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景等人连连点头,董遵诲却忍不住说道:“陛下,我等麾下以北人居多,不善游泳,而且征战良久,还需要休整一番。如果仓促南下,未免有失,更辜负了陛下的期望。”

郭荣轻轻点头,他希望手下部将对他说实话,而且他欣赏并重用这些说实话的部将。郭荣笑着说道:“我给大家一个月的时间休整,同时训练游泳。反正汴河也很宽,足够大家一起下水学习。

为了迷惑周边势力,我明日就会宣布整修开封府,由你们所部担任修筑开封府的工作。当然,军中士兵不必参加劳役,我给你们三人每人配备一万青壮百姓,让他们来干活。你们看如何?”

王景、向训、董遵诲一起离座,躬身说道:“陛下圣明!”

离开皇宫之后,王景、向训等人便率领军将们返回驻地,董遵诲却又买了些滋补药品,前往王朴府上探访。很快,董遵诲就来到了王朴的府邸,就见这里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再不复往日的冷清局面。

董遵诲微微一笑,过去王朴只是个侥幸得中进士的穷小子,前途有限,大家也都懒得与他交往。自从王朴献策有功、升为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后,大家才对他热络起来。今日行刺一事,王朴这个知开封府事难逃罪责,可他偏偏在送走郭荣之后又受了重伤,在中国人看来,这可是以身护主,道德上的崇高足以掩饰自己的过失。由此大家判断这王朴前程似锦,自然卖力讨好。

也许是知道王朴重伤难以视事,前来探望的各级官员也只是留下礼单,随即走人。不一会,府上清净了许多,董遵诲这才迈步上前。王朴府中的管事知道这是自家大人为数不多的几个好朋友,便亲自领着董遵诲前往内室。管事随后离开,房中只剩下王朴、董遵诲两人。

看着躺在床上冒冷汗的王朴,董遵诲皱着眉头说道:“你一个书生这么拼命干嘛,怎么不随着陛下一起走呢?”

王朴苦笑着说道:“我哪里想到这些御前侍卫居然挡不住几个和尚的攻击,再说了,总要有人留在车里吸引目标!既然吃了郭家饭,就得对得起这俸禄。”

董遵诲叹了口气,“你就是个死心眼,跟我大哥一模一样。年前我劝他出仕做事,可这家伙愣是懒得当官,就连我搬出父亲也没用,他还是缩着脑袋在家清闲自由。”

董遵诲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揭开王朴腹部的纱布,从怀里掏出自己秘制的金疮药来,轻轻涂在王朴的伤口之上。之前御医已经做了处理,可是这些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用的都是性情温和的药物,药效较慢。

董遵诲涂上伤药以后,王朴就觉得腹部就像是刀绞一般,还没等他喊出声来,就随即感到有些清凉。董遵诲笑着说道:“伤口处理地还凑合,起码没有感染,丝绸内衣没白穿。这是我悄悄改良的先帝御赐金疮药,每日让丫鬟帮你换换药,一个月包好。只是要多静卧,不要理事。”

王朴苦笑着摇了摇头,低声说道:“你说的倒是轻巧,哪有这么容易?!陛下今天跟你透露口风没有,据说要整修开封府!”

董遵诲轻轻点头,低声说道:“陛下今日已经派那李谷向南唐发起进攻,你作为《平边策》的献策人,有权知道这件事。我们这些部队明面上参与开封府的修缮工作,实际上却要抓紧时间训练,为南下攻唐做准备。整修开封府不过是个幌子,你虽然知开封府事,可毕竟受了重伤,这累人的活最好不要做!”

王朴连连摇头,“读书人只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既然知开封府事,又岂能坐视不管?!何况整修开封府是件大事,也许未来几十年都没有这机会。而且如果南征顺利,咱们大周的边境就要再次扩大,开封府作为一个大国的京都,现在的格局未免有些个过小,必须乘机好好整修一番,免得日后翻新起来劳民伤财。”

王朴有些个激动,他长喘了口气,喝了口董遵诲端过来的药汤,继续说道:“一百七十年前,大唐宣武军节度使李勉将府署迁到开封,大规模扩建城池,奠定了如今的基础。可是如今城中人口迅速增长,城内房屋过于密集,民宅侵入官道,车马无法通行,也造成了火灾隐患。而且城池规模不断扩大,将部分坟地裹在城里,不仅有碍风水,也让不少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白白浪费!

而且开封府百余年不断向外扩展,防务工事薄弱,几乎无险可守,要不然当年先帝也不可能轻易入城!整修开封府可以将城池做有效规划,分成皇城、内城、外城三个部分,修建高大敦厚之城墙,规整城内建筑,为无险可守的开封府筑起层层防线!”

董遵诲挠了挠头,原来城市改建还有这么多的门道在里面,他还以为就是简单地修城墙呢!他突然想到历史上王朴在整修开封府一事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四年之后,王朴便离开人世,说不定就是因为整修开封府耽误了伤势的治愈。

伺候着激动的王朴喝完汤药之后,董遵诲忍不住低声劝道:“虽说整修开封府非常重要,可你也要保重身体,不要事必躬亲,免得延误了伤势。”

王朴连连点头,董遵诲却看出他有些敷衍,于是董遵诲说道:“我一会从军中调拨一名军医过来,专门为你医治伤口。我军中的这些个军医,治疗别的那是一塌糊涂,可要是论起治愈外伤来,他们可都是个顶个的专家!”

王朴推辞几句,也就答应下来。反正他王朴与董遵诲的大哥董遵训是多年好友,与董遵诲的交情也不错,就算是收下董遵诲的身边军医,别人也不会说什么闲话。

两人又商议些琐事,董遵诲见王朴有些个疲惫,便就此告辞。抬头就见满天星斗,也许明天就是个晴天。

……

第352章治理水患

卷三'第352章治理水患

………………………………

第352章治理水患

如果说电视上天气预报还有点准头,那董遵诲对天气的预报可是半点准头都没有。半夜里突然起了一阵小风,紧接着乌云密布,很快就下起雨来。

虽然董遵诲所部所在的军营处于高处,可董遵诲还是连忙起身,披上蓑衣,率领亲卫们冒雨巡视。幸好排水设施相对完善,营地里几无积水。尽管如此,可董遵诲的眉头还是皱了起来:这开封府里可没有这完善的排水系统,明日肯定会存下不少积水,看这雨势,肯定会有房屋坍塌。军中有不少士卒是开封府本地人,说不定就会影响军心啊!

董遵诲便对值夜的曹铨说道:“国璋,去把石守信叫来。”

曹铨连忙领命,不久就把被大雨惊醒的石守信叫了过来。董遵诲便对石守信说道:“兄弟,今夜大雨,说不定就会冲塌不少房屋,你是开封本地人,对开封府的道路情况很是熟悉。一会你去军需处领取开封府中士兵名单一份,以及相应的军需批文。等到天明就带领百余人入城,去各处走访一边,帮着整修下房屋,顺便将那批文分发下去,让他们凭此去福旺钱庄兑换,也算是我这个当将军的一点心意。”

石守信很是感动,他郑重地答应下来,连忙去军需官那里索要名单。等到天明的时候,几乎所有士兵都得到了这一消息,大家都为此而感到光荣和自豪:只有俺们才有董遵诲这样爱兵如子的将军,也只有董遵诲这样的将军才配享有俺们的忠诚!

等到天明时分,石守信便带着百余士兵换上便装前往城中。他们本想从德胜门一带入城,只可惜那里地势低洼,存水甚多,一时难以通行。石守信连忙带人换了一座城门,绕过积水,赶紧入城。

就见开封府大街小巷全都被积水浸透,有些地方的房屋已经开裂,更有些老房子已经在半夜塌陷。开封府的衙役们正在紧张地搜救,也有不少热心人主动前来帮忙。有时能从坍塌的房子里救出几名幸存者,可更多的时候只能挖出些尸体而已。

石守信见此连忙将队伍分成几个小队,立即前往军中兵士所登记的住处。幸好董遵诲待人宽厚,并不克扣军饷,士兵们前段时间拿了充足的饷钱,早就将家中祖屋整修一番,塌陷的房屋相对较少,几乎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看现在这形势,给钱不如给粮。于是石守信派人将那些军需批文送到福旺钱庄,又凭此从福旺米店里取得了不少粮食,分成小袋装好,给每个士兵家中都送上一份粮食,石守信家中也不例外。

看着这一袋袋的赈济粮,许多军属都留下了感激的热泪,就连石守信的母亲也不例外。

老夫人对石守信说道:“儿啊,过去你父亲早亡,咱们家里又穷,这才将你忍痛送入军队。自从你遇到了董将军,不仅官职得到了提拔,就连咱们家的日子也改善了许多。咱们不仅赎回了祖宅,还对它进行了翻修整改,我们石家也在这一带出了大大的风头!董(遵诲)将军就是你的贵人,你可得好好替他效力!要是有半点贰心,就算董将军容得下你,为娘也容不得你!”

石守信连忙点头答应下来,老夫人又说道:“军中这么多将领,这救人的善举也只有拥有赤子之心的董将军能够做出来,跟着这样的将军,是咱们石家的荣幸!你还不抓紧行事,留在这里做什么?!”

石守信连忙听命离开,此时董遵诲也被皇帝招入皇宫参与议事。董遵诲入宫以后,见郭荣身边都是朝中一品大员,连忙恭敬地行礼,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不过很快郭荣就注意到他,对众人说道:“道安和解晖过去修缮过汴河,有些治水的经验。昨夜大雨,他所在的营地因为完善的排水设施,是军中唯一一个没有积水的营地!现在开封府积水甚多,正好朕又打算对开封府进行一番整修、扩建,大家有什么主意,可以尽情诉说。”

其实董遵诲来之前,大家已经讨论了一些方案,现在郭荣提议让大家说说,实际上就是给董遵诲一个发言的机会。有人对身为武将却胡乱搀和的董遵诲有些个不满,故意向他询问道:“董将军可有什么见解?我听说董将军每设立一个营地,都要挖好排水渠、修建公共厕所,看来是有先见之明啊!”

董遵诲循声望去,见那人正是范质。范质本与董遵诲有些交情,只是最近董遵诲颇受皇帝重视,让这范质有些个羡慕而已,倒也说不上什么嫉妒。何况范质觉得,董遵诲本是武将出身,又懂得什么治水良策?!与其让他误导皇帝犯下重挫,还不如让董遵诲从一开始就失去指手画脚的资格!

就见范质一边说着,一边发笑,差点就要说董遵诲还有个“厕所将军”的外号了。只是碍于郭荣对董遵诲的信任,他却也不敢放肆。

见郭荣鼓励地看着自己,董遵诲冲众人一抱拳,大声说道:“那小子便抛砖引玉,还请众位大人多多斧正。开封府素有‘北方水城’之称,只是大唐灭亡之后,藩镇割据、战祸连绵,流经开封府的大运河已经不能通航,黄河水患更是不断。要想根治开封府的水患,就必须从这水患的源头抓亲,不仅要整修好城内的排水设施,也要治理好运河、黄河和汴河,堵塞黄河决口,修固黄河河堤,以确保京师的安全。另外,趁着国库有钱有粮的大好时机,还应该修建水利、疏通漕运,疏浚葫芦河、汴河、五丈河等,恢复以开封府为中心的水路运输网,并使各地的粮草物资可以通过水路直达京师!”

“好!”皇帝还没有说话,范质已经高声叫好。没想到这董遵诲如今进步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