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井户田在今名古屋瑞穗区内。
【8】泛指中央各机关。参见第一卷第一节注八。
【9】大臣们的食堂。
一
座主被流放
治承元年(1177)五月五日,延历寺的天台座主明云大僧正【1】被取消参加朝廷法会的资格,又派藏人为特使,到延历寺收回寄放在那里的如意轮观音像,并撤销了他的天皇护持僧【2】职务;检非违使厅也派使者对明云大僧正进行审问,指斥他是这次抬神舆、冲宫禁的罪魁祸首。据说在加贺国有座主的私人地产,国司师高【3】曾经予以没收,因为有了这种宿怨,所以明云大僧正和僧众商议,抬出神舆去争讼。这件事给朝廷带来了麻烦,西光法师父子又在法皇面前大进谗言,后白河法皇遂大为震怒。外边纷纷传说要对祸首严加惩办。明云知道法皇对他不满,便奉还了印钥【4】,辞去了座主之职。同月十一日鸟羽天皇的第七皇子觉快法亲王被任命为天台座主,他是青莲院大僧正行玄的弟子。同一天,原座主明云正式解职,检非违使派去二个人,对明云的住所进行监视,在他的井上加封,灶中泼水,使其遭受断水停炊的苦难。后传闻僧众又要大举进京,京里又起了一番波动。
同月十八日,太政大臣以下公卿十三人应召进宫,在议政殿评议前座主的罪行。八条中纳言藤原长方,那时还是左大辨兼宰相【5】,位在末座。他上前说道:“依照明法博士的判决书【6】,应判死罪减一等,处以流放。但是,明云大僧正显密兼修【7】,净行持戒,献《大乘妙经》于朝廷,奉菩萨净戒于法皇,是圣上的经师和戒师。如果判以重罪,大概有违佛菩萨慈悲之意,因此,还应该仔细斟酌一番。”他直言不讳地陈述了意见。在座的公卿都表示同意,但法皇盛怒未息,坚持定为远流。太政入道清盛公也进宫来,想为此劝谏一番,但法皇以伤风为由,不予召见,于是入道公就怏怏不乐地退了出来。僧侣获罪,照例要收回度牒,使其还俗,因此明云座主就改用了俗名,称为大纳言大辅藤井松枝。
这位明云大僧正是村上天皇【8】的七皇子,具平亲王的六代孙,久我大纳言显通卿的儿子。他的确是举世无双的大德,天下第一的高僧,深受君臣上下人等的尊敬,并兼任天王寺和六胜寺【9】的别当。但阴阳寮【10】的长官安倍泰亲曾指责他说:“学识那么渊博的高僧却取名为明云,真是难以理解,上面日月同放光辉,底下却有云翳遮掩。”仁安元年(1166)二月二十日,明云被任命为天台座主。三月十五日举行仪式,座主登山叩拜中堂的本尊,当他打开中堂的宝藏时,在各种各样的宝物中发现了一个一尺见方的箱子,用白布包着。一生不犯戒律的座主打开看时,见里面有黄表纸的书一卷。其中有传教大师【11】写下的未来座主的名单。他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地方,便不再往下看了,按照惯例,应当卷好收起来,明云当然便照办了。象他这样尊贵的人,前世的宿孽也难于幸免,真是可悲的事。
五月二十一日,定下流放地点为伊豆国。人们虽然多方调解,但因西光父子一味大进谗言,终于决定了流放之刑。到了放逐出京的日子,押送的差人便前往白河僧院催行,僧正洒泪出了僧院,移居于粟田口附近一切经谷的一座草庵里。山门的僧众一致认为:“我们的最大敌人就是西光父子。”于是将他们父子的名字写下来,放在根本中堂内十二神将之一金毗罗【12】大将的左脚底下踩着,并且大声诅咒道:“十二神将,七千夜叉【13】,请即刻结束了西光父子的命吧!”这情形实在可怕。
同月二十三日,明云从一切经谷的草庵动身,前往流放地了。过去担任要职的大僧正,现在却被差役押解着,限令当天离开京城,过了逢坂关,向东走去,明云这时内心的悲伤是可以想见的。到了大津的打出滨,回头望去,比睿山的文殊楼顶端依稀可见,僧正不待看第二眼,便已热泪盈眶了。山门里有不少大德高僧,却只有当时身为僧都的澄宪法印【14】与明云依依惜别,特地伴送他到粟津,才告别回去。僧正被他的深厚情意感动,特将秘藏心中的一心三观【15】血脉相承的奥旨传授给他。这是由释迦佛尊、波罗奈国【16】的马鸣菩萨、南天竺的龙树菩萨依次传下来的。日本国是远离印度的边鄙之域,当今又值浊流末世,澄宪竟能得传这样的教义,真是非常值得钦敬。最后他怀着怅然的心情,流着泪返回了京城。
山门方面,众僧徒集会,议论说:“自从义真和尚【17】开始,直至有了天台座主,已历五十五代,从不曾发生过流放座主的事情。自延历年间桓武天皇迁都京城时起,传教大师来到此山,在这里弘布四明教法【18】,禁绝五障【19】女子入内,使三千净侣得以安居。僧人在山上经年不断地诵读法华经卷,山王七社异常灵验,声名远播。那月氏的灵山,在王城东北,是佛祖的幽窟【20】。我们日本的比睿山,耸立于帝都鬼门,是护国的灵地。历代贤王智臣,皆在此地设置戒坛。如今虽逢末世,也不能让本山蒙上这种污点,否则将遗恨千秋”。于是,全山僧众呐喊着尽数下山,涌往东坂本。
【1】明云大僧正是权大纳言源显通之子,养和二年(1182)正月就任大僧正。大僧正是统管全国僧侣的最高僧官,始设于推古天皇三十二年(624)。
【2】天皇护持僧的职责是在宫内为天皇的健康祈祷。
【3】师高是西光法师的儿子。
【4】延历寺的印和钥,据传说,最澄(767—822)曾用这把钥匙打开浙江天台山的藏经楼。最澄是近江国(今滋贺县)人,804年入唐,就学于天台山,归国后在比睿山兴建延历寺,建立了日本的天台宗教派。
【5】太政官之下设有左辨官局、右辨官局,由这两个局统辖中枢的八个省。左大辨统辖中务、式部、治部、民部四省。宰相也叫参议,是太政官的属员,位于大、中纳言之下,官阶四位以上。
【6】当时奉诏议罪,先由明法博士根据律令拟出判决书,然后由公卿据以议
定刑罚。
【7】指所学除天台宗(显教)外还有真言宗(密教)。
【8】村上天皇是日本第六十二代天皇(946—967年在位)。
【9】即法胜寺、尊胜寺、园胜寺、最胜寺、成胜寺、延胜寺,均在京都东山区。
【10】阴阳寮掌管天文历法。
【11】传教大师是最澄的谥号。
【12】据佛教传说,金毗罗为灵鹫山鬼神之一,鱼身蛇形,尾藏宝玉,在药师如来的十二神将中,居于首位。
【13】七千夜叉是十二神将的部下。
【14】是藤原通宪(入道信西)的儿子,讲经的名僧。
【15】一心三观是把一切视为空的、假的,再把空和假看作一致,溶于一心。
【16】波罗奈国在中印度。
【17】义真和尚是最澄弟子,曾随最澄人唐留学,后遵遗命主持延历寺,被朝廷任命为第一代天台座主。
【18】四明之教法即天台宗。四明山本在中国浙江宁波,因为宋代曾在此地传布天台教旨,故日本以之比拟比睿山。
【19】五障是指女子有五种障碍不得成佛。
【20】月氏原指西域,此处泛指印度。幽窟是指释迦所住的灵地。
二
一行阿阇梨【1】
“我们应该去粟津夺回我们的座主,那里有跟随押解的差役,恐怕不能轻易得手,除了依靠山王大师的神力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如果此事可行,请给我们一个吉兆吧。”山门的老僧们在十禅师权现面前做了虔诚的祈祷。这时,无动寺法师乘圆律师的一个叫鹤丸的沙弥,年仅十八岁,忽然痛苦异常,汗如雨下,变得狂乱起来。他口中念念有词:“我乃十禅师权现,而今现身说法。当今虽值末世,我山的座主怎能移往他国!如是这样,我垂临此山还有什么意义!”说罢以袖掩面,潸然泪下。众人见了觉得奇怪,说道:“如果真是十禅师权现显灵,就给我们显示一下奇迹,把念珠一个不错还给本主吧!”于是四五百名老僧各将手里的念珠丢在宽大的廊板上。那个小沙弥跑去拾了起来,一一还给原主,一个也没有弄错。众僧见此神明灵验,丝毫不爽,都铭感五内,热泪盈眶,说道:“既然是这样,咱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就追上去将座主夺回来吧!”众僧说罢,就如风起云涌一般纷纷出发了。有些人沿着志贺、辛崎的海边步行追去,有些人从山田矢桥的湖上摇船追赶。看到众僧徒的到来,那些押解座主的差役便逃走了。
僧众接着向国分寺【2】前进,明云座主大惊,说道:“据说凡是犯钦案的人,都不能再见日月之光,何况我又是钦令即刻逐出京城的人,是不能有片刻犹豫的。你们赶快回去!”随后又走到外边来说:“我出于三台槐门【3】,入于四明幽溪【4】,广学圆顿宗教法,兼修显密两宗,唯以本山兴隆为念,祈祷国家安宁,深怀培育众徒宏愿,我认为两所三圣【5】一定会予以关照。我并无过错,却蒙受冤屈,远流异乡,但我于世于人,于神于佛,都没有怨恨之心。只是对前来照顾我的诸位僧徒的盛情,觉得难以报答。”言罢泪如雨下,湿透了法衣的袖子。僧人们也都哭了。这时,有人抬来轿子,说道:“请快上轿吧。”座主却说:“我以前虽是三千僧徒的首领,但现在已成了远谪的流人,怎么能叫尊贵的高僧、明智的众徒抬上山去呢?就是要去,也应该穿了草鞋,与大家一同步行。”坚决不肯坐上轿去。这时,有一位西塔的僧徒,名叫戒净坊阿阇梨祐庆的莽和尚【6】,他身长七尺,穿着缀有铁片的黑皮革腰甲,铠甲的下摆拖得老长。他摘下铁盔,叫别的法师拿着,手操一把白柄长刀,口里嚷着“请站开点”,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走到原座主跟前,瞪大眼睛看了一会儿说道:“正因为您有这种心思,所以才会吃这个亏,还是快点上轿吧。”原座主感到有点害怕,便忙上了轿。大家因为夺回了座主都非常高兴,所以不只是地位较低的法师,就连尊贵的高僧也争着来抬轿。一路喧喧嚷嚷,大家轮流抬轿,只有祐庆一直不歇,抬着轿子的前杠,将刀柄和轿杠紧紧地抓住,大家在险峻的东坂上行走,象行走在平地一样。
进了大讲堂的院子,将轿子放下,僧众又聚集在一起议论道:“我们已去粟津将原座主夺了回来。但将犯了钦案的人留下作为座主似乎也不合适,这事该怎么办呢?”戒净坊阿阇梨又一次上前说道:“本山乃是日本独一无二的灵地,是庇护国家的道场,山王威光盛大,佛法、王法如牛之两角,山上僧徒见识高明,无人可比,虽是地位微贱的法师也被世人敬重,何况僧正学问渊博、智慧深广,身为三千僧众的首领,德行高雅,被奉为本山座主,如今无罪蒙冤,山上京中,人人不平,又为兴福、园城两寺所讥诮。如果我们今天失去这显密两宗之主,那么我辈学僧勤学苦练多年的功法就会中断,岂不是遗憾之至。若不能保下座主,倒不如以祐庆当作祸首,受此监禁流刑,即使处以斩首,也在所不惜。”说完,两眼流下泪来。众僧都表示同意,一致说:“高见高见!”从此以后,祐庆就被人叫作莽和尚。他的弟子慧惠法师被人称为小莽和尚。
僧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