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紧要关头,黄家和国王阿力克最后决定拼死一搏,首先黄家调集了大批了财物收买军中的将领,然后由阿力克出面向那些将领许诺好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W//RS/HU)拉拢,竟然真的有不少将领被他们收买。
两年前的秋天,也就是周重刚刚穿越到大明之时,国王阿力克与黄家终于联手发动了一场政变,当时他们带领着上万军队占领了马六甲城,甚至一度还占据着上风。但是后来泰米尔人的反扑却异乎寻常的凶猛,最后他们的军队死伤惨重,不得不从马六甲城退了出去,这场政变也以失败告终。
“那黄家的人呢,不会是在政变中被杀光了吧?”周重听到这里十分担心抢先问道,黄家可是有六七百人,若是真的被那些泰米尔人杀光了,他可不会管什么原因,非要让那些泰米尔人拿命来偿还不可。
“提督大人放心,黄家虽然在政变中失败了,但他们早就准备好了退路,事先已经将家中的老弱妇孺都转移到了马六对面的金洲,而且他们兵败之后,也同样乘船去了金洲,现在黄家拥护阿力克在金洲为王,对外宣称他们才是马六甲王国的正统,只不过马六甲城才是王国的根基,所以现在大部分人都承认苏丹·马哈茂德才是马六甲国王,却很少有人知道在马六甲城对面还有一个马六甲国王。”
周重听到黄家的人并没有被屠杀,而是转移到马六甲城对面的金洲,也就是后世的苏门答腊岛上时,这才松了口气,毕竟海外的汉人本来就不多,黄家的那六七百人可不是个小数目,而且黄家竟然对政治感兴趣,这在汉人中可是十分难得,说不定日后统治马六甲港还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
想到这里,周重不禁对那个黄家更感兴趣,当下又向吕老他们打听了一下黄家的事情。说起来吕老他们虽然不赞成黄家参与到马六甲王国内部的纷争中,但是同为汉人,而且彼此之间又有姻亲的关系,以前倒也暗中支持过黄家,可惜后来政变失败,黄家也躲到金洲去了,这让他们也十分失望,现在若是能借助周重之手让黄家回来,那自然是再好不过,所以对于周重的问题他们也是知无不言,这让周重也收集到不少关于黄家的信息。
据吕老他们介绍,黄家的来历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隐秘,这件事还是他们通过与黄家的交往中偶然得知的。原来黄家当初竟然是和那位传说中的汉宝丽公主一起来到马六甲王国的,而且他们也是第一个在三保山定居的汉人家族,吕老他们迁移海外的时间虽然比黄家早,但以前他们却在南洋的其它地方居住,直到后来看到马六甲如此兴盛,这才搬了过来。
黄家人口众多,但并不都是姓黄,除了黄氏这个主要姓氏,另外还有齐、梅、马、常四个附属家族,这四个家族对于黄家忠心耿耿,一直依附于黄家而生,对外也都宣称自己是黄家的仆从,跟随黄家已经上百年了,可以说十分的难能可贵。
周重听到这里,忽然想到一件事,当下十分好奇的开口问道:“吕老,你们说黄家是和那位汉宝丽公主一起来的,但是按照她出嫁的时间,那时应该是英宗在位,可是按照我们大明的记载,英宗时期从来没有公主外嫁的事,甚至也没有人听说过这个公主的封号,你们在马六甲居住多年,又和黄家交好,不知你们对那位汉宝丽公主了解多少?”
听到周重不问黄家的事,反而打听起那位汉宝丽公主的事情时,吕老他们脸上都露出了为难之色,现在距离汉宝丽公主的出嫁时间才刚刚过去五十多年,虽然吕老他们是后来才迁移过来的,但是对于这位轰动南洋的大明公主,却也有所耳闻,甚至也知道一些内幕,只不过当着周重这位大明官员的面,他们不好说出来罢了。
周重这时看出吕老他们脸上的为难之色,心中却是更加的好奇,当下开口追问道:“吕老,你们不必顾忌什么,毕竟这件事都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而且汉宝丽公主也已经去世,朝廷也不会对这种事情感兴趣,只不这我个人对这件事十分好奇,所以才想打听一下。”
第三百一十章 真假公主?
对于历史上那位汉宝丽公主,周重也是十分的好奇,从这位公主突然出现在南洋,一直到她死于宫廷政变,可以她的一生就像是一个谜团一般,处处都笼罩着一层让人看不清的迷雾,所以周重很想知道这位汉宝丽公主的真正身份。
看到周重一直打听汉宝丽公主的身份,吕老的脸上也露出几分为难之色,不过最后和赵普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后,终于开口道:“不瞒提督大人,我们这些家族来到马六甲定居时,那位汉宝丽公主已经去世了,不过她却为当时的苏丹生下两位王子,其中一位王子早夭,另外一位王子正是那位和黄家政变失败后逃到金洲的阿力克。”
“什么?”周重听到这里也是震惊的站了起来,那个汉宝丽公主是和黄家一起来到马六甲的,后来她的儿子又和黄家联合在一起反抗泰米尔,若说这其中没有什么关系的话,打死周重他都不会相信。
接着只听吕老接着介绍道:“至于汉宝丽公主的真正来历,其实我们也知道的不是很清楚,只是有过一些猜测,不过黄家的人肯定知道,毕竟当初汉宝丽公主正是乘坐他们的船来到马六甲的。”
“哦,那以你们的猜测,那位汉宝丽公主应该是什么身份?”周重再次追问道,黄家的人现在还在马六甲城对面的金洲,估计短时间内是见不到他们了,所以现在只能向吕老这些了解一些内情的人打听一下了。
“启禀大人,在说出我们的猜测之前,请容小老儿介绍一下当时马六甲王国的形势,明白了当时的形势,你也就可以理解汉宝丽公主的来历了。”吕老说完看到周重点头,于是就把汉宝丽公主来到马六甲王国前的形势介绍了一下。
原来当时在位的国王名叫罗阉·卡希姆,他马六甲王国历史上一位十分有作为的国王,他在位期间,正式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并自称为苏丹·穆扎法尔·沙,使得全国正式伊斯兰化,同时他在军事上也十分有作为,两次打击了暹罗的进攻,并且占据西北方的粮食基地雪兰莪,甚至他还越过马六甲海峡,把领土扩张到对面金洲,这一举动也使得马六甲王国彻底的掌控了马六甲海峡。
不过苏丹·穆扎法尔·沙的扩张也给他树立了不少敌人,特别是北方的暹罗,更是马六甲王国的宿敌,因为马六甲王国的前身正是暹罗的属国,后来才独立出去,暹罗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几次进攻马六甲王国都失败后,暹罗于是改变策略,积极的联合其它国家孤立马六甲王国,甚至准备组建联军讨伐马六甲王国。
当时的马六甲王国虽然强盛,但是苏丹·穆扎法尔·沙却知道若是任由暹罗联合其它国家孤立自己,万一日后自己的国家衰弱,那么到时肯定会引来暹罗为首的联军,他们马六甲王国也就会遭受灭顶之灾。
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那位汉宝丽公主忽然出现了,而且还带着大批的仆从和侍女,虽然马六甲王国对外宣称公主是乘着郑和的宝船来到马六甲,但吕老他们后来通过与黄家的交往才知道,汉宝丽公主其实是乘着黄家的船来的,所谓的大批仆从和侍女,其实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黄家的人,真正的公主仆从和侍女加在一起也不过十几个。
汉宝丽公主忽然出现在马六甲,并且带着大明皇帝赐婚的圣旨,马六甲王国苏丹·穆扎法尔·沙对外宣称这是因为大明皇帝看重他的品德,再加上他又向大明求婚,最后感动了大明皇帝,于是这才把汉宝丽公主下嫁。
当时距离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并不是太久,大明对南洋诸国的威慑也依然十分强大,在看到马六甲王国竟然得到了大明的赐婚,这立刻让马六甲王国的威望大增,许多南洋国家都争相与马六甲王国交往,这也使得暹罗孤立马六甲王国的计划随之破产,而马六甲王国也借着这个机会,一举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并且巩固了自己独霸马六甲海峡的地位。
“原来如此,按你的说法,那个汉宝丽公主很可能是马六甲王国的一个阴谋,他们利用我们大明在南洋的威望,也不知从哪里找来这么一个女子,然后对外宣称对方是大明公主?”周重听到这里也忽然猜到一些,不过语气之中依然有那么一丝不确定。
“提督大人英明,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实在的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那位汉宝丽公主的确是当时马六甲王国的一个阴谋,不过汉宝丽公主却不是马六甲王国随便找来的,她很可能是黄家安排的人,甚至这件事很可能是黄家和马六甲王国联手演的一出戏!”吕老最后再次开口道。
“咦?不对!”周重这时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当下开口道,“吕老,按你的说法,汉宝丽公主出现的时机也太巧了,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破绽,但为何当初南洋诸国都会相信马六甲王国的说辞,认为汉宝丽公主是真的呢?”
“大人有所不知,这件事怪就怪在这里,本来汉宝丽公主刚刚下嫁到马六甲王国时,也有不少南洋国家怀疑她的身份,但当时大明的海禁正处于最严格的时期,甚至不允许海外的属国朝贡,南洋诸国暂时无法向大明求证这件事,另外那位汉宝丽公主的言行举止也极为高贵,对于大明皇宫的宫殿和结构也十分熟悉,甚至还知道不少宫廷之事,怀疑的人也曾经亲自来马六甲王国拜访过汉宝丽公主,其中有不少都是去过大明的使臣,但他们也没能找出汉宝丽公主身上的破绽,结果这就使得大部分人慢慢都相信汉宝丽公主真的是大明的公主了。”
吕老说到上面的事时,脸上也露出一种疑惑的表情,毕竟从种种迹象都表明,那个汉宝丽公主应该是个假的,但是这位公主却又十分熟悉大明皇宫中的事,这显然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所以吕老对这件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周重听完吕老的话也同样皱起了眉头,按照吕老所说,那个汉宝丽公主的身份虽然可疑,但却对大明星皇宫之中的事十分熟悉,可是大明宫廷守卫森严,除了宫中生活的妃嫔和皇子公主外,剩下的只有那些太监和宫女才会对皇宫十分熟悉,若汉宝丽公主的身份是假的,那她很可能是宫中逃出的宫女,可这又不太对,宫女毕竟是宫女,平时没什么机会受到教育,言行举止不可能像真正的公主那样高贵,而且以她们的身份,平时接触的人十分有限,对宫廷之内的事也所知有限,不可能瞒过那么多的王国使者。
想到这里,周重也不禁同样陷入疑惑之中,同时心中对汉宝丽公主的身份也更加好奇,甚至恨不得立刻找到黄家的人,以及那个汉宝丽公主的儿子阿力克,相信他们应该可以提供更多关于这位公主的消息。
对于汉宝丽公主的讨论暂时告一段落,吕老他们已经把自己所知的事情全都讲了出来,剩下的就不是他们能知道的了。
接下来周重又询问了一下这些人在马六甲港的生活和生意,结果吕老告诉他,他们虽然远离中原多年,但依然保持着汉人的习惯,甚至也只在汉人内部通婚,这一方面是与南洋人审美的不同,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屑和又懒又笨的南洋土著通婚。至于南洋这边炎热潮湿的天气,他们在南洋生活了这么多年,也早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气候,况且南洋这边特产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