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匡扶后周-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了他的请求。得到孟昶允许的赵季札觉得自己拥有了尚方宝剑,是天使钦差,顿时尾巴翘得很高,目中无人、妄自尊大。

于是赵季札趾高气昂地来到了秦州,当地防御使韩继勋不敢怠慢,亲自迎出城来,将赵季札一行迎入城中。

宾主见礼之后,赵季札便将头向上昂起四十五度来,宁肯看着天花板,也不肯与众人对视。

看着他眼高于天的样子,韩继勋心中暗怒:陛下怎么派了这样的家伙来巡视边疆,这不是来帮忙的,反而是来添乱的。不过韩继勋即便心中暗怒,却也不敢公然讥讽于他,连忙命令卫士端来一盘子金银财物,送到了赵季札的身旁。

这金银之物一来到赵季札的身边,他的头立即垂了下来,随手抓了个金条,把玩片刻,这才笑嘻嘻地说道:“韩将军这是作甚?我岂会贪恋这些个财物?”

韩继勋心中暗骂:你这混账玩意,说话前先擦完口水好不好,看你恨不能塞到怀里的样子,还装什么装?!

韩继勋微微一笑,“其实末将攻占秦州之后,从当地土著家里缴获了这么一批财物,也不值多少钱,就纯粹是个纪念品。大人来到秦州,俺也得有所表示,这些个纪念品就送于大人,这也是俺们秦州人民的一点心意。”

赵季札立即将金条塞到了怀里,笑着说道:“那我就却之不恭喽。”

收下韩继勋的钱财之后,赵季札对韩继勋很是亲近了几分,又问起秦州如今的战备情况。这下可算是挠到了韩继勋的痒处,韩继勋立即滔滔不绝讲了起来。

赵季札也不堪示弱,一个劲地提意见,不过却被沉浸在讲述中的韩继勋下意识地驳回。结果就是韩继勋越讲,那赵季札脸色越是难看。等到韩继勋发觉的时候,赵季札的脸色已经成为了铁青色。

韩继勋有些个后悔,却不愿再低三下四地乞求这无能的赵季札的宽恕,只好装作看不懂的样子,将赵季札客客气气地送出城去。

赵季札骑在马上,心中大怒。不就是能打仗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格老子提的这些个建议,可全是照搬的《孙子兵法》,你难道比孙子还会打仗吗?!居然对我不屑一顾,我呸!

气冲冲的赵季札很快就来到了凤州,此时凤州刺史王万迪正忙于对凤州的战备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对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哪里有心情招待赵季札这个废物?于是王万迪对赵季札敷衍几句,便将他送出城来,连程仪都没有奉送半点。

赵季札这次怒火万丈,他不知道向内宫送了多少礼物这才换来这巡查边境的差使,不就是为了向各地守将搜刮些金银珠宝贴补家用嘛!现在可好,一个对我看不上眼,另一个对我不屑一顾,咱们走着瞧!

数日之后,赵季札返回成都府,立即入宫求见。孟昶连忙召他入宫,询问这边境之事。

赵季札来到孟昶面前,用力磕了三个响头,而后长叹一声,红着眼不说话。

孟昶很是诧异,便疑惑地问道:“爱卿为何一语不发,有什么为难事吗?”

赵季札便苦着脸说道:“陛下,微臣本不想让陛下担忧,可这秦州、凤州的备战工作实在是太差。秦州守将韩继勋夸夸其谈,就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恬;而凤州守将王万迪更是对周军毫无防备,天天就知道吃喝玩乐!”

孟昶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叹息一声,低声说道:“朕早知道,这韩继勋才能有限,不足以抵御周军,不过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也只能让他暂任这秦州防御使一职。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为朕分忧?朕一定加以重用。”

赵季札大声说道:“微臣不才,愿为陛下抵御周军,一定让那周军片甲不回!”

孟昶轻轻皱眉,这赵季札怎么这么大的口气?难道是他巡视边境的时候发觉了周军的大漏洞,还是他想到了击败周军的主意?甭管什么原因,只要能击退周军就好。

于是孟昶任命赵季札为雄武军节度使,率领宿卫亲兵千余人前往秦州、凤州,协调两地防务,抵御后周大军。等到赵季札出兵之后,孟昶又觉得不很放心,于是命令权知枢密使王昭远巡视北方边境,在山口要地部属守卫兵马,防备周军的偷袭。

吩咐完毕之后,孟昶很快放下心来,评花问柳、饮酒作诗,成都府顿时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

……

第340章突袭赵季札

卷三'第340章突袭赵季札

………………………………

第340章突袭赵季札

春风得意的赵季札,带着心爱的侍妾慢慢往边境挪去,他的速度很慢,居然是一个驿站一个驿站地挪动,势要向沿途官吏们全都索要一番孝敬,也好填补下自己空扁的荷包。

就在赵季札大肆收礼的时候,郭荣将董遵诲叫到身边,仔细询问了一番殿前司部队的训练情况,然后对董遵诲说道:“道安,你能把这些人训练成如今的这个样子,很不容易。我也知道,这些个骄兵悍将,一定让你吃了不少的苦头。我听说你最近一直住在军营里,连新建成的开国伯府你都没有去过,实在是辛苦。而且就连你大哥中举,你也只是急匆匆前去恭贺一番,并没有陪着他宴请宾客,实在是为难你了!”

董遵诲连忙行礼道:“陛下,这都是微臣职责所在,谈不上什么辛苦不辛苦的,更谈不上为难!能为陛下分忧,乃是微臣的荣幸!”

郭荣对董遵诲的态度很是满意,示意内侍为董遵诲搬来座位,又命人为他沏上茶水。

见郭荣赐座,董遵诲并没有推辞。入宫前他正在训练士兵们站军姿,很是疲惫。如今坐到了椅子上面,格外舒服。而且他骨子里还是一个现代人,并不太注重这些个虚礼。不过入乡随俗,董遵诲虽然坐下,却也没敢彻底放松自己,而是只坐在椅子上三分之一的位置,腰板挺直,神态恭谨地听着郭荣的训话。

郭荣笑着说道:“别紧张,咱们也不是外人,放松一下。”

话是这么说,但见董遵诲在自己跟前谨慎的样子,郭荣还是觉得十分满意。同时,郭荣不由得想起了那些向自己据理力争的文臣来,心中略有不满。

郭荣笑着说道:“有这么一会事,朕说说,你听一下。前段时间朕已经命令王景、向训率军去收复秦州、凤州,让他们抓紧时间行事。不过最近战事陷入胶着,朕还听说那孟昶任命了赵季札为节度使,率领千余精锐士卒火速驰援秦州。朕觉得这是个锻炼的好机会,殿前司所部已经训练了多日,也该去战场上磨练一番,在真实的战争中寻找一下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所以,朕准备让你率领一千五百人的兵力,前往秦州前线,以战代训,你看如何?”

董遵诲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郭荣行礼说道:“陛下的意愿就是旨意所在,末将马上挑选部队出发,尽快赶到秦州前线!殿前司所部,定将为陛下开疆拓土、战无不胜!”

郭荣对董遵诲越发满意,特意留他在宫中用膳,这才让他离开皇宫。董遵诲出宫后连忙赶到军营,召集各营指挥使,对他们说道:“兄弟们,刚刚陛下传我进宫,对最近这段时间大家的训练情况很是满意。督促咱们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如今有这么一个以战代训的机会,大家谁有兴趣?”

董遵诲的话音未落,众人已经全都举起手来,就连王政忠、张毅两人也举手示意。董遵诲不由得失笑,看来大家对最近时间的训练感到了枯燥,不过我这个天天猫在军营里的人怎么就感觉不到呢?不是隔三差五就有夜间紧急集合,每天都有五公里越野跑做调剂吗,大家怎么这么想要外出?实在是让人费解啊!

董遵诲笑着说道:“这样吧,王政忠率领手下提前前往秦州、凤州,为咱们做好准备工作,尤其是粮食,多多益善。石守信、韩重赟、张逸,你们三人各挑选五百精锐士卒,做好随我出征的准备。张毅,你这次也随我出征,一会你马上联系楼观道的道长们,看看他们在秦州有没有道观、信徒,是否有可靠的情报来源。刘庆义率领其余人等留守大营,继续保持正常训练。这可是咱们殿前司组建以来的第一场作战,大家全都给我警醒一点,不要丢了咱殿前司的脸面!”

大家高声回应,“我殿前司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当天下午,王政忠和张毅等人就率先出发,前去边境布置。而董遵诲也抽空回了一趟开国伯的新居,因为忙于训练的缘故,董遵诲还没来得及购买奴婢,他也只能安排侍卫们打扫一下卫生,免得污尘遍地。

董遵诲又对寄居在此的董遵训说道:“大哥,你真的没有心思出仕吗?我可已经跟人家打好招呼,别的不说,以你的才华,肯定能做个集贤校理。”

董遵训却微微一笑,“你大哥我只有两个爱好,一是看书,另一个就是解救失足少女。如今你已经能为咱们董家撑起一片天,我这个当大哥的,总算是可以偷懒,也可满足一下自己的奢望。道安啊,其实开封府里还是有不少好景致的,像易翠阁、静雅居等等,里面的姑娘可都是上品……”

董遵诲不由得摸了一遍自己的额头,自己的这个大哥,实在是没救了。不过这样也好,寄情与书中可以有效地避开政治漩涡。家中有一个显贵的嫡子就足够了,更需要一个宽厚老实的新族长人选,而现在看来,董遵训正是这最合适的人选。

这时董遵训压低声音问道:“道安,你这次急匆匆跑过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这时左右无人,董遵诲懒洋洋地靠在椅子上,将出征的事情告诉了董遵训。董遵训长叹一声:“道安,你一定要多多保重,万万不可以冒险行事!对了,等到朝廷收复秦州、凤州之后,别忘了送我几个当地出产的小侍女!”

被董遵训这么一说,董遵诲一肚子的离别惆怅全都烟消云散,他笑着对董遵训说道:“放心,大哥,我这个做弟弟的一定会买到‘如花’这样的极品,献给哥哥!”

第二天一早,董遵诲便率军出城。此时后周的漕运系统,经历了彻底的变革,枢密院和兵部掌控的船只,终于不再是纸面上的数字,而是变成了现实,无论是船只的实际数量还是船只的大小规模,都比原先提高了数倍。

出示枢密院出具的令牌之后,董遵诲顺利申请到了西进的船只,率领部队火速登船。在航行数天之后,顺利抵达目的地,加入到对秦州的攻击序列之中。

董遵诲特意前去拜访王景,却发现这个一军统帅居然穿着寻常的铠甲,正在营外的高处观战。董遵诲上前见礼,地王景说道:“王将军,陛下有命,让我统领这些个士兵等候您的命令,达到以战代训的目的!”

王景连忙扶起董遵诲,笑着说道:“开国伯何必客气,咱们既然共同讨伐秦州、凤州等地,就要相互协作,共同奋进。我王景是个粗人,有话就会直说,希望你不要在意。”

于是两人商议一番,决定以董遵诲所部担任大营的斥候,反正他们拥有不少战马,做斥候绰绰有余。

董遵诲并没有直接申请参与到攻城中去,毕竟他的部队远道而来,无论是精神还是力气,都处在低谷,正需要一段时间来磨合一番。而且,攻城战中攻方的损失较大,董遵诲可不希望刚叫熟大家的名字,又被迫换人重新开始!

王景继续与坚守秦州的后蜀将领韩继勋交战,至于董遵诲所部,一面分散开来控制秦州附近地区,一面调动主力部队对结寨自保的百姓们进行说服劝说;对于冥顽不灵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