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回忆录-第6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Γ幌衿渌慷幽茄芄卮矗钦馐币丫玫搅嗽鲈=耐放绦郏裱虺π〉来┕角菀追朗亍H站蟮匾桓鼋右桓龅乇还ハ吕矗始铱站诙俣淮蠖釉诳站薪纳氐闹富酉拢诓奖⒍セ髦埃⒓唇忻土业暮湔āT谡舛蚕裾飧銎诩淅锩宓榈钠渌魏蔚胤揭谎刻焱巴平荒芤粤ḿ扑悖俾2还曳绞勘窃谌却┯曛薪凶髡剑找谷硎浮6焦罚锰焓贝蟀胫皇且恍┏就谅斓男÷罚衷诒徊瘸闪艘徊愫窈竦睦媚嘟笈诤统盗疽由厦婢背5每咳肆ν评G敖幕郝⒉蛔阄妫颐蔷谷挥兴梗故橇钊司炔灰训摹�

  我方部队在若开山地被迫采取积极守势。在那片浑浑沌沌、丛林覆盖的丘陵地带,沿岸只有一条狭窄的稻田和栲树丛生的沼泽地带,雨季降雨量有时达到每周二十呎,①使得重大的作战行动全都停顿下来。在北部战线,史迪威将军的部队稳步前进。8月3日攻占密支那的结果,使他获得一个未来陆上作战行动的前进基地,而更重要的是,为美国向中国空运提供了一个中途站。著名的“驼峰”空中运输,不再需要由阿萨姆北部越过高山地区向昆明作直接而时常是危险的飞行了。在以阿萨姆北部为起点的那条漫长的公路上,工程不断向前进展,预定以后要同那条由缅甸通往中国的老路衔接起来。阿萨姆地区各条后方交通线上的紧张状况,由于一条以加尔各答为起点、长达七百五十哩的新油管铺设成功而告解除,这条油管比伊拉克到海法那条著名的沙漠油管还要长。为了向南挺进,史迪威把他指挥下的五个中国师改编为二个“集团军”,其中一个集团军奉令由密支那开往八莫和南康,另一个集团军则开往瑞姑和杰沙。后者的进军,归英国第三十六师领导,该师已被置于史迪威的指挥之下。这个师接替了郎坦将军指挥的几个钦迪特旅②,当时,这几个旅已进行了历时几达六个月、备尝艰难险阻的作战活动,终于战胜了敌人至少十一个营,现在撤下来进行必要的长期休整。史迪威把他的“战神旅”留在手里作为后备军,这是一支机动、轻装的部队,约一万人,主要由一个美国团组成。他带领这些部队于8月初开始进发,渡过伊洛瓦底江,他的东侧翼,同大约十万人的中国“云南”部队取得联络,这些中国部队正由萨尔温江朝着南康挺进。

  ①伦敦每年平均降雨量大约为二十四吋。

  ②指已故温盖特将军指挥的深入敌后的远征军。

         ※        ※         ※

  关于东南亚的未来作战行动方针,这时又再度进行审查,蒙巴顿在同他手下的三个总司令,即萨默维尔海军上将、吉法德将军和皮尔斯空军上将,商量之后,动身到伦敦说明他的各项计划。他已经受命由陆地进军缅甸中部,这次进军必须继续进行,直至第十四集团军渡过钦敦江,并与从北面来的史迪威部队会师为止。可是,随着他的交通线越拉越长,而他亟需依靠的补给飞机又为数有限,所以他是否能够从曼德勒进抵仰光,是很难说的。因此他建议执行上一章业已提及的一项大规模进攻仰光的两栖作战行动,并规定这次行动的代号为“吸血鬼”。他的部队一旦在那儿站稳了脚跟,就能够向北面推进,与第十四集团军会师。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只是需要有比蒙巴顿所掌握的更多得多的部队和更多的船只,而这些部队和船只只有从西北欧才能弄到。

  我对这个计划及其各种方案的看法,都写入魁北克会议的一项备忘录里了。

  首相致伊斯梅将军转参谋长委员会           1944年9月12日对日作战

  英国参加这场战争可采取两种方式:其一是:直接参加美国在远东的一些个别的作战行动,另一是:英军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牵制性作战行动,目的是由陆上和空中经常进攻敌军,消耗其力量,光复被日军占据的英国领地。上述两种方式中我赞成后者,原因是:

  (1)下面的作战方针几乎永远是正确的,即:抓紧最早的时机在最短的距离内,同最大量的敌人进行不停歇的最持久的作战。

  (2)要最完善地达到这一点,就得横渡孟加拉湾这段短程运输路线,发动直接突击,目标是“吸血鬼”〔仰光〕、“长炮”〔苏门答腊〕,或其他力所能及的首批目标。

  (3)交通线一拉长,就造成同敌人交战的兵力大为缩小。

  大量涌出的石油从油管的一头灌进去,但另一头流出来的只成涓滴,线路一长,中途的漏泄量大得不可胜计。

  2.根据上述理由,得出的结论是:我反对派遣任何英国军队去参加麦克阿瑟将军指挥下的澳大利亚部队和新西兰部队。我们作出的贡献将会是既微不足道,又跚跚来迟的。另一方面,我并不反对派一支英国海军机动部队支援麦克阿瑟将军,其中包括几艘航空母舰,或派几个皇家空军中队,只要派遣这些部队的结果不会削弱我方横渡孟加拉湾的主要作战行动就行。

  3.昨天李海海军上将通知我:他们已决定接受英国派遣舰队参加对日本的主要作战行动的提议。因此,从这支舰队里面组织一支分遣队来支援麦克阿瑟将军的作战行动一举,是不会同这个方针发生矛盾的。

  4.总而言之,我们的方针应该是给予美国的主要作战行动以最大规模的海军支援,但应继续进行我们自己向仰光的推进,作为将来大举进攻新加坡的序幕战,或序幕战之一。这就是英国在整个印度和远东战场上的最高目标。这是唯一值得为之努力而奋斗的东西,因为它将使英国在这个地区的势力获得恢复,而在追求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给美国的作战行动以最大限度的援助,方法是尽最大的可能在最早的时机同最大量的敌人交战。

  在魁北克会议的讨论中,我们赢得美国人赞成我们的仰光计划。这预示我们将获得许多好处。英国和大英帝国的部队在缅甸的山地和丛林中以及在印度的边境上作战六个月,仅由于疾病就损失了二十八万八千人。不过从海上进攻仰光和向北挺进,就会切断敌军的交通线,把他们的部队分割开来。日军在缅甸覆没的结果,可使相当大量的军队解放出来,这些军队立刻就可以用来进攻孟加拉湾隔海诸目标,这对我们的共同事业,对挫败日军,尤其是挫败其空军来说,应该认为是最有利的。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决定要尽一切力量于1945年3月15日以前进攻仰光。要发动这样一次作战行动,估计需要有五六个师的兵力,但蒙巴顿只能调派二三个师,而从联合王国最多只能挤出一个师。失败不只意味着由于在缅甸境内延长作战行动,致使疾病造成不必要的许多牺牲,而且还意味着1946年以前我们进攻马来半岛和那一带地方的整个进一步的部署,要受到挫折。

  因此,我曾建议,解决的办法是派遣一个或两个美国师到缅甸,而不是到欧洲去。这个方案较诸从蒙哥马利的部队里调走实际作战的两个师一举更好,并且会使更多部队迅速投入对日作战中去,而无须把任何同德军作战的部队撤出来。

  我在魁北克会议上说明,说我不要求当场立即对此作出决议,我要的只是希望美国三军参谋长对我的建议进行研究。马歇尔将军同意这样做,但由于种种原因,我的建议未被采用。我未曾寄予希望的那种乐观的期望,也即:认为德国会在年底以前溃败的希望,终告破灭。9月底,情况很明显:德军的抵抗会继续到冬季和冬季以后,所以蒙巴顿接到训令(这不是头一次),要他一定用他所掌握的一切,尽力所能及去妥自安排。因此,我发出了如下一份电报:

  首相致蒙巴顿海军上将            1944年10月5日

  国防委员会不得不作出结论,认为3月的“吸血鬼”计划中止了,我国三军参谋长委员会已向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这个建议。你到时候将会接到正式的训令。同时,你要知道,推迟这一作战行动的原因,并不是你和东南亚军区所采取的态度,而是西战场上比这大得多的力量的影响。现在你就得着手考虑〔1945年〕11月把“吸血鬼”计划提出来讨论的问题。我们未能实现这个我曾为之操心的作战计划,我的确感到非常遗憾,不过德军在法国和意大利两处的抵抗,都已表明比我们所曾预料的还要顽强。我们必须先把他们扫清。

         ※        ※         ※

  在这个整个时间里,我第十四集团军和史迪威集团军也在徐徐地奋力前进之中。印度第五师于10月18日占领了铁定,并在集中而准确的空军轰炸的协助下,从高达八千呎制高点的肯尼迪峰上把敌军肃清。他们就从那边向前一直打到吉灵庙。第三十三军于攻下达武之后,派遣一个东非旅向东挺进。该旅在钦敦江对岸的锡当建立一个极有价值的桥头堡。

  第十一东非师的其余部队向南沿克博流域朝吉灵庙进军,于11月14日同印度第五师一齐进抵该地。这是一次通过以疟疾和斑疹伤寒闻名的地区,需要克服巨大的体力上种种困难的了不起的进军。现在我方在缅甸的所有单位都执行一项良好的卫生纪律,应用一种新药剂默巴克林,并经常喷射杀虫剂滴滴涕,这样就使生病率大大降低。但是日军却不精通这方面的预防措施,因而成百成百地死去。东非师的部队从吉灵庙向前推进到达加里瓦并渡过钦敦江。工兵在这里用二十八个工作时就建造成一道全长几达四百码的桥梁,他们在整个战役中还作出许多不亚于此的成就。这样一来,斯利姆将军的第十四集团军12月初在中央战线就依靠着钦敦江对岸的两个桥头堡,为其进入缅甸中央平原的主力进军保持了一个不可动摇的地位。

  11月间,美军高级军官中发生人事变动。华盛顿召回了史迪威。他所担任的广泛的、各种各样的职务,由另外三个人接替。魏德迈将军继他之后担任蒋介石的军事顾问,惠勒将军成为蒙巴顿的副手,而萨尔顿将军则接管了北部前线。在这里,盟军的部队缓缓地把日本第三十三集团军的两个师赶回去。到了11月中旬,八莫已经紧紧地被包围住了,但日军顽强地又坚持了一个月之久。12月10日,英国第三十六师攻克英都。六天之后,他们在该地与印度第十九师接上了,这个印度师是在钦敦江锡当桥头堡渡江而向东推进的。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战斗,进进退退,这两支盟国的部队终于会师了。

         ※        ※         ※

  可是,一些可怕的行政问题摆在前头了。远在中国的东南部,日军于数月前已开始向大元帅的首都重庆和美国空运补给交货点昆明推进了。11月,魏德迈将军对这一局势感到很严重。曾经不断袭击敌军沿海船只的美国空军驻中国各前进基地,已经一个接一个地被占领了。中国部队指望不上,所以魏德迈要求把缅甸北部的两师中国部队调回去,同时还要求调更多的美国空军中队,尤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