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的分析里城市均是以“域外视角”看待留守儿童问题,而留守儿童问题某些新的发展形势正在逐渐改变城市环境对留守儿童的地位,最突出一个就是有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暑假进城,或者这种形势还没到达一定程度,也影响不了事情的本质。但是应该看到,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留守儿童也将被纳入城市的“域内视角”。
我们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在假期追随父母到城市,到了城市他们仍然是无人看护的“留守儿童”。子女暑假进城的农民工,多从事服务业,或者其他相对稳定的职业,极少有从事建筑等繁重体力劳动、住宿条件恶劣的农民工把子女接进城。而一旦留守儿童进到城市,他们的父母还是没有时间照顾他们,基本上他们还是任意妄为。
在此情况下,留守儿童只是换一种环境再次被遗弃,这次是在陌生的城市,这种情况下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原因在于,城市比乡村要繁乱的多,诱惑留守儿童的东西更多,商店栉比鳞次,东西五花八门,每样东西都会吸引儿童的好奇心,留守儿童犯错误的可能也就增加;城市潜在的危险也比农村多,交通就是典型的一个,车辆太多,马路太宽,红绿灯到处都是,留守儿童对交通规矩又所知甚少,意外随时可能发生。另外,由于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截然不同的差异,往往会让留守儿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被孤立,被鄙视,由于他们还是成长中的孩子,所以比农民工遭受更多的情感伤害以及生活上的不适应。
2007年7月的一天,在长沙市沿江风光带散步时,我们就遇见四五个10岁左右的孩子坐在非机动车道上玩耍,他们不知道从垃圾筒里拣了很多饮料罐,饶有兴趣地摆弄,在他们身边是川流不息的车辆。有几次,饮料罐被扔到大马路上,他们毫不顾虑地冲过去拣,一辆轿车因此紧急刹车,差点酿成交通事故。愤怒的司机从车窗探出头,对着他们破口大骂,吓得他们一溜烟地窜到江边。之后,他们竟然跳进浩浩荡荡的湘江游泳,远远的看见,他们渺小的仿佛草芥。
谁在监管他们?不知道他们这一跳,也许就永远上不了岸?
后来我们才弄清楚,原来他们是沿江某饭店的一些女洗碗工的孩子,暑假刚刚从老家来母亲这里销假。但是,母亲们太忙了,凌晨就要起来,很晚才能回去,几乎见不到孩子。本来几个妇女租住的一两间房子就又破又旧,拥挤的要命,加上几个孩子后,落足的空间都没有了。房间里也没有电视之类的东西,孩子们在房子里无聊,每天都往江边跑。这其中的危险,忙碌的母亲们虽然也知道,但是没有办法。
仅仅从这间小事情可以看出,城市给农民工的关注是不够的,给留守儿童的关注也是不够的;同时也看出城市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不论留守儿童在乡村也罢,城市也罢;以域内视角看待留守儿童也罢,以域外视角看待也罢,城市人都有责任去关注这个与他们有着深刻联系的群体。所以,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是农村的事情,也是城市的事情。那么从广义上来说,城市也是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成长环境。因为父母在这里,因为责任在这里,还因为未来的希望也在这里。
江边上有一叶舟,那是从故乡来的么?
城市里有一滴泪,那是为亲人流的么?
第九章 果实——成熟的留守生涯
愚蠢的火焰
当我们从成长环境的方方面面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之后,我们感觉对于这个群体的关注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但是,后来我们发觉似乎少了一点什么。经过思考,才明白,少的正是留守儿童自我的陈述,以及他们对留守岁月所给他们带来的从物质、精神到心灵上的影响。如果说,我们的调查报告是一种客观的展示的话,那么,他们的自我陈述则是一种主观的书写。这种书写伴随着伤痛和励志,往往显得更有力量,也更为真实和深刻。
可是,留守儿童尚且都上思想不成熟的孩子,到哪里去寻找一种合适的留守儿童的自我代言人呢?
我们知道,留守儿童伴随着农民工的产生而产生,已经有很长的历史,那么可以到成长起来的留守一代去寻找,同时要在这一代里寻找思想、知识和阅历足够丰富的人群。最后,我们锁定在了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是个多维群体。空间上来说,同一个学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时间上来说,他们经历了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一段岁月;从思想上来说,他们有足够的经历,足够的知识,足够的思索;从所处的时间点来说,他们正处在活力四溢的青春,最为活跃,最为热情,也最为真诚。而在大学生群体里,农村来的大学生又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群体。他们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从泥土到水泥的跨越,从贫乏到丰满的跨越,在他们的身上有着更多的磨难,更多的励志,时间也因此留下更深的烙印。在农村来的大学生群体中,留守儿童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拥有更为独特的视角和更为厚重的思想和经历。
经过一段时间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我们认为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是个整体的问题,一个流动的问题,问题的影响具有后延性。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其在一个人身上留下的沉淀都会有不同的体现。可以说它影响的是人的一生。
于是我们想从时间维和空间维的二元平面角度分析留守儿童问题,而不是静止在留守儿童的所在的某个、某段年龄,或者某个、某片区域。想探询这个过程无疑城要寻找留守岁月里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我们从2006年5月份起,在将近8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就此到长沙市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专门采访了部分这类大学生。
“时间的脚步真的很快,我们的思考又真的很慢,身在其中,生活了十几年,完全没有意识到。直到今天你们说起,我才意识到,原来真是这样。”
这是2006年5月9日,我们向中南大学信息院的罗卫林同学提到留守岁月时他说过的第一句话。
的确,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已经快30年了,30年太短,许多人还在奔跑,追逐,忘记了回忆与思索;30年太长,已经有足够的历史沉淀让世人去回忆,去思索,沉淀像岩石,像金属,像矿物质,沉淀的东西苍老,压在共和国的掖窝里,等待人们去开掘。开掘为了弄清楚今天的由来,也为了明确未来的道路。在这些沉淀物当中,留守儿童就是其中新生的一种。
罗卫林说:“我不记得父母是什么时候开始外出打工的。我所能回忆的原点是坐在半年级(幼儿班)的教室里,我因为羞于开口,尿湿裤子,尿液流淌到同桌女生的脚上,全班人都笑了。那个时候父母已经在外面打工。有记忆以来,我在生活就固定了一种模式,没有父母的特殊模式,我习惯了这种模式,也习惯了模式中的问题,但是从来没想过这些是问题。这种模式,在我身上留下一些东西。”
环境塑造了人,留守岁月塑造了留守的孩子,长长的岁月里,时间已经在他们的身上积累厚重的沉淀,那种沉淀就是罗卫林所说的“一些东西”。
罗卫林的家在衡阳岳阳市平江县安定镇。他说,听奶奶讲,父亲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到衡阳做油酥生意,在市郊租赁了一间昏暗的房子,没日没夜的买油,买面,做油酥。因为在市场里卖,摊位要交税,所以,父亲都是推着破旧的自行车,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叫卖,日子非常艰苦。父亲出去一年,母亲也出去了,因为,父亲一个人的确忙不过来。对此,罗卫林说,他从来没有责怪过父母,反而很感激父母,父母的油酥生意一做就是十几年,十几年如一日地操劳,都是为了他。父母想让他上大学,出人头地,没有钱怎么读书?读高中和大学的几年,他经常会过去帮父母的忙。他说,油酥作坊从他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第一次过去以来,一直都没有变,还是那所昏暗的房屋,还是高高的煤堆,大大的油锅,笨重的面盆,父母也还是挤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的一张小床上休息,盖的仍旧是补着补丁的棉被。
他说,他今天的一切都是父母无数个失眠劳作的夜晚换来,一切都是父母给的。这是真的,是所有的一切,这个一切包括父母外出给他带来的负面的影响。虽然,他不责怪父母,但是这些影响毕竟是存在的。对此,他很痛苦,也很清楚。
罗卫林说,从小到大,他都不怎么和别人说话,显得傻乎乎的。其实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很不相信别人,认为别人都是不可靠的。大学前两年,他仍旧是那种性格,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不爱和同学打交道,每天教室、寝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独来独往。两年下来,班里的人他都没有认识全,系里的人甚至给他起了个“幽灵”的外号。那段时间他感觉到很压抑,甚至有寻死的念头。但是,班长了解情况以后,及时给他沟通和帮助,辅导员也给了他很大帮助。在这些人的帮助下,他才慢慢开朗起来。
而说起他怀疑一切人的最初由来时,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他说:“最初形成这种思维,是因为一次愚蠢的火灾。”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已经表现出一般孩子没有的愚钝和沉闷,所以经常有小孩子欺负他,对此,他根本不放在心上,觉得没有必要计较,只觉得那些孩子很无聊。但他有他的天地。他的天地在哪里?在邻居一个大哥哥家里。那时候,那个大哥哥已经在读初三,成绩非常的好,村里人都说他可以考上大学。所以,母亲偶尔回家一次,都会嘱咐他多跟大哥哥玩,能学好。他很听母亲的话,有事没事都往大邻居家里跑。那位大哥哥也喜欢他,外人看来很愚钝的他,在大哥哥身边表现出超常的聪明和活跃。大哥哥常常帮他辅导功课,也把私藏的好多小人书拿给他看。他说,那些小人书的确很好看,有《霍元甲》、《七剑下天山》、《隋唐演义》等等,直到现在他还珍藏着一本《霍元甲》。他笑着说,那是从大哥哥那里偷偷留下的。因为这些,他特别相信、也很依赖大哥哥。
然而,正是因为大哥哥,才导致了那场愚蠢的火灾。
罗卫林说,6岁那年的冬天是他记忆中最冷的冬天。之所以冷是因为想到它就想到火焰,火焰却让他更冷。湖南的冬天常常是阴冷的,有时候甚至一个月都见不到太阳。但是,那几天却连续地能见到太阳,但是并不暖和,反而北风强烈,空气异常干燥,这种“干冷”让南方人适应不了。小小的他站在门口,穿着厚厚的棉衣,小手和脸蛋通红,鼻涕直流,身子颤抖。他正在和奶奶斗气!他要烧火取暖,奶奶说,外面风太大,她担心火被吹到什么地方,引起大火,只让他在炉子边烤火。他却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自己烧把火。
隔壁的大哥哥正好从旁边经过,看着执拗的罗卫林闷闷不乐,样子怪滑稽的,于是开玩笑地说:“有风就不能放火?你家的稻草垛里可没风啊。”
罗卫林记住了这句话,下去跑到家后的稻草垛前,发现真有个窟窿。那是长久以来奶奶拽稻草烧火留下的。罗卫林说,他钻进去,发现里面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