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谦默吃过了饭陪着她躺下之后就离开了苏宅,连夜带兵赶去了衡关,五日后就送信回来,已经在衡关的军营里了。
苏谦默的到来给衡关的将士增添了不少激力,初定方针之后,苏谦默总觉得北图这一回的进攻方式诡异的很,忽然兵分两路进攻,而且好像熟知衡关和阳关的兵力分布,知道在哪个地方找缺口。
苏谦默的第一反应就是军营里混入了北图奸细,但所在的士兵届时过去招的,并没有什么可疑的人,和北图军对战数次,苏谦默对他们的打仗手法还是有所了解的,撇去过去横冲直撞的做法,如今改为迂回作战,即便是没有可疑的人,苏谦默也无法放松警惕。
而正当这战事紧急的时候,吟欢这又收到了程碧儿写过来的信,她收到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了,二月初,蒋茹茵生了,安稳生下一对龙凤胎,两个孩子都很健康,皇上很高兴,赏了两个孩子,等于是赏了蒋茹茵,这侧妃的位子是没法再升了,皇上直接封了女婴为平宁公主,反而比后她一会出生的弟弟更让皇上疼*。。。
太子府中,苏谦阳坐在床榻边上,握着蒋茹茵的手,眼底是难得的柔情,“辛苦你了。”
“殿下,孩子呢,我还没看到过呢。”蒋茹茵生这两个孩子也是九死一生熬过来的,生下后累的虚脱,睡过去后醒来孩子就不在自己身边了,蒋茹茵也知道有些事情由不得她,如今都洗三了,她还没看到孩子过。
“父皇和母后都来了,父皇抱着平宁不松手呢,说她长的讨喜,等客人都走了,就让嬷嬷把孩子给你抱过来。”苏谦阳拨了一下她的头发,也掩饰不住高兴,他本就只有一个嫡长子,其余太子府里妾室生的有一子一女,但那身份,他看不上眼。
唯独蒋茹茵生的孩子,有蒋家这个外祖家,对他又是一大助力,当然这其中也不能忽略他对蒋茹茵的另眼相待。
蒋茹茵反握住了他的手,语气里有着淡淡地恳求,“殿下,这两个孩子,能不能养在臣妾这里。”
“臣妾知道这孩子出生了都要先过问太子妃要不要养在名下,可臣妾实在是舍不得的他们。”蒋茹茵泫然欲泣地求着他,这两个孩子,说什么她都要养在自己名下,决不能让太子妃带了去。
“别哭,还在月子里哪能落泪的,这事我会和太子妃商量的。”苏谦阳从未听见她求过自己什么,就算是去想她这么做是否另有目的,还是心疼她这伤心的模样。
“娘娘,蒋二夫人来看您了。”门外传来禀报声,苏谦阳拍了拍她的手走了出去,蒋老夫人带着程碧儿过来,在外给太子行礼之后由宫女带路进来。
蒋茹茵收起了眼泪,笑着看着程碧儿,眸子在她小腹上停了一下,和蒋老夫人聊了会,就留下程碧儿独自在屋子里说话。
“六世子妃去世之后,大哥的情绪一直不太好的样子。”程碧儿先说了蒋家的事,蒋茹茵点点头,“那大嫂呢?”
“大嫂什么也没说,不过听丫鬟来报,知道六世子妃去世之后,大哥才和大嫂同房。”程碧儿放低了声音,蒋茹茵冷哼了一声,“怎么,还打算为她守身如玉不成,他还真以为是伤心过度去了么,也不想想,六世子妃这样的人,如何都不可能为了那个孩子伤心到如此境地。”就算太后瞒着皇上瞒着太子,但关于祁素茹的死因,蒋茹茵是不相信那个说法的。
“蒋家也不能绝了他这个嫡长之后的,等生下了孩子,他要出家要做什么都随他。”蒋茹茵说的很淡,接着看着程碧儿,“你也小心你肚子里的孩子,爷爷就算是有心给二哥机会,你也得细心点,别让有心人得了机会。”
“你怎么知道的!”程碧儿很快捂住了嘴,就连相公她都还没说呢。
蒋茹茵笑着掐了她一下,“你还想瞒的住我,看你这走路姿势我就知道了,平日里多不顾忌的,说你千百遍你听进去一回已经谢天谢地了,今天从进门到现在这扭捏的。”
程碧儿吐了下舍嘀咕了一声,蒋茹茵随即又说道,“你给吟欢去一封信,就说孩子平安生下了,替我谢谢她,如今这形势,我也不便与她书信往来,免得落人把柄。”
作者有话要说:凉子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大大说的一句话,离婚了,丈夫在她怀孕坐月子的时候有了小三,凉子顿时觉得唏嘘不已,感情这回事,没点责任心说什么追求真*,委实觉得荒唐~
☆、104庶女心计
程碧儿应了一声;随即想到了什么;贴近她的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蒋茹茵脸色一僵;随即朝着守在床前的宫女看了一眼,那宫女领会去了屏风外守着,蒋茹茵这才微沉着脸问她,“你从哪里听来的这个消息。”
“我无意听到老太爷和父亲说起的。”程碧儿见她如此神情,不免对事情的真假性也起了怀疑,难道老太爷说的是真的?
“难怪表哥会这么快成亲。”六王府出事,蒋茹茵恰逢生产之际,对六世子妃的事确实不太上心了;不过会和表哥牵连上关系,祁素茹死的也不算冤了。
“你当没听过,既然老爷子不想让别人知道,那这事一定就是六世子妃忧伤过度,因病去世。”蒋茹茵嘱咐道,程碧儿点点头,她哪敢和别人说这个,谁敢挑衅那些人的威严,只是她如今更担心蒋茹茵。
“都说皇家无情,姐姐,你在这要这么小心翼翼地活着。”程碧儿清楚的知道她是如何一步一步在太子府站稳脚,之中又受过多少苦,但当有一天这个太子殿下也登上了权利的最高点,在他身后的女人们又是怎么样一番光景。
“既然进了这里,也就由不得自己矫情了。”蒋茹茵笑了笑,并不在意,她从懂事开始,作为蒋家的嫡女,早就已经定好了去路,这个准备做了数年,又怎么会承受不住。
程碧儿陪了她一会,又有别的夫人进来看,皇上皇后回去后,苏谦阳就吩咐奶嬷把孩子抱回来给蒋侧妃看看,自己则去了太子妃的院子。
太子妃恰好从太孙那回来,见他满脸喜气的进来,敛去了眼底的芥蒂,笑着说道,“今日殿下一定很高兴。”
“太子府又添新生,蓉儿你不开心?”苏谦阳坐了下来,自有宫女递了茶水上来,太子妃坐到他的对侧温柔笑道,“臣妾自然替太子高兴。”
“循儿身子如何了?”苏谦阳这才问到了太孙的情况。
“好多了,如今吃了那方子,循儿已经没什么大碍了,殿下,是不是应该让循儿去宫中学习,免得落后了。”太子妃柔声建议道,皇家的孩子满五岁就要去宫里设的书堂中学习,只是因为太孙身子不好,至今都还没去。
“循儿的身子可吃的消,不如请师傅到太子府教导的好。”苏谦阳顾及长子的身体,在太子妃听来就不是很好受,尤其是如今蒋侧妃生下一子一女,将来若是自己儿子留在太子府中学,她的孩子进宫去,那势必会让太孙孤立无援。
“殿下,若是一直在太子府留着,循儿可没有什么同龄相熟的人了。”苏谦阳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过去要把这孩子送进宫去你可是十分不舍,怎么如今自己先提起来了。”
“我是怕循儿会和其他的堂兄弟们生分了,如今他身子好了,也不该老是这么宠着他护着他,他是个男儿,将来是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太子妃说的动情,归根结底她是因为将侧妃的孩子担心了,过去这府中只有一个嫡子,她是想要把身子不好的孩子留在身边,进宫还怕他受伤害,如今这情形,这办法肯定是不行的了,他必须要先和那些兄弟姐妹熟悉起来。
“那就让他进宫去吧。”苏谦阳点点头,“母后之前也提过。”
太子妃听他这么说,这才觉得心里舒坦了一些,苏谦阳继而说道,“府中事务繁忙,这蒋侧妃两个孩子,就养在她自己的名下吧,蓉儿你也能专心顾着循儿。”
太子妃笑容一僵,有些牵强,“虽说蒋侧妃名分不低,但这孩子的事,一直都是养在正妃的名下,这么做似乎不妥吧。”
苏谦阳拍了拍她的手,“规矩也都是人定的,到了这孩子十来岁再到你名下也不迟,到最后都还是要在你名下的。”
太子妃觉得怪异的人,在太子府,这孩子也都不是自己养的,都有嬷嬷带着,只不过养在她名下是有她手底下的人带,如今太子这么一说,太子妃不免多想,她一个侧妃,凭什么要求孩子要养在自己名下,这大今朝也就只有皇后与她有这个权利 。
“若是母后那知道了也不好说,我知道蒋侧妃疼*孩子,不过这祖宗规矩都是这么来的,到了我们这不这么做也不好。”太子妃放缓了语调诚恳劝到,苏谦阳有些不耐,“最后还不都是养在你这里,太子府事多你一个人也顾不过来,等他们长大懂事了,到时候再到你名下,不也让你轻松不少。”
太子妃噎声,养不养她能花多少精力下去,都是托词罢了,若她说简单,太子殿下岂不是会说不用心,养孩子哪有这么容易,宫中夭折的还不够多么。
“若是母后那不说什么,我自然也觉得妹妹自己养能更顺心一些。”末了,太子妃顺从地说道,苏谦阳点点头,“你也辛苦了,如今宫里的事多,父皇的身子也不太好。”
“这些都是我该做的。”太子妃说着,有些苦涩,那锦瑟和鸣的相处也只有在开始的两年,后来太子府内新人又进,孩子出生后,太子妃也说不清楚是什么缘故,渐渐的她捉摸不透这个丈夫心中的想法。
“我现在过去看看循儿,过会还得出府一趟。”苏谦阳把她抱在怀里轻轻拍了拍,继而去了太孙的院子里,苏彦循正坐在书桌前执笔临摹着字,见到他进来,从椅子上下来乖巧地给他行礼,苏谦阳摸了摸他的头,看了一下书桌上他写的字,对一旁服侍的宫女说道,“给太孙收拾好要用的,休沐后他就去宫中书堂里。”
“父王,我要去宫中和他们一起了吗?”苏彦循眼底闪过一抹希望,他微带苍白的小脸上满是期待。
苏谦阳点点头,“嗯,你母妃也答应了,休沐之后就带你进宫和他们一块学,循儿可愿意。”
苏彦循用力点点头,“孩儿愿意的,孩儿一定努力学,不会让父王母妃失望的。”
“乖孩子。”苏谦阳眼底闪过一抹疼惜,到底是自己的孩子,出生的时候怀抱着多大的欣喜,只是这身子,却一直都不太好。
再去蒋侧妃那的时候,蒋茹茵已经见过两个孩子了,苏谦阳把太子妃同意了的事和她说了,蒋茹茵又是一番感动,等他离开后,让奶嬷把孩子带了出去,养到十岁也够了,起码在她的眼底,能够保护的周到。
程碧儿的话蒋茹茵记在心里了,吟欢走之前给她的信中写的她原先不信,只是如今想想,以表哥过去的做事风格,任何疯狂的行径他都做的出来,只要他想做,只要能够做的到。
姑妈会想要替表哥撇清是必然的,而蒋家却不能为这件事做什么,爷爷早就说过,蒋家世代只会站在君王背后,而任何一个想要打破这种维系的可能性都是不被允许的。
她最担心的,是自己那个从不按常理出牌的表哥,即便是成亲了,也不会真正安分下来,封地而已,能够长久困得住他么。。。
临安城的天渐渐的热了,那年末开春的几场悲事也渐渐的在人们心中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