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皇帝全传-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宪宗一朝,无论是同藩镇的斗争,还是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转机,虽不能同前期相提并论,但在唐后期算得上是最好的局面,这与他能任用李绛、裴度等一代名相有很大关系。

在其他官员的选用上,宪宗也注意不拘一格,任人唯贤。在宪宗的臣下中,左拾遗元稹善指陈朝廷得失,宪宗嘉纳其言,时常召见他;白居易作诗规讽时事,传入禁中,宪宗大为赏识,召为翰林学士;给事中李藩知无不言,皇帝的制敕有错误也敢指正,宪宗择他为宰相;翰林学士崔群谠直无隐,受到宪宗高度信任。

由于宪宗能知人善任,故而当时人才济济一朝,杜黄裳、李绛、裴度为其运筹划谋,总举大纲;李愬、高崇文、李光颜等为其南征北战,平定各地;杜佑、白居易、韩愈为其舞文弄墨,草制诏敕。唐后期人才之盛,莫过于宪宗。

由于宪宗注意随时采纳众言,避免了许多过失。如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有人在宪宗面前进谗言说,大臣郑絪与昭义节度使卢从史互相勾结,泄露朝廷机密。宪宗很气愤,但他没鲁莽行事,而是先让李绛谈谈自己的看法。李绛知郑絪为佳士,劝宪宗不要听信奸臣挑唆,详细查明原委,一大冤案得以避免。

在宪宗的鼓励下,甚至有的大臣敢于据理力争,抗旨不遵。元和八年,有一僧人鉴虚,以财货结交权贵,受藩镇贿赂,横行不法。御史中丞薛存诚将其拘禁。权贵宦官们都争着为他求情,宪宗也因得过他的好处,欲释放他,遭存诚拒绝。后宪宗又派宦官到御史台宣旨,存诚坚持不放人。他回答宪宗说:“陛下一定要释放此僧,请先杀臣,不然,臣期不奉诏!”宪宗不仅不怒,相反嘉奖了薛存诚,罪大恶极的鉴虚终被杀死。

由于宪宗能够采纳众言,择善而从,尤其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能以兼听而不偏信,明辨是非,大臣也敢于直陈己见,宪宗不仅成功地完成了一统藩镇的事业,而且君臣之间感情融洽,激发了朝臣们为国效力的忠心,因此当时的政治比较清明,大有中兴唐朝的气势。

唐后期有许多帝王,或昏庸无能,受人左右;或聚敛财富,纵恣声色。真正务实勤政,励精图治者,也得算上宪宗。在他前期,致力于收拾当时天下残局,为恢复唐朝的一统江山运筹谋划,召见群臣,处理万机,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寻欢作乐。

在一班朝臣的辅佐下,宪宗改革了一些弊政,使当时的政治初步走上轨道。如唐后期,诸道官吏进京,都要送财物给皇帝,以巴结皇帝,求得升迁。元和三年,宪宗下令,诸道官吏来京,不得进奉。知枢密使刘光锜奏请派使者到各地颁布这个诏令,想私自分割这些进奉,翰林学士裴垍、李绛反对派使,主张通过驿站传递。刘光锜说这是以前的旧例。宪宗也看透了他的心思,不耐烦地说:“以前旧例对,就照着做,不对,为什么不改过来!”

对各地因战乱,灾荒而造成人民的灾难,宪宗也表示一定程度的关心。即位之初,他曾派度支、盐铁转运副使潘孟阳宣慰江淮,行视租赋,察官吏臧否,百姓疾苦,结果潘孟阳到处游宴纳贿。宪宗马上免去了他的度支、盐铁副使之职,并把这件事时刻记在心里。元和四年,南方旱饥,宪宗命左司郎中郑敬德等为江、淮、荆、湖、襄、鄂等道宣慰使,赈恤贫民。临行时告诫他们说:“朕宫中用帛一匹,皆有账薄,惟救济百姓则不吝啬。卿等应深识朕意,勿效潘孟阳专事饮酒游玩。”

后来,他又批准李绛、白居易的奏请,诏令天下:降天下系囚,蠲租税,出宫人,绝进奉,禁掠卖。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安定了民生。在同藩镇的斗争中,对受藩镇残害的百姓一概进行安抚。诛灭镇海李锜后,有司请求籍没李锜的家财,以输京师。宪宗从李绛奏请,以李锜家财代替浙西百姓当年的租赋。宪宗前期,国家没有统一,政府财政困难,为筹措军费,宪宗也曾聚敛财货,但他并没有用于供自己挥霍。

三、晚年昏乱被弑丧命

前期的唐宪宗,可算得上一个有道明君。可惜他在完成了自己的辉煌功业之后,忘乎所以,逐步骄奢放纵起来,信用群小,拒谏饰非,大兴土木,求神仙长生之术。

平定淮西吴元济是宪宗政治上的转折点。元和十三年,宪宗命六军修麟德殿。右龙武将军张奉国、大将军李文悦认为淮西初平,不宜营缮太多,希望宰相裴度劝谏宪宗。裴度代为转奏,宪宗大怒,将二人贬官。又命疏浚龙首池,筑承晖殿,自此土木之役日趋增多。宫中所费也越来越奢侈。户部侍郎判度支皇甫镈、盐铁转运使程异多次向宪宗进羡余(官员以赋税盈余献给皇室的财物),以供费用,宪宗则提拔二人为宰相。消息传出,朝野惊骇。裴度、崔群极陈此二人资性狡诈,盘剥百姓,克扣军饷,天下共愤,要宪宗收回成命,宪宗非但不采纳,还指责二人为朋党。自淮西用兵以来,度支、盐铁及四方争相贡献,元和进奉之弊愈演愈烈。

这些财富都是官吏们通过刻剥百姓、贪污中饱得来,而宪宗来者不拒,受之不愧,且贪婪无厌,胃口越来越大。

唐宪宗自以为功成名就,也就失去了那种信任群臣,从谏如流的作风。转而喜欢那些取媚阿谀自己的侫臣,对指责自己失误的忠直之言越来越感到不顺耳了。自引皇甫镈、程异入相后,裴度、崔群等正臣逐渐被疏远,最后被排挤出朝。皇甫镈得宪宗宠信,更加肆无忌惮地为非作歹。裴、崔二人是宪宗后期的名相,宪宗依靠他俩平定淮西,补偏救弊,成就了自己的功业。自二人去后,一班奸佞群小围绕在宪宗周围,政事日坏,朝廷黑暗,朝野上下,对奸臣所做所为人情汹汹,个个切齿。而宪宗本人已听不进他的臣民的呼声了。

宪宗晚年,也喜欢起神仙长生之术来。有功德史奏报,陕西凤翔法门寺有一块“佛骨”,宪宗派宦官率众佛生迎至禁中,供奉三日,然后在京师诸佛寺巡回供奉。在他的带动下,掀起了一股迎佛骨的佛教热潮。王公士民解衣散钱,争相供奉施舍,至有倾家荡产者。刑部侍郎韩愈上书表示反对如此推崇佛教,被贬为潮州刺史。

宗正卿李道古与皇甫镈勾结,说山人柳泌能制长生药,宪宗大感兴趣,把泌召来炼药。柳泌又进言说天台山有神仙,多灵草。宪宗信以为真,任他为台州刺史。群臣劝阻无效。

到元和十五(公元820年)年,宪宗因服金丹,性情日加躁怒,左右宦官稍有不顺意,即遭责打,至有因此而死者。宦官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宦官陈弘志发难,宪宗被弑,宦官将其死因隐讳,对外宣称药发。从此,唐朝皇帝的废立,都由宦官操纵。宪宗葬于景陵,谥“神圣章武孝皇帝”,庙号“宪宗”。

第二百零六章 穆宗李恒

一、藩乱复起不可收拾

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宪宗被宦官杀死,其第三子太子李恒在宦官梁守谦、韦元素、王守澄等人的拥立下登基,是为唐穆宗。第二年改年号为“长庆”。唐穆宗当政的四年中,各地藩镇卷土重来,全面反叛,朝廷中朋党之争、宦官专权的局面愈演愈烈,唐朝的政局越发不可收拾。

穆宗初即位,藩镇屏息,天下安宁,可穆宗一上台,政局马上起了根本的变化。穆宗即位的元和十五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死,其弟王承元暂摄军务,上书朝廷,请派遣节度使。新旧节度使更替,往往是关系到藩镇以后是归属中央还是据地自立的关键时刻,穆宗本应慎重考虑,选择称职者就任。但穆宗昏庸,竟派田弘正前去任成德节度使。田弘正曾两次征讨成德,双方成仇多年,成德军士怎么会服从他的管辖呢?尤其是当时不仅地方节度使可以随便脱离中央,其手下的骄兵悍将稍不如意就杀掉或者驱逐节度使的现象,也已司空见惯。派田弘正去,肯定是凶多吉少。左金吾将军杨元卿曾进言穆宗,认为这样用人不当,穆宗却一意孤行。

田弘正自率魏博镇归附中央以来,一心顺服朝廷,这次由魏博调任成德,虽明知有危险,但还是服从调动。为了防止意外,带了亲兵2000名前去赴任。而朝廷却不供应这部分人的粮草。弘正四次上表请求,判度支崔倰毫无远见,性情执拗,认为不宜开此先例,故迟迟不报,弘正只好将2000名亲兵再遣回魏博。

此时穆宗又下诏,以钱百万缗赏赐成德军,负责供给的度支没有及时运到,本来成德军士就怨恨田弘正,这样更怀疑是他扣押了朝廷的赏赐,更加愤怒了。

成德都知兵马使王庭湊一直在密谋作乱,因惧怕田弘正的2000名亲兵未敢发难。亲兵一被遣回,王庭湊便利用军士的怨恨情绪,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杀田弘正及僚佐、将吏、家属等300余人,然后四出攻掠,陷冀州,进围深州,要挟朝廷封他为节度使。

穆宗既不了解天下藩镇的形势,也不懂得如何处理中央与藩镇的矛盾,又不肯听取臣下的意见,只知饮酒酣宴。幽州节度使刘总,因生平酷杀,晚年悔恨,向朝廷辞职准备做和尚去,行前上奏德宗,把幽州分为三道,一道委任给平卢节度使薛平,一道委任给京兆尹卢士玫,一道委任给宣武节度使张弘靖。德宗毫无主见,照准办理,权臣崔植、杜元颖又偏向张弘靖,便把瀛、莫二州交给卢士玫管领,其余全由张弘靖统辖,对朱克融等幽州悍将也不予安排,仍命他们回卢龙受张弘靖驱使。张弘靖到卢龙后,一反幽燕节度使与将士同甘共苦的传统,作威作福,扰乱百姓,扣留朝廷赏赐,裁减军士粮晌,又鞭杖侮辱士卒,结果引起兵变,朱克融被推为节度使,寇掠附近州县。

由于上述严重的失误,使本来已经停熄的河北战火,重新燃起。自此兵衅一开,唐朝再也没有力量收复了。

穆宗下令调集魏博、横海、河东、义武等诸军17万余人,以裴度为镇州四面行营都招讨使进讨河北。

裴度在宪宗时曾督诸军讨平淮西,有将相大略,但此时已非讨淮西可比。宪宗时对他专信不疑,现在却处处力不从心。因朝中有翰林学士元稹、知枢密魏弘简从中作梗。二人深怕裴度成功,重新入相,凡裴度所筹划军事,千方百计破坏、掣肘,昏庸的穆宗专听二人的谗言,裴度即便有回天之力也无济于事。

当初,宰相萧俯、段文昌以天下太平,理应裁军为由,怂恿穆宗密诏天下车镇,每年100人中减员额定8人,以减少军队的数额。结果许多士兵失去军籍,落籍军士聚山泽为盗,及朱克融、王庭湊作乱,一呼而亡卒皆集。而诸车镇兵少,临时召募,全是些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乌合之众。到前线后,不仅各地节度使有宦官作监军,领偏军的将领也有宦官监阵,将领不能独力处理军务,一举一动都要由朝廷授以方略,且朝令夕改,无所适从。监军们还把骁勇士兵做自己的卫士,只让老弱病残者上阵,大大降低了官军的战斗力。

当时,王庭湊围攻深州甚急,横海节度使乌重胤将全军救深州,独当东南一面,为官军讨敌的中坚力量。重胤见敌一时难破,坚壁固守。穆宗又犯兵家大忌,临阵易帅,以杜叔良代替乌重胤,官军失去讨敌的中坚。结果每战必败,亡7000余人。

成德、卢龙二镇的反叛,对其他藩镇起了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