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煮酒话太宗-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黄如一

【】

序篇 太宗文皇帝

毫无疑问,从秦汉到清代的两千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段历史,在这段被称作封建时代或帝王时代的两千年中,统一的中国概念逐渐形成,中华文明走向成熟。而这漫长的两千年并非只有一个朝代,一个个前后相继的王朝构成了中国历史这幅跌宕起伏的浩瀚长卷。

但有一位西方哲人曾说过:“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周而复始的王朝更替史,每一次改朝换代又回到原点,重复上一个周期,所以几千年里中国始终原地踏步。”这句话曾让无数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痛心疾首,立志要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连根拔起,改换门庭,投在西方文明旗下。至于这位西哲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就不透露了,因我实在不好意思直接冒犯他的鼎鼎大名。他这个流毒甚广,至今还有无数拥趸的论断显然是错误的。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在中国特色封建社会道路上发展的中华民族,不但不是原地踏步,而且还是全球进步最快的一个民族。每一次改朝换代不但不是回到原点,而且很多次还是引领人类文明走向的重要节点,用杰出的管理科学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社会发展的瓶颈。

全球进步最快!杰出的管理科学!有些接受了西方先进教育的精英已经忍不住要扇自己两个耳光,看是不是在做梦。别急,如果您耐心看完本书,恐怕要把脸扇肿——就算脸皮够厚,手也要扇肿。

当然,如果只是为了扇精英的脸,我可没兴趣写这么一部书,只是近年来民间学史气氛浓郁,人人都爱指点江山,纵论古今。这本是好事,但可能现代人不太擅长繁体字和文言文,白领们更忙着过劳死,没空去看正史,却热衷于当年明月、赫连勃勃大王、黄如一之流用口水话写的通俗历史。无数人高举自己都忘了是从《明朝那些事儿》还是《铁血强宋》或是《金瓶梅》中看来的论据,每天在论坛、茶馆、公交车和办公室津津有味——也有可能是脸红筋涨地传道授业解惑。他们一句话可以总结出上下五千年的盛衰规律,一句话可以点破中华文明为何必然被西方文明甩在后面,再一句话又可以成为如何反超的锦囊妙计。我甚至相信,他们再多说几句,可以让玉帝和嫦娥交换工作——在他们看来,天庭政府庞大的组织结构和天蓬元帅魁梧的体形结构区别也就是自己多弹几下舌头。

当然,我很赞赏言论自由,更提倡学术宽容,但这个问题实在有必要认真探讨一下——西方传统封建社会和中国特色封建社会到底谁周而复始,原地踏步,而谁引领世界发展前行。

很多探讨者认为:古代中国没有自由民主,没有管理科学,只有两千年的独裁专制,能发展出来个狗屁。然而搞笑的是,这些讨论的朋友往往并不具备最基本的史学和管理学知识,他们很多刚刚搞清丞相其实是宰相的一种,甚至还没来得及搞清黄帝其实不是皇帝中的一个,却可以用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一万的口吻告诉你:“别傻了!管理科学?社会进步?这些东西压根儿就没有出现在封闭落后的封建中国!”——当然,也有可能说的是西方。

那么,这个问题到底该如何作答?我们至少应该先准备一点历史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略览过了我们的历史才好回答。

首先,中华帝国并不机械等同于西方的Empire(帝国),中国的封建社会亦绝不简单等同于西方的Feudal Society(封建社会),而是中国特色封建社会。西方封建社会以宗教和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为纽带,传统西方公共管理学的要义便在于强化这种纽带作用。而东方社会没有宗教和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公共管理思想则是以设计组织结构体系和协调平行人际关系为核心。中华帝国分为许多朝代,每个王朝都希望本朝长盛不衰,这就需要设计合理、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国家政权制度和行政管理体系,每个朝代的不同设计就构成了中华帝国的不断进步。因此我们至少应该略览过这种发展历程,才好作出从不进步或者总在进步的宏大论断。

那么每个朝代的结构体系和运行风格又如何形成?一建国自然就有了吗?只恐未必。所谓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事实上开国皇帝往往都是些打天下的武夫,王朝的盛衰气运似乎更取决于第二代皇帝如何坐江山。因为一世打江山的方式自己一个人用就可以了,后人不用学,但是二世主怎么坐江山,则往往成为整个王朝长期坚持的标杆。这个标杆树得好,王朝就发展得好,而标杆一旦跑偏,便很难保持繁荣稳定。所以,研究一世怎么造反,在和平年代似乎意义更小,而研究每个王朝的二世主所设计的国家架构,就能从很大程度上掌握这个朝代的总体风格和运行机制,从而勾勒出整个中华帝国两千年来的发展脉络。具体到每位二世主,由于建国初期的一些不规范性和不稳定性,他们往往都不是常规继位,坐上皇位的故事非常值得一看,所以我作《煮酒话太宗》十三篇,来与读者共同研究他们的故事。

如果把每个王朝的第二代领导人称作二世,似乎太枯燥了一点,不妨使用中国传统的太宗称谓。在此,需要先大致了解一下史书对皇帝的称呼以及谥法的常识。

所谓谥法,即指一个人死了,后人追赠给他的一个称号。这个称号概括了此人的一生,可以和爵位连用。比如一位周天子(天王)很厉害,就叫周厉王;一位秦国公很孝顺,就叫秦孝公;一位汉朝的皇帝又孝顺,武功又很卓著,就叫汉孝武帝。后来公的概念扩散化了,杰出的士大夫均可称公,不一定真的是公爵。比如范仲淹谥号文正,习惯就称范文正公。

而庙号则是一种皇帝专用追赠。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宗祠,皇室也有自己的太庙,供奉皇室历代祖先。在唐朝之前,特别杰出的皇帝除了每人都有的谥号,还可以专门上一个庙号,但只有特别杰出的才有,并非人手一份。比如汉朝著名的文景之治中的汉景帝,在大多数人看来应该算是青史留名的一位杰出帝王,却未能取得庙号。正因为有的皇帝有庙号,有的只有谥号,所以汉晋的皇帝史书上统一称谥号而不称庙号,如汉武帝、晋惠帝等。而从唐朝开始,庙号就滥市了,除了末代皇帝,一个都不能少。而谥号却越来越长,一般都是十几个字。比如宋太宗的“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因此隋唐以后史书统一称庙号而不称谥号,如唐高宗、宋太祖等。明朝以后沿袭宋制,史书一般称庙号,但由于绝大多数皇帝都只用一个年号,习惯上也可用年号指代,如永乐帝、光绪帝等。

可能很多人都想问为何有的庙号是“祖”而有的是“宗”呢?这便是根据“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祖”一般是立下了创建王朝的功,“宗”则是保持了王朝继续兴盛的德。

“祖”和“宗”前面那个字当然也不能随意取。按惯例,第一位“祖”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这一般是开国皇帝,复辟的可称世祖、烈祖等。第一位“宗”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这一般是第二代主要领导。文帝和太宗都常用于二世主。“文”不是指文才,而是治理的意思,所谓“经天纬地曰文”。您可以理解为高帝创建了一个硬盘,而文帝对其进行了格式化,后面的根据这种格式运行。其后的庙号则按具体情况追谥,用于表达后世对此帝王一生的评价。一般来说,公认的仁君可谥仁宗,发扬了孝道的可谥孝宗等。当然,庙号的描述未必就一定客观准确,比如有人只有一米五却要叫高宗,但总体而言庙号是精炼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重要手段。中国的谥法系统是中华帝国一种重要而巧妙的公共管理技术。

本书要详细讲解的正是每个王朝第一位取得“宗”字庙号,一般也是王朝第二代重要帝王——太宗的故事,每篇主角选取的标准非常公开、公平、公正:

第一,每朝获得太宗庙号的人;

第二,每朝获得文帝谥号的人;

第三,每朝具有规范性、具有选择正轨意义的第二代领导核心。

当然,他们也不一定正好都是第二位,有的晚到了第三至五位,还有的甚至是负一位——建国前就死了,太宗庙号是儿子开国后追赠的。还有人并未正式取得太宗庙号,但确实具备了二世主的特征,对帝国甚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走势起到了龙颈的作用,所以均记入本书。

本书最重要的几篇主角都完全符合上述三条标准,获得了第二代领导核心庙谥的标准配置——太宗文皇帝。有几篇主角没有获得标准配置,但一般来说要么有太宗,要么有文帝,少数只符合第三条标准的也都可以入选。比较特殊的是有一位小同志既不是太宗,又不是文帝,而是叫×二世。这么直观的表述是不是有点降低大家的品味啊?没办法,他确实符合第三条标准,准予入选。每一位太宗都有不一样的精彩故事,而他们之间的不同,哪里又仅仅是他们个体的差异,实是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使然。所以,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正是把握中华帝国龙脉,认清社会前进方向的途径之一,也正是本书的目的所在。

第一篇 上古之玄幻序曲——商太宗太甲

中华帝国的传说时代

据流传至今的文字版史书记载,商朝首创谥法系统,所以商太宗太甲应该是中华帝国的第一位太宗,理所当然他应该成为本书的第一位主角。

然而,商朝显然不能与秦朝以后的朝代相提并论,彼时之中国亦无法称之为帝国。本书主要内容当是中华两千年帝国时代,本篇只不过是开端肇始,似乎更应在序篇一笔带过。然而一部著述,可以无尾,留人以遐想,却不能无头,陷人以迷茫。所以本书单列一篇,既是为第一位太宗单独成篇,也可以概述先秦故事,讲明中华民族的上古渊源,使后人明白各种道理来之有据,并非偶然。

中华民族向来有文字记载历史的传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字史料,尤以正史精神著称。这便不同于其他民族以口述作为历史传承的方式,很多故事编得言之凿凿却不经意间突破了逻辑底线。宙斯、雅典娜、路西法更是正史中的常客,以至于已经接受信史思想的现代西方史学界,至今未能根治间歇性人神不分的病根。

当然,客观地说,《史记》的前几卷在后人看来也未必算得上正史,相信太史公司马迁用区区四卷概述中华民族的起源(在当时看来应该是人类的总起源),应该和我现在写本篇的想法相去不远。

后人习惯将秦以前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称为三代,再往前就是传说时代了。虽然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甚至四书五经都记载了一些三代的情况,但是作为一位理性且无极端宗教思维方式的中国人,我还是对有关三代的史料持姑妄听之的态度。事实上,大多数中国人也都持类似态度,三家注本《史记》中,三位唐宋的注解者注解的字数比原文多十几倍,我们基本上要在注解中去找原文。这些注解主要都是考证《史记》的谬误和自相矛盾之处,太史公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后悔当初为什么选择了接受宫刑而不直接去死。

如果从纯粹的历史学角度出发,三代的要义便在于考证,因为这些史料错漏百出,简直就是考证主义者的金矿。然而从某种公共管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