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殊不知,徐阶只是看皇上对严嵩还存有眷恋,皇上又是个反复无常的人,严嵩的爪牙在四处活动,时机还不成熟。
等到严世蕃谋反事发,徐阶密谋起草奏章,抓住严嵩父子要害,告严嵩父子通倭想当皇帝,才使得皇上痛下决心,除掉严嵩父子。严嵩父子还蒙在鼓里。
忍辱负重之例说——王守仁让功避祸
明武宗时,宸濠叛乱,王阳明平定了宸濠之乱,逮捕了宸濠,把他囚禁在浙省,当时正赶上皇帝南巡,驻在留都。中官诱骗王守仁放宸濠回江西,等皇帝亲征时再把他擒获。中官派了两个宦官到浙省传达他的命令,王守仁指责中官的这一行为,却收下了他的命令,因中官害怕,这件事就作罢了。
江彬等人妒忌王守仁的功劳,散布流言,说王守仁开始时与宸濠同谋,听说朝廷的大军出征后,才把宸濠逮捕以开脱自己。他们想把王守仁也逮捕起来,把功劳归自己。王守仁与张勇商量说,如果顺应皇帝的意旨,也许可能挽回局面,假如不听朝廷的旨意,而反抗他们,白白引起那些小人的怨怒。于是就把宸濠交给了张永,再上表告捷,把捉宸濠的功劳归于总督军门,要求皇上不要到江西去,王守仁自己也称病在净慈寺养病。
张永回到京城,在皇帝面前极力称赞王守仁的忠诚,以及他让功避祸的做法。皇帝悟清了是非,于是制止了对王守仁的指控。
忍辱负重之例说——蔡锷的消沉与出逃
在特殊情况下声东击西可用此法来进行伪装,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风流将军”蔡锷巧妙逃脱袁世凯的魔掌,组织护国军讨袁就是其中一例。
蔡锷是一位进步、爱国的军事家,他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十分不满。袁世凯因此对他怀有戒心。为了控制蔡锷,1913年,袁世凯将他调到北京,加以监视。蔡锷知道袁世凯对自己有戒心,所以在北京期间,他一面暗中与反袁力量秘密联系,一面装愚弄拙,巧妙地与袁周旋,以麻痹袁世凯及其党羽。
在袁世凯面前,蔡锷有时故意语无伦次,一问三不知。一天,袁世凯的一个党羽拿出一本赞成帝制的“题名录”,放在蔡锷面前,对这突如其来的“考验”,蔡锷急中生智,挥笔大书“赞成”二字,把自己打扮成帝制的拥护者。还经常与一班帝制派人物厮混,打得火热。
蔡锷为了早日逃脱袁世凯所设置的樊笼,他还装作意志消沉,涉足风月场所,结识了名妓小凤仙。小凤仙原是一旗人武官的女儿,父亲死后,她无依无靠,沦落风尘。她粗通文墨,喜吟歌词,更兼有一副侠义心肠。小凤仙慧眼识英雄,对蔡锷另眼相待。交往久了,蔡锷也对小凤仙有所了解,遂结为知己。在小凤仙的帮助下,最后出逃,回到云南,组织了讨袁护国军,打响了向袁世凯政府进攻的第一枪!
忍辱负重之例说——史密斯向周恩来表示友好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是位美国将军,曾任艾森豪威尔的战时参谋长。1954年,他随国务卿杜勒斯率领的美国代表团,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当时,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是一个顽固派,推行敌视和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虽然两国代表团的成员几乎每天都要在会议厅里碰面,杜勒斯却不允许他的代表团成员同中国人接触。他嘱咐美国代表团的成员,在会议厅或走廊上遇见中国人时,不予理睬。他本人发誓不同中国代表团打交道,除非是他的汽车不凑巧同周恩来乘坐的车子相撞。在这种冷森森的气氛中,人们传说杜勒斯在国联大厦休息室里无意中碰到中国总理时拒绝同他握手。
日内瓦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之后不久,杜勒斯离开了日内瓦。美国代表团改由史密斯将军任团长。在全会会议的某一天,一位记者问史密斯将军,他同周恩来是否有什么接触。他开玩笑说,他同周恩来的惟一接触是共同使用卫生问里那条长长的卷筒手纸。在日内瓦会议的最后几星期里,史密斯将军有所松动。他在酒吧间里主动找中国代表团的翻译攀谈。虽然这种交谈是随随便便的,但这个姿态却有着重大意义。周恩来总理决定直接同史密斯打打交道。
第二天,周恩来走进酒吧间,看见史密斯正在柜台前往杯子里倒咖啡。他径直朝史密斯走去,伸出他的手。史密斯猝不及防,不由得一楞,但是他迅速作出了反应。他左手夹着一根雪茄烟,急急忙忙用右手端起咖啡,故意显示他的双手忙不过来。无论如何,中国总理已把坚冰打破,他们进行了短暂的友好交谈。史密斯赞扬中国的古老文化和美丽河山,还说他非常喜欢中国瓷器。
不久之后,史密斯发现了一个机会,把刚刚开始的联系继续下去。那是在举行最后一次全体会议的时候,周恩来正在会议休息室里与人谈话,史密斯走上前去向中国总理问好。他评论这次会议说,会议是富有成果的,他借此机会向中国人民表示热忱的祝愿。他还说,总理的外交才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为能结识总理而感到高兴。周恩来回答说:“上次我们见面时,我不是首先向你伸出手吗?”这句话使史密斯想起他那“两手忙不过来”的滑稽动作,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临走的时候,用肘碰了碰周恩来总理的胳臂。
为什么美国代表团代理团长始终没有伸出手来同中国总理握手呢?对这个问题,中国代表团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感到迷惑不解。直到很久以后,这个谜才被解开。原来当杜勒斯还在日内瓦的时候,他下了一道禁令——不许同中国人握手。难怪比德尔·史密斯和周恩来初次会面时莫名其妙地一手夹着雪茄,一手端起一杯咖啡,第二次见面时用肘碰了一下周恩来的胳臂,而不握手。尽管杜勒斯是一名赫赫有名的华尔街律师,精明狡诈,但他却忘了在不得握手的禁令之外再加上一条——不得用肘碰对方的胳臂。
忍辱负重之例说——阿方接受战败之辱
在现代战争中,忍辱负重,以屈求伸的意思已发展为以灵活的策略对付险恶的局势,保障自己有回旋的余地,有再生的可能,以政治、外交斗争和军事斗争相结合,先求自己立于不绝之地,然后创造战胜敌人的条件。
在政治、外交斗争上,它表现为在自己蒙受巨大损失,面临绝境之时,暂时接受敌人极为苛刻的条件,以获得喘息之机。例如,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阿方遭到以色列的突然袭击,部分领土被敌占领,军事力量损失严重,在这种形势下,他们置大片领土于不顾,接受了停火条件,暂时忍受战败之辱,以坚定复仇决心,政治上实行联合,经济上求得发展,军事上不断强大,自强不息,忍辱奋斗。6年以后,果断地向以色列发动攻击,一举突破了巴列夫防线,粉碎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夺回了大片失地,洗清了以前的耻辱。可以说,如果阿方1967年以后不忍辱负重,则谈不上1973年10月的战争胜利。
摘自《三国智谋应用500例》
三五。缓兵之计——司马懿缓战破辽东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魏明帝曹睿时,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北方。边官报知魏主曹睿,曹睿决计派司马懿率马步军4万前去平定辽东。
司马懿统帅魏军取得初战胜利后,很快把公孙渊困在襄平城(今辽宁省辽阳市)里。这时已是秋季了,秋雨连绵,一月不止,平地水深三尺,魏军的运粮船从辽河口出发可直接开到襄平城下。由于魏军都泡在雨水之中,行坐不安。左都督裴景见状就向司马懿建议说:“雨水不住,整个军营中泥泞不堪,军营应当移到前面的山上。”司马懿听后怒道:“擒获公孙渊只在旦夕,怎么可以移营?如果再有人说移营立斩不赦!”裴景诺诺而退。过了一阵,右都督仇连又来告诉说:“军士泡在水中苦不堪言,请太尉移营高处。”司马懿听罢大怒,厉声说道:“我军令已发,你胆敢故意违抗!”即令推出斩首,把首级悬于辕门之外,三军军心为之震慑。
司马懿又令南寨人马暂退20里,纵城内军民出城樵采柴薪,放牧牛马。部将陈群疑惑不解地向司马懿问道:“从前太尉您攻打叛将孟达时,兵分八路,八日赶到上庸(今湖北竹山县)城下,很快生擒孟达而成大功;今带甲4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纵贼众樵牧,我真不知太尉打的是什么主意?”司马懿笑着说道:“您是不知兵法。从前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所以不可不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我今放开一条路,不绝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陈群拜服。后来,公孙渊果然率残兵败将突围,被司马懿生擒了。
'评析'
司马懿在速战破孟达和缓战平辽东这两次军事行动中运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法。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一书中赞叹道:“八日而取上庸,则以速而神;百日而取襄平,则以迟胜。”“有势不同而事亦不同者:敌粮多而我粮少,则八日而取上庸;敌粮少而我粮多,则百日而后拔襄平是也。或速或迟,随时而易,变化无常,读此可以悟兵法。”但无论速战还是缓战,都要示指挥者能够统筹全局,根据实际情况,不为局部或一时的小利所动。在我方准备尚未充分时,为争取更大的胜利,应采取缓战计策,一但时机成熟,应当机立断速战速决。
缓兵之计之例说——盛度节外生枝写诏书
宋仁宗时,盛度任翰林学士兼史馆撰修,偶尔帮皇上起草点文字。盛度最头疼的是帮助仁宗写诏书。仁宗自幼读书用功,文思敏捷,最看不惯那班半天才琢磨出一句话来的文臣,每次让人代写诏令,都火催火急,并要当他的面完成。而盛度循规蹈矩惯了,做文章喜欢慢慢悠悠,反复修改,涂鸦半天,怎合仁宗的胃口?
这一年,天气长久干旱,数月内几个大州郡都不见雨滴。旱情报到朝廷,仁宗决定效法前代圣王,下诏自责,以求上天原有,普降喜雨,为此,令太监传来盛度。
参拜已毕,仁宗说出意思,命盛度代自己起草一份《罪己诏》。盛度领旨,就要退去撰写。仁宗一摆手,说:“盛爱卿就在这里起草吧。”说着他一指旁边的几案,“这样,联可随时与你商酌,省得来去呈送不方便,又费时间。”
这下子可让盛度犯了难。盛度一向文思迟缓,再加上在皇上面前,心情紧张,仓促之间怎能写得好?但皇上有旨,自己怎好违背。怎么办?他灵机二动,启奏道:“臣身体肥胖,趴在几案上喘不过气来。恳请陛下着人抬高桌来,臣才好写。”仁宗一听说的在理,就让太监们去搬高桌子。
盛度得此空隙,忙在腹中打草稿,先想想前代史书《罪己诏》的格式,又挖空心思想了几个典故。等桌子找来时,腹稿也已有了。于是展纸磨墨,一挥而就。
仁宗见他没费多少思考就写好诏令,忙令太监取来观看。但见文笔流畅,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