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也不能直接给整没了啊!你寻思这是股市呢,今天进去一头猪,明天剩下半拉了,后天就剩下一猪蹄了?公子婴齐这个憋屈。
可是后来屈巫告老还乡的时候,楚庄王将申地赏赐给屈巫,并且封屈巫为申公,屈巫并没推辞。
公子婴齐由此痛恨屈巫,敢情你们俩合伙忽悠我!申地给你就不妨碍对抗晋国了?做人怎么这么不厚道!
周定王十年,楚庄王决定再次讨伐郑国。
郑国是楚国进军中原的重要堡垒,攻破了郑国,才有可能谈论到其他诸侯。
孙叔敖的建议是,如果楚国攻打郑国,那晋国必定施以援手。所以要想成功,务必出重兵。
楚成王觉得孙叔敖说的很对,这一次他不想再回避晋军,于是楚成王发三军及两广军队,浩浩荡荡杀奔荥阳。
楚国小将唐狡向先头部队领导连尹襄老请命,愿意率领手下百余人为先锋,而且唐狡认为自己一定能为楚军开辟一条胜利的道路。连尹襄老觉得这年轻人不错,有理想有能力,于是答应了唐狡的请求。还别说,唐狡率领百余人的小分队,所向披靡。而且每到安营扎寨的地方,一定先为大军安排好宿营地。
所以楚庄王大军所到并未遇到抵抗,很快就到达了郑国郊外。楚庄王也很奇怪,这一次为何如此顺利?他找到连尹襄老问个究竟,连尹襄老却说这都是唐狡的功劳。楚庄王召见唐狡,准备表彰他的功劳。可是唐狡却连忙推辞,说楚庄王早就已经赏赐过他,如今这报效都是应该的。
楚庄王左思右想,自己还真是从来没见过唐狡,此话从何说起呢?
唐狡最后才说明,自己就是绝缨会上拉扯许姬的那人。
原来如此!
楚庄王不由得感叹,没想到当日的一个决定,让他得到虎将一员!这样的人才必须重用!
可是当楚庄王准备重用唐狡的时候,唐狡却不告而别了。他认为自己留下来是为了报效楚庄王,不是为了博取功名。
当日酒醉狂徒,不料却有如此胸襟。
楚军直抵城下,楚庄王命令,所有的军队,将郑国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一打,就是十七天,楚军日夜攻城不休。
城内百姓心急如焚,郑襄公却稳坐钓鱼台,为什么?等着晋国救助呢!
实力弱也有一样可恶,凡事就靠着别人了。试问晋国要是这次又来晚了,难道你们郑国等着被破城吗?
这十七天血战,郑国军士死伤无数。
终于,连日的血战,郑国东南角的城墙塌了!
楚军眼看就要登城,郑国城破就在眼前,城内百姓哭天抢地,乱作一团。
楚庄王听得郑国都城内哭声震天,忽然一时心软,下令军队撤退十里。
公子婴齐非常迷惑,这眼看就要胜利攻城了,我们还撤退了?
楚庄王却说,我们楚国只展示了国威,却从没展示过德行。如今撤退,正是展示德行的机会,看郑国如何进退?
这一撤退,就显示出楚庄王高于以往楚王的地方了。郑国历来是楚国争夺的势力地盘,为了争夺郑国,楚国和晋国展开过著名的城濮之战。而随着楚国和晋国的争夺,郑国也在其中摇摆不定,时而投降楚国,时而投降晋国。楚庄王此次发重兵攻打郑国,势在必得。但是临阵撤兵,不是害怕晋国,而是说明他要攻心为上,真正的收服郑国。
而郑襄公得到楚庄王退兵的消息,反而认为是晋国救兵到了。这无异于给一个心脏病病人注射了一针强心剂,郑襄公发动城内男女老少一起修筑城墙,日夜巡逻。
楚庄王很快得知郑国无意投降的消息,于是楚军再度开始了攻城。
这一次,郑国坚持了三个月,整整三个月,楚国大军不知死伤了多少士卒,就是没有攻破郑国城门。
可是再坚硬的城门也有被攻破的一天,三个月过后,郑国力不能支。
楚将乐伯,率领楚军劈开郑国城门,大军潮水一般涌入郑国都城。
郑国首都沦陷。
楚庄王之前就严令士卒不得掳掠,所以楚军并没有发生骚扰百姓的事件。
这一次楚军顺利进入郑国,旁边是灰头土脸抵抗了三个月的郑国军民。
郑襄公肉袒牵羊,向楚成王请罪,但求保全郑国宗嗣,郑国愿意永远做楚国的附庸,自己的生死倒不重要了。
公子婴齐建议直接将郑国灭了也罢,何必瞎耽误工夫。
楚成王笑道,“寡人岂不是又要听一次蹊田夺牛的故事了!”
楚成王接受了郑襄公的提议,退军三十里。郑襄公亲自前往楚军大营请罪,并将他的弟弟公子去疾留在楚军中作为人质。
看来这次郑襄公是真心服了,不服不行啊!所以连公子去疾这样的重要人物都留下做人质了。
楚成王顺利收服郑国,班师途中楚成王收到了晋军的消息,晋军派出荀林父为大将,发兵车六百乘救援郑国,已经渡过了黄河。
楚庄王于是问孙叔敖,晋军过了黄河,那我们是打呢还是不打呢?孙叔敖认为,如果郑国没有臣服楚国,那必须和晋国打一仗;可是如今郑国已经臣服了楚国,我们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了,何必和晋国为敌?
虽然不是盟友,但是犯不上拼命吧?
也有人表示不同意见,伍参就认为必须郑国是看着晋国和楚国实力行事,如果楚国避而不战,恐怕郑国又会倒向晋国,我们这次不是白打了吗?或者就算郑国没有倒向晋国,那晋国岂能坐视我们楚国和郑国结盟?到时候晋国攻打郑国,结果恐怕同样不容乐观。
不过孙叔敖认为,楚国去年攻打陈国,今年攻打郑国,已经有损国力。还要硬和晋国对抗,恐怕结果不妙。
打还是不打,看来真是两难境地。
楚庄王一看,这个情况还是来个民主表决。各位将领,将是战是退的意见写在手心里。
大家各自写下,一亮手掌:四个人选择退兵,其余二十余人都写的是“战”。
楚庄王见元帅虞邱都选择的是退兵,和令尹孙叔敖所言相同,于是命令明日撤退!
第二十九章 不能没电
人多力量大,但是有时候这句话也不一定对,因为秤砣虽小压千斤。意见表达还得看是谁提出的,什么环境。比如在楚国和晋国的尴尬对峙中,虞邱和孙叔敖这样顶尖人物的意见在楚成王心里重若千斤,所以楚成王能够力排众议,坚定撤退。
入夜,伍参在楚成王大帐外徘徊甚久。
就算自己的建议被令尹孙叔敖和元帅虞邱否定,伍参还是坚信自己的意见对于楚军是最好的选择。
终于,伍参求见楚成王,无论如何,他要为楚国争取走出怪圈而努力。
楚成王见到伍参并不惊讶,今天的会议中,伍参的意思已经说得很明确的。可是伍参一见到楚成王就开门见山的问道,“主公准备放弃郑国吗?放弃我们浴血奋战多日、牺牲无数将士性命打下来的郑国?”
这问句如此犀利,楚成王不由得凝重起来,他正色回答道,“寡人不会放弃郑国,就是因为和晋军一战未必获胜才下令撤退的。”
伍参激动的再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如果楚军这次撤退,那么晋军来到郑国,正好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那时候郑国还不是会回到晋国麾下?那我们楚国白白扮了恶人,反而成就了晋国!
楚成王也为难了,他不是不知道晋国这次来,就算不战也能卖老大一个人情。这都要怪该死的郑国,墙头草不是这么当的,谁来你跟着谁跑啊!可是楚成王担心一旦和晋国进入大规模会战,楚国已经输不起了。
城濮之战已经和钉子一样将楚国钉在了失败者的位置上,假如再失败一次,楚国将再也没有和晋国争雄的勇气和机会。
如果,没有如果。
因为我们楚国输不起!
可是伍参坚持为楚成王分析晋军统帅,他认为荀林父虽然名义上是晋军统帅,但是他还没能在晋军中建立自己的威望;而副将先谷是晋国著名的官二代,先谷是先轸的孙子、先且居的儿子,素来刚愎自用。他做副将,只怕主将不会舒服。其他晋军之内赵氏、栾氏之将,那都是家族利益的代表,他们的家族都经过了几代人的积累,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所以荀林父大将军,一个命令传下去,还不知道离开大帐能走多远呢!
如此复杂的人事架构,晋军从领导阶层就已经犬牙交错,如何能打胜仗?
楚成王的表情在逐渐变化,他知道晋军实力非凡,但是他从来没有仔细研究过晋军。看来伍参所言不虚,仔细分析研究,晋军也不是不可战胜之师。
伍参最后说明一点,晋军派出的是大将荀林父,您作为一国之主如果回避晋军,那日后别人会怎么看待您?周天子将怎么看待您?诸侯将怎么看待您?一国之主回避一个将军,您还怎么在天下混呐!
这句话可真捅到楚成王肺管子上了。计算机就怕没电源,没了电您再强大的功能也只能奄奄一息。要征服天下的人,可以被打败,但是不能让人耻笑。好比唐僧被妖魔抓走,即便知道也许是被吃了,孙悟空也不能哭,这一哭便泄了气。
楚成王丢不起这人。
楚成王当即命人通报令尹孙叔敖,楚军开拔至管城,等待晋军,以备一战!
再说晋国得知楚成王亲自率领楚军讨伐郑国的消息,也组织了高规格反侵略军队,中军元帅荀林父,副将先谷;上军元帅士会,副将郤克;下军元帅赵朔,副将栾书。其他还有中军大夫赵括、赵婴齐,上军大夫巩朔、韩穿,下军大夫荀首、赵同,司马韩厥,部将魏錡、赵旃、荀罃、逢伯、鲍癸等将军。
果然被伍参说中了,人多未必势重,将多反而分心。
这样庞大的将领,没有一个德高望重的统帅只能是一盘散沙。可惜荀林父正是这样的领导。
晋军兵车六百乘,夏天六月从绛城出发,等到了黄河口,晋军已经知道郑国降楚,楚军撤退的消息了。
消防车是来救火的,火都灭了,东西都烧光了,消防队何去何从?
荀林父召开军中会议,商议对策。
士会发表意见,我们晋军出军是为了救援郑国,现在郑国都已经投降了楚国,楚军都撤退了,咱们白留在这里有什么用?就算攻打楚国也师出无名,不如撤退。
荀林父同意了士会的意见,准备撤兵。可是忽然有人高声反对,我们晋国能够为诸侯霸主,就是因为能够扶危济困。现在看着郑国有危难我们反而不管,岂不是眼看着人心散落?不如攻打楚国,那时候郑国一定还是回到我们晋国这边。如果就此撤兵,郑国以后就是我们的敌人了。
荀林父仔细一看,提出反对意见的是小将先谷。荀林父暗想年轻人到底思虑不周全,他劝先谷别冲动,楚成王率领楚军精锐出动,如果不能战胜,晋军岂不是白白失误?
没想到先谷一听这话立马脸红脖子粗的叫骂,难道我们晋国都是胆小鬼吗?楚成王有什么好怕的,没在沙场较量一番,我们就是不服!
荀林父根本没反应过来,这先谷怎么这么火气大?敢情是个火药捻子,一点就着?
先谷也不和荀林父废话,直接怒气冲冲走出大帐,正好碰到赵同和赵括兄弟,先谷说没想到元帅如此胆小!我可不受这窝囊气,我领兵去战楚军了!
赵同和赵括兄弟也觉得先谷说得对,三个人也没禀告元帅,直接率领本部兵马渡过黄河,早有人报知司马韩厥。
来的都是爷,都不是一般战士,能自作主张渡河作战,相当有战斗积极性啊!
韩厥直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