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官理论来说,只是都察院一个衙门口。但是,六科给事中的职责范围也归属于言官系统。并且因为明代后期的官员任命有滥的趋势,很多重臣都曾经或者正兼过都察院左右督御史的职位。加上明代众臣都拥有言官情节。因此,言官可以说遍布朝野,甚至连仅有功名资格的举人和秀才们,也都有当言官的可能和渠道。

这样的架构是那个牛叉的朱元璋搞出来的,皇帝由内阁来协助理政、预机务,然后有言官来监督。百官由皇帝和内阁来领导,并且有内廷来监管。互相制约,互相制衡。

如果算上地方三司和卫所这样的军力划分,加上兵部,五军都督府、皇帝这样的军令系统。整个大明是五权分立。司法、立法、执法、军事、监察。

同时,朱元璋、朱棣这两个大劳神,还特意把藩王的一些特权给定的很细致,其目的就是,日常里,藩王的力量难以撼动正统皇帝的地位,不存在威胁的可能性。乱世里,藩王的力量又可以让敌对势力费点劲儿。这样,藩王的财政、军事、刑罚,又独立于整个大明政治系统之外,就是第六种力量。

并且,大明整个社会还进行了细化分工。农户、军户、医户、匠户、商户这样的划分,使得家艺传承有了法律上的约束,但这么做的坏处是,除非这五种户民的后人中有中武举和文举的才能,否则生生世世、千秋万载都被钉死在户民的身份上了。显然是违反科学发展观的。

因此,到了后期,五种户民的生活上出现了偏差,商户因为得天独厚的资格,越来越有钱,越来越富足。医户和匠户因为天生的手艺与技巧而衣食无忧。但是,农户和军户就向着另外的极端走去。

当初制定户民政策的时候,分别给各家各户划定了固定的使用土地,但是人数是逐渐繁衍的,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少的绝对土地,造成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其中农户尚好,如果没有天灾,开垦荒地的鼓励性政策的出台,以及低廉的土地税赋,一半以上的农民可以维持生计。但不可避免的是,兼并土地的浪潮席卷全国,失地农民的生活是悲惨的。

土地兼并是个迁延几千年,中国文化中一个很另类的文化现象。中国人的思想中,始终对土地具有极大的热忱,这种痴狂渗透到了骨子里,血液中,灵魂之内。有权有钱阶级,甚至稍稍存有余资的平民阶层,也要购买土地。看着自己的土地,看着属于自己的房屋,心中的那份安逸,是每个中国人的理想,而这份理想,被先师孔圣喻画为“大同社会”。

土地兼并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实,也是社会弊端。而这种弊端给当政者带来的好处,军户们是得不到的。

军户的土地鲜有增长,人类繁衍200年,人和土地的矛盾必将凸显。于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军队,其素质和战斗力,不可避免的出现下滑趋势。尽管有秋闱来促进武力的保持和发扬,但更多的,是严重的蜕化变质。因为,和春闱一样,每三年才选拔300人左右的武举。再加上勋戚权贵的旁支远亲的作弊行为,平均每年100人左右的军官培养系统,出现了停滞和崩溃的迹象。

明代后期,名将如云,但其中典型军户出身的,只有左良玉(宁南侯),黄得功(靖南侯)、刘泽清(东平伯)和虎大威等数人。更多的是毛文龙、袁崇焕、洪承畴、卢象升、刘良佐(广昌伯)、李邦华、曹文诏这样的文选人才。巧合的是,这六人都是两榜进士出身。另有高杰(兴平伯)等人属于李自成叛将。高杰于崇祯八年(1635年)带着邢氏及一帮兵士投降了明将贺人龙(贺人龙也是米脂老乡),被授予游击之职。

试想,一群狮子领导的一大群绵羊,同李自成、张献忠这样一只饿狼领导的一大群饿狼,两相的战斗力,是不言而喻的。

外加上皇太极、多尔衮这样的猛狮所率领的一群狮子,大明帝国的崩溃与倒塌将不可避免。

这些是真正的内因,表面因素则更多,例如,有人专门同虎大威(时左良玉下属)讲,“国家喜负人,有急则抚存将是,事宁则弃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贼以为富贵之资。”这段话是唐代黄巢时,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与部下说的话。等于公开让虎大威纵贼跑路,尽管虎大威并没有这么干,但不代表别的军户出身的人不这么干。

而这样的千疮百孔,指望历史上的崇祯一个人是不现实的。同时整十七年的崇祯朝,前十四年,天灾就没断过,十五年和十六年老天倒是给了两年的好气候,但灾民、流寇已经将最好的农用土地给占了,没占的也破坏了。如果这两年的风调雨顺调整到元年、二年甚至八年、九年,都足够崇祯再支撑个二、三十年的。但可惜,老天和李自成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这真难为这个一心想复兴大明的皇帝了。

想复兴大明,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解决财政赤字,历史证明,要想在乱世之中,迅速而有效的解决财政危机,只有厚黑二字可用。

脸皮要厚,心肠要狠,只是厚黑的初段水平。真正的高级选手,是脸皮要厚、心肠要狠、噱头要足、名头要响。一句话,就是骗钱、偷钱甚至去抢钱,你也要留个好面子,否则,人家左手送你钱粮,右手擎刀,兜头就是一下,砍的你连求饶的机会都没有。

“恩许金牌令”原本是小儿科的手段,但是因为有N多个‘汪、章两家’的案例在,现在全国上下,竟然出现一种理论:当今的皇上,饱读圣贤之书,于大同社会,铭感五内。

这个舆论,是小朱命令曹化淳和王承恩帮着造的谣儿。

“皇商银”“海事银”原本是拉拢官僚、招抚郑家的诱饵,但毕竟这些人从中获得了利润,增长了财富,他们终究是受过儒家正统教育的人,得到了好处,自然要归恩于小朱,于是,民间又出现了一种言辞:商者逐利,细民熙攘从商,于国无益。惟有士人贤达,方可于污锈之中,常秉高洁风骨。圣上此行,实在完全之法。

意思就是,老百姓从商,容易走歪路,而俺们当了官的、读过书的,就不同了,虽说俺们也言利,但是俺们多有情怀啊?一定不会走歪路滴。

呸,小朱真想呸他们满脸花。可现在这个时代里,官僚阶层、士人阶层、地主阶层、勋贵阶层,是掌握整个社会话语权、决策权滴,既然他们对小朱采取了支持的态度,小朱也只好以错就错下去了。一切的一切,等天下大定之后再说吧。');

第六章:皇太极的可怕

既然,小朱现在还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世界,那么他所要做到的,就是尽力平复和弥补党争所带来的内耗。尽力的开发财源,因为‘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完善国力’的想法,在现在来看是可笑的,是幼稚的。一切都要依靠国家和朝廷有着源源不绝的财源,只要有银子来安抚官场,有粮食来对抗天灾,国家才能有缓儿。所以小朱才一力推行‘孝敬银’和‘海事银’的政策,说白了就是‘商业流转和所得的统合税种’以及‘海关关税’。同时利用田家、借用费力克斯、倚仗康六彪等人开发南洋的殖民地。

宣传的策略上,有驿站的收费明刊、遍布天下的义学义师。还有就是小朱通过各种手段拉拢到的东林党人。

这其中,小朱最寄予厚望的是义学。因为初萌刻本的选材上,专门挑拣了很多很多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名垂千古是要资格的,不是您死的惨烈就可以了,还要有千古绝唱的佳句留史。所以袁崇焕死的虽惨,但他确实不具备名垂千古的实力。

因此,这些受初萌刻本教育洗脑的老百姓和童稚们,在如此忠君爱国大义的教育氛围下,只需五年,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会得到显著提高。

这是文化上的准备,勇卫营的少年兵则是武力上的准备。小朱现在也想肃清吏治,但是,没有军队的支持是难以完成的。

而现在的吏治前提,恰恰早已经渗透进军队系统,小朱要冒然改革,势必得不到军队的支持。

因此,小朱这个皇帝,处于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境地中。他的全部希望就寄托在义学和勇卫营的成果之上,三年、或者五年,哪怕30年,只要能利用这几年的时间里,将流寇、吏治和国家凝聚力稳定在可控制范围之内,国家的文治武功将超迈前古。一定的,小朱相信这点,因为他知道,等这一系列计划实施成功,国家将成为东方不败,汗!

李邦华在两个月里,淘汰了20个人,这之中有十个少年,十个成年。十个少年小朱指示李邦华,依然将他们留在了勇卫营的备员营中,因为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小朱的火种,要好好培养的。

那十个成年军卒,小朱亲自出面协调,谋得钱谦益的支持后,这十个人都被重新归属到地方九边的战斗序列中,并且最低的也安排成了巡检。这些都是新政宣传的火种,也是为将来从勇卫营出来的人能够短期内扩编成大军的先决保证。

连汰选下来的人都有巡检的职位可担当,那些优异成绩毕业的学生们,不是直接就可以担任百户、千户甚至参将了嘛!要知道,小朱那天特意翻查兵部考(员记)录,现在的黄得功也还只是一个都司呢。当然,黄得功的前途很光明,洪承畴不愧名臣风范,他麾下的各级将领都很有能力。

然而,就在小朱极力盼望别出事儿,等国家消停消停,好慢慢将大明皇朝带出困境的时候。历史的惯性再次出现。

皇太极,这个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带领着他那彪炳史册的八旗铁军,来向中华上国挑战了,这不仅仅是他皇太极的挑战,还是历史对中华儿女从的挑战。此时大明内部的叫法是“黄太极”,但在私下场合,小朱还是叫他‘皇太极’!

龙井关、大安口、洪山口,

1629年10月5日,皇太极亲统大军5万向西进发,取道蒙古,然后兵分3路攻长城。其部署是:左路军由贝勒阿巴泰率领进攻龙井关;右路军由贝勒济尔哈郎率领进攻大安口;皇太极自率主力中路军攻洪山口。26日,左路军突袭龙井关成功。

大明沿线驻军见龙井关烽火迭起,知有寇来,迅速往援龙井关。汉儿庄副将易爱、洪山口参将王遵臣驰援途中与后金军交战,皆被击败战死。皇太极主力军于27日进抵洪山口,由于洪山口守军已应援龙井关,守务薄弱,皇太极大军突至,一触即败,皇太极轻易夺下关口,直趋遵化。右路军进直抵大安口,打败守军据山布阵的五营兵马,继降马关营、马兰口、大安营三城。

一直关心西线的袁崇焕,曾经指示驻守山海关总兵赵率教,一旦西线有事,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全力驰援。

于是,接到烽火传令的赵率教,立刻于11月3日,领兵4000驰援,与后金兵相遇,悉力拒战,全军覆没。

看着这份战报,小朱心中哀鸣,历史上,恰恰就是这次事件,导致了袁崇焕的死亡。之前,大家对毛文龙和袁崇焕的矛盾,如何处理,就闹的乱哄哄的,并且无论是毛文龙、刘策,包括宣府总兵满桂,都上书弹劾袁崇焕,其中重要的两条,就是袁崇焕擅开马市,僭主议和。

马市这个问题,小朱在选拔皇商时就有考虑,当时和众臣讨价还价的结果就是只允许于北三关:宣府、大同、山西偏关等地重开马市,毕竟蒙古人的日子也不好过,一旦逼迫急切了,他们又要闹事,只好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