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第4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北侍军和西侍军闹翻了,遭到两个最强劲的侍军司联合打压。

“殿前司乃天子亲兵,北伐是每一位武人梦想,殿前司不出兵是不可能的。岳鹏举又是正五品上的副都指挥使,而殿前司正副指挥使一个是从二品下、一个是正四品上,不可能率军在北侍军节制下征战……”

封元点了点头,他明白王泽后面没有说出来话的意思,高平也就是正好轮到份上,既然正副指挥使不能出战,殿前司五支侍卫大军各拔隶一军出征,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一支侍卫大军,不可能仅仅派一名大军都指挥使节制,而正五品下的都指挥使知杂事正可担当大任。他想想禁不住有些嫉妒高平好运,凭借当年收罗败军在金军空虚的河朔创出了一番功业,一直又平步青云,不仅升迁很快而且又节制殿前司拔隶三军参与收复灵夏之战,眼看着七八万精锐已经北上,这可是一支绝对精悍的兵力,能够统帅他们,是多少将帅梦寐以求的愿望,实在是好运气啊!

“子初——今日为师当着你两位师兄和子良的面交代于你,你时下已经是枢密院都参军司行军司副使了,许相公已经向朝廷举荐你主管枢参行军司,不知你意下如何?”

第四十二章

主管枢参行军司即使枢参行军使,这可是绝对的都校差遣,又是禁军最炙手可热的差遣。枢密院都参军司做为禁军最高军令衙门,掌握着军国枢要,协助枢密院执政制定军事计划,监督方面都司实施朝廷决策。枢参六个智能机构中最重要的机构就是行军司,专门负责作战指挥和督促各部,并参与参谋司对作战计划的制定,枢参行军使奉命出行,连方面都指挥使和侍卫大军都指挥使也要受到制约,其隆重绝不下于枢密院都承旨,可谓权力极重。而且军中逐渐形成一整套的参军体系,也就是说自枢密院都参军司为首的各方面都参军司一直到镇参军司和营行军参军,总体而言是以第一等的行军参军和第二等的参谋参军为核心的参军体制,没有担任过参军使的将校很难升迁到都校,而没有行军参军资历的将校,根本不可能成为各级参军使。

封元能够成为枢参行军使,预示着他的前程已经非常光明,一经外放下一步再不济也是个侍卫大军都指挥使,他不可能不动心。但他似乎感到王泽话外有话,高平绝不可能这么毫无阻力地挂帅北上,看来许翰与王泽之间是有一笔不可告人的政治交易,交易、完全是王泽和许翰甚至李纲之间关于人事的一场交易。而他的枢参行军使差遣可能就是和高平之间的利益交换。尽管还是有一点疑惑不能确定,但既然目的已经达成,为何要当面说出来,而且是让他拿出个决断,看来王泽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内,当下犹豫着道:“弟子愚鲁,还请恩师明示?”

当李默涵和李纯诧异地看着封元的时候,王泽饶有意味地望着封元,满意地笑了笑,意味深长地道:“子初在军中也有二十年了,几乎经历了自朝廷南迁之后所有的大战,自然明白如此大战是不多了!做为一名军人能够亲身体会朝廷最大规模的战争,是人生可遇不可求的机遇……”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默涵、王咏翎还有李纯才明白王泽话中深意,李默涵与王咏翎倒没有什么太多感触,但李纯却心生艳羡,暗自羡慕封元大大的运气,怎么自己晚出道几年差距这么大呢?

封元心下自然是大喜过望,原来王泽根本就不想让他成为枢参行军使,成为枢参行军使固然是好,但能够领兵参加北伐却是他生平的夙愿,岂能坐在行在眼看他人在前方建功立业,坐失了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际遇。当下颤巍巍地道:“弟子愿意随军北伐……”

王泽紧紧地盯着封元的眼睛,良久才爽快地笑道:“为师就知道你会请命北上。”

封元脸色微赫,稍稍低下头道:“弟子愿统率一军随大军北伐,也好过在行在衙门里干瞪眼。”

李纯不禁愕然,他从封元话中看出封元统兵出阵的愿望是多么的强烈,甚至不惜自降身份,虽说枢参行军司使副官品和军指挥使平行,但意义和前程却大不一样,枢参行军司使副的身份绝对高于普通的军指挥使,甚至连侍卫大军使副也不能与之相比。当年封元顶着枢参行军司权行军房差遣前往西侍军,成为曲端也不能不忌惮三分的人物,而王宣以行军司使副身份更是可以与曲端分庭抗礼,这一切都是因为枢参行军参军的手中的权力,他们是禁军最高衙门中的将校,身后是整个朝廷,说白了就是大衙门的人出来好混事。

王泽含笑道:“可惜侍卫大军都校已经没有空缺,使副又太失身份,好在还要有一阵子时间可等,殿前司拔隶五军加上其它部队已经有八万余人,干系重大、必须有一套有力的参军班子才行,你愿意为都参军使嘛?”

封元微微蹙眉,让他去做高平的参军使是一百个不愿意,而且一个都参军使能有什么做为,还不如在行在成为枢参行军使有所作为。

王泽似乎看出封元的心思,他接着浅浅笑道:“这个都参军使可不是寻常参军可以比拟,如你愿出任,那是代表着枢参行军司。嗯——朝廷的意思就是北伐之战中,由枢参参议谋划司和录事参军司组成北侍军的督军系统,而行军司组成殿前司的参军系统,此议正在斟酌之中,还须争取枢参的建议,你明不明白?”

封元在稍稍沉吟之后,算是明白了朝廷宰执们的良苦用心,这一切都是源自收复灵夏之战的总结,由于枢参行军司极富权力,所以由他们来督促各位大帅,容易和前方将帅产生冲突,他和王宣就是一个例子,尤其是王宣几乎和曲端闹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要不是朝廷为了稳定前方将帅的情绪,曲端还真拿王宣没有办法,在战争中甚至发生一些行军参军运用权力逾越代庖的事件,引起了前方将帅很大的不满,战后被做为朝廷一项重要的更改课题研究。鉴于行军参军往往利用手中巨大权力的教训,朝廷才转用比较低调的参谋司和录事司派员组成督军系统,这些参军本身权力不大,能够比较好地和前方将帅共事。但行军司不可能无所作为,总得给他们点事情干干才行,既然殿前司是刺头,高平又是领头的刺头,那就派遣更加盛气凌人的枢参行军司组成殿前司拔隶五军的参军系统,让刺头去修理刺头,看看倒底哪个能降伏对方,真是好算计啊!

“既然朝廷已经有了决断,弟子当遵命而行。”封元心下感慨万千,暗叹朝廷诸公可真都是写老滑头,包括他的恩师在内,他们把北伐战争的人事安排的细微到如此地步,哪个将帅也翘不了尾巴,一切都在执政们的掌握之中。

王泽满意地笑了笑,温声道:“做这个都参军使——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总比行军使来的痛快!”

此话不仅封元为之愕然,连李默涵、王咏翎和李纯也一头雾水,单单从职事差遣上说,这个都参军使比枢参行军使简直就一文不值,根本就没法去比,王泽的话似乎又深含别样意味,令人实在难以捉摸。正当李纯暗自琢磨之际,却听王泽忽然道:“子良的军镇已经休整完毕了吧?”

“哦——正是……”李纯有些心不在焉地回了一句,虎翼侍卫大军全军五万将吏并不是驻泊在一处,而是分散驻泊在各处港口,侍卫大军的司所和司所直属各部在海州,但属下三个军司分布在长岛侍卫水军大寨,行在外面的燕子矶侍卫水军大寨还有明州的侍卫水军军港,他就任的第三镇驻泊地点就在行在燕子矶的侍卫水军营寨,做为第三批开拔的军镇,他的行程也已经开始临近,由侍卫水军司下达的出发号令已经到他手中了。

“虎翼侍卫大军将在北伐扮演尤为重要的角色,子良身为镇统制使,当比子初要快意人生许多!”王泽面带淡定的笑容,言语中充满了鼓励。

李纯亦是舒畅地笑了笑,他当然明白王泽的意思,做为军指挥使的确难以直接率军冲杀,王孝仁和岳云就是一例,他身为镇统制使,率军冲锋陷阵是份内之事,尽管他的志向远大,并非小小的镇统制使所能满足,但能够亲临一线还是颇为高兴的,毕竟机遇是一方面,战功是另一方面,镇统制使是将帅成长的重要阶段。

王咏翎静静地听着王泽与封元、李纯说话,通过王泽和封元的对话,他已经确定了朝廷北伐在即,确实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而自己却还在纠缠不清,当真大为惭愧。在渐渐摸清楚朝廷的意图和外界传言还是有所不同之后,暗道看来传言终归是传言,朝廷的北伐决心并没有改变,殿前司拔隶五军北上、北侍军的频频调动、侍卫水军的大规模集结,各种物资的转运并非仅仅一个军中大会操,更不是对金国的讹诈,而是实实在在地准备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但是他还是疑惑不解,为什么这场战争需要这么长时间的准备,即便是为了稳妥起见,但还是给于女真人从容应对的时间,进而增加这场战争的难度。王泽和朝廷执政大臣们倒底是怎么想的?他真的想问个明白,但刚刚遭到的驳斥又使他明白,自己的身份绝对不可能知道朝廷的最高机密,他也不会得到肯定的说法。

王泽再次把目光转到一脸狐疑的王咏翎身上,似乎很轻松地道:“一场战争之前能够流过墨香余韵,也算是丹青史书颇有雅道的一笔吧!”

李默涵轻轻地笑道:“恩师说的是,这场文会必然能够在青史上落下浓重的一笔。”

“但愿如此!”王泽意味深长地说了四个字,深邃的眸子中闪出一抹诡异地笑。

第四十三章

一场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文学盛会前后持续了十余天,各方名儒士人在太学中展开一场空前大辩论,辩论的主题随即而定,没有任何强行的官方色彩,但学者们无疑列外地都把议题圈在了北伐和民生、海事之上。王泽、李纲、秦桧等朝廷执政并各部尚书都陆续旁听,连康王赵构也禁不住天下文人的盛会吸引,前来太学讲坛旁听辩论。

事前被人们一度看好的凤凰山书院自一开始就凭借其强大的师生阵容,连连战败各大书院,眼看就要胜出辩论,却不想被一直不温不火的福州浦沅书院打的一塌糊涂,被浦沅书院的士子锋利的的辩词和不可辩驳的事实驳斥的目瞪口呆,令王咏翎颜面尽失,也令在场朝廷大臣大为惊讶,更让一些设了庄家把赌注压在凤凰山书院伤的人大大的破了一笔财。

王泽看在眼中笑在心理,而且看出其中门道的人并不在少数,尤其是王门子弟中的在朝官员看的更加真切,他们从一开始就明白凤凰山书院根本不是人家浦沅书院的对手。

王直在赛后毫不客气地评价道:“浦沅书院士子都是海商大户子弟,王云鹏舍博物院、格物院士子不用,取经义穷大措担当大任,说民生、论海事,岂有不败之理!”

福州浦沅书院是一个刚刚成立五年多的书院,与其说是一所书院,不如说是一所商学院恰当,书院中的士子多是福建、两广乃至江浙商贾子弟,福建、两广商家几乎都涉及海商贸易,他们的子弟那个不是能手中的高手。而且书院并不以经义、诗赋为主,而是专门传授经商之道、辩论谈判,并把王泽的杂学列为重要学科,所以他们的学子多能言善辩、随机应变,凤凰山书院经义院的士子哪里是这些鬼精灵的对手,在堂皇正论击败各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