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遵诲又大声说道:“烈士们奋勇而死,并不是白白牺牲,他们换取了咱们战斗的胜利,也得到了朝廷的嘉赏。前不久陛下下令,给予烈士家属部分抚恤金。我听说大家对这抚恤金的额度有所议论,但大家也要考虑到朝廷的难处。南征以来,牺牲的将士很多,并不光是咱们一军人马。虽然这些钱不多,可是累计起来,也是很大的一笔数字。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大家一定要体谅!

当然,咱们军中也缴获了不少物资,依照我先前制定的制度,咱们要从中拿出钱财来抚恤烈士家眷,为因伤退役者提供生活补贴,让英雄们不至于流血又流泪!我在此向大家郑重承诺,只要我董遵诲还有一口吃的,咱们的伤病员就绝不会饿着!”

说完,董遵诲指了下王政忠,大声说道:“大家可能都认识,这是我的结义兄弟王政忠,他特意从我的封地赶过来,就是向大家通报一个好消息,他在那里建立了一所荣军农场,只要伤病员们愿意,他们就可以终生在这农场里面荣养,这是我董遵诲的承诺,天人共鉴!”

伤病员们饱含热泪,向董遵诲连连叩首,将士们也向董遵诲郑重行着军礼,心中有着前所未有的尊敬。谁没有伤病的时候,尤其是战后,看着齐排排的烈士遗体,看着缺胳膊少腿的伤残将士,大家谁心里不在发慌?许多人宁愿战死,也不愿日后失去劳动能力乞讨度日。

就在这个时候,董遵诲站了出来,这不是战前作秀,而是脚踏实地地为将士们打算。谁愿意背上一个大包袱?只有咱们的董将军!士兵们大声喊道:“董将军,万胜!万胜!”

董遵诲高举着手,虚按着,士兵们好不容易才平息下来。曹铨上前为董遵诲重新倒了一碗酒,董遵诲举起酒碗,大声说道:“此次南征,大家都立下了不少战功,有些将士更是跟着我董遵诲,打正阳,战涂山,拿下清流关;迫降皇甫崇,重创刘仁瞻!战**,击瓜代,击败朱仁裕,夜袭紫金山!濠州、泗州铭记着咱们的军功,洪泽湖上飘扬着咱们的威名。陆上战猛虎,江上擒蛟龙!这一碗酒,不献给别人,就献给咱们自己!献给咱们的勇气,献给咱们的勇猛,献给咱们立下的赫赫战功,献给咱们创下的不世威名!我殿前司,万岁!”

董遵诲一边大声说着话,他身边的亲卫们一边齐声重复着他的话。回想南征以来,董遵诲作为全军的先锋部队,作为皇帝最信任的救火将军,几乎参加了每一场重要的战役,几乎在每一战中都立下了不世功勋!

到了后来,所有人下意思地重复着这赫赫战绩,自豪地大声喊着,可谓声振寰宇!无论是新加入殿前司的军队,还是伤愈归队的老兵,都痴痴地喊着,越是重复就越充满了气力,越是嘶喊就越有勇气丛生!

就连那些个见多识广的说唱艺人,也惊讶地站起身来,随着将士们大声喊着,这样的赫赫战绩,足以与历史上那些个知名军旅齐名。许多艺人暗暗打定主意,回家以后就以这些事迹为素材,新编一些个讲说战事的段子,让这支英雄部队的威名,响彻天地!

到了最后,董遵诲举起酒碗,数万人几乎同时喊道:“殿前司,万胜!董将军,万胜!”

董遵诲脸色微红,不知是被篝火熏得,还是被烈酒呛得,他举起喝空了的酒碗,举在了空中,轻轻向四方招手。回应他的,是将士们一阵阵的欢呼声,是将军们心悦诚服的眼神,是士兵们甘为驱使的誓言!

董遵诲感到有些个迷醉,这样的感觉,上二本的时候自己感觉不到,毕业厮混的时候也感觉不到,整天被经理们呵斥成孙子的时候更感觉不到!只有魂穿之后,自己才在这五代十国体验到这样的感觉。大丈夫当如是,真汉子应如此!(。。)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428章南唐事变(上)

第428章南唐事变(上)

郭荣返回京师之后,任命唐将冯延鲁为太府卿,让他充当信使,又任命卫尉少卿前唐使钟谟为副使,前往江南送上后周本年的历书,并赐给唐主御衣玉带。不过与历史不同的是,郭荣并没有给予李景金银器具及牛羊马匹,因为刚刚充实起来的国库在支付完抚恤金和购买耕牛的费用之后,在减免了数十处州县的赋税之后,实在是没有余力再对南唐进行大规模赏赐。

唐主看到冯延鲁等人之后,虽说是热情接待,将他册封为刑部尚书,但心中却也感到一份屈辱。尤其当郭荣释放五千七百五十名俘虏之后,整个南唐都在盛赞后周皇帝郭荣的仁慈与慷慨,李景心中更觉郁闷。

其实人就是这样,当郭荣率领大军试图南下的时候,李景为郭荣止步于江北而感到欣喜不已;可是当郭荣撤兵回国之后,李景又为郭荣侵占了自己江北的土地而感到懊恼愤怒。

而他的几个旧日宠臣,却没有感觉到李景的转变,还在为南唐达成与后周的和议而感到兴奋。

过去,左仆射、同平章事冯延己凭借提出恢复中原、统一中原的方略而得到李景的赏识,现在好不容易才达成和议的他们却天天对后周皇帝郭荣歌功颂德,引发了李景内心的强烈不满。

而翰林学士常梦锡也对冯延己等人看不过眼,时常向国主进言:“奸邪们说出的话,虽然听起来忠心耿耿,但如果沉溺于他们的甜言蜜语,那咱们大唐危矣!”尤其当冯延己的党羽们对冯延己大肆赞赏,对后周百般崇拜的时候,常梦锡忍不住大笑道:“众位先生过去总把主上(李璟)比作尧舜,现在却将咱们的大唐自认为‘小朝’,将周朝认作是‘大朝’,何其可笑!”

虽然李景迫于冯延己等人的压力,对这常梦锡多加斥责,可在李景的内心,却对他充满了认同。尤其当常梦锡身死之后,李景更是心有愧疚,对冯延己等人充满了厌恶。

而且李景当时为了改变后周朝野对南唐的不满,曾经提出自己逊位的建议,虽然郭荣处于多方面的考虑,予以反对,并让钟谟前去安抚李景,让他安心为王;可南唐朝廷上下,居然有很多人赞同,这让权力**极强的李景,心中更是不满。

这时的司天监没有意识到李景态度的转变,居然上奏了一封奏章,上面说:“天上星象发生了严重变化,王上应该放下所有的政务,以化解这灾难。”

当李景收到这奏章的时候,心变得瓦凉无比,他强压着心头的怒意,对枢密副使李征古说起司天监的建议,询问他的意见,对他说道:“国难正重,我想放下所有的政务,清心修行,不知道谁可以托付政事?”

在李景看来,李征古虽然桀骜不驯,在周军南下时公然训斥自己,对自己却也算是一片忠心。自己说出这事之后,李征古一定会强烈反对。

(过去周军接连取得大胜的时候,李璟心中惶然,泪流满面地叹息道:“我的国家居然到了这个地步,实在是可悲啊!”李征古却大声反驳道:“陛下应该训练兵马,抵挡敌人,哭有什么用处?!难道说酒喝得太多,还是等不到奶娘来喂奶?!”李景脸色大变,李征古却神情自然!)

可李景没有想到,李征古居然连连点头,连忙说道:“宋(齐丘)太傅精于政务,陛下如果对处理政务有所厌倦,不如暂时将这些个政务托付给他?”

李景心中大怒,却装出欣喜的样子来,又去询问陈觉的意见。陈觉也被权力冲昏了头脑,没有看出李景的试探之意,他也笑着说道:“宋楚公(宋齐丘受封为楚公)精通政事、忠于朝廷,陛下可以托付重任。日后陛下身居皇宫,那些令人烦恼的国家大事完全可以交给宋公来裁决实行,再行禀报。那时我们可以不时入宫来谈佛论道,不亦快哉!”

李景心中狂怒,但他却发现自己身边竟没有可以托付重任之人,不得已,他下令中书舍人陈乔起草诏书,将国事托付于宋齐丘。

陈乔大惊,立即入宫求见,对李景说道:“陛下如果颁布了这个诏书,那咱们唐国就成为宋齐丘的掌中之物,微臣再也见不到陛下之面了!”

见痛哭流涕、竭力阻止的陈乔,李景不怒反喜,笑着说道:“我大唐有你这样的忠臣,实在是我大唐之幸啊!国事如此,即便因此而招惹到周朝的怒火,也比国家被权臣篡夺要强上许多!”

于是李景立即命令李征古前往江南西道,担任镇南军节度使晋王的副使,同时免除其枢密副使的职务。免除冯延己左仆射、同平章事的职务,改任为太子太傅;免去陈觉枢密使的职务,只保留其兵部侍郎的本职。

一番调整之后,宋齐丘的羽翼被剪除大半,李景立即停顿下来,害怕引起郭荣的注意。而此时陈觉等人也察觉到了危机,他们绝不愿意束手待毙,接近心思来进行反击。思来想去,决定以郭荣的名义质问李景,除掉李景的心腹严续,反正李景不可能因为这么点小事来面见郭荣。

果然,当陈觉自后周返回江南后,立即假传郭荣的训令:“听说江南近年来抗拒中央的起因,都是同平章事严续的阴谋。如果你真的忠于大周,就献上严续的头颅,以表诚意!”

李景大惊,但他好不容易扶持其严续来与宋齐丘、陈觉等人抗争,又岂会轻易放弃。在钟谟的建议下,李景免去严续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的职务,改任其为太子少傅。同时悄悄派出钟谟,向郭荣进谏道:“我唐国这段时间来对抗中央,主要是因为我过去年轻气盛所致,以至于愚昧昏迷,这才做出了以上蠢事,与那严续并无关系。如今臣王已经免去他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的职务,还望陛下饶恕他的罪行,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相对忠厚的郭荣,并没有意识到李景试探的本意,他听到钟谟的说辞之后,对那严续倒是表示了一番赞赏之意。

而钟谟回到南唐之后,李景得知了陈觉假冒上国旨意的真相,心中更是恼怒。加上郭荣无意干涉南唐的内政,李景顿时决定,对宋齐丘、陈觉等人动手!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429章李煜的野望

第429章李煜的野望

李煜是后世中国人所熟知的名字,但他在登基以前,却只是李景的第六子,当时叫做李从嘉。这一日,李从嘉又带着三两从人来到了钟山之上,兴致勃勃地爬上高处的凉亭,在里面的石桌上铺好了画板宣纸,摆好了笔墨纸砚,再次描绘起钟山风景来。

约莫半个时辰过后,他的贴身护卫首领李磊蹑手蹑脚走到了李从嘉跟前,对他低声说道:“殿下,**大师到了,周围并无闲人!”

李从嘉轻轻点了点头,低声问道:“他带了几个人?”

李磊低声说道:“只带了两个孔武有力的小沙弥,这次他身后还是没有尾巴,**大师一向谨慎,断不会被人跟踪。”

李从嘉这才说道:“快请他来此,让他看看我新绘制的钟山风景,让他好好点评一番。”

一边说着,李从嘉一边从怀里掏出新刻的一方宝印来,蘸了印泥,仔细地盖在了这钟山风景画上。

很快,**大师就健步走进了凉亭。这是一个五十余岁的老和尚,长相却与慈眉善目根本不搭边,满脸横肉,脸上更有长长的一道伤疤。如果让他换上百姓的衣服,那肯定与朝廷通缉的汪洋大盗有的一拼!不过这样的一个酒肉和尚,却能在金陵报恩禅院挂单,得到法眼宗延寿禅师的看重,自然并不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