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规划大宋-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星奋然道:“至于可持续,则是要求我们在大兴土木的同时,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千秋幸福,不能为了图一时之快,而过度占用后代的资源。要不然我们将树木,矿产,田地都消耗光了,即使现在繁荣昌盛了,也是不能长久的。”

薛鹏三人笑道:“呵呵!大人的目光真是长远,都已经开始着眼子孙后代的幸福了。我等鼠目寸光,就没有想得那么深刻了。”

林星也笑道:“我也是就着这三点逐一分析罢了。”

听完林星的三点释义之后,薛鹏作为在浙江待了最久的老官员,提出了几点主张,道:“大人,当务之急,我们的主要方向还是发展农业。考虑到刚刚大旱,所以我希望能将早几年废止的青苗法重新开启,借给农民官贷,让他们有能力重新组织生产。”

林星表示同意,道:“这一点可行。而且我决定将官贷的息钱降低为零,从而减轻农民负担,只要他们到时候还回本金就可以了,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薛鹏想了想道:“可以!反正官府也不是靠息钱来维持。不过此事要瞒着朝廷,切不可让人抓住把柄,弹劾我们重启青苗法。毕竟朝中仍有旧党对王安石变法的残余势力耿耿于怀。”

林星道:“就依你所言。”

薛鹏又继续说道:“此外我会命人去湖州考察,抽调部分农业骨干,到各地去指导农民耕田种粮,一帮十,十帮百,充分带动全辖区的农业发展。”

林星一百个满意,暗赞薛鹏领悟指示的能力很强。

薛鹏说出下一个主张道:“除了农业之外,浙江的手工业非常发达,大有可为,其中主要是造纸和纺织,这是浙江的传统优势手工业,希望大人也尽力扶持。”

林星念了念造纸和纺织,沉声道:“好!我会想办法的。”

随后他又想了想,联系到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喃喃道:“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惠民为目标。要这么说的话,我觉得,与其制定什么政策,倒不如为百姓多办点实事。因为政策是朝令夕改的,我终有一天会离开浙江,一旦我离任,继任者会否继续坚持这些政策,目前还不得而知。与其这样,干脆多将重点放在建设基础设施上,多打几条路,多架几条桥,多办几所私塾,这样不管谁来继任,这些措施都留在了浙江,岂不更好?”

三人闻言一震,不能置信道:“大人的想法别出心裁,但却是千古至理。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是会离开的,只有建筑是不会离开的,一旦兴建了,就永远惠及百姓。”

林星回过神来,展齿笑道:“这么说,你们也支持我大力建设基础设施了?”

当然支持!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八章 基础设施

书接上文。

经过开会讨论之后,林星的工作重点放在了修建基础设施,改善民生上面。散会后,薛鹏立刻组织官员,深入到浙江十四个州县,实地考察各地的路政交通,田园屋舍,庙宇祠堂,私塾教室,村落建设等情况,经过近半个月的调查,收集了大量资料,掌握了辖区内的风土人情的第一手情况,为摸清浙江底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天,薛鹏拿着统计汇总表,来到林府,请示道:“大人,这是关于辖区民生情况的统计表,请你过目。”

林星接过统计表,翻看了几页,道:“果然不出所料,整个辖区,以杭州和湖州为龙头,经济较为发达,民丰物富。受益于这两地的周边范围,发展也还算跟得上节奏。但是那些偏远地区,比如处州,衢州,温州和台州,则是贫穷落后,民不聊生,与这两地泾渭分明,形成了贫富悬殊的局面。这显然与我们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薛鹏推而论之道:“大人的意识,是否改善民生的重点像这些偏远山区倾斜,通过州府的帮扶,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从而促进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林星听得心花怒放,忙不迭地点头赞许道:“薛鹏,你越来越领悟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了。没错,我们要在落后地区,投入人财物,花大力气兴建基础设施,进而改善民生。”

薛鹏有些模糊,问道:“大人,基础设施包括哪些?”

若是在现代,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等。但是在宋朝事情,这些都不存在。所以林星说的基础设施,主要是开山筑路,伐木搭桥,兴办私塾等举措。

豁然开朗的薛鹏提议道:“大人,既是这样的话,请看这里,处州一带多荒山野岭,百姓居住于深山之中,道路不通,河桥不架,几乎是与世隔绝,可以说是辖区最贫穷落后的地方,我们可以将改善民生的重点放在那里。”

林星早有此意,闻言大手一挥,站起身道:“那还等什么?走!到处州去!”

处州的长坑村,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村里上百户人家,世世代代扎根在半山腰上,住的是窑洞,吃的是野草,喝的是山泉水,干的是伐木活,生活状态与原始人没什么两样。

当林星,阿三,郑铁山和薛鹏以及工程队伍到达这里的时候,看到满山青翠,林木葱葱,风景秀丽,俱都心情舒畅,但是再看看百姓的生活条件,以及那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庞,和双目呆滞的眼神,又让人心情沉重。对比于杭州,此处是另一个极端。

从随从口中得知林星是知府大人的消息后,乡亲们都围拢在林星周围,争相地看着这个年轻的地方父母官,无神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期盼,但又好像不抱任何希望。

站在半山腰上的林星面对一双双无助的眼睛,沉重地感慨道:“乡亲们,你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长坑村,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直到今天仍然是衣食不保,看到你们风餐露宿,日子拮据,我身为知府,也是感同身受。百姓的疾苦,就是我们官员的疾苦,百姓的心声,就是我们官员的心声,百姓的愿望,就是我们官员的愿望!”

薛鹏听得心潮澎湃,带头鼓掌道:“说得好!鼓掌!”

山岭上顿时爆发雷鸣般的掌声。

阿三觉得用掌声来表达心情实在是太贴切了,从此,每到林星讲到精彩的部分,阿三都会带头鼓掌,久而久之,官员讲话,听众鼓掌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在百姓殷切的目光下,林星指着带来的工程队伍,高声道:“乡亲们,朝廷没有忘记你们,州府没有忘记你们,我林星更没有忘记你们!今天,我们来到长坑村,就是要改变长坑村的面貌,将这里改造成宜居的家园。要想富,先修路!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通长坑村与外界的路桥,大家说,好不好啊!”

“好!好!好!”

林星说干就干,带头挽起衣袖,招手道:“走!我们到山脚去,先把过河的浮桥搭起来!”

阿三连忙领着工程队跟了上去,百姓也蜂拥而上,浩浩荡荡的人群追随着林星,就好像追随着希望一样,坚定地走下去,永远不动摇。

来到山脚下,林星拿过一把刀,就地取材,用力地砍倒一棵大树,一丝不苟地将枝叶劈去,留下粗壮的主干,在工程人员的帮助下,奋力在河边竖下了第一根桥墩。

人群再一次爆发热烈的掌声:“好耶!”

事实上,砍完这一棵大树,林星已是筋疲力尽,但此刻当着众人的面,他还是很知趣地借机鼓励道:“乡亲们,现在我们已经竖起了第一根桥墩,很快就会有第二根,第三根,再过不久,一座坚固的木桥就将横亘江面,把长坑村和外界连接起来,以后乡亲们就可以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人群中爆发欢喜鼓舞的欢呼声。

一名九十多岁高龄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走到林星身旁,拉着他的手道:“林大人,老朽今年已经九十三岁了,我做梦都想着要到后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可是一直没有这个机会啊!这里穷山恶水,与世隔绝,我……我走不出去啊!现在多亏了了林大人,老朽才能在躺在棺材之前,出去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啊!林大人,您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说着唤过旁边的子孙后代,道:“儿子,孙子,快来给林大人磕头,感谢我们的大恩人哪!”

他一边说,一边就要跪下去。

林星哪能让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家给自己跪下磕头啊,连忙扶起他,并扶起子孙们,道:“老人家,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您不用客气!”

然后看着在忙碌地砍树架桥的工人,心有感触道:“搭建木桥只是我们改善民生的第一步,以后我们还要做更多的事情,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实惠。老人家,你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老人虽年岁已高,但却耳不聋,听到此处高兴笑道:“好啊好啊!听林大人这么一说,我这个老头子都舍不得躺下棺材了,还得在这个花花世界多待几年,看一看未来的美好生活啊!”

老人的话,让周围的人都不由得大笑起来。

林星由衷地说道:“是啊!老人家,美好生活一定会有的!”

他站在大河边,目视着滔滔流水,激流飞湍,想到这里的穷山恶水终将被自己征服,不由豪情万丈,吟诵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吾势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九章 建楼外楼

书接上文。

正当林星在全辖区内大兴土木,完善基础设施的时候,另一桩需要大兴土木的工程大事,也随之到来,他自己戏称道,看来自己是进入工程季了。(文-人-书-屋-W-R-S-H-U)

这桩工程,不是别的,正是端王当日在西湖一言带过的楼外楼。当时林星和端王在游览西湖的时候,曾经开玩笑地说起在西湖边上建一座楼外楼,推出几道招牌菜的想法,那时候林星不过是信口开河,完全没有当一回事,事后也就抛诸脑后了。

谁知端王回京没几天,居然派出由钦差大臣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赴杭州,大张旗鼓地招摇过市,好像要全杭州的人都知道端王要建一座楼外楼似的。

那钦差大臣是端王亲信,名叫程东,是个正直和蔼之人,宣读完端王的意思,交代了林星一番琐碎之后,只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晨便兼程回京。

薛鹏本来还想拿出准备好的银子打点一下,谁知程东却对这一套繁文缛节完全无视,只说了一句“我非贪婪”,就笑着辞别了林星。

待到钦差大臣走后,林星和薛鹏打开了装有楼外楼经费的箱子,细细一数,居然有五万两之多。他不由摇头笑道:“端王还真是大手笔啊,我当时只是随口一说,想不到王爷居然拨发五万两白银,看来是打算把楼外楼建成杭州,乃至天下有名的超级食府了!”

薛鹏的看法完全一致,他举例验证道:“端王正是那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之人。他喜欢玩蹴鞠,就组建了天下最好的球会——齐云社,他喜欢去烟花之地,就包下了京城最好的青楼——撷芳楼,这些都足见端王的性格,这一次兴建楼外楼,自然也不例外。”

林星盖上箱子,一边点头,一边往外走,道:“说得是!既然这样,那我这个杭州东道主就不能让端王失望,势要将楼外楼建成天下第一楼!走,找沈军去!”

下午,西湖。

林星和沈军走在最前面,领着薛鹏,阿三和郑铁山,实地考察西湖,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