的乱叫一通,气得崔风宪拿起大榔头,追得侄儿落荒而逃。


也难怪侄儿风流了,如同过世的大嫂,崔轩亮肤色白晰,五官秀美,样貌可以说是百中选一,俨然便是个翩翩公子。除此之外,他还有个别人求之不得的好处,他长得高。如同当年的大哥,侄儿体格魁伟,虽在弱冠年纪,却比叔叔高了半个头,可说得天独厚。这蝶恋花之事,自是演之不尽。什么练武读书,全都不如一场春梦。


眼见崔风宪长吁短叹,徐尔正笑道:“震山,你别老是愁眉苦脸的。你这回去烟岛,不就是要去找魏宽提亲的么?想贤侄如此神通,此行必定满载而归啦!哈哈!哈哈!”


听得徐大人着意调侃,崔风宪更窘了,忙道:“大人别笑话我了,这魏家已经放出话来啦,这回不论是谁来求亲,哪怕你是皇亲国戚、天王老子,一样都得过三关。凭我侄儿那点乡下道行,能讨到什么便宜?”徐尔正哦了一声,道:“怎么?讨房媳妇,还得过关斩将啊?”


崔风宪叹了口气:“这魏家小丫头是出了名的貌美,东海上远近驰名,不单中原的几个豪族世家想结这桩婚姻,连朝鲜、东瀛、琉球的贵族也遣使来攀附,你想魏家答应了这个,不免得罪了那个,还能不立个规矩出来么?”


徐尔正道:“这魏宽年轻时英雄盖世,怎么临老来挑个女婿,反倒瞻前顾后、婆婆妈妈的?”崔风宪叹道:“这大人就不晓得了,现下烟岛当权的不是魏友逢,而是他的老婆宋莲香。”


徐尔正惊赞道:“山东宋莲香,谁见谁遭殃,这下有好戏瞧了。”


这魏宽夫妇并非普通人。昔年永乐帝在世时,魏宽名义上虽只是个大内侍卫,却能统管皇城禁军,帝座跟前第一红人,威权无限。到了永乐帝驾崩后,诸将有的恋栈权位,有的告老还乡,却只有魏宽一人见识深远,他明白自己是当朝新贵的眼中钉,倘要留在中原,早晚难逃一死,于是便在新婚妻子的鼓励下,于四十四岁那年毅然辞官,远渡重洋,来到一处荒岛隐居,这便是此行的去处:“烟岛”。


当年魏宽选择烟岛作为退隐之地,实则大有深意。首先此岛地理奇佳,恰恰处于中原、东瀛、高丽、琉球诸国之间,算是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若有人要寻他的晦气,自也鞭长莫及。其次这个岛屿岸高水深,只消好好经营,不愁没人来此避风,果然在他的苦心整治下,这烟岛十余年来人烟渐密,物资渐多,竟从破落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了一处气象万千的海上大城,而他魏宽也从大内侍卫摇身一变,成了个不可一世的大富豪,傲视东海,无可匹敌。


能者无所不能,回思往事,徐尔正不由叹息连连,道:“其实魏宽能有今日,宋莲香功不可没。魏宽没了她,身家少说去了一大半。”崔风宪叹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啊。这小丫头以前便是个鬼灵精,现下更是个算盘精。”


徐尔正笑道:“我看她这回趁着魏宽寿宴、宾客登门求亲,定会巧立名目,大剥其皮。你可小心在意了。”崔风宪叹道:“大人,咱们崔家已是皮包骨,一剥见底。”


徐尔正抚掌大笑,崔风宪则是愁容满面。徐尔正拍了拍他的肩头,略作安慰,又道:“对了,你方才不是说什么过三关吗?里头有什么花样,说来听听吧。”


崔风宪叹道:“大人不认得宋莲香啦?她设下三大关,还不就是想要……”说着食指拇指一兜,做出了一个圆圈儿,再来握紧拳头,示意挥打,最后五指成爪,漫空紧紧抓。


徐尔正见他变幻手势,仿佛行酒令一般,笑道:“我晓得了,这第一关是钱……第二关是拳……这第三关呢……”崔风宪叹道:“大人糊涂啦,你瞧瞧,这世上有什么东西得要……”说到此处,不忘五指伸出,四下到处乱抓。


“对啊!”徐尔正猛拍大腿,放声大笑:“权!就是要紧紧抓啊!”


这徐尔正笑归笑,心里对宋莲香却也佩服得五体投地。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无论来日女婿出生何处、官居何职,只消能打通“钱”、“拳”、“权”三关,自也能入得了丈母娘的法眼,这桩婚事便也水到渠成了。


徐尔正笑道:“老弟,钱拳权三关,令侄有哪条?说来听听吧。”崔风宪叹道:“钱嘛,我侄儿挣钱的本领是没有的,花几十万两的能耐是天生的;拳嘛,打不了南山猛虎,揍一揍墙上壁虎,倒也还行。至于这个权呢,他的叔叔也已杯酒释兵权啦,还想什么?”


徐尔正听着听,不由笑道:“听你说得凄凉清苦,那你拿什么求亲?”崔风宪道:“三分义气、两代交情、一片诚心。”徐尔正扑哧一笑,道:“好好干啊。这魏宽膝下就只有这么个宝贝女儿,等令侄当上魏家的女婿,学了岳父的武功,收了岳父的钱财,最后当上了烟岛岛主,你崔家不是钱、拳、权,面面俱到啦?”


崔风宪拂然道:“大人,崔某何许人物,你真把我当成是贪财小人么?跟你说吧,我此番过来提亲,不是为了什么三文五两,而是为了我大哥。”


“你大哥……”徐尔正沉吟半晌,猛地醒悟过来:“啊……我怎给忘了?你大哥和魏友逢是结拜弟兄啊。”崔风宪叹道:“多亏大人还记得此事。昔年我大哥与魏宽意气相投,有八拜之交,为了他俩交情义气,我此番才老了脸皮,带着侄儿过来提亲。所作所为,只是不负兄长所托而已。”说着低头下去,自顾自地抚摸腰间短刀,怔怔无语。


徐尔正撇眼过去,只见崔风宪腰间配着两柄匕首,一柄似是大食之物,略显弯曲,另一柄却似猎刀,形制粗犷,徐尔正咳了一声,道:“震山,你这两柄刀挺稀奇的,可以瞧瞧么?”


崔风宪点了点头,忙从腰间解下双刀,恭敬奉上。徐尔正细目打量,只见那柄大食短刀形制尊贵,鞘上金丝缠绕,上镶“日月三宝”四个小字,他啊了一声,道:“这是三宝太监的令刀?”崔风宪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这是第四次出洋时,三宝公亲手赠给我的。”


三宝公,本姓马,赐姓为“郑”,时人称为“赐姓爷”,看这柄刀本是三宝之物,如今却传到崔风宪手中,这点明他真个下过西洋,到过异邦,抓过麒,摸过大象,绝非虚言空谈。


徐尔正是本朝耆宿,自也识得三宝太监,他抚着那柄匕首,怔怔叹息,过得好半晌,方才低头去看那柄猎刀。


面前的猎刀似是北国之物,收于皮套之中,握柄处略显破损,说来并不起眼,徐尔正沉吟半晌,自知这柄刀必有来历,当即缓缓抽刀离套,赫然见到上头的潦草刻字。


“帝赐……”徐尔正双手微微发抖,颤声道,“这……这是令兄的遗物?”崔风宪点了点头,道:“永乐八年,皇上首次亲征蒙古,那年家兄于斡难河畔,救下皇上的性命。”


帝赐崔广成志永乐八年斡难之功


匕首上的刻字以利器划成,虽只寥寥数语,颇见草率,却是大帝的真迹无疑,望着这行永乐大帝的刻字,徐尔正的双手不禁颤抖。一旁崔风宪则是默默低头,他轻抚着永乐帝留在人间的遗迹,眼眶微微湿红。


崔风训,字广成,不同于追随三宝公的弟弟,他不曾下过西洋,也没看过麒麟大象。但他有件事和弟弟一模一样,他也去过异邦。只是崔风训并非向南走,而是向北行。他骑着马,带着刀,穿过长城,越过草原,饮下了斡难河的血水,对着巴图拉戟指狂啸。


崔风训不是划船水手,而是带刀武将,所以他去的异邦并非是东洋西洋,而是长城正北,蒙古四大汗国。崔风训追随的人物并非是“三宝太监”,而是“永乐大帝”本人。五次御驾亲征之中,他一共随行四次。若非过世得早,如今早已受封侯爵。


两人静默半晌,徐尔正不由叹了一声,道:“打了几十年仗,也真苦了你们兄弟俩。”他摇了摇头,又道:“对了,我听人提过,好似令兄的坟是在烟岛上,对么?”


崔风宪黯然道:“没错。我大哥是葬在烟岛海边,我好些年没去祭拜他了。”他触动了心思,正感伤间,又听徐尔正道:“听说广成是淹死的,对么?”崔风宪叹道:“是,当年他去烟岛拜访魏宽,一天夜里不知为何,居然自行驾舟出海,之后便……便……”


徐尔正点了点头,道:“我晓得这事,听说他过世的当天,恰巧儿子出生,是么?”


崔风宪嘴角下弯,两行老泪竟是滚滚而下,他不愿外人见到自己的丑态,便用袖子遮了脸,只管没声没息地哭着。


崔家兄弟自小孤苦,当年中原大乱,他俩的爹娘全给蒙古兵杀了,之后两个小孩相依为命,十来岁就投身军旅。此后三十年,兄弟俩聚少离多,一个下西洋,一个征蒙古,本想晚年时定可衣锦还乡,共享天伦之乐,谁晓得大哥竟又死在烟岛外海,只留了一个遗腹子下来,让崔风宪抚养长大。


眼见崔二爷哭了,徐尔正晓得他的心事,便拍了拍他的手背,安慰道:“别难过了,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