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文渊你也坐下。”

“谢恩相”李长秋倒是不客气,在左首的椅上坐下,李墨涵犹豫着坐在李长秋下首。

李长秋这几年可谓是春风得意,宋金再次议和后,他被王泽举荐为秘书省正字。而王泽又有意栽培大用于他,未二年功夫便入尚书省右司担任户房都事,尽管这只是个从七品下的低级文官,但其实际执掌与意义却非同一般,这可是进入了朝廷的中枢机构,伴随在执政身边的青要职事,普通与那些七品官员不可同日而论,在同年中可谓官运享通的少数几人之一。

王泽没有说话,李长秋与李墨涵自然也未开口,室内气氛显得几分沉闷,待王安奉上茶水退出书房后,王泽才道:“尚卿来的正是时候。”

李长秋面带微笑道:“学生今日见秦相公回府途中面色凝重,招呼间似乎心不在焉,想必是今日宰执朝议时,恩相提出新政大策。”

李墨涵心下一凛,做为王泽最亲信弟子的他,竟然没有得到王泽暗示,李长秋从王泽入朝后,秦桧的种种反常迹象猜出朝中所发生的大事,竟然是王泽多年来深夜伏案苦思的新政,更是暗自吃惊,他拿捏不准,神情紧张的看着王泽。

“文渊,你与尚卿说说江浙路支卖局回易案。”王泽忽然说出了这句答非所问的话。

李墨涵不明白王泽何意,只好一五一十地将此番南下查实略略说出,当然中间省略去薛立。

李长秋一言不发静静地听着,面色凝重。

李默涵偷眼见王泽似笑非笑地看着李长秋,由于王泽没有发问,他也不便说话,但他明白王泽让他说出回易案,绝非心血来潮,更非李长秋是亲信这么简单。

“恩相新政初始,朝廷阻力颇大,江浙路支卖局正可投石问路,或可有不期之遇。”

李长秋说罢,目光紧紧盯着王泽,再不开口,李墨涵心下大动,暗自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细细品味。他也是聪慧之人,一点就通,在李长秋刚刚说罢,立即就悟出其中奥妙。这时在利用他所查处回易案涉及朝廷大臣中一些关键性人物,以他们为突破口,在不过分涉及一些重臣的利益之下,使新政得到最大范围的支持,哪怕是沉默也是一种支持。

想到这一层,李墨涵禁不住多看李长秋两眼,难怪这几年王泽如此看重他,暗中不断扶持。他感到眼前这个人太聪明,能在瞬息间把握王泽所指,自己与他想比简直是荧光比皓月,真是不堪一提。想到这里,心情渐渐郁闷,对李长秋暗生一二防范。

“尚卿与我所谋甚同。”王泽在李长秋说罢,沉默了一阵后,才会心地笑道:“说说看。”

李长秋能在数年间,超脱同年甚至将王泽的十五名弟子远远甩在身后,虽说是他个人的造化,但这也与王泽的提携密不可分,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他自知王泽以国士之礼待他,他也应当以国士之力报之。当下神采奕奕地朗声道:“学生愚见,历朝历代变法者必然触及世族既得利益,其间权衡断不可调和。既然恩相决意变法,就应吸取前代诸位先贤教训心得,万万不可强行施政,尽管恩相如今名望誉满天下,然天下间小人比比皆是,以恩相君子风度却不可不施以非常手段……”

“恩师堂堂君子,一代宗师,岂可以取小人手段。”李墨涵虽然认为李长秋不无道理,可在他心中还是不愿王泽认同李长秋的谋划。

“何为君子,何为小人?恩相又岂能不分孰轻孰重。”李长秋淡淡一笑,神情怡静地道。

第十二章

王泽轻声笑道:“文渊,且听尚卿说来。”

李墨涵本是想反唇相讥,但王泽说话阻止,不得已将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下去。

“江浙路支卖局回易案牵连朝廷诸多大臣,而其中关系盘根错节,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查下去恐怕会引起不好收拾得局面。与其如此,不如由恩相卖个人请,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李长秋毫不客气地说了下去,目光中闪过一抹得意的笑。

王泽看了眼李长秋,双目闪烁着不怀好意地笑,玩味地道:“岂不是便宜了这帮国之蛀虫!”

李长秋听王泽语气并没有责怪之意,亦是坏笑道:“事有轻重缓急,回易只是人之贪婪禀性,如若金人入侵,相信这些人中多数还是会奋力护卫朝廷的。而恩相谋划新政,振中国汉唐之威,挽华夏于风雨漂泊之际,实不可同日而论。”

‘好马屁啊!’李墨涵由衷感慨、自叹弗如,李长秋在以事论事的公义中,不动声色地恭维王泽,又表露他自己的为国为民心境,不能不令他李墨涵大为感叹。

王泽身处高位、名声日隆,对于阿谀奉承早已是见怪不怪,不过对于李长秋这番奉承,倒是觉得如饮甘霖,自然含笑消受了下来。

“尚卿真乃少年俊杰!”王泽虽然年及而立,却已是高居庙堂执政,名声盛隆卓著,用此居高临下的口气对李长秋说话,倒是合乎他二人身份地位。

“恩相过讲——与文渊、云鹏诸位俊才相比,学生自叹如萤火对皓月,恩相赞誉,实在惭愧、惭愧!”李长秋得王泽称赞,自是大为喜悦,但该谦虚的时候他还是做的很好。

王泽饶有意味地看了看李长秋,浅浅地笑道:“若以执政论,尚卿以为中书舍人范觉民范大人,知江宁府蔡文锦蔡大人何人堪当?”

李长秋与李墨涵二人心中遽然惊秫,二人都没有立刻领悟王泽深意,好在李长秋反应迅捷。当下道:“二位大人都是学生所敬仰的当世大家,若强分彼此,实是难为学生。”

李长秋说着,心下闪电般的虑过许多可能的念头,不断揣摩王泽这话的用意何在?目前各位执政地位相当稳固,在皇帝大婚前,除非是谁想蓄意重新分配利益,不然以目前朝局来说,几位重臣断不会重新洗牌。

至于对王泽而言,或许是要为新政重组朝局,将亲信大臣拉入都堂,以巩固和增强在都堂内的份量。但是目前的这种政治局面,对于他的权势而言百利而无一害,搞垮哪一位后再扶持范、蔡二人中的一人入都堂,都将使本来已经有些波动的政局,变的更加变幻莫测。

实在是不太可能,李长秋在心中第一个否定了自己揣测,旋即又陷入迷茫,王泽这番话倒底是何用意?

“当前大宋最紧迫的就是广开财源,扶持工商,没有这些,其他毫无意义。”王泽并不继续刚才的话题,而是面色凝重地看着他二人,道:“可知我这些年来为何竭力抬高商人地位、扶持工坊,扩建虎翼水军是何用意?”

李长秋心念一动,刚要说什么,却有感觉缺了些说辞,又将话咽了回去。

李墨涵深受王泽思想,当然能对王泽所为深知许多。道:“恩师深意,弟子领会。”

王泽笑道:“很好、很好!”

李墨涵斜眼看了看李长秋,暗道李长秋虽然机敏过人,但比起自己对王泽意向的真正领会,他还相差很远。

“尚卿屈身于小小户房实在委屈——过些时日,秦会之大人将举荐尚卿另有重用。”王泽看也不看李长秋与李墨涵,脸朝着对面的白壁,若有所思地道:“过不多久,我将请郡牧守地方!”

后句话对于李长秋与李墨涵二人来讲,无异于晴空霹雳,他们二人怎么也想不到王泽会在这个时候请郡外放,是想王泽已经向朝廷上书实行新政,在这个时候离开庙堂,这说不通、也让人想不通,尤其是李长秋更不明白他为何要请郡,但他从这句话幡然领悟王泽关于执政之言。

“请郡,恩相何出此言?”李长秋当先反应过来,嗓音中有点稍稍颤动。

李墨涵这会倒是先李长秋隐约悟出王泽请郡的缘由,当下试探着问道:“恩师是要亲自赴外……”说到这里,又有些犹豫地道:“但是恩师刚刚提及新政诸般事宜,理应稳坐庙堂从容调度,请郡外放这岂不是……”

李长秋诧异地看了看李墨涵,百思不得其解,以王泽目前的声望地位,完全可以稳居庙堂,以自己的名位推动整个大宋朝廷的改良,为何在刚刚提出新政的时候,就要请郡远离权力中枢,这无异于宣布他所提新政诸册放任他人册改。

王泽只是含笑看着他们二人,并没有过多的解释,请郡是他经过深思熟虑,而又认为必须的一步。在朝会上,孙傅等人已经倾向于对禁军重组等提议,相信对前两策不会有太大的反对,而且自己即便是外放也能通过朱影、秦桧等人把握改制尺度。唯独让王泽担忧的就是官制,这也是新政的重中之重,军制变革只须掌握文官统军的惯例,在这个尺度内不会有太多阻力。兴工商、拓海路,是大家都能得利的好事,只要不是食古不化的书呆子,他们暗中叫好还来不及呢!所谓反对只不过是碍于读书人不言利的面皮,鼓噪几声罢了,相信也整不出多大风波。在他看来一旦放禁,朝廷中那些有实力的世家必然趋之若鸿,唯恐分不了一杯羹。

官制却是牵连到世族大臣们个人乃至整个家族的大事,关乎身家荣辱兴衰,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不小心将遭致各方面强烈的抵制。历代变法成败无不在于牵扯朝野贵族官僚的既得利益,即便是在优容士大夫最甚的当世,以蛰居三十年博天下贤者名望的王安石,虽然未曾涉足官制,但还触动了他们的利益,无奈之下不得不辞去相位。神宗皇帝贵为一国之君,独立推动着官制变革,直到驾崩也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反而越改越糟!

王泽自信具有这个时代杰出人物所不具备的知识,入世近三十年来,他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总结历代变法成败,相反对于变法本身能对这个时代起到多大推动,倒是没有细想过。他牢记物极必反的古训,他一直认为拔苗助长得不偿失,没有经过工业时代就不可能有信息时代,一个没有一定的物资、思想跨越,做任何事注定都是海市蜃楼,只能是炫目的一瞬。

一切不能操之过急,所以他选择了循循渐进,除了他在‘江右离孤’中授业的孩童与一批又一批入世的青年,这个时代似乎并没有太多引人注目的改变。

同样,在他提出新政后,他决定退身权力中枢之外,来实实在在的为官制改良打下物质上的铺垫,立下一个范本。支卖司的模式虽然在士人心目中得到了肯定,但他还是不能满意,他要亲自去创建一个真正的经济模式,来影响整个朝野士人。没有经济基础就谈不上上层建筑,他对这句话非常赞同。

王泽也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正确,如此一来,朝廷中事将由朱影一人承担,尽管他可以在外暗自操控,但让一个女子承受整个帝国的重担,这样的做法对她而言是有点自私。时下,他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将自己的想法对朱影道白,使她能够理解、支持。

李墨涵与李长秋此时此刻又岂能理解王泽的心思,李长秋可以说是这个时代青年一代杰出人物,但他的思想还是超脱不了时代的禁锢,李墨涵虽受王泽思想的熏陶,但毕竟入世年久,虽有超脱的见解,无法完全理解王泽所授,更不可能体察王泽苦心。

“敢问恩相欲请何郡?”李长秋倒底是反应机敏,看王泽似乎主意已定,或许有别的想法不成,于是退而求其次,想从侧面进一步了解王泽打算。

“杭州——”王泽沉默良久,缓缓而稳健地道出两个字。

“刘大人知杭……”李长秋脱口而出,顿觉自己这话实在是废话,刘豫知杭州多年依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