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拈花连连点头,手抚肚皮大声问新媳妇:“小不听,你叫什么现在能说了吧?”
“苏景!”不听回答得异常响亮。
“问你叫什么,你喊苏景作甚。”雷动摆手笑道。
“启禀天尊、真人、神君,不是喊夫君,是我也叫苏景。”语气中透出由衷欢喜,打从五脏六腑、血脉骨髓中渗出的开心欢乐。不听的笑容灿烂。
免不了的,三尸大大惊奇,这个时候秦吹、六两、红长老等人迎来,一见面就对新人好一番恭喜,之后秦吹张罗着、红景引领着,带上新人向掌门、师兄等人见礼去,一群人簇拥着苏景和不听向离山深处走去。
三尸未挪步,仍在惊奇着,拈花啼笑皆非:“真的?小不听真叫苏景?”赤目皱眉:“哪有这么巧啊。”说着两人同时望向雷动,雷动天尊不仅稳重且还多智。迎着两兄弟的目光微微一笑:“不难辨,待本尊一试便知。”
说完,雷动望向前方众人背影,猛开声,大喊:“苏景!”
苏景、不听同时回头向他望来。
雷动天尊哈哈一笑,对新人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同时望向两个兄弟:“试出来了,小不听确是叫苏景。”
赤目的眉头没有舒展开来:“红长老、秦吹他们也一起回头了……这能算数?”
“腹中饥饿,走走走,吃点东西去。”雷动推着两兄弟,吃早饭去了。
见过掌门与师兄,贺余还在,尤大人赠了他几天假期,专门留在离山等着新人来见。
离山门下,除了师叔陆九,就是这位才见面第二天就将苏景逐出门宗的贺余师兄,与苏景的感情最为深厚,见面后又是开心又是唏嘘,更少不得许多叮嘱,将师弟与弟媳敬上的香茗一口一口喝干净,贺余笑道:“都是好孩子,何愁日子过得不逍遥!走了,新官上任去!”放下茶杯,用力拍了拍新人肩膀,再对掌门、尘、林等人点点头,脚下阴风冲腾,师兄消失不见。
此时,宾客大都散去了,幽冥判官回司、中土修家归山,剩下来的只有两队“人马”。
其一是妖精们,仍在喜宴上大呼小叫地斗酒,一场酒喝到现在正到了兴致,早都忘记了日月几时,忽然见到苏景带上新娘子回来了,轰隆一声欢呼哄笑,上前将两人迎入宴席……哪还有宴席,就只剩下大大小小的酒坛子了,阿嫣小母挤开霍老大推开烈烈儿,挤到新人面前,笑容狡黠问苏景:“新娘子如何?比我呢?”
“妖精!”苏景大笑,接过小母递上酒碗一饮而尽。
另外一伙子剩下来的人,始终跟在老太监秦吹身后——天魔弟子,自然要侍奉天魔,寸步不肯离开。
秦吹赶了他们几次,但总也无用,到了现在终于忍不住了,转回身望向凡俗中的晚辈、信徒,老脸上笑容散尽:“你等可知,魔为何物?”
众魔徒立刻跪拜于地,今任掌门蚩秀恭声道:“求请魔尊解道。”
“一己之念,不理对错、不问善恶、不计得失、不顾生死,执念前行不退,哪怕魂破身灭!”老太监的语气冷漠,但声音根底处那份铿锵意味谁能听不出来,言罢稍顿,突然提声:“再看看你们!拜魔拜桀骜,修魔修疯癫,桀骜何在疯癫何在,纵然天魔坛崩裂,也不会收录一群只懂缩肩躬身的孝子贤孙!我再问,不提别人只说我,你等可知我之痴癫所在?”
见魔崽子们不出声,老太监纵声冷笑:“追随公子三世为奴,你等以为那只是跟随身后、卑躬屈膝、笑颜迎奉么?三天四夜,自己看看你们一个一个的怂样子……你们修得算哪门子的魔,都与我滚!”
最后一字出口,陡化天雷贲烈,直直砸入大群魔徒耳中,震得他们血脉沸腾心旌动摇。
老太监本就不善讲道,加之记忆混乱,口中说辞难尽其意,但天魔宗弟子若连这点意思都不能领会,干脆灭了火坛散掉门宗算了。
寂静中,一个虬须大汉从魔徒中站起身,对着忠义天魔抱拳一揖,一言不发转身便走。
第一个离开的,最惹人恨、憎厌天魔传人戚东来。骚人之后,蚩秀犹豫了下,对老太监说道:“魔尊教训,弟子铭记在心,弟子这便返回空来山修炼,它朝魔尊传召再来效命。”
掌门起身、离开,余众纷纷追随。留在离山专责“迎来送往”的几位鬼王跟上前去,催促云驾搭载天魔众人,向着空来山方向行去。
临行前赤目驾着童棺追上来,对着蚩秀大声喊道:“魔家小子,莫忘记你说过的话!”
蚩秀淡淡回应:“放心,天魔弟子一言既出,永无更改。”
戚东来从一旁娇笑附和:“矮真人放心,看我人品,你便知我师弟傲骨。”
赤目哈哈大笑,摆摆手放行,蚩秀转回头,狠狠瞪了戚东来一眼,骚人笑嘻嘻好生得意。
不听在地面上看得纳闷,问身边雷动:“天魔弟子答应咱们什么了?”
“当初大魔君不是给了苏锵锵一柄魔琴么,说是有事情一弹,他就能来帮忙。如今魔君归魔天去,那承诺成了空话。”雷动应道。三尸是何等难缠的角色,岂容天魔宗出尔反尔,苏景洞房时赤目特意去找他拿乾坤囊,目的之一就是取魔琴做凭证去和蚩秀交涉。
师尊“欠账”蚩秀当然不会赖,魔琴未收回又送了赤目一枚铃铛,言明只要铃声响动,天魔弟子立刻赶来,风火无惧。
不听边听边笑:“讹人啊,辛苦三位仙尊了。”
“分内事,何须客套。”雷动大剌剌地应道。
眼见一群凡间传人总算离开,老太监松了口气,不承想盏茶功夫不到,第一个昂首阔步离开的戚东来又嬉皮笑脸地请鬼王带着他回来了,秦吹大是不耐烦,皱眉叱喝:“为何又回来。”
戚东来躬身:“侍奉前辈,不离左右,孙孙儿是赶不走的……还有,我这一身伤,帝婿还没治完。”
骚人简直不分轻重,看不出老太监真有些动怒么?苏景生怕秦吹鼓一口气把戚东来给吹碎了,开口从一旁打圆场。
对苏景开口,老太监恭敬聆听,但苏景说完后,秦吹并没太多表示,转回头径自望向戚东来:“最烦的就是你!”太监心重,虽知戚东来并非故意,但总觉得他男人相女人腔好像在映射自己似的。
叱喝一句,秦吹再问:“你修哪一魔?”
“回禀老祖宗,孙孙儿修的是憎厌魔。”
老太监哼了一声,再也不去理会戚东来,赶回帝姬身旁侍候去了——记忆混乱没错,但秦吹神志是清明的,知道戚东来修了哪一魔,自然就明白了这小崽子的想法:
不归山、打着疗伤旗号再回来,正是他的修行。憎厌魔、惹人憎,人家越是讨厌对他的修持就越有好处……凡人、修家对骚人的厌烦,又哪里比得上真正天魔的憎恨威力?
明知你讨厌我,哪怕你是天魔,我还要在你眼前添堵,这倒是有了几分憎厌魔的真味,也扣合了魔家的“你爱咋咋,我自执念前行”的本意。
既是修行,老太监就不再责骂,不过……心里是真腻歪这个大胡子。
随后几天时间里,苏景忙碌起来,由鬼王护送着,去往五大天宗一一拜访,这可不是空手讹人去的,阴阳司的贺礼七匣中,有五个匣子对应于天宗,苏景登门只为奉上此匣。
喜事时候花青花送礼在前,诸天宗赶到在后,是以并不晓得“匣中灵秀山水”之事,忽见离山一对新人登门,掌门人先是苦笑对身边同门道“这位离山小师叔,当真、当真会敛财啊”,待见面后苏景道明来意、不听奉上神匣,诸天宗要人无不惊喜交加。
苏景是来送礼的,虽未明言可交谈之中隐隐点明“该做之事,无需酬谢”,奈何天宗高士都是讲究人,非谢不可,重礼以待不容推辞,搞得苏景叹气摇头:“太客气了,太客气了!”
第709章 三万年,潮将至
走过五大天宗,再去一趟三阿公的天酬地谢楼,又专程跑了趟空来山,对归入魔天的大魔君神位做礼敬、送上离山祝福,这一个大圈子转完,用去了大半个月的光景,苏景回到离山。
门宗业已回复清静,自长老至弟子大都开始闭关疗伤,唯独掌门不闭关,值守于门务……这便是离山不同于别宗之处,元气大伤时,宁可耽误伤势、守护同门的,总会是那个位最高、权最重之人。
便如抗星天劫数、列共水大阵时候,若阵败身亡非死不可,沈河愿:我先陨。
离山巅内,扶乩仍在沉睡;童棺中,六耳杀猕还未醒来。苏景与掌门又去了一趟星峰下封印地,镇士谨守于封印,那浩大法术如今仍在行运,随时会崩,但到现在为止还是安稳的。
自封印处返回山中,苏景对沈河道:“请掌门闭关静养,若……若信得过,我来值守这段时间,真要有大事突显,我再唤掌门出关应策不迟。”
“哪存‘不放心’这种说法,不过无需担心,再撑上一阵我没问题。”沈河微笑摇头:“小师叔不是还得去中土各修宗去转一圈么,放开心怀,不必担心离山。”
不等苏景再说什么,沈河就岔开话题:“对了,有一件好事,要报于师叔知道,你且随我来。”
沈河引路,来到齐云星峰,此峰原本为五祖道场。峰上五祖画阁仍在。头前引路,沈河声音不停:“五祖擅画,还在人间时,一日里他老人家忽然来了兴致,去往九鳞峰龙梅园,采摘梅花细细研磨成浆入墨,再向四祖讨来烈酒三斗豪饮,又把三祖拉来拨弦助兴,泼墨挥毫画下灵花一盏。”
说话中两人走到画阁顶楼静室,沈河伸手指向迎面墙壁:“便是此卷了。”
白白一张大纸,红红一片大花。苏景对丹青之道不曾深研,全然看不出这幅画好在何处,点头赞道:“五师伯的手绘,果然了不起。”
掌门笑:“小师叔也看出来了。这幅画妙处不在工,而在‘灵’。”
沈河何等精明的人物,自不会等苏景接话去拆穿他假惺惺的赞叹,声音不停继续向下说道:“此画初成时,卷中只有一朵花,半开。而后画中花朵渐渐枯萎……这过程很慢、一天两天完全看不出什么不同,但相隔千载再来瞻仰:原先五成开放花朵,开得只剩三成了。”
画中花会自行变化,它的繁茂荣枯,只与天地间灵元厚薄有关。
五祖法度神奇,留在卷中红花一朵,以昭世间灵元变化!
苏景喜扬眉,每听得离山师祖的妙法奇术,心中总会兴奋异常。
与有荣焉。
“我记得清楚,抗天星劫数前,花儿只剩三成开放,”沈河继续道:“这不奇怪,天地灵元如无形海,潮涨潮落、暗暗变化,纵精修高士也难做明白分辨,唯独我离山这副五祖丹花可做昭示。世间灵元,比着五祖作画时候,要稀薄了许多。”
“但几天前,我再来画阁……便是此刻情形了,”沈河笑了起来:“原先那独花盛放开来,但、不止,独花变作了花丛!再也明白不过的预兆。大潮将至,灵元浓重,很快这中土人间就要迎上一道大纪、盛法繁术之大纪!所有修家均可得惠,大潮来了,修行精进会比原先顺利许多。”
身处名门正宗,有关“潮汐”之说苏景早都听说过,这世界已繁衍漫长光阴,但修行世界并未越来越强大,这本身就是不合道理的事情,正常以论,今人当比古人更强才对。究其根由,正是这“潮汐”所致。
大潮到时,修行事半功倍,万法争艳万宗闪耀;大潮退时,修行难上加难,对修家的资质、心智、机缘的要求都要更高得多,多少前人留下的妙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