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着唐军气势汹汹,前锋甚至在寿州城南的紫金山扎营,淮南节度使向训立即建议放弃扬州等地,调集各地守军增援寿州。

郭荣同意了他的建议,不过郭荣也在董遵诲的提醒下事先说明,必须等粮草辎重等物资搬运完毕后方可放弃城池!擅自逃脱者,有斩无赦!

郭荣诏书到达向训营地的时候,这家伙居然将粮草辎重全都留在原地,只加上一把大锁表示意思。向训本来打算以这些个粮草辎重为诱饵,让唐军忙于看管这些财货,不会舍命追击。看到郭荣的诏书之后,向训大大发作了一番,却也只能按照命令先运输粮草辎重,再领军缓缓撤离。

不过,出乎向训意料的是,他所部人马根本就没有遭遇到南唐的追击兵马。原来探得向训退兵的消息后,朱元等人立即请命追击。可是南唐丞相宋齐丘却对李璟说道:“如果咱们派兵追击,那两国之间的怨恨日益加深,郭荣也会对咱们充满了恶感,不会再同意和平谈判的建议,更不会与咱们维持长久的和平。不如这次放他们平安归去,也好表示咱们的善意,日后也能与周军敲定长期的睦邻友好合约,彻底消除战争!”

充满浪漫主义情怀、乐观主义精神的李璟觉得宋齐丘真是深谋远虑,不顾武将们的劝说,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向训等人不仅安全撤回寿州,还将扬州等地的库房全都搬回了周朝境内!

等到唐军收复这些区域之后,没粮没钱的唐军将士只能对当地居民课以重税,结果就让热心欢迎他们的豪绅们皱紧了眉头。忍受着唐军将士的横征暴敛,百姓们不由得怀念起说话和气的周军将士来!不少人甚至自发组织起反抗军来,接受向训、李重进等人的领导,与唐军不断交战,牵扯住唐军朱元所部人马。

此时李璟找不到什么出名的大将,又受到奏章的蒙蔽,就将齐王李景达、监军使陈觉两人派了出来,率领五万士兵,进攻寿州。李璟觉得,虽然两人遭遇了大败,可是能够顺利从董军包围圈里逃亡,也说明两个人还有些实力和运气。所以矬子里面挑高个,就又派两人上阵。

李璟希望两人能够知耻而后勇,可是李景达却被唐军打得吓破了胆子,将大营设在了濠州,就是不敢上前。监军使陈觉在李璟的叮嘱下虽然窃取了李景达的军权,但无意决战的他死守濠州,寸步不敢向前。

这个时候,急于建功立业的林仁肇他们急了。林仁肇现在只是个管辖五百士兵的小小营指挥使,迫不及待地想要立下功绩,得到皇帝的赏识。于是他将眼光盯在了后周军的要害之处,那就是下蔡附近的浮桥!林仁肇觉得只要自己率领舰队烧毁后周的浮桥,就能够将后周军队的退路彻底割断,李重进所部就只能困守在寿州附近。到时候集中南唐所有的部队,肯定能打下小小的寿州!

而且最让林仁肇兴奋的是,那恶魔一样的董遵诲已经调回了国内,下蔡附近只有张永德本部人马把守!张永德那可是后周出了名的老实人,既不凶狠也不狡诈,平日里品德优良还能得个小红花!林仁肇多么期盼,当日在滁州的时候遇上这样的无能之辈啊!

林仁肇很是兴奋,说服了许文缜,得到了三千水军。这样一来,他麾下足有三千五百人马,而那张永德麾下据说只有五千人而已。林仁肇还想到了一个特好的点子,那就是火攻!他准备用舰船装满木柴干草,泼上火油助燃,然后顺风纵火,一举烧毁下蔡的浮桥。而周军现在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水军,到时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浮桥被烧毁,一点办法也没有!

于是几天之后,林仁肇就率领好不容易磨来的舰队顺流而下,直扑浮桥。等他们快到浮桥的时候,抢先放下了百余只小船,并在小船点起了大火。

就见百余个大火球晃晃悠悠就往后周辛苦建立的浮桥方向冲过去。浮桥周围的投石车部队,赶紧对这些个纵火船加以进攻,只可惜水平有限,基本上没能命中这些个小艇!

就在张永德所部束手无策,充满绝望地看着纵火船飞驰而来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风向突然变了!而且还是少见的大风!

于是纵火船里晃晃悠悠又奔着刘仁瞻的舰队冲了过去,林仁肇吓得脸都白了,命令士兵们玩了命地往后跑,可是船大难以掉头,不久就被纵火船们追上,烧了个干干净净。只剩下林仁肇等数十名残兵败将,灰头土脸地爬到了岸上……

第382章反间计

第382章反间计

张永德看着河里熊熊燃烧的南唐军战船,决定日后烧香求道的时候再虔诚一点,多从道观里求些平安符。ihong。当然,求神拜佛只是非常手段,张永德立即命人铸造一条一千多尺长的铁链,拴在浮桥附近十几步的地方,横亘两岸,切断淮河。然后又在铁链上拴上许多粗麻绳,再在麻绳上拴上许多大粗木头,这样一来,南唐的舰队再也不能靠近,更别说这些个动力不足的纵火船了。

林仁肇不甘心失败,好不容易又说动了许文缜,率领舰队继续攻击。可是南唐的舰队还没等靠近浮桥就被铁索拦了下来,然后后周军队就开始和南唐军开始对射。两军交战一个多时辰,互有胜负,最后林仁肇主动退兵,准备稍后再战。

张永德皱紧了眉头,作为先帝郭威的女婿,位高权重的他在讨伐南唐的战役中却没有多少出众表现。虽然拔除了南唐军的几个据点,可是毕竟没有取得决定性战果。人家董遵诲可是接连取得数次大捷,李重进也被郭荣许以重任,唯有自己,还待着浮桥这边看着人家南唐水军逞凶!

张永德看着南唐水军嚣张地离开,就在不远处的南岸扎营立寨,心中很是无奈。这个时候,辎重官前来禀告:“将军,咱们铸造拦江铁索的时候剩下了不少链条,是不是将他们融了再打造成兵器?”

张永德心中一动:“还有多少铁链?”

辎重官连忙回答道:“至少还有三四十条,都是精铁锻造,现在放在库房那里很是可惜。”

张永德哈哈大笑,“将它们全部取来,我自有用处,明天我就让南唐军吃不了兜着走!”

辎重官很是纳闷,但他也是有眼力价的人,不敢质疑张永德的决定,连忙找人前去搬运铁链。

张永德于是搜集军中善泳之人,得到数百人,又从中选出善于潜水、憋气的百余人来,许以重赏,将这些铁链分发给他们。

于是第二天一早,这些个勇士喝了壮行的酒,便拖曳着那些铁链游向了南唐的水寨。此时天色很早,南唐的水兵还都在睡梦之中,加上知道张永德手中并没有军舰,对后周几乎是毫无防备。于是后周的那百余名士兵从容地用铁链拴在南唐水军的船只下面,让大多数主力舰都动弹不得。

等到张永德看到勇士们发来的信号,立即率领全军出动,奔着刘仁瞻的水营就冲了过来。

刘仁瞻看着周军将士们兴奋地甚至有些扭曲的脸,心中不由得有些惧怕。他与周军交战两次,滁州之战仅以身免,前不久更是一把火毁灭了自家的船队,着实有些个心理阴影。刘仁瞻于是立即大声喊道:“全军上船,立即起锚!”

听到他的命令,士兵们赶紧往船上跑去,大家心里都想着大唐水军无敌,只要上了船,就能够将后周军打得落花流水。至于落在后面的士兵,这个要命的关头,谁顾得上管他们?!

很快约有一半人马上船,刘仁瞻立即命令起锚,赶不上船只的人赶紧往水里跳,拼命往船上游去。而船上的士兵听到起锚的命令,马上砍断铁锚,升起风帆。就在大家得意地时候,却听见船身咯吱咯吱作响,船只在风帆和船底铁链的拉扯下,猛地一拧,有些个龙骨不结实的船只当场散架!许多站在船舷处的士兵更是脚下不稳,跌下水中,被突然转向的大船砸向了水底!

士兵们哀号不断,刘仁瞻大惊失色,赶紧往水底望去,就见水下隐隐约约看到黑色的铁链,显然是那周军死士所为。他忍不住长叹一声,遂赶紧下令,让士兵们砍断铁链,亏得他反应及时,要不然就被周军堵在了码头附近!

可是像刘仁瞻这样能够及时作出反应的船长毕竟很少,许多南唐将士纳闷地看着自己脚下的坐船无法前进、无法后退,僵在原地发呆。然后,就被兴奋的张永德所部包围,无奈地缴械投降。

接连三次失利,让刘仁瞻遭到了大多数人的怀疑,他更是贬官数级,从堂堂营指挥使贬成了大头兵一个!

战后张永德解下自己的黄金腰带赏赐给突袭归来的潜水勇士,以表彰他们的功绩。张永德还向中央政府报喜,并向整个淮河战区通报自己的战功。

李重进听到这捷报后也不甘示弱,立即命令铁骑军都指挥使王彦升出击,斩杀三千余名唐军士兵。

不过据张永德了解,这王彦升斩杀的三千名士兵水分甚大,其中杀良冒功的嫌疑很大。张永德觉得李重进手握重兵,却在寿州迟迟不肯南下,又收拢各地守军,他想要做什么?难道说要谋反不成?!

张永德立即向朝廷密奏,诉说自己的怀疑,请朝廷早定主意,消除隐患。张永德作为皇亲国戚,他的怀疑朝廷岂能不加以重视,何况李重进作为郭威的亲外甥,确实对郭荣的法统构成了一定威胁。几个大臣纷纷向皇帝进言,立即调李重进入宫对质,或者马上派人前去接替李重进的帅印,不要给他发难的机会。

郭荣摇了摇头,如果李重进想要谋反,那他绝对等不到现在!当年郭威病逝之前,曾经强令李重进向郭荣行君臣之礼,李重进既然当年低下了头,那作为一诺千金的汉子,他现在就绝对不会再做哪些**勾当!再说了,如果现在突然调动李重进,也不利于征讨南唐。

郭荣便对众臣说道:“张永德是朕的妹夫,李重进也是朕的表兄,两个人都是朕的亲戚,岂会背叛于朕,这其中必有误会!”于是,郭荣不顾群臣的阻拦,将张永德的奏章转送给李重进,让他自辩。

李重进接到让他自辩的圣旨后很是不解,等他看完张永德的奏章之后,不由得大惊失色。幸好皇帝没有听信张永德的怀疑,要不然自己现在就得被抄家下狱!皇帝让自己自辩,就是让自己去和张永德解释清楚,免得将帅不和,影响战事。

李重进想到这里,略一思量,居然独自一人来到了张永德的营前,报名求见!

张永德这些日子里为了防备李重进可能有的叛乱,日日秣马厉兵,很是谨慎。如今听说李重进来到自己营前,张永德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问那李重进带了多少人马,听说他独自一人之后,张永德也很佩服他的勇气,对李重进的怀疑不由得去了三分,也对李重进深夜独自来此有些好奇。于是张永德亲自出迎,将李重进迎入自己的大帐,并设宴款待。

李重进表现得极为从容随意,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根本就是毫无防备的样子。张永德见此,对他的疑心就又去了三分。

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重进举杯示意,对张永德说道:“你我两人,都是皇亲国戚,与国同休,也因此侥幸提拔到现在的重要位置。咱们同受重任,各拥重兵,更应当彼此协作,为陛下效力征战,不可有贰心!我并非不知道坐守寿州耗费甚多,旷日持久有过无功,但现在江南已经逐渐进入梅雨季节,部队行走不便,辎重车队更是受到了南唐水军的严重威胁。与其侥幸南下,还不如积蓄力量,与唐军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