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身后,很多战士围上来。杨连根终于意识到什么,张开大嘴,泪流满面、悲痛欲绝地呼喊:“罗连长——何大姐——”
众人也都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张开大嘴,悲壮地呼唤:“罗连长——何大姐——”
那天晚些时候,杨连根带领众人,在那条清澈的小河边,埋葬了罗扬和何梅。一座新坟堆起来了,杨连根首先把一束野花放在坟头上,接着,小杜上前,把一束野花放好。战士们依次上前,把他们手中的野花放到坟头上。
小小的坟头上堆满了美丽的野花。
杨连根对号手一挥手,号手运足力气,吹出舒缓的号声……
号声中,杨连根对着坟头举手敬礼。在他身后,战士们也都举手敬礼。杨连根的眼里已经没有了泪水,他的神色是坚毅的。
杨连根又率领后卫连,继续向前走去。他忍不住回回头,那座布满鲜花的坟头已被他们甩在身后。小杜靠近杨连根,小声问:“杨排长,罗连长的粮袋呢?”
“在我这儿。”杨连根从腰上解下那条粮袋,他们走到避人的地方,杨连根解开袋口的绳子,突然惊呆了!
他挖了两下,里面竟然全是黄土!二人面面相觑,愕然不已。见有人朝这边走来,杨连根想了想,急忙封好袋口,把粮袋紧紧绑在腰上。
全连战士都围拢过来了。杨连根拍拍腰上的粮袋,笑一笑,说:“同志们,连长的粮食,全在我这儿呢!满满一袋香喷喷的炒面,到了最最关键的时候,我就发给大家。希望大家听我的指挥,咬牙往前走,一个也不许掉队!”
小杜说:“我们都听杨排长的,快走啊!”
几十号人期待地望着杨连根,抬脚向前走去。杨连根走在最后面,他身上背着两支枪。显然,他接替了罗扬。
雄关漫道 第三部分(1)
这天傍晚,红军总部人员在一片大水洼附近宿营。朱德突然冲妻子康克清要针线包。康克清翻动她的小背包,不解地问:“老总,你要缝衣针干什么呀?”
朱德望着不远处的水面,沉思着。康克清拿出一枚针:“还好,找到了,给!”朱德接过针,放进嘴里,用牙咬着,弯成鱼钩:“还有线呢?”康克清明白了,老总是要钓鱼,她笑了笑,又去翻背包。
朱德做了个简易的钓鱼竿就去钓鱼了。草地里的鱼长不大,一般只有手指大小。朱德忙活了一个时辰,还算不错,钓到了五六条小鱼,最大的一条像一支钢笔大小。他把鱼放到搪瓷缸里,吩咐康克清和警卫员小赵抓紧熬鱼汤。他亲自去找柴火,忙活了半个时辰,搪瓷缸里咕嘟咕嘟冒出的热气有了香味了。他又说,再多熬一会儿,鱼汤浓一点才好。
康克清和警卫员小赵心想,老总看来是饿坏了,也馋了。哪知老总却突然说:“克清,一会把这碗鱼汤,端给弼时同志的夫人陈琮英同志。”
康克清这才醒悟过来,点点头。
朱德说:“弼时两口子,为革命献出的太多了。前面两个孩子,一个不幸死去,一个送了人。在甘孜时,弼时见了孩子,就想抱一抱,那眼神告诉我,他是真想孩子啊……小远征生在草地里,说什么这回也得把这孩子养活啊……”
康克清专注地熬着鱼汤,她叹口气:“唉,要是再有点盐巴就好了。”
搪瓷缸下面的火渐渐熄灭了。小赵说:“老总,熬好了,我去送。”康克清想了想:“小赵,还是我去吧。”朱德赞许地点点头。康克清端起鱼汤往任弼时等人宿营的地方走去。
第二天上午,康克清不放心,又去看陈琮英和孩子。不大一会儿,她兴奋地跑过来,老远就说:“老总!好消息!琮英有奶水了!”
朱德欣慰地笑了,他拍着大手:“好啊,孩子有救了!”
快要走出草地了,草地上最后的行军显得异常艰辛,大家的体力消耗得快到极限了,不断有人倒地,一声不哼就死去了。任弼时的身体时好时坏,他瘦得成了一把骨头,即便如此,晚上他仍然是点着蜡烛看书,或者写文章,有时找人谈话,一点都不爱惜自己。白天行军,人们只好用担架抬着他。担架员小毛两年来一直跟着任弼时,小毛和另一个担架员小陈抬担架的水平高,走起路来不摇不晃,首长躺在上面睡觉,一点不影响。
但是自从有了女儿后,每每听到女儿的哭声,任弼时就会突然醒来。这天行军途中,过一片水草地,人们七歪八倒地往前挪动,小远征又哭了。几个身体好的女兵轮流抱着小远征走,陈琮英跟在她们后面。孩子是饿了,她就给女儿喂奶,奶水虽然不多,但总比没有好。喂过奶,女儿不哭了。
任弼时睁开眼睛,见小毛和小陈满脸是汗,累得气喘吁吁,他示意他们停下。他们把担架放到一块干燥的草皮上,任弼时说:“小毛,扶我起来。”
小毛不动,任弼时口气严厉地说:“快扶我起来。”小毛只好扶任弼时站起来。任弼时走到怀抱女儿的一位女兵面前,说:“把孩子给我。”
女战士说:“任政委,我们抱孩子就行了,你病成这个样子,就别管了。”
任弼时摇摇头:“我是孩子的父亲,理应尽点责任,你们就让我抱孩子走一段路吧,好不好?”
陈琮英理解自己的丈夫,就地冲女战士点点头。任弼时接过襁褓,爱惜地抱住,一步一步,在泥水中艰难地朝前挪动……
在他身后,人们紧紧跟上。
贺龙在任弼时他们身后,约有三天的行程。贺龙的枣红马上驮着一位重伤员,他端着大烟斗,跟在枣红马后面走。他抽一下烟斗,已经不冒烟了。警卫员小周靠过来:“老总,烟叶断顿了吧?”
贺龙从嘴里拔出烟杆:“小周,想办法给我找一点干树叶,对付对付。烟瘾上来,我浑身没劲。”
小周说:“这大草地,鸟都不生蛋,连棵树都看不到。老总,你先忍忍,遇到敌人时,我想办法缴获一点烟叶。”
雄关漫道 第三部分(2)
贺龙说:“我真盼着草地上冒出敌人来,我们跟他们打一仗,就可以缴获点战利品。”他闻一闻烟袋锅,“没有树叶,找一点干草叶也行。我多抽一袋烟,可以节省一口饭哪!”
小周说:“老总,你可不能再节省了。你要是饿坏了,我们没法向任政委交待,走之前他特意嘱咐我们,一定要照顾好你。”
贺龙说:“小周,你看我这体格,壮得很,少吃几顿没事的。哎,直属队的粮食,还能坚持多久?”
小周摇摇头:“体格好的同志,从昨天起就主动断粮了。”
贺龙沉思道:“从阿坝到包座,这段草地最难走,挺过去就好了……”
到了傍晚,炊事班的大锅里只有野菜,一点粮食都见不到了。人们告诉贺龙,下午周素园老先生饿昏了两次,小婉也昏迷过去了……
贺龙焦急地对众人说:“周老先生、张将军、小婉他们,不能有闪失啊!还有十八团的政治委员余秋里,他拖着一条断臂,跟着部队从乌蒙山走到这里,多不容易啊!昨天卫生部的同志告诉我,他的伤口都腐烂生蛆了,不增加点营养,不行啊!”
小周说:“可是,粮食都没了,不知明天能不能搞到一点……”
贺龙道:“告诉供给部,继续杀马。”
小周说:“老总,直属队的骡马都杀光了。”
贺龙一愣:“都杀光了?”
众人点头。贺龙目光缓缓望着远处,枣红马进入他的视线……人们散开后,贺龙只身走向枣红马。走近了,他停住,久久地望着它,仿佛他又看到丁天娃制服它的情景,还有,敌机来袭,它冒着炮火硝烟,驮着他钻入森林隐蔽的情景……这是一匹好马啊!它不但救过他的命,还救过不少伤员。如今,却只能牺牲它了。
贺龙上前,轻轻抚摸枣红马的面额。枣红马通灵性,也许它意识了什么,它流泪了,一下一下舔他的手。他把马脖子上的红缨子取下来,爱惜地装进衣兜里。然后,他猛地抱住枣红马的脖子,眼眶里涌出大滴大滴的泪水……
听说贺龙要杀马,警卫员们都流泪了,大伙一迭声地叫嚷——
“老总!不能啊!”
“老总!不能杀它!”
“老总!求求你,留下它吧!”
“老总,它还救过你的命呢!”
“老总!它驮过那么多的伤员,它有功啊!”
……
贺龙平静一下自己,挥挥手:“娃儿们,不要哭了。我不到十岁就放马,十多岁就出去赶马帮,比你们更爱马。人对马亲,马也对人亲。可是,现在是非常时刻,为了革命,我们大家必须走出草地。快牵走它,交给供给部的同志杀掉,大家都吃一点肉,喝几口汤,好有力气走出去。将来革命成功了,别忘了,在草地上,有一匹枣红马,为我们红军献出了生命……”
说完,贺龙钻进帐篷,他手里拿着那条红缨子,久久地端详着。过了一会儿,从不远处,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响。他浑身一震,把没有烟丝的大烟斗含在嘴里,他强迫自己不再想枣红马,而是多想想下面的路怎么走……
那天晚上,围着一堆篝火,周素园、张振汉、小婉、余秋里,以及几十个伤病员,都含着眼泪,吃了几块马肉,喝了一碗马肉汤。小周把一碗肉汤端给贺龙,贺龙挥挥手,让他端走了。
第二天一早,大队人马在行军号声中,再次出发。贺龙把他的警卫员们全都派出去,他们搀着周素园、小婉、张振汉、余秋里等伤病员,向前方跋涉……
终于,到达了草地尽头!
前方,有炊烟升起。隐约可见房屋、牛羊。草地边上,衣衫破旧、疲惫不堪的士兵望着面前的人间景色,都不由愣住了。有人高喊:“同志们!我们终于活着走出草地了!”
人们明白了,呼喊着,用最后的力气,离开草地,扑向田园。一拨一拨的士兵,重复着前面人的动作,前赴后继,扑向田园。所有人的眼里,都噙着泪珠。奔涌的士兵,像浪头一样扑过来,一批批扑倒在田地里……
雄关漫道 第三部分(3)
到了包座,就算是彻底走出了茫茫千里的水草地。包座是草地边缘上的一个不大的集镇,这里粮草充足,大部队就在这一带短暂休整。饿极了的人们第一件事就是先填饱肚子,两个警卫员把一筐大烧饼抬到红二方面军临时指挥所内,贺龙、关向应、李达、甘泗淇等人拿过烧饼,张开大嘴猛吃起来。贺龙边吃边说:“好香啊……听说部队有战士一下子吃得太饱,撑坏了肚子,出了人命。”李达说,是有这回事。关向应说:“那就告诉各连队干部,让他们严格控制战士的食量,饿得太久,不能一下子吃得太多。”
贺龙吃完一个,又拿过一个烧饼。关向应说:“老贺,你也不能吃太饱啊!”贺龙说:“我肚子大,没事,向应你肚子小,多加小心啊!”关向应又拿过一个烧饼,大咬一口:“我也没事。”
几个人大笑起来。贺龙说:“饿肚子的滋味,真是不好受啊!你们说,以后这样的经历,还会有吗?”关向应说:“我认为,不会有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这种经历可谓空前绝后!”贺龙说:“是啊,但愿不会再有了!”
这时,机要科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