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色-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嘛,这个道理,大家的心里面都是很明白的。
    因此,范无病承受了这么大的损失,又卖了这么大的人情给军方,回馈给人家一点儿实惠,也是非常应该的,故而这位将领才会许下这个承诺。
    不过范无病倒是确实需要军方的帮助的,不是什么政策上面的倾斜,也不是什么具体的实物补偿,而是需要点儿其他的东西。
    于是范无病搔了搔头问道,“这个,说起来不好意思,您能帮我用军车走私点儿东西吗?”
    “啊?!”那位将领听了顿时愣住了,安全部的部长蒋略也是一脸诧异地看着范无病,心说你这是什么要求啊?哪有明着让人家帮忙搞走私的?
    “呵呵,说笑而已,说笑而已。”范无病见一句话雷到了一大片人,便笑着说道,“不过我真有求到你们的地方。”
    范无病买下三颗通讯卫星,目的就是为了组建自己的卫星通讯公司,然后对外提供服务,但是如今他是不缺钱,但是缺少会用这玩意儿的人才啊!
    虽然说休斯公司愿意提供相关的服务,但是雇一帮洋鬼子干活,没有自己的人手,终究还是不爽的,尤其是国内的工资水平这么低,雇人相当便宜,而一旦全部雇佣外国人,自己的支出会多出很多的。
    国内还没有任何一家提供卫星服务的私人企业,范无病自然不介意吃这个螃蟹,但是人才从哪里来,始终是一个大问题,于是,他就趁着这个当口将自己的要求给提出来了。
    “借人?”那位将领听到范无病说想从军方借一些卫星通讯方面地人才。把自己的公司给拉扯起来之后,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这事儿我知道了,不过我作不了主,得跟上面汇报一下。不过估计问题不会太大的。你放心好了。一有消息我就会及时通知你的。”
    范无病点了点头,心知这种事情肯定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得了主的。
    “不过你地想法倒是很超前地,胆子也大。能够创下这么大的家业。倒是不奇怪了。”末了那位将领还忍不住又夸奖了范无病两句。
    众人又谈了些事情之后,就散了,安全部的人又把范无病给送回了上海。
    戴维斯见到范无病回来之后,立刻向他汇报。“老板,我们派去柳市进行收购洽谈地几位已经回来了,并且带回了柳市当地两家最大地低压电器生产企业的两位老板,准备草签收购协议。”
    “这是好事儿啊!需要我出面吗?”范无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情比较愉悦,笑着向戴维斯问道。
    柳市镇位于烟波浩渺、鱼龙潜跃的乐清湾之滨,以寰中绝胜著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之麓。以柳树下形成集市而得名地柳市镇是座历史悠久的城镇。早在西汉时。这里就已形成村落,集镇形成于北宋。南宋思想家叶适所倡导的事功学说。主张惠工通商的永嘉学派思想孕育了柳市源远流长的经商传统和诚信务实的文化氛围,更赋予了柳市人特定的人文气质。
    柳市也是温州模式地最早发祥地,以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为起点,较早实行市场化取向地经济改革,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股份合作制为特点、商品市场为依托的经济格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地区域发展新路子。
    只不过在现在,柳市尚未从低潮之中恢复过来。
    范无病在会客室里见到了刚刚赶回来的几位手下,以及两位看起来淳朴得像农民一般的柳市的低压电器生产企业的老板。
    柳市在后来是出了许多驰名的企业的,比如德力西,比如正泰,比如长城电器,比如精益电器等等,通过引进国外的设备和技术,柳市逐渐发展出了雄厚的电器生产、研发能力,成为中国电器之都,令全国甚至全世界都为之瞩目。
    然而现在,两位刚刚整合了部分小企业资源的老板,陈荣和霍胜,正有些忐忑地坐在沙发上面,等候这些外国人口中的大老板的到来。
    “陈老板,霍老板,一路辛苦了。”范无病笑着走上前来,分别同两位老板握了握手,然后请他们落座,奉上香茶。“这位是”两位看到范无病出来都感到有些诧异,几个外国人都说他们的大老板很快就会过来,谁知道等了许久,只看到一个少年人,这是怎么回事
    这些洋鬼子,没有把怎么放在眼里啊!陈荣看了看霍胜,两个人心意相通,心道如果事情谈得不顺利,咱们还是一起回柳市去算了。反正外国人说起话来也未必就是一口唾沫一颗钉,哪里有咱们老乡亲办事儿实在,没有必要承担这个风险,把自己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交到洋鬼子的手里。
    范无病笑吟吟地看着两位老板,心中却把两个人的资料过了一遍。
    陈荣原本是一位修鞋匠,而霍胜则是锡匠,两个人都是柳市本地人士,一个村子的人,这两人都是那种敢想敢干的人,自从村子里面的小电器厂因为打假风暴倒闭之后,就一直无人经营,去年的时候,村子里面把这家小厂子给分拆了,这两位分别承包了原来的小电器厂的一部分,自己做了老板。
    今年一年的时间中,两个人都在整合柳市的低压电器资源,已经通过合作经营的方式,将十几家小厂子整合到了一处。两个人都认为,与其是现在的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混乱经营局面,还不如大家联合起来,组建一家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然后再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创出一个响当当的牌子来,也不用去仿冒人家国营厂子的牌子了。
    范无病相信,如果在给他们一两年地时间。他们这个思路肯定能够转变为现实,这种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在国内还是很有活力的,陈荣和霍胜如果不出意外,几年之后都能够成为腰缠万贯名利双收的大老板。
    但是。现在事情出了一点儿小小的意外。范无病来了。
    范无病有钱有想法,有能力在任何一个地方建立起大型的低压电器生产工厂,也有能力打开全国各地任何一个地方地销售市场。只是。他更喜欢利用现成地资源进行改组,更快地更加方便地实现自己的想法。
    所以,他选择了整合柳市这个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生产基地地人力和销售网络资源,来达到自己统一全国低压电器市场地最终目的。
    范无病的野心比较大。他不仅想要统一国内的市场,还想着要把生意做到国际上去,利用国内地价格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戴维斯替他们介绍道,“陈先生,霍先生,这位就是我们的大老板。范无病先生。我们这些人。都是在为范先生打工的。”
    “大老板?!”陈荣很是吃了一惊,打量了一番范无病之后。才有些难以置信地说道,“这么年轻啊!”
    “应该还没有我家大儿子的年龄大呢。”霍胜也是同样的表情,他觉得范无病肯定不到二十岁的样子。
    范无病看出了两人眼中的不信任,便笑了笑道,“有时候,年轻也是一种资源,只不过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所以,我就要趁着还年轻地时候,多做一些事情,这样到了老的时候,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心安理得地享清福了!两位老板是不是觉得我的想法有些幼稚?”
    陈荣听了之后,连连摇头道,“不不不,您说得太好了!我是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是听了您的话后,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原本看着您这么年轻,还有点儿轻视的心思,现在却要仰视了,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
    “我们家那几个孩子,连范老板的脚趾头都比不上!”霍胜更是有些感慨地说道。
    “两位过奖了,既然我们都已经认识了,那就来谈一谈具体的事情吧。”范无病微微笑道。
    陈荣点头说道,“范老板的属下们,已经跟我们谈了很多,对于您开出来的优厚条件,我们也很动心,但是始终有一点是无法避开的,就是我们两人都不舍得离开自己辛苦了一年多的企业,希望在新整合的公司里面保留一定的股份,您看这个事情,是不是也可以有商量的余地?”
    范无病听了之后,犹豫了一下,然后看了看戴维斯。
    戴维斯点了点头道,“两位先生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不肯让步,所以我们只好请老板你来决定了。”
    哦,范无病点了点头,为了行事方便,原本他是想要获得新整合的企业中绝对的支配权力的,这样更加有利于推行自己的想法,尽快地进行经营转变,力争在一两年之内就达到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生产实力。
    而范无病所许诺出的给予两位老板的补偿也是比较优厚的,足以使他们在一夜之间就成为千万富翁。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两位还是有点儿不甘心手中的桃子还没有成熟就被人给摘走啊!
    “这样啊!”范无病并没有问两人的要求是什么,也没有问他们想要在新公司中获得多大的股权比例,而是自言自语一般地说道,“我计划在柳市整合一家国内最大的低压电器厂出来,职工应该是在万人以上的,流水线要是国外最先进的,高管应该是在国外大公司中有过任职经验的,设备全部是从美国和德国引进的,工人的待遇是国内最高的,这样的话,我要投入的资金,大概是在二十个亿的人民币以上的。”
    许多,而陈荣和霍胜则是越听脸越白,虽然知道人家手下雇佣了一群外国人,实力肯定非常雄厚,却是没有想到人家甩甩手就是几十亿的生意,而且还是先期投入啊!
    最后范无病听了下来,认真地看着两个人道,“那么你们觉得,自己应该拿多少股权比较合适呢?”
    *************今日二更送到,又是五千字,今天更了一万个字了哦。希望有保底月票的大大们不吝赐票,你们的票票就是小狼码字的动力哦!!***********





    正文 第六十八章 整合柳市的低压电器资源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9…17 17:13:50 本章字数:5378

    听了范无病的絮叨,陈荣跟霍胜二人顿时都有些拎不清了。
    按照范无病的说法,新的厂子的先期投入就要超过二十亿人民币,那么仅仅就先期投入的一个百分点,就达到了两千万人民币,而陈荣和霍胜两个人的厂子加起来,也卖不了一千万。
    他们虽然比较能折腾,但是厂子也不过是数百人的规模,而且还是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两人不过是所占有的股权相对较多一些而已,因此可以决定厂子的经营方向,可以决定职工的升迁降黜,却不趁多少钱。
    见两个人都不敢说话了,范无病就笑着说道,“当然了,光有钱也是不行的,还需要有人干活儿,股权上面不太好说,我们可以留置到以后再谈,如果企业搞得好,我们可以搞股权激励,从我个人的股份中取出一部分来作为对新厂管理层的奖励。现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可以讨论一点儿比较现实的东西,不如给你们两人在新厂中保留管理职位,同时享受两百万年薪的待遇,年底的时候,还可以按照厂子的收益情况享受分红,你们觉得如何?”
    两百万年薪?听起来似乎也不错。
    陈荣与霍胜二人听了以后都有些意动,既不用离开自己创建的厂子,又能够扩大经营规模,把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还能够享受固定的薪水,和优厚的分红奖励,这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百万年薪啊!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