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处置吐蕃俘虏?哥舒翰、王思礼主张全部斩杀,为战死的兄弟报仇。李俶不赞成滥杀俘虏,正在考虑,马重英带伤来到帐外求见。李俶请马重英入帐。
马重英走入大帐,脸上毫无惧色,直截了当的问李俶:“郡王是否真心想交马某这个朋友?”
李俶见马重英恢复得很快,高兴的回答:“当然。”
马重英抱拳道:“好!只要郡王答应马某三个请求,马某愿为郡王帐前一卒。”
李俶欣喜的回答:“将军请讲。”
马重英:“第一,释放被俘的吐蕃将士。”
李俶想了想,起身对众将说:“传我军令,被俘吐蕃兵士中有伤残的释放,家中有妻儿老小的释放。”
哥舒翰出列道:“我军经过浴血奋战方才攻取石堡坚城,郡王这样轻率的放过敌军俘虏,如何对得起长眠城下的数千将士。请郡王收回成命!”
李俶:“我意已决,无需多言!”
“糊涂小儿!”哥舒翰气得扭头就走。李光弼跟着追了出去。
马重英跪地抱拳道:“马某替吐蕃将士谢过郡王。”
李俶:“将军请起。”
马重英站起身:“第二,请郡王下令,命唐军退出大非川。”唐军控制石堡城后,大非川成为进入吐蕃腹地的最后一道屏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李晟:“郡王,大非川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不可轻易相让。”
郭晞:“良器所言极是,请郡王三思!”
李俶:“两位不必多言,传我将令:命李光弼率军撤出大非川,返回陇右行营。”
马重英再次跪地抱拳道:“重英谢过郡王。”
李俶扶起马重英:“将军请说第三个要求?”
马重英:“请郡王从马某胯下爬过。”
王霆怒道:“放肆!”
郭旰对李俶说:“此人不过是败军之将,即便勇武在旰之上,也不值得郡王受辱求他。”
马重英抱拳向郭旰道歉:“将军真乃爽直之人,马某当日多有得罪。”
李俶想起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收服猛将尉迟敬德,甘受胯下之辱,留下千古美名,爽快的回答:“好,我答应。”
马重英起身说:“且慢,不在此处,去外面校场。”
郭旰一把抓住马重英的衣襟:“莫要得寸进尺!”
马重英一动不动看着李俶。
李俶:“走,去校场。”
李俶刚走到大帐门口,马重英突然跪地抱拳道:“末将愿为郡王效犬马之力。”
李俶这才明白马重英只是试试自己,兴奋的扶起马重英:“请将军放心,只要吐蕃不侵犯大唐,大唐绝不与吐蕃为敌。如果日后双方再起战火,将军可以自行决定去留,俶决不阻拦。”此时大唐国力强盛,政治开明,藩人与汉人同朝为官,大批藩将掌握兵权,其中的代表人物包括:高句丽人高仙芝,突厥人哥舒翰,契丹人李光弼,突厥杂胡安禄山等,李俶将马重英收入帐下不足为奇。
第四十二章 节度三镇
入夜,李俶在陇右行营外的湟水河边散步,意外的遇到李光弼。
李光弼对李俶说:“哥舒将军年纪大了,脾气不太好,白天的事还请郡王见谅。”
李俶笑道:“李将军多虑了,俶心中十分敬重哥舒将军。”
李光弼会意的点了点头。
李俶问李光弼:“将军是否赞成俶释放俘虏?”
李光弼:“战事已然结束,俘虏理当释放,滥杀敌囚只会增加双方的仇恨。”
李俶:“将军所言不错。”
李光弼:“不知郡王是否听过陇右民间流传的一首歌谣?”
李俶:“将军请讲,俶洗耳恭听。”
李光弼看着满天繁星,颂道:“‘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天宝初年,吐蕃屡犯我陇右边地,每到麦熟季节,吐蕃酋长就率领部众到积石军抢夺麦子,狂妄地把积石军称为‘吐蕃的麦庄’。他们肆意抢夺,却无人敢阻挡。哥舒将军得知后十分气愤,命令部将预先埋伏在城外,吐蕃骑兵一来,哥舒将军率军出城迎击,打得吐蕃人丢盔弃甲,夺路而逃。城外伏兵趁势杀出,前来抢粮的五千吐蕃骑兵匹马未还,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蕃骑只是远窥我军,不敢越过边境。”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李俶念了一遍歌谣,看着夜色下的湟水河,心中感慨万千。
吐蕃大将钦察率领两万大军兵出昆仑,进攻扶埃城。郭子仪率军据守,钦察久攻不下,伤亡巨大。钦察接到大非川、石堡城相继陷落的消息,被迫引军退去。
西海之役唐军大获全胜,共得良马六万匹,其中吐谷浑宝马青海骢两千匹,牛羊十万头,收复被吐蕃占领的吐谷浑和河曲地区。
在上呈皇帝的战表中,李俶对自己的功绩轻描淡写,将首功给了哥舒翰,并恳请皇帝赦免王忠嗣。哥舒翰为人光明磊落,虽然对李俶释放吐蕃俘虏大为不满,但并没有向皇帝告状。
李隆基看过李俶的奏章,龙颜大悦,诏哥舒翰回京,拜金吾卫大将军,封凉国公,同时命李俶暂领陇右、朔方两镇节度使。
哥舒翰奉诏进京,李俶率众将出城相送。
哥舒翰对李俶说:“老臣对郡王多有冒犯,得罪之处还望郡王见谅。”
李俶笑道:“老将军这样说就见外了。将军为国戎马半生,俶心中十分敬佩。将军此番进京见到陛下,还请为王公进言。”
哥舒翰:“郡王放心,老臣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力保王公。”
李俶点了点头,抱拳道:“老将军保重!”
哥舒翰:“郡王保重!”
哥舒翰临行前,命独子哥舒曜继续留在陇右军中效力。李俶钦佩哥舒曜的勇猛,将其留在身边,担任亲骑郎将。鲁昂战死,赤水军越骑中郎将空缺,李俶破格提拔年仅二十一岁的章仇瑾瑜担任。李俶奏请皇帝批准,在吐谷浑故地设立西海、海南、河曲三郡,由陇右节度管辖。
鄯州西平郡,陇右节度使行营中军大帐,李俶坐在虎皮帅椅上,李光弼、安重璋、李晟、郭旰、郭晞、章仇瑾瑜、王震、王霆、哥舒曜、涉奕等人分列左右。
李俶见众将脸色难看,问道:“本王怎么觉得,今日这帐内的气氛有些不对?”
郭旰心直口快,出列说:“西海一役,郡王率我等长途奔袭千余里,奋勇杀敌。论战功,丝毫不逊于从正面攻克石堡坚城,朝廷唯独嘉奖哥舒将军一人,旰心中不服。
王霆出列说:“霆也不服。”
李俶解释道:“此事与朝廷无关,是俶向陛下上表说明,哥舒将军当居此战首功。”
众将表情各异。
李俶对李光弼、安重璋说:“西海一役,两位战功卓著,俶即刻上表,在陛下面前为两位将军邀功请赏。”
李光弼、安重璋出列抱拳道:“为国戍边本是我等职责,何以言功。郡王谦逊恭让,是为我等表率。”
李俶:“两位过奖了,陛下命俶暂领陇右、朔方,俶年少历浅,还请两位鼎力相助。”
李光弼、安重璋抱拳拜道:“末将愿为郡王马首是瞻。”
李俶起身逐一扶起二人:“两位不必如此。”
入夜,李俶站在西平城楼,仰望满天繁星,对身边的李晟说:“白天我见众将为战功一事闷闷不乐,唯独良器满面春光,不知何故?”
李晟:“晟为郡王高兴。”
李俶:“何出此言?”
李晟:“郡王将功劳让与哥舒将军,当有三赢。”
李俶:“哦?愿闻其详。”
李晟:“首先,哥舒老将军从军三十余年,在陇右将士和百姓心中威望甚高,郡王主动让功,陇右诸将已对郡王刮目相看。其次,朝中有人嫉妒郡王,如果郡王锋芒过甚,容易招来小人算计。”
李俶:“第三呢?”
李晟:“这第三,晟说出来,请郡王勿要生气。”
李俶:“良器直说无妨。”
李晟:“您现在是郡王,按祖制,爵位已无可升。郡王心怀远大抱负,如今兼领河西、陇右、朔方三镇,大鹏展翅,龙翔九天,指日可待。”
李俶笑道:“还是良器知我。”
李俶奏请李隆基恩准,李光弼升任鄯州都督、都知关西兵马使,安重璋升任灵州都督、朔方兵马使。
李俶考虑到马重英与赤水军有瓜葛,暂时将其留在身边任职。
正在养伤的郭旰提醒李俶:“马重英是否真心归顺尚不可知,郡王最好多个心眼。”
李俶自信的说:“二郎多虑了,重英和你一样,都是可以交心的好兄弟。”
一天上午,马重英突然邀请李俶前往城外草原骑马。
贺拔楚岳请求随行,李俶没有答应。
贺拔楚岳对李俶说:“听闻马重英骁勇异常,万一其怀揣二心,郡王危险。”
刘德顺在一旁说:“是啊,郡王,防人之心不可无。”
李俶笑道:“你们杞人忧天啦。听好了,谁也不许去!”
李俶和马重英来到城外草原,身边没有带一名护卫。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李俶的心情很好。
马重英对李俶说:“郡王是否敢与马某赛马?”
李俶爽快的回答:“有何不敢,现在就开始。”
李俶双腿一夹马肚,坐骑跃起冲出。马重英紧随其后。跑出大约一里地,马重英纵马追上。李俶勒住马缰,停下来。
马重英掉转马头,来到李俶马前,抱拳道:“郡王,承让。”
李俶笑道:“重英骑术高超,俶自愧不如。”
马重英:“郡王过谦。”
李俶:“怎么样,身上的伤好了吗?”
马重英:“多谢郡王关心,马某的伤已经痊愈。”
李俶高兴地说:“好!俶正盼着让重英统领千军万马。”
李俶下马躺在草地上,闭上双眼,享受着草原的清新空气。
马重英下马走到李俶身边,突然问道:“郡王只身赴约,难道不怕马某对您不利?”
李俶闭着眼睛回答:“古人有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俶已然把重英看作兄弟,岂有防备之理?”
马重英蹲下说:“郡王您就如此自信?可知马某此时就可将您裹挟到吐蕃,要求唐廷割地相换。”
李俶睁开眼,看着马重英,轻松的笑道:“重英为人光明磊落,不会作此拙劣之事。”
马重英跪在地上,低头抱拳道:“郡王如此信任末将,末将无以为报。”
李俶起身扶起马重英,语重心长的说:“黄河、长江是大唐的母亲河,她们都源于吐蕃。吐蕃与大唐一衣带水,你我本当以兄弟相待。俶一直在考虑如何处置留下来的两百吐蕃兵士,这些人都是孤儿,俶不忍心把他们充作奴隶。这样,俶把这些人交给重英统领,编入节度使亲卫。”
马重英再次跪地抱拳道:“末将代两百吐蕃兵士谢郡王大恩!”
第四十三章 诗仙游侠
战事结束,郭子仪暂时留守伏俟城,李晟、章仇瑾瑜、郭晞率军返回武威,李俶和郭旰、王霆来到新设立的河曲郡。黄河九曲水草丰美,出产体格雄健、耐力持久河曲马。蓝天白云下,清澈的黄河宛如一条玉带蜿蜒在草原、浅丘间,近处是成群的牛羊,远方是白雪皑皑的山峦,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李俶一行入住黄河岸边一座不知名的驿站,遇到几名文人雅士在此青梅煮酒,讨论天下大事。几位文人很快说到石堡之战,大多数人对哥舒翰称赞不已,只有一名青衣文人对此战并不认可,认为唐军用数千将士的性命换取一座孤城得不偿失。青衣文人信手提笔在墙上写下一句诗:“哥舒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诗的前半句出自陇右民谣,对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