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先前问着纤云的话,也是自己心里头所想的。跟着武媚娘硬掐显然不合实际,多亏了当年那思想课她上的还不错,一堆车轱辘话里头就记住了一句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宫里头的事情再复杂,这么一份,却也明了。
宫里头目前的主要矛盾就是皇后之位,而决定这一个位子最主要的决定方面,则是皇帝的态度。
换了别人,或许会考虑到皇后背后的那些势力,但李治是个外柔内刚的人,他做好的决定,是谁都难以改变的。
于是,长孙颖便知道,自己只要不让武媚娘在他跟自己之前上眼药水,那就没问题了。
独狼就独狼,拉帮结派是求生之道,当一个孤臣,不也是好多大臣的求生之道么。□□的事情跟前朝差不离,她爹拉帮结派的已经很过火了,她在这里就消停点吧。要不然李治心胸再宽大,也会疑了她。
做了决定,长孙颖便继续保持着不经意见客的习惯,来人一概称病,只是自己关着门在院子里开心的种田,间或去李治那里听下各地风土人情,开阔下视野。
不过就算她如此低调,也有些人是不得不见的。例如,晋阳公主。
历史上的晋阳公主是早夭了的,但是如今的晋阳公主却是平平安安的长到了成年,虽然身有隐疾,但是看上去却并不比谁孱弱,在长乐公主过世之后,便隐隐有着大唐第一公主的风范。
要知道,她可是李治登基后第一个被封为长公主的人,自汉以后,皇帝的姐妹一般都会被封为长公主,但是册封的时间却不定,有些是很早就册封,有些却是踌躇多年,甚至一些等到死后才不咸不淡的得到一个追封,因为晋阳公主的圣眷之重,可以想象。
“照理说早就该来拜访你了,只是不大方便,一直拖到现在,还请昭仪见谅。”晋阳公主坐在长孙颖面前客客气气的说话时,脸上带着恬静的笑容,已绝非当年那个小女孩儿可比了。
人长大了便有这样那样的不便,态度,仪止,甚至称呼,看着面前微笑的姑娘,长孙颖一时间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暗暗的吸了口气,将着那些唏嘘收在了心底,这才笑着跟她回话。
晋阳公主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会乱叫她姐姐或者是嫂嫂的小女孩儿了。
不过她的真诚一如往昔,未之前未曾拜访的理由也给的很充分,因为李治没有表示,所以身为公主的她也未敢擅自行动,一直等到李治给出明确的信号,这才来见她。
“这倒不是我趋利避害,只是如今我的这身份尴尬的很,常常被人误读,要是给人什么不必要的暗示,反倒是害了你。”晋阳公主微笑的看着她,说出这满口似辩解的话,却真诚的让人无可辩驳。
她这番解释听起来像是推脱之词,以着她的身份,大可不必为此解释一番,因为别说长孙颖了,就是皇后也不敢给她这个小姑子脸色看,她解释了是情份,不解释是理所当然。
“我知道公主的脾气,不会误会的。”长孙颖笑着回应,又让人端来了给晋阳公主的礼物,“这些天忙着收拾东西,正好找出来一些你可能喜欢的玩意儿。只是时间久了,也不知道合不合你的意思,公主要是不嫌弃旧,就收下吧。”
长孙颖翻出来的,都是晋阳公主当年做小女孩儿想要的东西。她看着一串眼熟的珊瑚珠子耳坠,把玩了半天才感慨的说道,“喜欢,怎么可能不喜欢。就算再长大,人的喜好也没那么容易变得。”
长孙颖看着晋阳公主低头的样子,总觉得她有些郁郁寡欢。所以等着送走晋阳公主后,等晚上李治来时,她便问起了这件事。
“你说晋阳?”李治枕在她腿上,原本是懒懒散散的躺着发呆,但是听到晋阳公主的事情,忽然眉头就皱了起来。
“是啊,她的婚事你打算怎么办?”长孙颖替他按摩着头部,然后慢慢的将着他眉间的皱纹抹平,“公主的年纪不小了,总该有个筹划才是。”
长孙颖说晋阳公主年纪不小,可不是乱说的。晋阳公主今年才十九岁,在着后世是刚高中毕业的年纪,但是在这个年代,正常人都结婚生子了,她简直是剩女中的战斗机。
李明达是订了跟长孙冲的婚事的,但是如今太宗皇帝已经不在了,李治明显不乐意这桩婚事,而长孙冲也不愿意娶晋阳公主,所以长孙颖十分想要晋阳公主换个驸马。
“唉,我现在都有些后悔,没有令她在我登基前成亲。”说起晋阳公主,李治十分低落的说道,“是我耽误了她。”
“耽误?”长孙颖不知他此言何意,小心的开解道,“我看长孙冲也不是良配,如今公主身份贵重,当可自择良婿,顶多是比别人晚了几年结婚而已,哪里算是耽误。”
“不是这样的。”李治叹息了一声,“晋阳前些天才找过我,告诉我她此生不愿意出嫁,求我成全。”
“啊,”长孙颖听着晋阳公主打算终身不婚,顿时惊呼出了声,第一个感觉就是,“难道公主有喜欢的人了?”
因为有婚约再身,担忧无法毁约,嫁给自己的心上人,所以宁愿不嫁?小女生们有这个冲动也不是不可能的。
“是因为身份太重了。”李治叹了声气,“也是我当初没想到这点,只恐给她的不够多,不知不觉就将着她捧到了能上不能下的地步。”
能上不能下?长孙颖一愣,然后想到晋阳公主今天来道歉时说的话,忽然就明白了李治的意思。
无论是李世民和李治,对于李明达都宠爱异常,尤其是在长乐公主死后,他们都把所有的感情投注在这个女儿身上,这就导致晋阳公主的身份变得十分超然,她的一举一动,无意识都成了人揣摩圣意的通道。
所以说,她的婚事已经不仅仅跟她自己的幸福有关,还在很大程度上表示了皇帝的政策倾向。当皇帝希望她做点什么时还说,要是皇帝不想要利用她来做什么,那么因为她而被人揣摩出其他的意思,就非常可怕了。
简单来说,李治不想要妹妹嫁长孙家,不仅仅因为他不喜欢长孙冲,觉得长孙冲无法带给妹妹幸福,更因为长孙家已经是他要消灭的名单上的一员了。如果是其他妹妹,李治并不吝啬她们嫁进长孙家,因为大不了以后清算时和离,令妹妹改嫁而已,可是李治却舍不得晋阳公主遭遇这种痛苦。因为那个时候,她已经是为□□为人母的了,要她与自己的丈夫女儿分离,那种疼痛多么撕心裂肺啊。
同样的原因,他也不愿意将晋阳公主嫁给世族或者是勋贵,因为将来公主的驸马很有可能成为清算的对象。而将着晋阳公主嫁与寒族,却又担心被人解读出他的意图,令世族们防备寒族,这又与他的政治计划相冲突,也是不行。
世族、勋贵,寒族,皆不能嫁,那么晋阳公主还能嫁哪里?
所以最开始没发现这点的时候,李治还努力给妹妹找驸马,但是日子久了,他渐渐也没有声音,并且开始心虚,不敢面对晋阳公主。李治知道是自己令着妹妹到了这般尴尬的境地,但是晋阳公主是何等聪明的人,后面或许是自己猜出来了,竟然大大方方的跟着李治说,自己不准备嫁人。
李治听了这话,既松了口气,觉得不用自己张口轻松的多,但是另外一方面却又难受了起来。
一个女人,一辈子没有爱人没有孩子,那该有多孤寂?这种孤寂,是他用怎样的荣华富贵都弥补不了的啊。
所以,如今长孙颖问起这件事,他只能沮丧的感叹着,“有的时候,皇帝的妹妹也不好嫁啊。”
☆、第169章 出入
李治对晋阳公主的婚事不知如何处理,虽然内疚,但是却也同意了她的要求,心中已经隐隐的默许了妹妹的这个做法。
未嫁的公主,也不是多么稀奇的事情,在这方面亏欠她的,他只能从另外一方面去补偿了。
不过既然如此,那跟着长孙家的婚约,也得想办法解决。虽然当初只是口头约定,但是当事人之一长孙无忌还活着呢,要是他强行要履行婚约,李治也是无法的,因此他跟着长孙颖说起这件事来,也是想要长孙颖帮忙。
毕竟,长孙颖在两边儿都算是自家人,最好开这个口。拒婚这种事,当然是男方做起来的比较好。
“这事情其实只能说动了长孙冲,倒也不难办,但是只怕你父亲要恨死你了。”李治看着长孙颖,有些过意不去的说道,很为将她扯入这泥潭而歉疚,但是长孙颖却不在意,“他只怕早就恨死我了,又哪里会在乎多这一桩。你放心,这事情就交给我吧,能少一段怨偶也是积德了。”
要是别的婚事,长孙颖还不至于如此热心,只是长孙冲跟晋阳公主两个人是男不情女不愿的,在一起是因为家族利益,而分开的话,那对两个人都好。况且长孙冲先前还求过长孙颖帮他转圜这件事,她这也是做顺水人情了。
跟李治通了气之后,长孙颖便找个机会将着兄长请进了宫,跟他说了李治的意思,两个人定下计谋,便直接由长孙冲上书给李治,说是自己最近做梦频频梦到亡妻,甚感伤怀,请求能入道修行,为妻子祈福。
长孙冲这封信能送到李治手里,着实很不容易,因为门下中书都是长孙无忌的人,他儿子背着他做出这种事,只怕奏折还没送到李治跟前就会被他收回去。但因为事先通过气,李治刚好在这天派长孙无忌去内史官检查工作,然后长孙颖又暗示长孙冲将着奏折交给李治安排的官员手中,于是顺理的在长孙无忌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着这份奏疏放到了李治的御案。
李治收到后,第一时间就批复了同意,然后赐金银奖赏,等着长孙无忌反应过来,这批复都下去了,刚回到京城的长孙冲位置还没做热就开始准备交接工作了。
长孙无忌知道这事,自然是气的要命,但是除了把儿子揍一顿之外,也别无他法。他是权力极大,但对于明面上的君臣上下却不能不遵守。他能做的是决定什么东西给皇帝看,什么东西不给皇帝看,在起诏之前用各种手段逼着皇帝写出符合他心意的诏书,但是他却万万不能已经成文的诏书有任何反对意见的,李治和长孙冲就是这样,用这种手段摆了他一道,成功的取消了这条婚约。
长孙冲既然获得了皇帝批准,分分钟就准备去道观缩着了,长孙无忌看着这个让自己操碎心的儿子,除了此子不类我之外,也只徒留感慨了。而李治这边,则是迅速的开始为妹妹准备盖道观,访名师了。
“道观?”长孙颖看着李治兴冲冲拿过来的堪舆图,却是有些咂舌,“这个,比公主府还华丽吧。”
“我就是按照亲王府的格局订的,属官乐坊歌伎也都有,不能亏待了她。”李治自己看着图,问长孙颖还有哪里觉得不足,“生活上绝对不能清苦了妹妹。”
长孙颖看着那名为道观实为王府的地图,默默的明白李治的意图。晋阳公主就是名义上不能嫁人而已,私下里身为公主的享受是不会少的,甚至,男人也不会缺的……
唐朝的女道士们,不过是不婚女子的一道挡箭牌而已,尤其是皇家公主,在皇帝的纵容之下,除了名义上的约束,其它地方是绝对不会亏待。
除了给晋阳建的道观之外,李治也选取了两处地方准备建王府,长孙颖好奇的问是为谁建的,李治说出来的名字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